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子午|“彩礼为什么流传至今”:央视也鼓吹这样的封建陋习?

2022-08-15 15:07:5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子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彩礼为什么流传至今”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忽然又冲上了热搜,打开一看,话题“主持人”竟然是央视网。

  CCTV12(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请专家来解读《民法典》关于彩礼的规定,讨论女方悔婚后“彩礼该不该返还”。

  彩礼作为当下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民法典给出法律条文,规定彩礼在什么情形下需要返还,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位专家偏偏在18分钟的讲座视频里大讲特讲彩礼的合理性和“巨大好处”,最后还抛出一个结论:“彩礼是人类婚姻走向文明的标志”,这就属实离谱了。

  难道国内那些移风易俗、不要彩礼的婚姻还成了不文明行为?西方大部分国家在近现代以来就没有了“彩礼”这个事物,它们还成了不文明社会?

  文明具有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习俗之一的彩礼,同样是“特定时代”的“特有事物”,只是这个“特定时代”有点长,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式婚礼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周朝后期的“周礼”,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下来。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或聘礼,《礼记.昏礼》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小农经济时代,家庭的稳固是统治阶级稳固统治的基础。因而《礼记》关于“昏礼”的表述,至少字面上是将“昏礼”视作“君子”重视婚姻和家庭的重要形式体现。

  央视专家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述了“彩礼的功能”:

  然而,央视专家也承认了一个历史事实——“彩礼是‘买卖婚’的产物”:

  进而得出结论,“彩礼实现了从掠夺婚向聘娶婚的历史转变”,进而认为“彩礼是人类婚姻走向文明的标志”。

  不可否认,“从掠夺婚向聘娶婚的历史转变”的确是一种历史进步,但这样的“进步”是很有限的。

  掠夺婚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氏族之外的人不被当作人),哪怕是人类文明已经开始和发展之后,在民族战争中,女性被掠夺的现象一样普遍存在;“买卖婚”只存在于私有制国家内部。而无论是“掠夺婚”还是“买卖婚”,女性都已经被“物化”了——要么是掠夺的对象,要么是买卖的对象,成为父权制的附属品。

  那么,这样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文明在历史向前发展之后还有必要被继续保留下来吗?或者说,时代发展到了向共产主义迈进的现代文明社会,还要鼓吹这种“父权制的产物”,把它当作“人类文明标志”,不觉得荒唐吗?

  准确来讲,从“买卖婚”发展出来的彩礼,是私有制的特定产物,彩礼流传至今,也不过是私有制“流传”至今的结果。

  在阶级对立、社会贫富分化的私有制社会,彩礼的多寡往往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有产者的婚姻往往带着“经济联姻”性质,如《红楼梦》里的贾史王薛通过几代人的姻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红楼梦》里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图

  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女性无论是在上层统治阶级内部,还是下层被统治阶级内部,地位都是低下的。聘礼往往带着买卖性质,特别是“灰姑娘嫁白马王子”实现阶层升迁的“桥段”里,交易性质体现得往往更加明显。

  而在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家庭,女儿嫁出去就成为“别家人”,不再承担父母的养老义务,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方到男方家,相当于多了一个劳动力。因而,男方支付女方家庭一定数额的费用,如同“卖女儿”——这种习俗根本上来讲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的。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涌流,“卖女儿”的现象也就越来越普遍了,彩礼已经从“实物”开始逐渐向“货币化”转换。

  民国时期,体现封建社会“明媒正娶”的彩礼之风依旧盛行;在那样一个小生产者大量破产的动荡时代,穷人付不起彩礼娶不了亲,而地主阶级则普遍地“妻妾成群”——这不仅仅是封建恶俗,更是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拉大的体现。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一辈子辛辛苦苦,却反而欠下了地主黄世仁还不清的利滚利的债,最终被逼将喜儿“卖”给黄世仁抵债。在万恶的旧社会,“卖女儿”在广大贫苦劳动人民家庭普遍地存在着。

歌剧《白毛女》剧照

  而退一步讲,在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卖女儿”究竟是公平“买卖”还是“掠夺”?

  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反对“买卖包办婚姻”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1920年的冬天,19岁的杨开慧和27岁的毛泽东结婚。他们的婚礼一反当时的社会潮流,用杨开慧的话来说,就是“我不做俗人之举!

油画:毛泽东和杨开慧

  这场婚礼没有彩礼、没有花轿,也没有那些繁琐而隆重的仪式,仅仅是换上了新装,在亲人和几位挚友的见证下,在湖南一师的教员宿舍里进行了简朴而简洁的婚礼,新房里没有一件家具是新的。毛杨婚礼在当时被传为佳话,成为进步青年竞相学习的楷模。

  然而,仅仅作出这样的表率,离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理想仍相去甚远。不彻底摧毁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社会,那么作为不平等社会产物的天价彩礼“卖女儿”现象就不可能被消灭。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二年,我国就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彩礼”被视作“买卖包办婚姻”的产物,在古今中外几千年来的法律中,第一次被明文禁止。

  然而,仅仅在法律上明文禁止是没什么用的。私有制社会旧传统、旧习俗的彻底消除,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期。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彩礼虽然被作为封建社会极具代表性的社会风俗,受到来自国家权力的批判(事实上也没有采取过火的强制行为),但是并没有一下子消失。

  真正促使彩礼现象进一步消亡的,其实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后,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体系,特别是集体养老制度的建立。

  城市社区一般实行的是国营工厂办社会,公有制企业包办职工及家属的教育、医疗、养老。而在广大农村地区,1956年就开始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对农村村民中无法定赡(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和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等方面给予生活照料和物质帮助。

  1958年大跃进过程农业合作化进程大大加速,很多地方的农村开始集体开办敬老院的尝试,局部存在一些冒进和曲折。到1962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确立以后,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好转,“敬老院”的模式也逐渐成熟并固定下来,形成了公社集体养老与居家养老并存的模式。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公社里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民可以自愿选择参加集体劳动或不参加集体劳动,而生产队依旧会划拨工分。

上海浦东红旗公社敬老院的老人们正在收听广播

  所以,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推进,不平等社会的经济基础被铲除,贫下中农再也不用为了生计将女儿卖给地主阶级。另一方面,农村社会能够支付高额彩礼的地主富农家庭丧失了这种能力,农村社会趋向平均。没有了攀比,彩礼的数量迅速下降,传统贫下中农家庭的嫁娶负担也随之大大减轻,女方家庭自然不必再为女儿出嫁后的养老问题担忧;公有制下,农民也不需要通过“卖女儿”为自己积攒剩余。

  当然,旧的私有制生产关系虽然被消灭了,但旧私有封建观念依然会残存较长的时间。

  在旧观念支配下,当时的社会基层依旧存在私下悄悄的实物赠予行为。不过,货币化“彩礼”现象在毛泽东时代确确实实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如50年代的“四个一工程”——床、脸盆、痰盂、热水瓶,60年代的三十六条腿——床、衣橱、柜子、桌子、椅子(4张)以及70年代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而且这些物品往往还会以嫁妆的形式再返还给男方。

  央视专家所说的彩礼的三大功能(证约、公示、喜庆)也才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尽管这在当时看来也是一种落后的旧习俗、旧观念。

  为了彻底消灭这种封建社会的旧习俗、旧观念,毛泽东时代的基层组织也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新时代成长教育起来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社会的新观念,很多地方涌现出了年轻儿女帮着一起开导父母的感人事迹。

毛泽东时代的结婚照(铁锹是女方的“嫁妆”,图书是男方的“彩礼”)

  到“破四旧”以后,婚礼的形式就更进一步被简化为“极简模式”:一般也就是到公社扯个证,两人共同置办一些家具,单位同事来家祝贺一下,也没有份子钱,亲友间相互通知一下即可,不需要吃婚宴,也不需要彩礼,在“组织”和亲友的见证下,交代几句话,对着毛主席像鞠个躬就礼成了。

  上世纪70年代结婚的新人们

  1980年、2001年《婚姻法》进行了数次修订,虽然都保留了1950婚姻法关于“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索取财物”的条款,但货币化的“彩礼”之风在80年代却死灰复燃,禁而不止。

  央视专家显然不否认这样的历史变化过程,但专家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情,反而把这说成是“人类婚姻走向文明的标志”:

  “彩礼”之风为什么会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70年代末以后,旧式的婚礼及相关仪式又开始慢慢复兴,一开始是亲友同事之间小范围地吃个饭,亲友送一些茶壶、糖罐、被单等作为“份子钱”。80年代中期以后,份子钱、彩礼逐渐从实物赠礼转换回新中国成立前的现金赠予。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逐渐瓦解,之前的集体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各地本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社敬老院相继关门;国企办社会的模式也在国企破产改制的浪潮中走向消亡。“社会化养老”演化到今天,已经成了纯粹的商业行为,没有钱连养老院的门都进不去。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富人带头搞起“一辈子只办一次婚事”的奢靡婚礼,婚宴的排面、礼金数额的大小也就成了竞相攀比的内容,就连份子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彩礼数额逐年增加,从而重新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价礼金”行为。

  伴随着城市和农村养老负担的重新家庭化、个体化,“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亦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抬头,底层劳动者家庭面临与旧时代相似的问题,索要礼金也就成了“应然”;而那些“子女双全”的二胎家庭,为了给儿子攒彩礼钱,就不得不逼着向准女婿索要高价彩礼……

  在主流媒体的论述里,往往将天价彩礼的行为归咎于老百姓“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然而,封建社会在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前就被消灭了,彩礼、份子钱、奢靡攀比之风在毛泽东时代更是曾经接近消亡,怎么着就“根深蒂固”了?

  比起主流媒体的这种错位指责,央视的这位专家显然更离谱!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