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自媒体号

学生读书卷了这么多年,到底卷明白了吗?

2024-06-11 16:13:44  来源: 宝哥浅论公众号   作者:宝哥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我写这篇文章是6月8号,正值高考。今年一边是1342W人参加高考,一边又有1179W人毕业:

  网传说今年连研究生毕业就业率也就33%,这还不提其他学历、阶层就业:

  我也叠个甲,我今日绝不是说反对高考,要推翻高考,只是结合学生如此之卷,毕业找工作又极其艰难之现实,回过头看今日之高考,我存在质疑;高考是否就那么权威?那么贴合当下?是否有一丝可讨论空间?

  在高考之前,我们的教育走过一段“弯路”:1个叫“上山下乡”,1个叫“京校外迁”。

  上山下乡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是主席自“626”指示后,把城市资源往农村投射,先让农村有“赤脚医生”把医疗先搞起来,而后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把农村教育再搞起来。

  这个在主席战略里其实是2步走,先上山下乡把农村教育、医疗软实力给拉上来,紧跟着就是“43”计划,大建拖拉机厂、化肥厂,再尽快使农业迈向工业化。

  即将大象关冰箱简化为2步动作。

  后来北境苏联陈兵百万,美帝又在东南沿海围堵,咱们被2大阵营包围,主席统筹全局一看,各类工厂、资源全在沿海大城市,人家1个导弹抡过来不都啥都没了?

  咋办?三线建设。今朝之人称为“中国最大末日战备工程”;全国按发展程度、海拔高度划分为3大区域,沿海边境一块、中原一块、腹地西南等一大块。

  各省各区全都有自己战略后方;上海被打崩了,还有安徽,江浙沪没了还有两湖,两湖被打没了还有两河、两广。共和国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地方都是1颗钢钉子,你美帝苏修就是1个个拔也得拔它个200年。

  主席指示三线建设要围着工、农、教、交这几个板块发力。其中教育这块主席要求,要把1线的那些重点学校、科研机构,能动弹的有计划迁移到2、3线城市中,实在动不了的,就1分为2给拆了。

  清华迁移无线电等专业,迁到四川绵阳建分校,代号“651”工程。北大迁物理系、数学力学到汉中建分校,代号“653”工程。南大迁地质、生物等5个系11个专业到桃源,代号“654”工程。

  这批迁移过来的老师学生来到相对落后的异乡,也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跟当地老师学生一起设计规划,自己搬砖盖房,招生授课。

  清华绵阳分校10年时间培养1000多名优秀人才,人家还把激光测距仪、数字通信系统给鼓捣出来。

  北大汉中分校10余年时间为国家培养6届毕业生,共计1500名毕业生。这当中有10人是后来两院院士,有5人陆续担任了北大校长、副校长。人家还搞什么"x荧光分析仪”等课题研究,还科学创建了我国第1个环境分析专业。

  可当大家吃着火锅唱着歌时,突然就被“麻匪”截了;自1978年(主席走后才2年)开始,原先迁出去的分校被陆续给迁移回来,该回京回京,该回沪回沪。

  “京校外迁”这一伟大革新被陆续叫停。今天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在京校外迁过程中,13所学校进入了动荡、颠沛流离状态。在仓促的搬迁中,仪器、图书资料、标本、教学文档等损失惨重。”

  是啊,工农上不了学,接触不到高等教育算什么?“士大夫”、“知识分子”那可是损失了仪器和文档啊!

  78年“京校外迁”陆续结束以后,高考如“拨云见日”、“重见光明”。所谓“高考来了,青天就有了啦~”,所有人都“公平”啦!

  对,都“公平”了,但没人去留神小学、初中、高中数量,尤其在内陆城市和农村正在以一个离谱的速度消失。基础教育如此,就莫说大学了。到后面尤其农村或贫困地区,娃娃们根本无学可上。

  新中国成立后小、初、高全部在76年跟77年达到顶峰,此后就开始逐步下降。初中是在98年、高中是在2003年才分别重新回到76年水平;至于小学,至今都赶不上60-70年代数量。

  比如今天论211,河南1所,上海有10所,河南今年考生136W人,上海今年考生5.8W人。

  县长要的就是1个公平,

  你们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也别跟我说,不对啊~我看连四川凉山、贵州山区娃娃现在也有学上啊。我告诉你,那TM是近几年才开始反哺。从80年代后到20年左右,中间这40年广大农村教育我不客气的讲,就是1个被人给遗忘的世界。

  这40多年无数商贾明星都知道:哦!农村很穷,学生读书难,过去慰问慰问,留两滴眼泪再拍个MV,送几个书包,合个影照个相;再牛逼点的建个希望小学,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农村娃娃无论男女,最后都得来沿海城市每天12小时起打螺丝。张桂梅校长办女校最艰难那几年大伙可自行了解下。

  要知道张校长所在云南通达乡可不是个例,咱们有多少个“通达乡”?!

  干教育它不是个今天投钱明天见效的事,“百年树人”你瞅瞅这话,它得循序渐进。你要先有小初高你才能有大学,你工农子弟你得有随便挑的小初高这种基础教育,你才能有参加精英教育的门票。

  先让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再紧跟着“京校外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给你铺路铺好,寒门出贵子,是难事吗?会比今天难吗?这条路我们今天回头看是不是创新?

  我认为,是创新。

  而现如今昂贵的教育成本全交给家长自己承担了,这就是我继续想说的,农村娃不好过,你城市里的娃就好过了?

  有1回我看到有位家长骑电驴子带娃去上学,那娃是小学生,我没瞎说,这娃在后座都还抱着本书在啃,看得很专注。

  现在各大城市基本都是“55开”,在上海初升高有一半学生都上不了高中,所以他们其实高中以前就很卷。

  我楼上那户小孩,每晚都是9点到家,双休日也是早上7点半出门,晚上也是9点多才回来,几乎都快赶上我们上班。

  我之前做线上教育曾经去家长家里做采访,空隙间我问那小孩,我问她,你每天或每周最开心的是啥呀?她回我是每天坐车去上补习班的路上,我问她为啥?因为只有这段时间里她才可以做做她喜欢的事,其他时间都不开心。

  所以现状就是农村小孩没学上,城市里小孩上学苦。说来说去,大家都苦。

  而且你读书投了那么多钱,最后出来能咋样?不还是要打工?

  节前不是有这么个事嘛,说是某单位员工扩展坞坏了被领导Diss,责令“上班时间不允许把显示器黑屏”、要“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来句“你来劲了是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你辛苦读书又如何?最后毕业了不还是“上班时间不许把显示器黑屏”。当然了,有多少人想跪都没门子呢(多少人还找不到工作呢)~

  而且我都还没讲目前现在教育出发点不明,教育逻辑空洞。

  现在教育出发点是育才还是选才?现在教育逻辑是不是“在书本上造林,在脑子里种地?”别说小初高,你就是大学各专业所学教材、所讲案例,科研应用哪个是近3年的?起码都落后当下时代5-10年以上!比如微电子专业之前用的还是上世纪70-80年代教材。

  所以你综合去看,现在教育框架似乎只对少部分人有利。当你再硬背历史时间、应试教条时,帝都一些学校已经组织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实地去看文物了。

  生物学上有个概念叫“机会均等”,起先是说生男生女概率均等,后来延伸了。

  传统概念“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法是不靠谱的,所谓“机会均等”是指穷人家也会生出龙子虎儿,即便基因平凡,但人家后天也会变异。富人家也一样会生出败家猪头,即使基因出众,后天也一样会向下变异,变得堕落腐朽。

  现有所谓高考,似乎是穷人家即便基因变异,直接生出龙子虎儿,人家也跃不了龙门,富人家即便生了个猪头,也一样能考高分。

  教育资源严重不均,你没学上的,你上学全靠老师讲的,跟人家光补习都请名校退役老师,甚至就是历年高考出卷老师去比,这还有可比性吗?

  当我们面对教育逻辑框架空洞、出发点不明、每个家庭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农村无学上、城市被卷疯等一些列现实问题,高考这一制度是不是存在一定可讨论空间?

  以前城市向农村、沿海向内陆转移,是不是能为今天畸形内卷提供一点创新方向?

  讲老实话,我现在看到什么鼓励高三学子,看到每位学生奋战高考,尤其看到一些口号什么“改变命运”“跃龙门”,我其实没一点共鸣,甚至觉得这只是他们教育、媒体界的自嗨。

  因为这么多学生、家长、老师,他们本可以不用这么累!他们本可以有比现在更光明之未来!

  现在呢?都去1分干1操场了。“提高1分干1操场的人”这句话从喊出来那一刻起,就注定今日之内卷困局。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