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人民健康 > 中医

重塑认识:中医过去出名,就在于抢救重危病人上!

2020-11-17 11:43:01  来源: 人民健康论坛   作者:康和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中医如果有效果了,会被认为是很正常的自愈;中医无效,出现事故了,又很难打赢官司,在法律上,打过肾上腺激素、三联针的,才算是抢救,用中药抢救的,不算抢救过。可是实际上,中医过去出名,就在于抢救重危病人上。”

  近来读到蔡德亨老师的这段话,有很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包括了疑问也包括了进一步的思考。蔡德亨是谁?他曾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副所长,宝山针灸专科医院名誉院长,华山医院永和分院康复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中心中医发展论坛副理事长。

  他在说这段话时,已经离开了“体制”内,做了一个民间中医。因为当时的政策,不能跨科治疗,束缚了中医全科的手脚。但是他希望自己首先从全科出发,改进自己的医学水平,然后向专科发展。而且当时体制内的中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完全按照西医的方式分科以后,整体观消失了。这一点对中医来说,也非常“要命”。

  他的这些思考,是在实践当中真实地体悟出来的,读来让人信服。

  “中医过去出名,就在于抢救重危病人上”这句话放在今年新冠大考之后再来咀嚼,所带来的思考又更加深刻了。在抗疫一线奋战过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抗疫期间就极有底气地说过:“中医真正的优势不在于慢性病,而在于急症”。和蔡德亨老师说的这句话是一样的意思。

  在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单位发布的2020年《中医文化蓝皮书》中总结了中医药在我国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明显特色优势,创造了“5个奇迹”,其中第四个奇迹是勇战危重症。

  刘清泉院长带领的“中医急诊尖兵队”成为抗疫前线一道特殊风景。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总领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教授带领的中医团队在今年的2月中下旬入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整建制接管了呼吸重症病房,硬是啃下了新冠危重症这块硬骨头,给当时的新冠危重症救治注入了绝处逢生的力量。(具体可点击阅读:再度震撼!这个新冠重症病房在叶永安中医团队入驻后实现零死亡)

  在总结这段经历的时候,叶永安教授用了一句简短的话:西医撑得住、中医救得活。

  如果认真去研读中医历史,就不难发现:历史上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往往以急症,尤其是急性、烈性的传染病的暴发为契机,治疗急危重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但近百年来,中医急症理论的“萎缩”则是近代化的产物,是西学东渐后以“科学”名义对中医的打压,最后形成了“中医治慢、西医治快”的固有认识,这样的认识很普遍,但实际上却是有失偏颇的,是非常片面和表浅的。

  笔者近来还看到过一个惊心动魄的抢救案例,事情发生在2000年9月,是蒲志孝老先生抢救一名87岁老首长的经历。

  蒲志孝老先生是蒲氏中医第四代传人,四川省绵阳市十大名中医,他的父亲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蒲志孝老先生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常见及疑难急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治疗、抢救。

  这位老首长当时因昏迷入院,诊断为脑梗塞,病情危急:高烧不退、血压高、心率快、氧饱和度低。在昏迷几天后,经其他方法仍束手无策时,蒲老先生被请去参与抢救。在蒲老先生参与抢救的8天过程中,他一共开出药方和执行处方60多张,而自从蒲老先生参与抢救,老首长的情况便一日比一日好,最后抢救结果是,老首长体温逐步恢复到正常的36.7,人也从昏迷状态苏醒过来。

  蒲老先生后来总结了抢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病人是老首长,国家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个自不待言):1、长期坚持不懈的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尤其是疑难重症的经验积累,这是知识基础;2、医患之间的高度信任;3、西医的支持疗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是新冠战疫中中医勇战危重症,还是蒲老抢救老首长的案例,笔者想佐证的都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中医过去出名,就在于抢救重危病人上”以及刘清泉院长所说的:“中医真正的优势是急症”。

  当然,要改变“中医治慢、西医治快”的有失偏颇的普遍认识,要让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再次回归,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