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刘仰:如何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

2016-04-22 20:23:1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刘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最近全球进入地震多发期,专家说,今年以来全球各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的频次已经超过19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16日,日本九州岛的熊本地区发生7.0级地震。而国内外一些媒体对于熊本地震的关注不针对救援和减灾,却聚焦于中国民众的一些反应。例如,一些媒体称,有些中国网民不予同情,反而欢呼庆贺,抱怨地震级别太低,死人太少;有的商家乘机炒作等。国内外一些媒体和意见领袖将其斥为“中国愤青”、“爱国贼”被中国政府洗脑后缺乏人性的结果,称其为中华民族的耻辱、国耻,进而扩大到对中国民粹主义的谴责。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我不能完全排除“欢呼庆贺”现象的真实性。但是,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也许,这些当事人的祖辈遭受过日本侵略者的残害,因而完全出于个人感情而做出了不太友好的举动;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媒体夸大。当年汶川地震时,美国媒体、好莱坞明星、日本媒体以“天谴”之说而幸灾乐祸,我们仍记忆犹新。总之,嗑瓜子嗑出个臭虫,什么仁(人)都有,这很正常。

  其次,即便有这些负面现象,它能代表主流民意吗?熊本地震发生,习近平主席向日本方面发去慰问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官方微博迅速发出一条问候和祈福的微博,转发超一万,点赞6000多,阅读超300万;要知道当年在南京犯下暴行的日军主要就是由来自熊本的士兵组成,……这才是中国舆论和民意的主流。某些媒体和大嘴为何不看主流民意,偏偏要放大少数、个别的杂音呢?

  第三,稍作比较就会发现,近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地震,为何对日本以外的地震,中国民众没有一点这种幸灾乐祸的言论和情绪,偏偏对于日本会有这种的确不太友善的言行呢?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比较,近年来,有一些参与当年侵华的日本老兵良心发现,到中国赎罪,为中日友好做贡献,中国人民给予他们宽厚的接待和认可,并没有纠缠于他们当年的行径。两者的反差说明什么?反观日本,一方面至今仍没有对当年的残暴真诚道歉、反思,另一方面仍在向中国挑衅,修改和平宪法,要获得海外出兵、战争的权力。那么,曾经深受日本之害的中国人民,有一部分人难以遏制气愤的心情,这不也很正常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约15万,200多万人无家可归。那时候,距甲午战争不到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不顾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在巴黎和会上窃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中国因此爆发了五四运动,时间刚过去四年。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处于全面抵制日货、对日经济绝交的状态。那时候,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又是怎么做的?查一查历史就会看到,北洋政府立即拨款救援,解除对日粮食禁运,给日本送去了粮食等救灾物资。当时中国并不富裕,但在梁启超、梅兰芳等众多名人的倡议下,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纷纷解囊相助,中国是第一个将粮食、衣物、药品等救援物资送到日本的国家。这是中国人的善良。那么日本呢?后来的事情还用再说吗?日本恩将仇报的行径一次次加深中国人民内心的创痛,至今没有真诚的悔意。那么,中国人民即便在主流舆论的同情之外有一点个别人的牢骚怪话,不也情有可原吗?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恨情仇一定是双方的。但中国人民总体上是善良仁慈的,即便有一些人难以克制一时的感情冲动,也没有影响中国人民整体的宽厚。因此,日本以及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和资格抱怨、指责中国的“冷血”。中国希望有朝一日与日本实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谅解,然而,主动权在日本手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