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读经典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2023-09-15 14:55:52  来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   作者:任宣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原文刊载于《学经典 悟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

  《资本论》手稿

  《资本论》在它诞生后的150多年里始终是人们无法忽视的人类思想宝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论断是武断的,也是错误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来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失业问题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事实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

  150多年来世界经济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表明,《资本论》仍然是指导我们认识当代世界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表明,《资本论》及整个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须臾不能离开的锐利思想武器。

  一、《资本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资本论》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之源。《资本论》深刻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

  《资本论》不仅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作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行动指南,“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不仅在德国和瑞士是这样,而且在法国,在荷兰和比利时,在美国,甚至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这样;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因此,《资本论》鲜明的阶级性,是它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重要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坚持共产主义这个坚定信念,是符合《资本论》所科学论证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两个必然”的人类发展大势,是我们坚持“四个自信”的理论之源。

  《资本论》所蕴含的经济发展规律,对更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体现了《资本论》中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展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资本论》阐释的基本原理是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科学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论》既充分论证和阐明了唯物史观,更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虽然有不小的变化,但雇佣劳动制带来的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贪得无厌的追逐,仍然是这个制度的基本特征。因而,《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

  资本主义之所以在当代继续存在甚至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目前还未穷尽它对生产力的容纳程度,而且在国际工人运动的冲击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竞争的压力下,资本主义不得不对其生产关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改善,从而也使其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力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强。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所做的这些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不能从根本上触动旧的财产关系,因而不可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内在矛盾,不可能改变《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

  三、《资本论》贯穿的根本方法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在《资本论》宏大理论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具体化为经济学研究的一系列分析规范,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作为其具体表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发生的重要变革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根据这个分析规范,成功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作为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二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包含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首要的或最基础的环节。由此决定了,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关系具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的性质都是由它的性质派生出来的。而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其实也就是研究“资本”这样一种财产形式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规定。正是这些基本规定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性质。

  三是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分析人的经济行为。从《资本论》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人的经济行为包括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分析,是以历史形成的既定社会经济关系为前提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属于一切时代”和“几个时代共有”的经济规律都有分析。比如,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考察的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论》中还有一些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运用的特有概念和范畴,如成本、利润等范畴,关于资本循环、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关于利润平均化、银行信用和股份制理论,等等,都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条件和一般要求,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我们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理论宝库。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