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彭志雄:关于淮海战役指挥权的一些疑问

2024-08-10 09:10:4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彭志雄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关于淮海战役指挥权的一些疑问

  ——读《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关于淮海战役的电报”

  彭志雄

  小平同志无疑是淮海战役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尽管他是战役打响之后加入进去的。但由于他在党内军内的地位,他的说法引起军史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是非常正常的。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他在会见编写二野战史的老同志时说:“淮海战役……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二野历史的回顾》P342)小平同志的这个说法,让许多军史爱好者产生质疑。军史爱好者们认为,淮海战役最先是粟裕提出的“小淮海”,后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决定打“大淮海”。此时,我军在淮海前线的主要军事指挥员是粟裕他们。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在西柏坡。中原我军和小平同志正在郑州作战。这么一种情况下,毛主席如何“亲自”将淮海战役的“指挥”交给邓,大家感觉不好理解。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在指挥淮海战役的电报中,确实有多封电文涉及指挥权问题。笔者学习多次,仍有不少疑难之处没有理解。现分述如下:

  一、陈毅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为什么一直随中野行动,“刘陈邓”组成中野指挥核心小组,而不是“陈粟谭”指挥华野作战?这么大的战略决战,第一军事首长不在所部指挥作战,令人难以理解。

  二、收入内部本的电报共六十四封,时间从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十二月三十一日,几乎涵盖了战役全过程。从电文内容看,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挥非常精细,有时牵涉到师甚至敌人的一个团。如,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日五时致电饶粟谭并告刘陈邓:“只有一点,分为七日、八日两晚发起作战,是否有使黄兵团闻声警觉,于八日白天你们尚未接近该敌时,迅即收缩集结之虞?”这是关于战斗发起时间的考量,毛主席都思虑到了。从电报中我们至今仍然能明显感到毛主席指挥淮海作战,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思虑周密!

  六十四封电报,以粟裕为主要收报人的共39封,“并告粟”的共20封。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或陈邓为主要收报人的总共38封(与粟重叠,即一电同时发刘陈邓粟)“并告”刘陈邓或陈邓的18封。三人累计均不及给粟的多。而且特别奇怪的是,不少电报只发或并告“陈邓”而无“刘”,难道刘不是中野的军事主官吗,为什么毛指挥淮海大战的军事电报中,作为中野主要军事指挥员的刘出现次数反而少于“陈邓”?如果毛果真将淮海战役的整个军事指挥权交给了邓,那就应该多数电报以邓为主要收报对象。但综观全部电文,邓是处于次要军事指挥位置,不要说两个方面军,即便是中野,邓也是居刘陈后,要么是“刘陈邓”,要么是“陈邓”。这种情形,与邓之言是不吻合的,是不合情理的,是让人费解的。

  三、六十四封电报中,第一封是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发给饶(漱石)粟(裕)的,并告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刘伯承、陈毅、李达。这是收入集中最早的一封,是淮海战役的缘起,主收入与“并告”中均无邓。此后连着三封电报大致相同,均无邓。这都是关于“小淮海”“大淮海”的筹划。整个初始筹划电文中,均不见邓,更无毛让邓作“淮海战役部署决策”的文字记载。直到四八年十月十五日十九时给饶粟谭(震林)的电报,才提到“并告刘陈邓”,邓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如果邓是淮海战役的唯一受权指挥者,那就应以邓为第一收报人,否则不合情理。

  四、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二日一时给陈邓并告饶粟谭和中原局的电报说:“陈邓攻郑作战完全不受南面威胁。”“粟谭则令九广两纵现在立即开动,与陈邓协力作战。”注意,至此仍用的是“协力”二字。同日给饶粟谭并告陈邓和中原局电云:“(一)完全同意你们二十一日十三时电部署,请即照此执行。”这是毛“完全同意”饶粟谭关于(大)淮海战役战前的作战部署。虽然后来发起时间稍有推迟,但战场指挥决策是以粟为主无疑。而此时,大战在即,陈邓还在郑州用陈(赓)谢(富治)电台指挥。毛仅指示饶粟谭“应经陈谢台与陈邓密切联络,以利配合。”

  五、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五时给陈邓及饶粟谭电,指示陈邓占领郑州后,休息两天即东进攻占开封。指示粟谭不要留住济南太久,济南方面一切问题交饶处理。粟谭速赴南线指挥,以便按预定时间(十一月五日)发起(淮海)战斗。这封电文又说:“淮海战役最紧张时间是十一月五日至十一月二十日约两星期左右。陈邓十月二十五日东进,估计月底可能攻占开封。如开封之敌东逃,则陈邓月底可能进至商丘附近,可以适时密切配合淮海作战。”后来实际进展,与毛的分析几乎吻合,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正是十一月六日至二十二日。注意,此时仍然是期望陈邓能够“密切配合淮海作战”。同电第一次涉及指挥权问题,是“请粟谭即令三纵、广纵及鲁西南地方兵团,准于月底进至商丘、砀山以北,并受陈邓指挥。”这是指华野部分兵力就近受陈邓指挥,陈本来是华野一把手,这个很好理解。

  不好理解的是,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日十七时半给陈、邓,粟裕并告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一)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A,刘哪去了?B,实际行动中,陈邓并未“统一指挥”。这有后面诸电为证。C,“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与“毛主席亲自将淮海战役的指挥交给我(邓)”是什么关系?D,“陈邓”谁是军事主官,毛主席交给邓的“指挥”是军事指挥(作战)权还是政治工作指挥权,抑或二权合一?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二十时,第一次以刘伯承为发报对象,是指示刘在江汉、桐柏地区对王凌云作战。这虽与淮海战役相关,但刘此时并未在主战场,也未担负整个战役的主要作战指挥任务。接着,十一月五日三时给陈邓电,询问“你们现到何处?”后面又数次询问同类问题,可见陈邓踪迹飘忽不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七日二十时给粟陈(士榘)张震;钟期光、刘瑞龙并告陈、邓,华东局及王建安、谭震林的电报:“完全同意(又是一个“完全同意”!)六日二十一时电所述攻击部署,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这是非常切实的放权,将战场指挥权授予粟裕他们。由此可见陈邓的统一指挥是不全面的。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九日十六时给陈邓,粟裕、陈士榘、张震并告谭震林、王建安的电报说:“(二)陈邓直接指挥各部,包括一、三、四、九纵,应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三)粟陈张应令谭王集中七、十、十三纵及由南向北之十一纵,以全力向李弥兵团攻击……”可见毛和中央军委对陈邓和粟陈张是分别指挥的,这种情形是常态,并非陈邓统一指挥中野华野两个野战军,也不是陈邓直接指挥粟,更不是邓指挥陈粟。

  六、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十八时给刘陈邓并告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韦国清、吉洛,华东局、中原局、豫皖苏分局、苏北工委、华北局的电报说:“(五)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达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从电文可以看出,这个总前委并非一级军事指挥机构,而是一个全面协调各方力量的临时机构。总前委书记不是“一把手”,更不是唯一的“指挥”首长。

  七、收入集中的最后一封电报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给粟陈(士榘)张(震)并告邓、张(际春)的。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据记载是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结束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一月十日也许还有电文,但未收入本集。入选的最后一篇电文内容是:“淮南敌系有计划撤退,我们追赶无益。中原各纵仍在原地休整,待华野歼灭杜部后,中野、华野统一调整位置,位于陇海沿线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渡江南进。”由此可见,华野是淮海战役主力,从头打到尾,粟裕唱主角,陈邓及其所部此时已处于“休整”状态。

  二〇二四年八月六日~七日

    【文/彭志雄,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原创投稿。】

  【作者简介】彭志雄,男,生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八日,湖北大冶茗山乡彭家晚村人。一九七四年入伍。一九八四年入党。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后从事过部队政治工作、地方组织工作、新闻宣传工作。自从加入中共后,一直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