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农家园 > 农民关注

刘老石:乡村文化重建的路径选择

2024-03-25 08:27:44  来源: 梁漱溟乡建中心   作者:刘老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以往,许多人认为农村贫困是因为物质条件太差了,所以扶贫都是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这种被称作“输血”的扶贫措施非但没能使贫困地区富裕起来,相反却滋生出“等靠要”的懒汉风气,一些地方更是越扶越贫。后来扶贫方式逐渐转变,变成修路、送技术、送文化,这种方式被称为“造血”式。但最后“血”造出来了——路有了,农技推广站有了,文化站建立了,却仍未获得预期效果。

  另外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为什么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反而不如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发展快?有些地区经济发展了,各种社会问题为何仍得不到有效解决?

图片

  农村衰败的文化考量

  农村的现实让我们意识到:农村在物质贫困的同时,更为根本的是精神贫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生产能力和物质状况都比较差,但是农民能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改造农田,兴修道路和水利工程;他们主动参与基层政府的管理工作,组织起来,改善社会,活跃生活,把自己看作是乡村的主人。但是今天,各种状况改善了,外来支持也有了更大可能,但是农民却变得无所作为了。我们不禁要问:农民的创造精神哪里去了?为什么物质条件好了,农民反而没有了干劲?

  实际上,市场经济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无法自信,基层政权又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农民素质需要提高等都是其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的非组织化。目前农村缺少必要的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处于松散状态的农户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克服自然困难,也无法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来自其他方面的利益侵害,必然造成自信心丧失。所以,农民精神贫困的根源是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失去了群体关爱。同时,提倡个体奋斗、主张个性和人际疏离的城市文化流入农村,对农村文化的冲击加倍了农民的精神贫困。

  农村文化重建从农民组织化开始

  中国一句老话:扶人先扶志。对农民的帮助必须从精神扶助开始,创造成一种真正鼓励农民精神成长的文化来。

  农民的精神成长只能依靠农民自己,依靠农民自身组织的成长。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要使作为个体的农民焕发斗志,燃起信心;二是要让农民组织起来,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要从农民教育运动和农民组织化两方面着手,依靠教育让农民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加强以文化教育为核心,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为其成长打造平台。

  农民的精神振作更离不开农民的组织化。农民的精神存在并表现于农村的各个层面,文艺演出队、歌声口号、集体秧歌、读书看报等集体性活动里面就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农民的精神崛起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以,今天的文化重建已经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一, 它具有独特的动员作用。今天的农村,农民们很难聚在一起开会或者商量集体的事,大家对集体的事显得漠不关心。但一说有文艺演出,大家都会聚拢来,而且积极地参与组织和管理。在新开辟的实验点,我们的工作思路往往是:建起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演出队的定位不是文艺精英团队,而是大众参与的文化娱乐团体。

  第二,它能化解矛盾,促进社区和谐。村民在村社生活中形成的矛盾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化解,有些村里不同宗派、不同姓氏之间很难沟通交流。而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空间,不同姓氏甚至不同信念的人在一起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从而化解矛盾。

  农村是熟人社会,传统的社区依靠熟人关系构成道德社会,是农村社区存在的基础。农村公共空间(公共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丧失,将导致道德、信念的作用随之丧失,进而使社区存在的基础丧失。因此,村社如果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维护社区的正义和亲情观念的民意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第三,精神文化生活和经济组织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文化的匮乏使得农村变得难以协作,即使合作,更多情况下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利益联盟,彼此之间很难有真正的信任,共同体随时都有解散、垮掉的可能。

  在建立合作组织过程中,不断有农民问我们,搞合作社又不是搞公益组织,我们搞文艺队干什么?后来农民自己找到了答案:文艺队和合作社互为补充。合作社借助文艺队给自己提高影响,增强凝聚力;而文艺队则可以借助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持续发展。像合作社这样的需要高度合作精神和信任感作为基础的组织,虽然可以在现有的农村村社建立起来,其基础却相当脆弱,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信任和道德教育,只靠金钱和利益维系,用不了多久就会垮掉。合作社需要形成一种文化纽带。

  第四,可以创造公共空间。用街头剧、快板、歌曲、戏曲等形式达到教育目的,把法律政策、道德风尚、表扬批评等溶于这些鲜活的表达形式中,农民才会高高兴兴地接受。同时,这种娱乐也造成了一种公共空间,并进一步形成了公众舆论。舆论空间的形成,是农村社区形成的真正开始。

  第五,文化重建是社区再造的一部分,是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单调的生活不仅产生了各种畸形文化方式,使得宗教盛行、赌博泛滥;同时,也使农村原本顺畅的人际关系冷漠。

  目前,村民最大的乐趣是到邻居家串门,聊天,简单而又单调。拿农民的话说,是“二十多年没有笑过”。并不是农民不喜欢文艺活动,不想参与文艺活动,很多老人都能仔细回忆起20年前村里的秧歌和文艺演出。我们组织大学生支农,一场简单的演出就能吸引很多村民,可见农村精神文化的匮乏,也可看出农民的渴望。其他如秧歌队、象棋协会、读书协会、夜校等都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文化重建的成本分析

  文化活动同样面临着成本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化的成本是什么,究竟有多大。

  其实文化的成本主要不是经济上的,我们做个计算就会得知。一般而言,一个秧歌队,如果是表演性的,一套衣服是20元左右,绸带30元左右,一般50人的队伍,1500元就可以了,再加上平日的花费,大约共2000元。也就是说一个正规的秧歌队2000元的筹建经费就可以了。但一般秧歌队不是表演层次的,那么每个人只需要一条腰间绸带就足够了,这些村民自己就可以解决,花费很少。

  如果是腰鼓队,每个腰鼓25元,一般20人的队伍,900元就可以了。花费比较大的是请老师的钱,每天食宿20元,一般要两周,就是300元。总共1500元。

  一般的学习活动花费就比较少了,有一些适用的图书就可以了。学习需要花费较大的反而是时间成本(主要指农闲时间)和组织成本。

  文化活动需要经济上的投入,但投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是不是农民无法承受这个经济上的投入呢?事实上,农民对文艺活动的投入几乎没有任何异议。关键是组织成本。尤其是开始筹建时,要花费较多时间、精力做动员。当然,文化活动毕竟还是需要一些经济投入的,农村的文化活动若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就要有资金上的可持续保障。

  一般来说,可以让文艺队同时从事经济活动,把公益活动和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比如,节假日和农闲时间,就可以把文艺队带出去,搞些经济活动,一方面可以给文艺队增加些积累,另一方面可以给参与文艺活动的人增加些收入。文艺组织也可以和经济组织结合起来,用文艺组织给经济组织壮大声势,进行宣传;同时用经济活动的收益来贴补文化活动的开支。也可以考虑向村里的有钱人或者全体村民募捐。

  总之,在外在支持很小,基层政府又很难给予支持的情况下让一个成规模的文艺组织成活壮大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应该考虑从简从小,开始时不能盲目求大。从社区的实际需要出发,从较小的规模开始,和社区同步发展才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正途。

  (原载:中国乡村发现第七期,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项目负责人)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