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真才实学人敬佩,虚张声势不足取(致文友SD)

2021-07-11 14:40:1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颂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SD老友:

  阜东吾兄去淮南,昨日您与瑞安、升祥等诸文友聚会,视频时都大家都流露出“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憾,其实我是如临其境,喜不自胜的。因此我在微信中说“文友聚会,人生快事;以文会友,天长地久”。我自知才疏学浅,品格不高,却蒙诸文友不弃,每日交流,切磋诗文、互相勉励,不但使我深切感受到真挚友情,更是受益良多。我等于每日都在上学,每日还在进步,老而不死。

  感谢您昨日把拙作《正本清源方为真,含沙射影话莫言》发了。您似乎不大理解我为什么老是就“莫言”的题目在做文章,难道不能写一点轻松的东西吗?

  我这个人愚而不安且一根筋。我虽不才,却是最敬佩有真才实学的人而瞧不起徒有虚名却一味装腔作势的人。莫言名头很大,可是当看到其诗文时实在是大跌眼镜。我读作品从来不会盲从而必定咀嚼思考,我写文评时更不会意气用事而必定理性剖析。在我看来,莫言的作品除开《红高粱系列》之外乏善可陈,鲜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象,情节晦涩多影射,语言聱牙不清爽,不足为训。诗歌更是不上档次。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勇气,居然敢把这样拙劣的“诗”用那么好的书法写出来发表。

  就拿《孤松独秀》中的那首“口占七律”来说吧,莫言是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数次热泪盈眶”后有感而发,当属观后感,有着特定的范围限制,首联“亿万人民觉醒时,方知大侠好吟诗。”就完全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新文化运动时期是群贤荟萃英雄云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李大钊、蔡元培、鲁迅、刘半农等等等等,无不是学富五车的时代精英、学界大咖。作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不但诗写得好,还在音韵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说陈独秀不会写诗倒是闻所未闻。

  莫诗的首联“亿万人民觉醒时,方知大侠好吟诗。”就犯了诗歌之大忌。为了“蒙冤受屈”的主题不惜编造故事,仿佛是真的有人为了诬陷陈独秀而掩盖了他“好吟诗”的历史事实,直到今天播了电视剧而“亿万人民觉醒”了,这才发现先贤原来还写得一手好诗。

  七律一般是讲究“起承转合”的,首联应以情境互生为佳。直抒胸臆未尝不可却不可“胡言乱语”。“主题先行”是莫言的一贯文风。为了自己的“主题”不惜信口开河编故事加以“佐证”,完全没有杜工部“海棠虽好不言诗” 之敬畏避讳。

  颌联“狂歌惊破鸡虫胆,椽笔戳穿魔鬼皮。”所表现出的咬牙切齿的仇雠情绪与小说《等待摩西》中“虔诚教徒的爷爷柳彼得一口咬断了孙子柳卫东一根手指头”的情绪描写如出一辙。

  颈联“半世污言遮脸面,一朝澡雪见须眉。”情绪才开始转折,大有拨开乌云见青天的豁然开朗:现在好了,一部电视剧洗去了“半世”泼在先生脸上的脏水,终于让人们看到了先生真英雄的“须眉”。

  一般来说,尾联应“合”。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莫言此处没有“合”反而“跐溜”出题了,突兀地来了一句“厚颜妄议先贤句,期待高人炫丽词”:我厚着脸皮妄议先贤诗句(不知妥否),期待高人高论指点。其中“炫丽词”怎么读都觉得滑稽。“炫丽词”的语境可算不得正经的褒义,反倒有点戏谑的味道。

  莫言的这首诗犯了“一头大,一头小”的毛病,忽而大言炎炎,忽而小而油滑。诗风怪异。实在让人恭维不起。实际上这首诗歌如同他既往的小说、诗歌一样,辨识度很高,具有浓郁的“莫氏风格”。作品本身没有塑造形象,整篇作品却会向读者显示出作者自身的形象,像一面镜子总是反映着作者自己,散发着“莫氏仇雠之气”,总是要树立一个攻击对象来。关于这个特征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小小说予以讽刺,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附录】

  真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怎么还能去大吹特吹,大捧特捧。

  SD老友,这就是我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莫言为题做文章的原因。

  真才实学人敬佩,虚张声势不足取。塑造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文学家得有真才实学而不能完全信口开河。尽管先贤陈独秀个人属于历史的悲剧性人物。但陈独秀先生曾经鼓吹革命,领导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从来没有也永远也不会被磨灭的。陈独秀先生的学术造诣更是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永恒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朵奇葩。

  顺颂

  夏祺

  颂明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附录】镜子(闪小说)

  空中飘着雪花。

  A novelist从宴会厅出来。他刚刚获了一个大奖。

  喝大了,浑身往外喷着火。他想步行,让冷风醒醒酒。下榻的宾馆就在前面,过了立交桥10米处。

  一个人坐在地上,浑身堆满了雪花。面前放着一个碗。碗里也堆满了雪,像个大馒头。

  “可怜的人。为什么不去救助站呢?”The novelist善于联想,“这就是绝好的控诉社会黑暗的行为艺术。”

  The novelist 掏出了100元钱,正要递给乞讨者,突然发现乞讨者手里拿着笔,正在纸上刷刷地写着。

  “你在写什么?”

  “小说。《镜子》。”

  惊愕的novelist探过头去,乞讨者手中却并非纸而是一面镜子。

  The novelist 看到了自己。

  他吓坏了:“你,你到底是人还是鬼?”

  乞讨者慢慢抬起头来,The novelist 崩溃了,此人的脸也是一面镜子。The novelist 看到的还是自己!

  2016年1月19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