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2023-01-22 17:26:58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黄军红 何兵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城2公里的佛头山腰,碑高23.55米,状如一朵拔地而起、直冲霄汉的白玉兰花,喻示着刘伯坚的高贵情操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含苞待放的花蕾更寄托着人们对英雄英年早逝的深深惋惜之情。纪念碑正前方的碑名“刘伯坚烈士纪念碑”8个鎏金大字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纪念碑后座刻有由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撰写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事略》,全文如下:

  伯坚谱名永福,后改永固,字毅伯,号铁侠,笔名大野(冶)。一八九五年元月生于四川省平昌县龙岗乡,先后就读于金斗寨高小、巴州中学、万县师范和成都高师。

  一九二零年赴比、法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参与发起和组织苏联少年共产党,一九二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旅比支部书记、旅欧总支部第三届书记。一九二三年赴苏学习,任旅莫支部书记。

  一九二六年秋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委派,回国任西北军总政治部主任,培训干部,致力北伐。大革命失败后,赴沪做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二八年春复赴苏学习军事,出席了中共六大会议。

  一九三零年回国,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执行委员,一九三一年参与领导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旋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长征时留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一九三五年三月在江西仁凤地区率部突围,不幸受伤被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三月二十一日,在江西省大余县英勇就义。高风亮节,气贯长虹,有《带镣行》、《移狱》等英雄诗篇和书简传世。

  中共平昌县委员会

  平昌县人民政府 撰

  黄 镇 书

  公元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碑文以朴实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刘伯坚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深切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读来深受感动,催人奋进。

  追求真理,点石成金。刘伯坚,1895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他自幼刻苦好学。1919年秋,刘伯坚考入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等爱国青年,并参加李大钊领导的少年中国学会,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更加坚定了他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信念。

  1920年6月,刘伯坚前往欧洲勤工俭学。1922年6月,他和周恩来等人发起并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11月,刘伯坚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为中共旅莫支部负责人。1926年3月,刘伯坚奉命在莫斯科接待爱国将领冯玉祥。随后,刘伯坚经常与冯玉祥深入交谈,宣讲革命的大好形势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冯玉祥的思想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觉得刘伯坚人才难得,力邀刘伯坚同他一道回国,主持西北军的政治工作。1926年秋,在刘伯坚的推动下,冯玉祥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宣布脱离北洋政府,组建国民联军,参加国民革命,刘伯坚任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任部长)。

  为把这支旧军队改造成革命队伍,刘伯坚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深为官兵们所景仰。冯玉祥在《我的生活》一书中写道:“刘确实有热心,有毅力,有才干,有卓著的工作表现,我即无法不钦佩他。”

  宁都起义,铁流后卫。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冯玉祥在军中“清党”,刘伯坚被迫离开冯部前往汉口。1930年秋,刘伯坚被派到中央苏区工作,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在苏区长达 5 年的时间,刘伯坚与赣南这块红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也倾注了全部心血。

  1931年12月14日,刘伯坚参与领导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宁都起义,为起义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起义在刘伯坚的带领下,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起义胜利后的第二天,部队17000余人浩浩荡荡开赴苏区,随即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刘伯坚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五军团为保卫中央苏区、壮大革命成果作出了重大贡献。长征途中,红五军团的行军序列一直排在队伍的最后,主要负责掩护红军主力北上,他们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悲壮的牺牲精神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有着“铁流后卫”的称号,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留守赣南,凛然就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长征。刘伯坚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担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4日,刘伯坚在江西同国民党军作战时被捕。国民党军先是把他关进了江西省大余县监狱,敌人为了劝降他,用尽了各种手段,可他却抱着“一死以殉主义”的决心,与敌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1935年3月11日,在从大余县监狱移到绥靖公署候审的路上,敌人故意押着刘伯坚走过一条长长的青菜街,借以进行反共宣传,妄图从精神上打垮刘伯坚。出乎敌人预料,刘伯坚全然不惧,走过闹市时镇定自若、气宇轩昂地朗诵了一首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带镣行》,慨然面对嚣张逞凶的敌人和惊讶注目的路人。1935年3月21日,他拖着沉重的脚镣,昂着不屈的头颅,高唱《国际歌》,随后从容就义,在大余县金莲山麓光荣牺牲,时年40岁。

  家国情怀,忠肝义胆。刘伯坚与妻子王叔振育有3个儿子,但由于环境的恶劣和革命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将3个孩子都交给乡亲们抚养。刘伯坚无时无刻不眷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在狱中写下了4封家书,字字句句催人泪下,充满着对信仰的坚守和饱含大爱的家国情怀。信中有“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豪迈,有“不须要找他们来营救我”的决绝,有“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的希冀,更有“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的毅然决然。

  在狱中写下的第4封信是刘伯坚临刑前写给王叔振的绝命书。信中写道:“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遗憾的是,王叔振并没有看到这封绝笔。因为王叔振已经先他一步牺牲在闽西游击区。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