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256号三叉戟的设计缺陷

2023-09-13 10:38:21  来源: 王铭苇 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铭苇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关于256号三叉戟迫降后坠毁,有众多的说法。有的说没油了,有的说在空中就出现事故了。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即便是机况良好,单就迫降来讲,成功的概率很低。因为就世界民航史来讲,三叉戟飞机就没有迫降成功的例子。

  这款客机是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英国欧洲航空公司提出研制要求。结果第一批26架飞机,其他航司都不买。因为它太小了,最多载客103人。 但是从设计上来讲,这款飞机在当时比较前卫。三个发动机,发动机的推力线靠近机身轴线。当一台发动机失效时,造成的偏航力矩也较小。 另外,它的机翼是悬臂式后掠下单翼。简单的说,机翼的翼根位于机舱之下,甚至水平来看还低于机舱。 最后,是它的前起落架。双前轮并不是居中的,而是向左偏,侧向收放。

  总体来说,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减小噪音,而且省油。这么一看,就是奔着高端市场的。前起落架的设计也是有出处,因为当时英国的机场,飞机流动大多向左转。所以前起落架向左偏,能够减小左转弯半径。 但是这款飞机刚一出来,没卖动。因为当时欧洲经济萎靡,推这种高端货肯定是推不动的。再者,刚刚上述说的所有前卫的设计,如果遇到飞机迫降的情况,则全都是硬伤。 发动机的推力线靠近机身轴线,如果是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迫降,三叉戟是不好调整飞行姿态的。 机翼位于机舱之下,迫降时,机翼容易先着地。你得知道,油箱就在机翼里。

  而前起落架向左偏,这对于迫降来讲,会造成什么,想必大家都懂。当然了,一旦需要迫降,大多是起落架打不开。但起落架打不开,三叉戟机翼的问题又冒出来了。 林总坐的256号三叉戟,在当时的我国来讲,这是最好的客机。256号三叉戟,算是三叉戟的第二款型号。因为首款在英国和欧洲卖不动,所以第二款批量生产的,也就是1E型,主打出口。 最终,科威特航空公司、伊拉克航空公司、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锡兰航空公司和塞浦路斯航空公司,就这几个航司买了。为了提高续航,1E型相较于初代有了改进,除了机翼之外,机腹下方也加了油箱。所以还是回到迫降的问题上,机腹加油箱,也是增加了风险系数。

  1969年,巴基斯坦发生水灾,我国提供无息贷款。虽然是无息,但巴铁也没钱还,就把四架服役的三叉戟给我们抵了债。 这玩意当时在我们国内并没有,我们用的都是苏制螺旋桨客机。所以不管是维修问题,还是加油设备问题,都不好解决。后续更换零部件,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结果四架三叉戟拼凑成一个,就是林总坐的256号。 这款客机就我们当时来讲,是最先进最豪华的。甚至根据林总怕光、怕风、喜欢绿色的习惯,还做了特别定制。当然了,就林总的身份,人家也配得起。 但是回归到这款飞机的硬伤,它确实不适合迫降。按说迫降的地点,苏布拉嘎盆地,地势平缓,长满了野草,是个迫降的好地方。但是架不住这飞机的硬伤,这和驾驶员的水平没直接关系。

  算上巴铁抵债的4架,我国总共购买了39架三叉戟。39架中,有6架出现了机毁人亡的事故。在桂林,两年就发生了3起。我们当时确实没办法,比较穷。八九十年代了,这飞机还在用。 其实三叉戟因为林总的事儿,影响世界,也影响了该飞机的制造商。在1975年就停产了,最后一款叫超级3B。只生产了2架,2架都是我们买的。 所以这个事儿你横着去看,也能看到我们其他方面的历史。256号就说到这儿,后边换个话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