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子午:房地产蓄水池漫堤?中药材反季节暴涨的示警

2023-07-17 08:48:2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子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去年年末以来,中药材价格的接连暴涨,让笔者的一些从事中医工作的朋友感到无所适从。

  为了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他们不得不在开药方时选择一些功能相似、效果稍差却相对廉价的药物替代,即便如此,方剂的价格还是止不住地往上涨。

  据红星新闻报道:“进入6、7月份梅雨季节,中药材交易本应进入淡季,但今年却一反常态,价格从年初开始就居高不下。”

  在药材批发市场,党参从去年同期的每公斤80元涨到了220元,当归从每公斤60元涨到200元(有些地方甚至涨到了300元),龙骨、关黄柏、酸枣仁等多个品种价格翻倍上涨,沙苑子更是涨了10倍!

  有业内人士认为,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是导致中药材涨价的一个原因。例如,当归在前年和去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

  然而,笔者查了一下相关数据。据统计2021年当归产量约为36200吨,2022年当归产量约为35100吨,减产幅度并不大。而2021年当归市场需求量约为32700吨,2022年需求量约为33000吨。虽然库存得到大量消化,但也还没有到供不应求的境地。

  党参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尽管近两年受国家保粮政策影响党参产地种植面积在萎缩,但党参的产量也仅仅是从2021年的68000吨下降到了2022年的66000吨。与之同时,相当一部分党参是供应于食品市场,但受大流行的影响,党参在近三年的食用量从大流行之前的每年约3.5万吨下降到了大流行以来的每年3万吨。

  而近年来的公立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销售数据也显示,尽管中医药防治在2020年以来的大流行中得以推广使用,但中药饮片的销售量相比2019年并没有大幅上涨的局面。2022年全年销售量相比2019年上涨了6.1%,销售额上涨了9.4%,单价只是略有上涨。

2015-2022年我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销售情况

  显然,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供需关系变化完全无法解释这半年多以来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更无法解释本应是需求淡季的六七月的反季节暴涨。

  红星新闻记者在一线走访调查揭露出的现象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一位多年在甘肃、青海、河南等中药原产地收货的经销商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就像十几年前炒作三七一样,这次许多资本从房地产等行业退出后,选择的是产地相对集中、比较常用的几味中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等,“炒作的方式是给钱了不提货,只是在各个冷冻储存库之间炒来炒去。”

  据禹州市药业商会会长介绍,今年到原产地进药时,他发现多了很多生面孔,很多是拥有大量资本的地产老板或煤老板,他们收购药材后都囤积起来,低进高出。“今年4月份,我去山西采购药材,正巧遇到一个煤炭老板也在采购。单柴胡一个品种,他就买了上百吨。”

  这一幕像极了2009年-2010年三七等中药材价格的暴涨。在后来的一年时间里三七的价格暴涨了10倍,当时市场上的537种中药材共有84%涨价,涨幅从10%到400%不等,年平均涨幅达109%。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发改委对部分蓄意囤积的资本企业进行了提醒告诫,例如前广东“普宁首富”马兴田旗下的康美药业一家就囤积了全国20%的三七;2011年7月18日,发改委甚至直接责令54家囤积党参的商户限期限价限对象销售所囤积的100多万公斤党参。

  发改委的调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2009年之后开启的那轮中药材价格非正常暴涨,但后面中药材价格的暴跌主要原因却不是来自于调控,而是游资的离场!

  人们应该还记得,2008年的资金乱窜导致的房价暴涨,“温州炒房团”在那几年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号,当然炒房的游资未必都来自温州。金融海啸和股灾之后,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在2008年四季度开始蔓延到中国,一些老板直接欠薪跑路……紧接着就是房地产市场在2009年的大萧条,2009-2010年的煤炭产能过剩。

  大量的资本从房地产、煤炭等生产过剩领域涌入到中药材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材价格从2009年开始的暴涨;不仅是中药材市场,2010年前后也第一次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名词。

  2008年11月,国内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各地地方政府随后也推出了18万亿的投资方案……由此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的大“繁荣”,游资又陆续回流到房地产市场。

  至2012年下半年开始,中药材市场才开始陆续降温,资本对囤积药材的快速出清,反过又导致了2013年的中药材价格暴跌,药材种植户苦不堪言。

  2014-2015年曾经又出现过一轮对部分中药材的资本炒作,同期“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曾卷土重来,尔后就是“棚户区改造”刺激资本重新回流……

  一直以来,维护房地产商利益的专家都有一种典型的论调,认为房地产是货币“蓄水池”,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吸引了大量增发的货币;一旦蓄不住了,资金就要流出楼市、泛滥到其他领域……这样的“绑匪”逻辑虽然无耻,却道出了一个现象层面的事实。然而细究的话,房地产市场究竟是“蓄水池”还是“水龙头”呢?

  把房地产作为“支柱”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一则不断高企的房价对底层群众而言是极其痛苦的道路,二则这条路事实上也很难再走下去了。那么,在房地产持续低迷的状况下,蓄水池的漫堤、资金的流出几乎成了必然,中药材价格的反季节暴涨已经给出了示警。需要被重拳出击的不仅仅是那些囤积炒作中药材的害虫,如何把资本关进笼子里,不让其继续祸害其他民生领域、致使底层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恐怕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