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回到戴锦华(上)

2023-05-29 09:32:51  来源: 月卿小语公众号   作者:月卿小语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导言:

  戴锦华,这位不用讲稿的学者是北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近年来她似乎越来越置于风口浪尖:有人拿她的视频断章取义大加赞誉,来为民族主义背书,同时却斥责她竟也吃“女权流量饭”“也来打拳”;有人在某南方媒体的文章里指认她实际上为权力站台,背弃了自己的批判性,晚节不保;有人讽刺她一个“卖课的网红”竟也配自称左翼……这些立场各异甚至相互抵触的批评扭结在一起,虽是一幅奇景,但亦是现实的映射。

  这是一次围绕戴锦华的漫谈,我们寻找了几位受戴锦华影响颇深的与谈者,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时间接触到戴锦华并受到了不同影响,女性主义/新左派/电影批评......我们并不想批判什么或辩护什么,只希望这个对谈可以展露一些历史和现实的侧面。

  与谈人:延维;皮卡丘;白山;耶尔佩斯;夜深人静;子顿

  一、大家最早是怎么接触到戴锦华的?

  延维

  戴锦华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她关于耽美的讨论,其中有个观点,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说耽美这种尽管是只有男性主角的文学类型,事实上却扩展了女性写作的空间,因为在此之前女性作家想要写作非言情类型的小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耽美能够让女性作家可以开始去涉足政治和朝堂等等方面的描写。这个时候其实对戴老师只有一个比较粗浅的印象,大概是大二、大三那段时间,自己比较想了解建国之后历史的不同侧面,正好有一个朋友分享了《性别中国》这本书的阅读感受,我才开始读戴老师的书。所以其实我对戴锦华的了解比较局限,主要是来自《性别中国》《隐形书写》这两本书和一些访谈,对于她在电影方面的研究几乎是完全不了解的。

  皮卡丘

  我最早接触戴锦华是在19年左右,当时刚刚读了汪晖,大受震撼,《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很大。这个时候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开始去找一些观点相近的书去读。当时最先找到的是贺桂梅的《新启蒙知识档案》,在读书会和大家一起读。自己对现当代文学和思想史不够了解,读下来感觉这本书语言非常艰涩,收获不是很大。虽然大家都说这本书写得很好,但是我当时其实没搞明白这本书要讲什么。贺桂梅关注的是八十年代,选择的案例非常学院化,戴老师的《隐形书写》是对九十年代的文化研究,当我读到这一本书的时候整个感觉完全不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错觉,第一次读到《隐形书写》的时候感觉非常舒服,理解起来好像没有太大困难,相比于《新启蒙知识档案》,它对九十年代的切入方式更加下沉一些,选择的案例都是我们记忆中有的一些东西,像热播剧、流行歌曲、甚至广告,都被纳入了研究范围。后来继续读了戴老师的《昨日之岛》《浮出历史地表》等等,通过《浮出历史地表》才接触到女性主义。这个时候我还以为戴老师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学者,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后来在《隐形书写》读书会,周围的朋友一直讲戴爷怎样戴爷怎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戴爷”这个称呼,这时我意识到戴锦华其实已经以各种方式被大家所熟知,甚至成为一个符号,而我仅仅是读过戴老师的书,还没有意识到附加在她身上的其他一些东西,这是我主要的接触过程。

  白山

  我当时和皮卡丘是在同一个读书会,一共读了三本书,一个是贺桂梅老师的《新启蒙知识档案》,讲八十年代;一个是戴锦华老师的《隐形书写》,讲九十年代,还有一个是张慧瑜老师的《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读下来感觉收获还挺大的,因为它写得比较有意思,会从很多常见的文化现象入手,然后提出一些鞭辟入里的见解,其实比较像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做的很多事情,但是之前我没有接触到这样做的中国学者,所以说当时算是立即被吸引了。然后如皮卡丘所说,戴老师的语言相比于贺桂梅老师其实还是更加好懂一点,很多人会批判戴的语言风格,说很复杂,但它其实也不全是长难句,是有长短句结合的。我在那段时间读戴锦华的时候,大家平时说话都会用她的一些比较经典的表达,就比如说“如果说......那么.......”,或者是"与其说......不如说......”之类的,感觉她很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

  耶尔佩斯

  我接触戴老师,算是从她关于电影的研究开始的,因为我初高中很喜欢电影,大概是高二的时候,就本着为我的作文素材积累一些语料库的目的,看了不少相关解读。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时时刻刻》,然后《伯德小姐》《消失的爱人》,还有《三块广告牌》,后面我就发现戴老师有专门讲这些电影,我记得是戴老师的一个课程被推到我首页来了,是《戴锦华大师电影课:性别与凝视》。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把这个课程每部都仔细看下来,然后从电影研究出发,发现戴老师还有文化研究和其他方面的很多建树,对戴老师的认知差不多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我比较偏好戴老师以讲座形式的分享,她的语言紧凑严谨,输出的语言信息量也非常大而完整。戴老师的课听多了以后就对我“审视”之后上课的每一个老师的标准产生了很大影响——上课老师能不能像戴老师那样讲得既有丰富的拓展内容,又能以非常集中的方式去叙述讨论每一个问题。戴老师的语言风格便是对我造成了这种影响,每次自己也会下意识地去模仿“戴氏长句”。(笑)

  夜深人静

  我最早接触戴锦华应该也是在高二,因为高二的时候刚读完鲁迅的作品,然后就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兴趣。后来读了北大培文书系里戴锦华和孟悦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第一次了解到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我也是大受震撼。后来也是通过鲁迅嘛,后来看汪晖的鲁迅论(《反抗绝望》),继而看他的那本《去政治化的政治》,就算是奠定了一个政治启蒙,然后就通过这本想去了解别的转型期之后中国的文化批评,于是就看了戴锦华老师的《隐形书写》。这本书不同于我之前看到的从人文精神或者启蒙主义角度出发的论著,而是试图透过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现象,来分析政治经济转型产生的文化症候,基本上就是跟皮卡丘他们差不多的途径接触到戴锦华老师的。

  子顿

  我其实跟耶尔佩斯的比较像,最早应该是21年从戴锦华老师在B站上讲电影的课程开始关注到她。因为我平时也比较喜欢看电影,也会去看一些电影解说,刚好有一次打开B 站首页,推送的是《戴锦华大师电影课:性别与凝视》,刚好我又一直对女性主义这块的议题比较感兴趣,听了第一节试听介绍课之后,看到这个老师的title是北大中文系的,课程概览介绍的内容也很符合我对这门课程“电影+女性主义”的期待,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然后我就去买了这个课,就开始听,后续戴老师的各种视频、接受采访和播客邀请,只要看到有她的名字都会去听。

  有两点我觉得对我的启发比较大,一个的话就是因为她讲这个电影嘛,她就会经常说要经由电影这个媒介去望向他者,因为现在是比较碎片化的信息时代,然后经常我也会刷一些短视频,或者说一部电影出来的话,我看完电影之后,会喜欢再去豆瓣看一下影评或者在B站看一些好的解说,看看自己是否有细节上的遗漏和理解上的缺失。但因为我看了戴老师,她就讲真正爱电影的人,一进入放映厅面对大荧幕,当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就会进入那个情景,一两个小时都是排除干扰沉浸在其中的。你不能说是通过手机,不断地有信息的干扰,甚至小窗播放视频同时浏览其他页面,或者是几倍速,非常快地划过那些没有人物对话或者说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些镜头,就只想看关键情节和故事的走向是怎么样的。戴老师经常说到你要去理解电影里面拍摄的那个视点、画面的呈现是怎么样的,这对我如何去欣赏一部电影,带来了更多维度的思考。可能我以前就是很单纯的,就是想看电影的人物、故事、情节怎么发展的,后面我就会更从艺术的方面去赏析一下。

  另外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戴老师在她B站的视频上,包括这次来学校讲座也一直在引用的拉康对“凝视”这个概念的理解。就是探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凝视的目光都是由主体发出,这个过程让凝视的对象成为客体。另一方面,拉康也强调主体望向客体的目光是回返性的,我望向你是为了想象你如何看我,我们凝视他人其实是想得到被他人反身性的回望的这样一种目光,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寻我们自己。这个关于凝视的理解,对我启发还蛮大的。另外戴老师还用女性主义视角去分析了很多电影,就会看到性别的这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会引发我去思考人物命运及其所在社会环境与性别之间的种种关系,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也直观地感受到了书本上的女性主义理论和观点是如何在电影的事实中进行呈现的。

  二、谈谈对戴锦华老师印象最深或最想分享的课程/视频/文章/著作/采访

  延维

  《性别中国》通过描述中国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变化,揭示了当下中国女性意识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中国妇女在解放中获得的平等地位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男权秩序的重建而受到不断地削弱;与此同时对欧美女性主义理论资源的发掘因中国第三世界的地位导致中国社会中性别问题与阶级问题相互遮蔽、杂缠不清,因而中国女性正面临因理论资源缺乏而逐渐失语的境地。这本书以中国女性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在转型过程中意识形态重建的过程。

  推荐这本书的话,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它非常容易让我们带着我们自身的困惑进入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理论语境之中。另外一方面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和我母亲谈女权这么困难

  我妈和戴锦华算得上是同时代人吧,我妈比她小上个几岁,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在某种小社会上来说,都是处于那样的一个社会结构当中。对于他们而言,肯定前三十年妇女解放的成就以及相信男女平等这件事情的已完成性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对于我母亲而言,她觉得男女平等首先是一个或者说主要就是一个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她们而言毫无疑问是实现了的,而且特别是当时的“铁姑娘”这样一种观念,并不会特别地让女性不去做某些事情。比如说我婆婆当时去支边绿春,她经常需要一个人让马驮着钱箱,独自走乡路,从建水走到绿春。这样的工作放到今天的话肯定会以经常需要出差优先招聘男性为由,肯定就把我婆婆排除在这个工作机会之外了。有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也是她读大学找工作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她很容易认为中国是已经实现男女平等的一个国家,个人成就的高低是由你个人的努力所导致的,而和性别绝对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说中国性别平等没有实现的话,那一定是在农村。特别是她在职业、家庭中取得的成就与国家经济进步有这种一致地增长,会很理所当然地就认为,女性的地位一定就是这样线性增长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等在我们这里已经实现了,你们这一代又在谈什么本质主义和父权制,观念更进步了。当然她认为这种观念是欧美那样社会背景中发展出来,脱离中国现实的,多少有点本末倒置和没意义。

  而且这个逻辑和她的生命体验是非常自洽的,所以我和她谈女权注定很困难,她注定很难去理解我,也很难觉察到即便是那样一种所谓在经济结构上性别平等也是在逐渐坍塌的,更不要说我们社会现在重新逐渐确立起来的这种父权的思想。特别是当女性不能上桌、彩礼这类互联网老生常谈的女性问题呈现到她面前的时候,她经常会认为这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已经是非主流的一个东西,而不会意识到说这可能是我们某种性别观念的倒退。

  只有通过《性别中国》这样的一本书给你讲清楚中国女权的进与退,像这种历史的复杂性、边缘群体的不可见性,然后我觉得我才有可能去逐渐地跟我妈去谈明白这些事情。

  皮卡丘

  《性别中国》这本书一直在我的文件夹吃灰,听完延维的介绍以后想马上去补档。毛时代女权是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记得前几年好像是因为某官媒发的劳动节宣传照清一色是男性,网上开始疯转毛时代的宣传画,尽管大家对毛时代看法不同,宣传画对性别构成的重视还是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当然毛时代女权有很大的局限性,像我们奶奶、姥姥那一代的农村女性都要生育七八次,在男女平等的政治宣传下毛时代生育的性别比仍不容乐观。这里补充一个生活经验中的例子,“月经羞耻”在今天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毛时代的政治宣传与生理卫生教育下月经在人们眼中重新成为正常生理现象,但与此同时也有了新的问题。我们看当时的宣传,妇女在生理期会被安排相对轻松的活,实际上很多时候她们还是要承担重体力劳动。我奶奶之前生理期来了以后扎上个灰布袋(类似于卫生带)直接下地干活,仿佛月经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大学以后发现身边许多女同学会痛经,之前试着和我妈交流,但她对年轻女性痛经似乎没有同理心,她说她没有听说她哪个朋友痛经,身体有病才会痛,大部分人是不痛的,在她看来痛经是一个非常病态的东西。对月经态度的一体两面生动诠释了毛时代女权的成就与问题。

  如果推荐一本书的话我还是选择戴老师的《隐形书写》。八九十年代这段历史非常重要,关于这段历史最常见的书写模式是经济史和政策史,读起来比较枯燥,《隐形书写》提供了从文化切入的角度。曾经我是一名地摊史学读者,读到《隐形书写》以后我才认识到这种阅读兴趣背后是一种对禁忌的窥视癖,地摊史学的书写与流行有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背景,对禁忌的冒犯与主流意识形态是合谋的。此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对流行歌曲的分析,像《小芳》这首歌原来可以与知青和文化消费联系到一起,这是自己从没想到过的角度。像《从头再来》这首歌从小听到大,没有听出任何问题,带着戴老师提供的视角再去审视这首歌,结合歌曲MV,才看到了大下岗的背景,这首歌将下岗的悲剧悄然改写为“机遇”,改写为“个人奋斗”的叙事,使我们忘记了大下岗带来的伤痛。

  戴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文化现象回到历史当中的一种路径,从写作时间来看,《隐形书写》是戴老师对自己所生活的九十年代最及时的回应,我觉得很多时候戴老师的电影批评与文化研究逻辑是一致的,电影本身是一种文化产品,对当下电影的关注也是一种对文化现象的关注。戴老师近几年对文化现象这些好像关注比较少,我觉得在戴老师这里电影承担着文化现象的功能。当下最流行的文学作品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当下比较火的文化现象有哪些,我们头脑中似乎也只有一些破碎的片段和模糊的印象。如果问最近流行的电影是哪几部,我们很容易得到明确的答案,在信息茧房时代电影似乎成为大家交集最广的一个领域,电影也因此成为最合适的研究对象。

  白山

  我印象比较深刻、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两个文本。第一个是《后革命的幽灵》,它是戴老师在华师大的一个讲座,主要是从刺秦系列电影、孙悟空形象变迁和耽美文学三方面去讨论后革命时代的一些症候。我觉得它是很适合入门的一个作品,首先它比较简短,相比于一本书而言;其次它谈的也是当代的一些现象,而不是说八九十年代,大家读起来应该会比较有共鸣;再次它的整体风格很戴锦华,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的话是理论分析和文本结合得比较好,在“幽灵”的意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做了进一步分析。但是它的缺点是,我感觉好像强行要从文本中分析出一些革命性或者说变革性的可能。当然这个也可以理解,写文章在解构之后肯定要做一些建构,要不然大家读下来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意义在哪儿。但依然不能否认她对于作品中的革命性的提取和分析还是有一些问题在。

  第二个文本是戴锦华老师和刘建芝老师主编的《蒙面骑士》,是关于墨西哥副司令马科斯的文集,里面有很多寓言故事,读起来比较容易入门。大家都知道戴老师是北大比较文学系的教授,但是通常我们接触到她都不是因为她在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而是在文化研究和女性主义这两个领域的一些作品,这本《蒙面骑士》则是戴老师在比较文学方面相对有名的一个编著作品。它对于拉美文学以及整个拉美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21世纪的革命运动都有所介绍和探讨,对于我们理解拉美这片土地以及整个后现代的社会主义革命都会有所帮助。在这两个文本之外,我感觉戴老师的许多讲座和访谈都不错,如果有想了解戴老师的小伙伴,我个人推荐从听讲座、看访谈稿入手

  耶尔佩斯

  我首先想分享一下戴老师的一个系列讲座,算是一个讲座合集,叫做“历史记忆与未来想象”,在B站上有一个up主,叫遥望海中看见桅杆的船,他搬运了很多这个系列的讲座视频,戴老师有集中阐述很多的议题与评述。但这个不算对我印象最深的,因为老师在这些讲座所分享的东西,体量比较大,涉及到的点可能很多,主要是作为对戴老师思想的一个初步入门的了解方式。

  我一直记到现在的戴老师分享过的东西就是她在《性别与凝视》系列课程里面讲过的一个理论,是有关好莱坞塑造的四种女性形象,我记得是“大地母亲”,然后是“荡妇”“女巫“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也可以说成祭品形象,戴老师说之前的那个好莱坞电影围绕的就是这几种女性形象,荧幕上的女性基本离不开这四类叙事逻辑,然后戴老师也分析了每个具体的电影里面的女性形象,是如何与这个理论相联系并被加以诠释的。戴老师分享的这个点对我受益最大的部分就是,我可以通过这个理论去看新时代产出的这些电影之中有出现过哪些变奏,我可以从这个变奏中,去看到女性主义书写生活的方式,有了怎样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这里想举《时时刻刻》之中的那个例子,那部电影里面的伍尔夫,还有生活在美国五十年代的家庭妇女,和生活在世纪末纽约的由梅姨所出演的独立女性,这三个角色在这个电影的文本中,就给我描绘了不一样的女性生命的体验;然后还有《革命之路》里面的那个为了自由而死的女主。《革命之路》常被大家被大家称作《泰坦尼克号》的后续,因为主演还是凯特和小李子。在电影情节之中,女主人公因为最后丈夫不同意那个去巴黎开启新生活的梦,她的这样一种探索新生活可能性的愿望被扼杀,最后选择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结果结束了自身生命。这部电影关于人生的感受和包括女主对于之后自己的生活所作出的一种选择,都对我的人生观和婚姻观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夜深人静

  戴锦华老师对我影响还是蛮大的,我感觉我总是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回到戴锦华。因为最开始读文学的时候回到她的《浮出历史地表》,读文化研究回到她的《隐形书写》;后来看第三世界相关,又看恰帕斯,看萨帕塔运动,就看到她和刘健芝合著的《蒙面骑士》。所以我觉得戴锦华的一些文本在各个领域里都挺有它的经典意义的。说到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几个观点有这么两个吧,一个是她在《隐形书写》里应该是对《北京人在纽约》和工人在外资工厂遭受虐待的评论。在《北京人在纽约》里,借主人公留美的女儿骂主人公是“臭资本家”以及主人公虽然最终生活在长岛富人区,但却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表达了一种漫画式的阶级批判,而这种批判只有借中美的对比阅读才能体现出来。然后后面那个新生代农民工遭受外资工厂虐待,应该是孙天帅那个事件吧,说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控诉,就是把它变成了一个中国,或者说大陆对港资、大陆对台资、大陆对日资这样一个控诉,就是看起来是一种民族主义诉求,但是藏在民族主义诉求底下其实是在九十年代的那样一种文化氛围里压抑着的、不能被提到的阶级诉求。这一下就感觉让我抓到分析九十年代包括一直到现在民族主义演变的一个点,虽然后来民族主义也不只是这么简单的一种情况,但她确实给了我很大启发。

  有一个我记不太清的戴锦华的提法,就是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所谓“面向世界”的一个区别。人们说后四十年是面向世界、走向全球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面向的是什么世界,难道前三十年不是面向世界的吗?或者说只是在这个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面向世界的那个“世界”的对象已经变了。我记得戴锦华和王炎有一本叫《反归未来》的小书,里面也提到,前三十年的外国形象,和后四十年的外国形象不一样。不是说前三十年就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东西,它可能更多接受的是来自苏联电影、来自阿尔巴尼亚电影,或者说来自匈牙利电影之类的形象,政治上面对的是亚非拉这些所谓“第三世界兄弟”,但并不说它就完全处于一个孤立隔绝的状态。而后四十年的世界形象又形成了北方国家,或者说欧美中心的这样一个霸权形象,我觉得这个点也是给了我很大启发。

  子顿

  我印象最深的是戴老师对《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的解读。我记得当时是为了下饭,点进《性别与凝视》课程主页刚好更新了这一期,就点开了这个解读视频,当时我还没有看这部电影,就先听的解读。戴老师说这部电影她看了很多遍,整部电影概括下来的核心是说这部电影是一个“大型男权对女性主义的反攻倒算现场”,这个分析当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我从来没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部电影。

  三、戴老师最触动我们的点是什么?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戴老师是什么样的角色?

  延维

  戴老师是很有洞察力和感知能力的人,而且她能很容易地把这些细微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感同身受,特别在讲座中她的表达也特别有感染力,能让人沉浸其中或者说把我们拉进当时的时代中,很有画面感。

  她非常真诚,她在书与访谈中都会反复地坦诚自己的局限性,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分享给读者。看到有评论说她是浮桥式的一代,我觉得很贴切,她作为中国文化研究开创式的人物,确实引进了很多思想资源,但现在大家能接触到的、能读到的理论资源一定是更多的,她在这里的意义似乎逐渐在消退。尽管如此,尽管她似乎一直没有再整合自己的理论资源给出自己的理论,但是她的问题意识(如何清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历史的遗产,如何走出资本主义之外的另一条道路)与对中国历史情境与文化语境的批判对我们而言依然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到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理论语境之中,理解当下我们言说自身的困难。包括很多现在简中互联网上对社会主义的误读,其实可以直接在她那里找到这种想法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她不断在点醒我们“(冷战的政治宣传中)左派对应着一个极权的政治姿态,右派对应着对自由的欢呼,而只有在冷战当中,自由被右派垄断了,因为它相对于左派的极权政治,所以说仅仅是在冷战的不到五十年当中,左派失去了自由的旗帜。”

  第三的话,在我这里她还标志着一种时代的生命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分子逐步放弃在公共领域中发声,转而退回到学院中做专业化研究的学者,她的很多访谈都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学者的风貌远与现在学者不同,她的社会关怀与勃发的生命力,以及现在这几年对自己在公共空间发声能力的扩展都让人觉得原来学者能做的还有很多,现在的情况不能也不该是常态,可能这一点,是我比较看中的。特别是上学期和大一的同学一起读书的时候提到,他认为以前发声更困难,但可能我们这一代就很清楚上一个时代是言论更为自由开放的时代,调查记者、新闻报道是更专业更有深度。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封闭社会现实中对历史淡忘,就像戴锦华所言“我们似乎缺乏了进入那段历史的能力”,甚至于不是说想象another world的不可能,连曾经有过那样想象的时代都似乎变得不可能

  皮卡丘

  我先讲一下对戴老师身份的理解,我觉得戴老师主要有三种身份。第一种是北大教授,这是她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主要身份,它同时也意味着公共知识分子这样一个身份,这是大众批评主要指向的一种身份。第二个身份是学者,是学术界的身份,戴老师是电影研究学者、女性主义研究者、文化研究学者。第三种身份是政治身份,可以说新左派是戴老师的政治身份。之前的一次访谈中戴老师明确提出自己拒绝被规定,她自己更喜欢批判知识分子这样一个概念。其实从思想谱系来看戴老师总体上确实可以归到新左派里面,但就像陈顺馨所说用这样一个身份去界定她其实很难,戴老师思想内部的张力比较大,她一直在进行自我反思,更新自己的思想。对我来说戴老师的身份是老师,就像我们过去开玩笑说“我们都是戴老师的学生”,我觉得老师可以说是戴老师最成功的一个身份,且不说今天戴老师庞大的受众,其他新左派学者有很多转向了国家主义,即使个人没有转向,他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国家主义者,但戴老师带出的学生都非常有批判精神,而且较多地介入现实,如张慧瑜、刘岩、滕威,都在不同领域贡献着自己的思考。

  白山

  戴老师其实会让我想到葛兰西说的有机知识分子,我觉得她是有比较明确的阶级意识和阶级体认的,在她的各个文章或者采访中都有所体现,她会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去批判现有体制的问题,为现状发声,并且可能会用一些比较隐晦迂回的方式提醒和鼓舞大家为底层争取更多的权利。她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在今天无论是作为一个左翼学者还是行动者,肯定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是戴老师通过各种新潮、流行的方式,比如在B站开电影课,或者参加更多的讲座和对谈来降低自己的理论的接受门槛,更加去走到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间,这可能是她相比于一些学术圈的所谓“理论大佬”更加能够吸引我的地方,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待在书斋里读书、写作、做研究,而且是积极地去和社会上的力量、和普通的民众进行互动

  相比于另外一些有名的、经常与大家进行互动的公共知识分子,我觉得戴老师又是保持了她那种很鲜明的左翼性和激进性的,不是退化为权力辩护,而是有自己的批判性立场和行动。当然有人会不同意这点,会说她理论不够激进、实践不够多,或者还有其他问题。比如之前和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对谈,在安乐死和照顾这块儿,很多人会觉得戴老师谈的远远没有上野老师好,然后包括刚才延维提到说,戴老师的一些观点没有能够与时俱进,像现在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域不平等问题,包括关于疫情期间的一些问题,她可能没有做出非常深刻有力的回应。但是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有众所周知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确实要承认、接纳与批判每个学者身上的一些局限性,要不然可能会陷入造神的倾向,如果把戴老师或者其他某位学者作为“意见领袖”、“政治女/男神”,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弊端。

  耶尔佩斯

  戴老师触动我的点,第一点是延维说的“真诚”。关于真诚我想起来在20年北大的暑期中学生夏令营,就是戴老师在开幕式致辞。当时戴老师说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原话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我羡慕拥有现在这个时代的你们,但是这也不代表我想成为拥有它的你们”。从这一点来引申出我对下一个问题的看法,戴老师在我眼里相当于一个对她生活的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娓娓道来的亲切的长辈,戴老师分享的很多的观点,还有对于历史的一些独到的见解,都可以让我去瞥见上个世纪的世界图景,因为现代社会走向和上个世纪,尤其是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时代是截然不同的,戴老师非常亲切,听她的话会有一种历史角色的代入感,去感受历史的一种余温,这是我在其他学者的书中很难感受到的一点。

  第二个触动的点就是戴老师关于很多事情的一种天然的警惕感。在这里也想分享一个小事,上学期的读书会里面有一个同学想中途加进来,我分享了我对这个人的一个小小的偏见,她当时发了一个动态很激动地夸赞浦东陆家嘴那块怎样怎样的繁华,然后就是说浦东是东部经济沿海的结晶类似的话语,我就说当时我看到这一条的时候,有蛮多不适,一个朋友当时说我“不愧是戴爷粉丝”。我大概也是深受戴老师的影响,在很早的时候就思考身边的一些现象背后,究竟代表了一些什么东西。对于很多事物的警惕性,能够引领我去不断的反思,让我学会对所有的事物抱有一个基本的一个反思批判的态度。这两点大概就是戴老师最让我触动的地方。

  夜深人静

  我挺赞同刚才皮卡丘说的,戴锦华老师对我个人而言,也就像我的老师一样。了解到戴锦华之后,怎么说呢,就好像获得了现时代的批评意识。因为我之前提到过,读了鲁迅之后才读戴锦华,看鲁迅那会儿,也觉得自己很有批判性,但是,虽然很有锋芒,但是锋芒却很难落得到当下的一些事情,读戴锦华能让我对当下的事情有所了解,并获得一些反思。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我认识一些比较喜欢齐泽克的朋友,他们遇到事情,脑子里首先反映出来就是齐式笑话,而如果我遇到一些什么,首先反映出来可能就是戴锦华的语言。在这个层面上,戴锦华相当于帮助我获得批判性的一位老师

  说到戴锦华老师的形象的话,我个人觉得她像一个旅者,穿过雾中风景,踏上涉渡之舟,从八十年代末一直徘徊着前进到现在。八十年代末她开始批评性写作,现在她在B站上做面向公众的视频,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在“动”,从未停歇,不仅是跨越时间的,也是空间上的,她九十年代从欧美吸收新知识并介绍到中国,帮助理论完成旅行,后来自身也试图去面向世界,比如她在世纪之交去拉丁美洲见证了萨帕塔运动,后来她去参加世界社会论坛,和沃勒斯坦他们一起,去关心整个南方国家面临的一些问题。

  皮卡丘说戴很难被定义为新左派,但我觉得戴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新左派,虽然新左派绝大部分人后来都是国家主义者,或者是像汪晖这样保持暧昧,但他们的影响力到现在也仅剩在学院以内了,而像这样能够在公共领域里展现出自己的锋芒,将被认为只属于学院的批评话语面向公众介绍出来,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我认为非戴锦华莫属了。在这一点上,戴锦华确实是坚守着,或者试图去坚守着批判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就像她在《隐形书写》里提到的,广场和书斋之间,知识分子和学者之间,戴锦华始终游走挣扎于这两种身份,但我觉得她内心还是倾向于广场,倾向于(批判性的,或者说左翼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

  子顿

  就我自己来说,因为我也挺喜欢中文系的梁永安老师,梁永安老师也是研究比较文学,对电影这一块也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两位老师在分享自己一些比较深刻的见解的时候,我觉得是两种风格。梁老师的话,他可能更多的就是那种温情脉脉的,会给你讲很多,他觉得这个电影里哪些部分是好的,然后它的情感变化多么的细腻。但我觉得戴老师的话,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她非常有批判的精神,给我换了一种视角去看待这个电影。

  我觉得戴老师从大学书斋里走出来,做这种公共的传播,意义是非常大的。就像比如说我看了她的一个非常好的B站解说视频,非常有启发,我可能会去发一条微博,然后可能下面就有我的朋友看到了这个,他就会来评论,哎,你也喜欢戴老师如何如何。甚至我这两天搬家,我的房东是一个学姐,她加了我以后看到我朋友圈发了和戴老师相关的讲座,然后她就说我当时就觉得你很喜欢戴老师,包括那次也去看了刘擎老师那个讲座嘛,她说你喜欢他们两个学者,那我觉得你肯定在这方面有很多思考,我觉得我就把房子租给你好了。我就会觉得她好像成为了我们平常人之间一种精神性的共鸣,就觉得我看戴锦华你也看她,那我们就是可能有某种相通之处。我觉得这个和下面那个问题,和“戴锦华热”也比较相关。我觉得她作为一个学者,能够有这么好的在公共领域的传播效果,是因为她有非常多的真知灼见。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