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后沙:黎巴嫩军队为何毫无存在感?

2024-09-22 16:08:58  来源: 后沙月光   作者:后沙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审议黎以局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用令人发指一词谈寻呼机爆炸事件。

  “袭击事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必须予以最强烈的谴责。中方呼吁对事件进行全面及时的调查,追究策划者和实施者的责任”。

  但就在安理会开会同一天,以色列空军又空袭了贝鲁特南部郊区达希耶,造成14人死亡,60人受伤。黎巴嫩应急指挥部表示,废墟下可能有幸存者,搜救工作仍在继续。

  黎巴嫩人现在不敢用手机、BB机、对讲机,收音机,连开车也怕,上班担心打卡机爆炸,回家担心门禁爆炸,连看到路由器都会感到害怕……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国家,黎巴嫩军队呢?

  外界总是听到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在抵抗以色列?而黎巴嫩军队就好像不存在一般。

  其实,黎巴嫩政府是有正规军的,它们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安全。

  但这支军队非常弱小,总兵力约5.6万人,其中陆军约5.4万人、空军约800人、海军约1100人,另有治安军约1.7万人。

  除了在庆典仪式之外,平时人们很难看到黎巴嫩政府军与入侵者作战的身影。

  黎巴嫩的领土完整是依靠联合国维和部队保护的。

  如果黎巴嫩是一个像瑞士、马耳他、哥斯达黎加、列士敦士登所处的环境那样,减少或放弃国防力量,是可以理解的。

  但即便如此,“一三五中立,二四六站队,周日装X”的瑞士也是有军队的。

  而黎巴嫩身处阿以冲突最前线,它放弃军队建设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以色列战机进入黎巴嫩领空,就像去外婆家一样随便。

  黎巴嫩军队之所以摆烂,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源头上来说,黎巴嫩1943年建国之始,就放弃了军队建设。

  黎巴嫩的梦想是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商业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东西方桥梁。

  如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那么,黎巴嫩就将是中东的瑞士,贝鲁特就将是中东的巴黎。

  安全呢?黎巴嫩认为周边都是阿拉伯兄弟,就算有冲突发生,法国、英国也会来保护它。

  黎巴嫩人认为自己既属于阿拉伯(中东),又属于地中海(西方)

  在阿拉伯世界中,黎巴嫩是最为独特的,它是由阿拉伯基督徒和阿拉伯穆斯林组成。基督徒又分为: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穆斯林分为:逊尼派、什叶派、阿拉维派等。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黎巴嫩也是阿拉伯独立意识觉醒的思想中心。

  但问题是,黎巴嫩人就是没有军事思想。

  阿拉伯人首先要推翻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909年,黎巴嫩知识分子哈里在君士坦丁堡创建了阿拉伯文学社(al Muntada al-Arabi)

  文学社聚集了很多阿拉伯知识分子(穆斯林和基督徒),他们讨论建立阿拉伯国家的可能性。但手段却不是武装斗争,而是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

  奥斯曼帝国以叛国罪绞死了哈里,还有叙利亚的基督徒卡赫坦社等人。

  逃离奥斯曼帝国后,黎巴嫩知识分子在宗主国-法国的帮助下,又在巴黎成立了“阿拉伯青年社”,并在贝鲁特和大马士革设立了分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人为了打击与德国人站在一起的奥斯曼帝国,计划利用阿拉伯人从内部摧毁奥斯曼帝国。

  而黎巴嫩、叙利亚等知识分子则天真地相信英国人是为了道义而帮助他们。

  1915年,在黎巴嫩、叙利亚知识分子牵头下,阿拉伯各派力量签定了《大马士革议定书》,准备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各个阿拉伯国家的独立。

  随即,他们就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杀害。

  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有一派阿拉伯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而黎巴嫩知识分子仍然相信英国、法国。

  奥斯曼帝国在战后崩溃,1919年1月29日,约旦哈希姆王朝的奠基者埃米尔•费萨尔巴黎和会上请求英国、法国、美国兑现承诺,承认阿拉伯国家的主权。“我相信,大国将重视说过的承诺,胜于重视它们自己的物质利益”

  如果西方列强遵守约定,那么,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就将独立建国。

  它们之所以无法建立一个统一国家,是因为黎巴嫩人坚决要求共和,而约旦则希望建立君主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不述。

  然而,英国和法国却背信弃义,在1920年将中东划为两个势力范围,一个是英国的,一个是法国的,称之为“委任统治”制度。

  叙利亚和黎巴嫩为法国所统治,巴勒斯坦为英国所统治。

  英国又偷偷去跟罗思柴尔德家族进行交易,1918年发表了《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承认犹太人有权利在其委任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乡土”。

  犹太人不断移居巴勒斯坦,黎巴嫩知识分子却没有意识到危险,他们认为巴勒斯坦将来独立后,将是一个由阿拉伯人、犹太人等民族组织的一个平等、民主的共和国,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一部分阿拉伯人。

  黎巴嫩、叙利亚知识分子计划在耶路撒冷建立一所阿拉伯大学,并在贝鲁特创立一所阿拉伯科学院(后在埃及建立),不久,二战爆发。

  法国投降后,1943年11月,黎巴嫩宣布独立。

  它的国土面积只有1.045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150万(现在有610多万),工业落后,也缺乏石油资源。

  黎巴嫩要想发展经济,必须依靠贸易、旅游、金融、交通业,跟新加坡有点像。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黎巴嫩放弃军队建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了,黎巴嫩被犹太人攻击将只是时间问题。

  黎巴嫩在政治上套用了西方制度--议会选举、政党轮替、三权分立……它的权力分配原则(宪法)是根据宗教人口比例来确定的。

  总统:基督教

  总理:伊斯兰教逊尼派

  议长:伊斯兰教什叶派

  内阁部长、议员席位也是根据比例来选举。

  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政府军必然弱势,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一支强大的军队出现。

  更严重的是,一旦政治冲突爆发,军官们也必将根据自己的宗教属性站队,而不是听命于政府。

  这一点被以色列充分利用,摧毁黎巴嫩是以色列的长期目标。

  黎巴嫩不可能威胁到以色列,但没有黎巴嫩对以色列很重要。

  黎巴嫩刚独立时,内部相对稳定,它亲西方,但拒绝加入美国的《巴格达条约》;承认共产党为合法组织(在阿拉伯国家是罕见的),美苏都不得罪,加上优越的地理环境,黎巴嫩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在1975年内战爆发前,仅旅游业一年的外汇收入就达7亿美元,被称为“地中海明珠”。

  但它始终没有发展国防力量,全国军队只有7000人。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盯上了黎巴嫩,它想取代法国和英国,而黎巴嫩总统夏蒙则成了美国的合作者。

  美国给夏蒙的报酬是,帮助他成为终身总统。

  1957年6月,黎巴嫩举行议会选举,夏蒙一派(基督教马龙派)提议让他成为终身总统,遭到议会各派一致反对。

  CIA则在1957年秋天到1958年初,不断在贝鲁特制造恐怖事件,点燃宗教冲突之火。以便让夏蒙有机会以“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为由,停止选举。

  以色列情报机构则与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中的右派分子秘密勾结。

  美国媒体将这些暴力事件宣传成为埃及和叙利亚的阴谋。

  1958年5月13日,夏蒙总统按照计划向白宫发出求救信,请美国军事干预。

  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派观察小组去贝鲁特调查,调查结果是没有发现埃及和利比亚干涉黎巴嫩的证据。

  7月14日,伊拉克政变,夏蒙以政变在即为由,向美国正式发出派兵请求。

  7月15日,1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黎巴嫩,随后扩大到14000名兵力。

  苏联要求美国解释,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洛奇拿出了夏蒙亲笔所写的请求信。

  7月16日,英国说自己应约旦国王侯赛因请求,也要出兵约旦,美国警告英国不要将约旦牵扯进来。

  7月21日,夏蒙总统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被陆军司令谢哈布将军推翻。

  谢哈布将军才是美国真正的合作者,否则,他怎么可能在一万多名美国士兵控制局面情况下推翻受到美国保护的夏蒙。

  夏蒙引狼入室,结果自己被狼吃掉,接着美国马上承认谢哈布政权。

  黎巴嫩大乱,以色列就开始对巴勒斯坦人动手,这期间有大批巴勒斯坦人逃入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北部)

  1970年之后,由与约旦王室爆发冲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转移到了黎巴嫩。

  以色列就以打击法塔赫等巴解武装组织为由,不断入侵黎巴嫩。

  黎巴嫩军队实际上已经被瓦解,1975年各派爆发内战。

  巴解组织对这场莫名其妙的内战, 一开始并不想卷入,但最终还是卷入了内战(站在黎巴嫩左派一边)

  1982年初,黎巴嫩在联合国介入之下,好不容易结束内战。

  6月5月,以色列出动10万大军,从海陆空三路入侵黎巴嫩。

  没有军队的黎巴嫩根本无法抵御以军,以军装甲车一直开到了黎巴嫩总统府院墙外。

  以军还在贝鲁特难民营进行了大屠杀,为了杀死躲在暗处的妇女儿童,以军在夜间使用了照明弹找人,找到就杀。

  9月,黎巴嫩好不容易结束政治混乱,贝希尔.杰巴耶勒(马龙派长枪党杰巴耶勒的儿子)当选总统。

  结果,他在9月14日于长枪党总部被一枚200公斤重的炸弹炸死。

  三小时后,以军以维护秩序为名,推进到贝鲁特市区,并在“美丽春天”难民营再次制造了大屠杀。

  9月23日,贝希尔.杰巴耶勒的哥哥阿明.杰巴耶勒成为黎巴嫩总统,穆斯林与基督徒不得不团结起来对抗以色列。

  后来在美国和苏联的介入之下,以军撤出了黎巴嫩。

  黎巴嫩的安全后来只能靠联合国维和部队来维持。

  于是维和部队也就成了以色列的眼中钉,因为它的存在妨碍了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摧毁计划。

  2006年,以军为夺取黎巴嫩南部资源,借口士兵遇袭,用航空炸弹“误炸”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哨所,四名观察员当场牺牲,其中就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兆宇同志。

  至今,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地仍然十分危险。

  回看历史,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在面对以色列这个穷凶极恶的邻居时,都必须统一加强军事力量。

  否则,只是依靠真主党武装这些组织进行抵抗,不仅“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战斗力十分有限。

  美西方对以色列邻居实施军事装备禁运(美国在2010年就宣布停止援助黎巴嫩政府军),目的就是了确保以军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以色列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黎巴嫩这样的国家首先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军事思想。

  阿拉伯人只要团结起来,只要有决心发展军事力量,有钱还怕买不到武器?现在可不是美式装备一统天下的时候。

  对付豺狼必须用猎枪,而不是靠说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