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广东一山区县招聘收到 700 多名硕博报名,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怎样的就业趋势?

2022-05-25 11:58:03  来源: 佐伊ZY 23   作者:佐伊23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就业形势非常差。  

一、我国就业情况

  (一)CIER指数变化趋势

  全国范围内所有群体找工作难,不是从疫情开始的,而是从2018年开始的。它不是由YQ导致的偶然结果,而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具体原因本文不展开分析)。

  为宏观把握劳动力市场变化,本文采用人民大学和智联招聘发布的CIER指数(我国登记失业率完全不能反映失业情况)。

  大致而言,CIER指数=在智联上发出的招聘需求/在智联上所有的找工作申请。这个线上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整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

  下图的黄线部分,是剔除了季节因素的CIER指数,这个指数有两个下滑阶段。2015年的下滑阶段,对应当时我国股市大崩盘时期;而2017年底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下降,对应着毛衣战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时期。人大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分析说,“利用季节分解法,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不规则波动(笔者注:这是统计中常见的方法,例如剔除毕业季等原因造成的供求变动,这样能更准确地描述趋势变化),2012年二季度以来,CIER指数(趋势与周期)出现了两次连续的下降过程,第一次为2015年二季度至四季度,第二次为2017年四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这次下降过程已持续了十个季度。”

  据报告,2017年四季度以来,已经联系十个季度找工作越来越难。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疫情,招工做也会越来越难。

  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

  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就业大幅下滑。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原因,找工作的人员同比下降9.38%,但是招聘需求却下滑更快,同比大降22.61%;第二季度,解封的打工人动起来了,求职申请同比增长25.82%,但是招聘需求却下滑9.89%。找工作更加难了。

  2020年一二季度求职人数变化

  之后,随着疫情的反复,就业市场曾短期好转,但从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再次持续下滑。《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分析说,“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不规则波动,2020年三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以来,CIER指数(趋势与周期)连续上升,2021年二季度至本季度连续下降。”

  也即,2017年四季度至今的18个季度,除了4个季度外(2020年三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其余14个季度就业形势持续下滑。

  (二)分城市情况

  越是一线城市竞争越激烈。下面两张表,一个是七大城市CIER指数与同期全国平均指数的对比,一个是不同等级城市的CIER值。超大城市的CIER指数远低于全国同期指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他们的指数依次递增。越是大城市,劳动者越“卷”。

  不仅如此,我们从第二张表还可以看出,2022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他们的指数相差无几。这表明,在经济疲软,疫情肆虐的当下,三线以上城市的竞争都很激烈,劳动者的“卷”已经从一二线大中型城市外溢至中型城市了。

  高校毕业生大规模失业,以及扎堆进体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高校毕业生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5年一篇新闻报道是这样写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近几年,每逢毕业季、校招季便可以在各大媒体频频看到这个字眼。数据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较去年又增加22万,再创史上新高。”

  大学生激烈竞争已经快十年了。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5年,相对后面而言,简直太轻松了。2018年毕业生首次突破800万,随后仅仅四年时间,毕业生暴涨约25%,快速突破1000万,而2023年更是预计突破1100万。

  与全国平均比,高校毕业生内卷更厉害。下表是2018年第一季度至今,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和全国平均数的对比。相对于全国,在任何一个季度,高校毕业生的竞争都更激烈。脑力无产者卷得更凶,相对地位下滑更快(因此对资本的仇恨也上升得更快)。

  大学生CIER指数与全国平均CIER指数

  2022年更是雪上加霜。本年一季度,不论从环比还是同比看,均出现招聘需求下降、求职需求大幅上升的现象,导致CIER指数降至历史新低。

  2022年一季度情况

  不同统计均显示,今年多数毕业生毕业就失业。据称,内蒙古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全国毕业生落实去向的仅23%;智联招聘统计称,截至4月中旬,46.7%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15.4%已签约。

  就业率数据均远低于以往同期数据,但就是这样,教育部在去年底还发文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能被迫考研。据统计,“2022年,考研人数约为457万,相比2021年的377万增加了大约80万人,占到了2022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1%。”但考研只能延缓危机。在这些人研究生毕业后,危机爆发的规模会更大。

  面对空前压力,各高校积极与企业联系解决就业,网上传出中国传媒大学《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信中近乎哀求地写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希望各位用人单位多多理解和支持,通过线上的方式,给学生们提供实习岗位和面试机会。”

  没有资本会在哀求面前动心,他们该裁员裁员,该降薪降薪。

  (二)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看,互联网、中介、计算机、房地产、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等)前五大需求合计占比约50%。

  互联网本是毕业生高薪聚集地,如今整个行业却不断“内卷”。大厂一边裁员(工资高的老员工),一边招人(工资低的应届生),虽仍有一定的招聘需求,但从2021年一月起,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CIER指数呈波动下滑趋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除互联网外,教培行业也曾是就业大户,但2022年以来,该行业几乎团灭。

  从2020年一季度起,教培行业连续8个季度名列就业景气指数最好的十个行业,其中2020年一季度排名第一,随后各季度排名分别是第三(2020二季度)、第六(2020三季度)、第四(2020四季度)、第二(2021一季度)、第一(2021二季度)、第二(2021三季度)、第六(2021四季度)。

  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各地方政府配套发布实施文件,教培行业需求锐减,CIER指数暴跌至0.71,全行业哀鸿遍野。

  受互联网裁员和教培几乎团灭的影响,高薪岗位大量减少。

  已经签约的毕业生薪资普遍下降。2022年平均薪资6295元,比去年下降约6%。其中,“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8%,高于2021年的8.9%;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6%,低于2021年的50.8%。”

  有人戏称,期待月薪下降,表明“2022届高校毕业生更‘懂事’了”。毕业生的确更“懂事”了。他们不再奢望高薪体面的工作。

  有的毕业生开始搞直播。2020年《直播新就业形态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报告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湘闽)写到,“小安于1996 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开始在抖音上拍摄美食视频,融入说唱、单口相声和中国风的元素,把做饭这件事做成了一份事业,收获2000万粉丝。”

  有的毕业生开始跑外卖。2020年《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分析及对策建议》(报告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聂鲲)写到,“八成骑手来自农村,学历主要集中于高中、初中、职业学校,大学生占比在逐年走高。”

  还有的毕业生“放下身段”当起了普工。2022年就有景气指数排名第一的就是技工/操作工(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没有统计)。《2022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称,同比看“技工/操作工的招聘需求人数增加56.79%,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43%。“

  高校毕业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整体低端化”。《时代周报》刘文杰采访了一位化名为明先生的研究生,“明先生两年前就是以研究生身份参加烟草公司招聘……成为流水线上的卷烟工人。”一个研究生为什么去当流水线工人呢?因为“明先生所在的二线城市卷烟厂,工人税后年薪在12-15万之间。”为了拿到相对较高的薪酬,明先生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然而,“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明先生觉得自己宛如机器人。虽然拿着高薪,但也会偶尔怀疑自身的价值与工作意义。”不过,由于现在全社会“内卷”,什么理想,什么抱负,全是扯淡。找一个安稳的地方待着,找一份不开人的工作干着,这才是王道。因此,在明先生看来,“烟草公司就像是围墙,外人的总是忍不住的张望,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前赴后继。”

  能够去烟草公司当普工已经很好了,还有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去电子厂流水线上当普工。

  大城市内卷如此严重,就去中小城市安家吧,那里也许还有宁静的生活。然而,这个小小的心愿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

  (三)分城市情况

  大城市的竞争极其剧烈。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招聘需求前十的城市,合计招聘数约占全部数的60%。求职申请前十的城市,合计申请数也约占全部数的60%。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的CIER值依次递增。这表明越是大城市,毕业生“内卷”(这个词无外乎表达劳动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越厉害。下图灰色数据柱是2022年一季度数据,该数据显示三线以上城市CIER指数均很低,且相差无几。这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大城市的“内卷”已经外溢到中型城市,这与全国的趋势一致。

  “内卷”越来越厉害,导致失业的人员忧心忡忡,在岗的人员朝不保夕。刚进社会的毕业生,不仅找工作不顺,还要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和高昂的房租。他们蜗居在狭小的出租屋,海投着简历,奔波于各种招聘场所,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们的征途再也不是星辰大海,他们润字挂在嘴边,躺平放在心上。理想、事业,全他妈扯淡,找个不开人的单位躺平才是正事。

  公务员(没有统计在CIER中)和国企顺理成章成了所有毕业生的优选。北大硕士毕业去做城管,网友质疑“这不是白上大学了吗”?媒体回应,“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在这个位置上所作出的贡献。”最后大家恍然,“一个人的价值在于找一个不开除人的铁饭碗。”

  兜兜转转四十年,似乎又回到改革前,还是铁饭碗香啊。

  三、一点题外话

  在这个大背景下,上海联合各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希望从如下方面解决毕业生就业:一、鼓励企业多招人,并承诺给予补贴。二、要求政府多招人,并明确底线。三、设立就业中转站,并给予生活保障。

  市政府发布这样的《通知》,可见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上海远远不是“内卷”最严重的城市。分城市的CIER指数表显示,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天津等城市,就业形势没有一个比上海更乐观。

  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这会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大学生的觉醒。

  限于篇幅,我不展开说,只大致说说结论和主要论据。

  经济快速发展以至于大学生(主要是脑力无产者)工作不愁,工资还能稳步上涨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资本和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会麻痹他们的神经,阻碍他们的觉醒。

  经济增速放缓,资本露出獠牙的时候,大学生才逐步清醒:“哦,原来我们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资本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个产品。互联网大厂开除一个程序员,就如同一家血汗工厂开除一个普工一样,这只不过是资本又开除了一个雇佣工人。”

  安逸的生活导致沉迷,血淋淋的现实才会使人觉醒。大学生正在觉醒。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资本的复兴和脑力无产者的左转》,里面指出,随着经济的下滑,脑力无产者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会使得他们的思想不断左转。

  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仍然适用。

  下表统计了四个关键词:资本家、无产阶级、毛选、他。

  这四个关键词中,前两个带有明显的左翼倾向(民族主义和自由派,一般是用企业家代替资本家,用工人或职员代替无产阶级),用于衡量使用左翼词汇的互联网用户。

  很多国人是通过阅读《毛选》而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因此第三个关键词是毛选,用于衡量自发/自觉学习理论的人的变化趋势(假定搜索毛选者和阅读毛选者比例恒定)。

  第四个是中性词,属于观察词,通过该词观察前三词搜索量变化是否由总用户规模变化而引起。

  从下表可以看出,2015-2020年间,中性词大致在均值上下波动,无明显涨跌趋势。而使用左翼词汇进行搜索的百度用户却越来越多。其中,2015-2018年变化相对缓慢,2019年开始剧烈增加,2020年后增加幅度更大。在2015-2020年间,搜索毛选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2015-2018年变化也相对缓慢,2019年快速增长,而2020年后更是剧增。并且,搜索毛选的人以20-29岁的年轻人为主。

  搜索《毛选》的人员分年龄比例

  从毛选的TGI值看([某年龄段搜索毛选人员所占该年龄段比例/所有年龄段搜索毛选人员所占比例]*标准数100),19岁以下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些人在未来几年后多数都会进入大学。

  搜索《毛选》人群TGI值

  青年脑力无产者的特点,是在深深体会到压迫后,通过各种渠道接触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未来趋势看,垄断资本对脑力无产者的压迫会越来越强烈,996很可能持续,大厂仍会随经济变动而裁员。因此,导致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因素会不断加强,这个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数会不断增多。

  青年学生的特点,是在没有阶级压迫的时候,通过理论学习以及阅读素材(比如阅读脑力无产者被压迫的素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未来趋势看,他们接触到相应资料(理论和素材)的概率会不断增加(因为自发或自觉宣传的人会增多),因此,这个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数也会增多。

  现在左转的年轻人仍是少数,但是这却是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迷梦破灭的时代,一个广大劳动者觉醒的时代。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