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人民健康 > 食品安全

中国学者19项研究证实碘、铅、砷在体内蓄积、三者共同蓄积器官为肝,铅砷共同蓄积器官为肾、脾、脑、心!

2020-07-07 19:31:3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陈一文顾问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附录12:中国学者19项研究证实碘、铅、砷在体内蓄积、三者共同蓄积器官为肝,铅砷共同蓄积器官为肾、脾、脑、心!

  碘在体内的蓄积与分布:

  “饲粮中碘添加量与肌肉和肝脏中碘的蓄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91;r=0.980),随着饲粮中碘添加量的增加,肌肉和肝脏中的碘含量也随之增加。”(证据02,2007)

  “肝脏中碘的蓄积量与饲粮中碘的添加量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 0.980),并且随着饲粮中碘添加量的增加 ,肝脏中碘含量均值也在不断增加。“(证据03,2009)

  “因为动物机体自身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将摄入的多余的碘通过肾脏等途径排出,但当摄入的碘超过机体本身的调控范围时,就会造成碘在机体组织中的蓄积,摄入的碘越多,蓄积量越大”。(证据03,2009)

  铅在体内的蓄积与分布:

  “以放射性醋酸铅,用成熟雄性豚鼠作实验,药物分别经静脉、呼吸道、口三个途径给药,观察30天,其结果如下:... 3. 口给药:约94 %被排泄,其中从尿中排泄约15 %,粪中约79 %;6 %被吸收贮存,其中骨骼内贮存约4 %。”(证据05,1976)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机体的血铅浓度随铅染毒量的增加而增加,血铅浓度增加的同时心、肝、 脾、肾、脑、脊髓、神经、睾丸、附睾丸、肌肉、骨、毛发中的铅含量也随之升高。“(证据06,1997)

  “机体接触铅以后,血浆中的铅浓度增加,而血浆铅可形成可溶性磷酸氢铅和与蛋白结合的形态。血浆中的铅初期分布于各组织中,以肝、肾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脾、肺、脑中,数周后约有95 %的磷酸铅离开该组织成为稳定而不溶的磷酸铅,沉积于骨、毛发中,人体内 90%-95%的铅贮存于骨内[1]。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股骨中确实含有极高的铅”。(证据06,1997)

  “铅进入机体后,其主要的排泄途径是尿,加之铅本身对肾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故铅在大鼠肾中也有极高的含量。”(证据06,1997)

  “铅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本实验结果可见,血铅浓度升高,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坐骨神经中的铅含量也随之升高,这表明铅的毒性作用很可能是铅对这些组织的直接毒性作用。”(证据06,1997)

  “机体接触铅对雄性生殖系统也可产生毒性作用,以往人们认为这种毒性作用是由于铅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彩响后产生的一种间接作用[2],我们的研究提示,随着血铅浓度的增加,辜丸和附辜中铅含量也增加,这表明铅本身是可以透过血睾屏障和血附睾屏障直接作用于睾丸和附睾而发挥其毒性作用的。”(证据06,1997)

  “结论:血铅能较好地反映近期铅接触水平、骨和肾中铅的含量变化及铅的蓄积规律。”(证据07,2002)

  “对随机采集的猪后臀尖肉、猪肾、猪肝的铅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22头生猪的猪肉铅含量在 0.0038~0.130mg/kg之间、猪肾铅含量在0.022~0.235 mg/kg之间、猪肝铅含量在0.0060~0.245 mg/kg之间。”即,肾中最高,肝中其次,肉中最低。(证据08,2007)

  (1)随着饲料中铅含量的增大,猪体内的总铅含量呈直线上升; (2)股骨骨质、肋骨、股骨骨髓、猪毛、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是猪体内富集铅的主要器官”。(证据09,2009)

  “新生儿脐带血铅浓度与母体妊娠晚期静脉血铅水平呈正相关(R=0.904,P0.001),脐带血铅含量为妊娠晚期孕妇血铅浓度的83.98%。”(证据10,2013)

  砷在体内的蓄积与分布:

  “结果:心、肝、脑、肾和脾中砷的含量随染砷剂量的增加并呈正相关。以脾脏中砷含量最高。... 结论:砷在大鼠子代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并且砷从体内排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证据11,1982)

  “污染区人群砷累积暴露量及与砷中毒的关系...人群砷中毒的患病率在 30岁年龄组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证据12,2002)

  “结论:长期使用砷剂的牙医体内砷蓄积量增多。”(证据13,2003)

  “结论:砷在脾、肺、肝、肾等脏器中大量的蓄积,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细胞的损伤。”(证据14,2005)

  “结论:砷在脾、肺、肝、肾等脏器中大量的蓄积,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细胞的损伤。”(证据15,2005)

  “脑砷含量随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低浓度的饮水砷暴露对学习记忆的损害作用需要延长时间”!(证据16,2008)

  “结论:改换低砷水源的干预方法对饮水型中毒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部分病区人群在阻断高砷暴露之后,能够回复到正常水平,但体内蓄积了过量砷的人群仍然经受着砷的持续毒性,砷中毒危害的远期效应值得关注。”(证据17,2010)

  结论:低浓度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均有砷蓄积,但分布并不均匀。”(证据18,2011)

  “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证据19,2011)

  碘在体内的蓄积与分布:

  科学证据01(1991):《地方病通报》发表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王连方、王生玲、张玲、王新中团队《过量碘在母鸡体内分布状况实验研究》确认:“碘化油组:注射及口服的两组各组织碘量都有大幅度增加,甲状腺为含碘最高组织。注射组脂肪组织与卵黄含碘相近,均次于甲状腺,再次为软骨。口服组顺序为卵黄(次于甲状腺)、脂肪、脾、软骨(表3)。”

  王连方et al,过量碘在母鸡体内分布状况实验研究,地方病通报,1991(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FBT199101006.htm

  科学证据02(2007):中国农业科学院孙全文硕士论文《碘对塞北兔生产性能影响及其肌肉中蓄积规律研究》确认:“饲粮中碘添加量与肌肉和肝脏中碘的蓄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91;r=0.980),随着饲粮中碘添加量的增加,肌肉和肝脏中的碘含量也随之增加。当饲粮中碘添加量为0.2mg/kg和0.4mg/kg时,试验组肌肉和肝脏中的碘含量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当饲粮中碘添加量大于0.6mg/kg时,试验组肌肉和肝脏中的碘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孙全文,碘对塞北兔生产性能影响及其肌肉中蓄积规律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2101-2008130593.htm

  科学证据03(2009):《实验动物科学》发表河北北方学院实验动物研究室、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孙全文、吴淑琴、杨国忠、吴占福、马旭平、常宝团队《碘对实验兔生产性能影响及其在肌肉、肝脏中蓄积规律研究》确认:

  “肝脏中碘的蓄积量与饲粮中碘的添加量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 0.980),并且随着饲粮中碘添加量的增加 ,肝脏中碘含量均值也在不断增加。当饲粮料中碘添加量为 0.2 mg/kg、0.4 mg/kg时,与对照组肝脏中碘的蓄积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当饲粮中碘添加量大于0.6 mg/kg时则与对照组肝脏中碘的蓄积量差异显著(P<0.05)。出现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机体自身的调控作用所致,因为动物机体自身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将摄入的多余的碘通过肾脏等途径排出,但当摄入的碘超过机体本身的调控范围时,就会造成碘在机体组织中的蓄积,摄入的碘越多,蓄积量越大,这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

  孙全文et al,碘对实验兔生产性能影响及其在肌肉、肝脏中蓄积规律研究,

  实验动物科学,2009(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DG200906009.htm

  科学证据04(2010):《安徽农业科学》发表河北北方学院孙全文、吴占福、吴淑琴、马旭平、杨国忠、赵月平、常宝、蒋亚楠团队研究《饲粮碘添加量与家兔肌肉·肝脏中碘蓄积量的相关性探讨》“结论:饲粮中碘添加量与家兔肌肉、肝脏中碘的蓄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孙全文et al,饲粮碘添加量与家兔肌肉·肝脏中碘蓄积量的相关性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NY201002078.htm

  铅在体内的蓄积与分布:

  科学证据05(1976):《广东职业病防治》发表潘金城摘译自日本《产业医学》研究《铅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确认:“以放射性醋酸铅,用成熟雄性豚鼠作实验,药物分别经静脉、呼吸道、口三个途径给药,观察30天,其结果如下:... 3. 口给药:约94 %被排泄,其中从尿中排泄约15 %,粪中约79 %;6 %被吸收贮存,其中骨骼内贮存约4 %。”

  潘金城,铅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广东职业病防治,1976(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YX197601009.htm

  科学证据06(1997):《交通医学》发表南通医学院卫生系仲齐庆、丁斐、曹国模、赵立阶团队研究《雄性大鼠慢性铅中毒组织中的铅分布》证实: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机体的血铅浓度随铅染毒量的增加而增加,血铅浓度增加的同时心、肝、 脾、肾、脑、脊髓、神经、肇丸、附翠、肌肉、骨、毛发中的铅含量也随之升高。“

  “机体接触铅以后,血浆中的铅浓度增加,而血浆铅可形成可溶性磷酸氢铅和与蛋白结合的形态。血浆中的铅初期分布于各组织中,以肝、肾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脾、肺、脑中,数周后约有95 %的磷酸铅离开该组织成为稳定而不溶的磷酸铅,沉积于骨、毛发中,人体内 90%-95%的铅贮存于骨内[1]。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股骨中确实含有极高的铅,同时大鼠随铅接触量的增加,鼠毛中的铅含量也大大增加。”

  “铅进入机体后,其主要的排泄途径是尿,加之铅本身对肾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故铅在大鼠肾中也有极高的含量。”

  “铅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本实验结果可见,血铅浓度升高,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坐骨神经中的铅含量也随之升高,这表明铅的毒性作用很可能是铅对这些组织的直接毒性作用。”

  “机体接触铅对雄性生殖系统也可产生毒性作用,以往人们认为这种毒性作用是由于铅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彩响后产生的一种间接作用[2],我们的研究提示,随着血铅浓度的增加,辜丸和附辜中铅含量也增加,这表明铅本身是可以透过血睾屏障和血附睾屏障直接作用于睾丸和附皋而发挥其毒性作用的。”

  仲齐庆et al,雄性大鼠慢性铅中毒组织中的铅分布,交通医学,1997(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TYX199704011.htm

  科学证据07(2002):《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发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龚建福、黄贤仪、陈晓霞团队《铅在小鼠体内部分脏器中分布的实验研究》:“结论:血铅能较好地反映近期铅接触水平、骨和肾中铅的含量变化及铅的蓄积规律。”

  龚建福et al,铅在小鼠体内部分脏器中分布的实验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1)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YY200201012.htm

  科学证据08(2007):《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发表北京市平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春来的研究确认:“对随机采集的猪后臀尖肉、猪肾、猪肝的铅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22头生猪的猪肉铅含量在 0.0038~0.130mg/kg之间、猪肾铅含量在0.022~0.235 mg/kg之间、猪肝铅含量在0.0060~0.245 mg/kg之间。”

  2007-05 王春来,猪肉猪肝猪肾中铅砷镉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5)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JZ200705089.htm

  科学证据09(200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静硕士论文《猪体内铅分布及饲料中铅暴露量的风险评估》:“主要结果有: (1)随着饲料中铅含量的增大,猪体内的总铅含量呈直线上升; (2)股骨骨质、肋骨、股骨骨髓、猪毛、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是猪体内富集铅的主要器官”。

  马静,猪体内铅分布及饲料中铅暴露量的风险评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2-2010050027.htm

  科学证据10(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七卷)》发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李梅、王齐、陈建伟、周宜开团队获“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58) ”研究《我国孕产妇与新生儿血铅暴露水平分析》确认“新生儿脐带血铅浓度与母体妊娠晚期静脉血铅水平呈正相关(R=0.904,P0.001),脐带血铅含量为妊娠晚期孕妇血铅浓度的83.98%。”

  李梅et al,我国孕产妇与新生儿血铅暴露水平分析,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七卷),2013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HJKP201308008020.htm

  砷在体内的蓄积与分布:

  科学证据11(198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发表新疆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张晨、姚华、凌冰、刘继文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研究《染砷大鼠子代脏器中砷的蓄积水平》“结果:心、肝、脑、肾和脾中砷的含量随染砷剂量的增加并呈正相关。以脾脏中砷含量最高。... 结论:砷在大鼠子代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并且砷从体内排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张晨et al,染砷大鼠子代脏器中砷的蓄积水平,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YF802.004.htm

  科学证据12(2002):《卫生研究》发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云南省红河州卫生防疫站、云南省个旧市环保局尚琪、任修勤、李晋蓉团队研究《污染区人群砷累积暴露量及与砷中毒的关系——人群砷累积暴露量与砷中毒的关系》确认:“人群砷中毒的患病率在 30岁年龄组开始出现明显上升,其对应的累积砷暴露量为 3833 42mg。”

  尚琪et al,污染区人群砷累积暴露量及与砷中毒的关系——

  人群砷累积暴露量与砷中毒的关系,卫生研究,2002(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YJ200205004.htm

  科学证据13(2003):《浙江医学》发表杭州市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王去非、王也玲、王莉红、舒军龙团队《牙医的砷蓄积状况初步研究》“结论:长期使用砷剂的牙医体内砷蓄积量增多。牙医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砷摄入的防护。”

  王去非et al,牙医的砷蓄积状况初步研究,浙江医学,2003(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YE200308007.htm

  科学证据14(2005):《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发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瑞瑛、李子杰、林勤、王生玲、张玲、马品江、朱殿志、王连方团队研究《砷中毒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结论:砷在脾、肺、肝、肾等脏器中大量的蓄积,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细胞的损伤。”

  杨瑞瑛et al,砷中毒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5(5)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YBF200505003.htm

  科学证据15(2005):《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发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瑞瑛、李子杰、林勤、王生玲、张玲、马品江、朱殿志、王连方团队研究《砷中毒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结论:砷在脾、肺、肝、肾等脏器中大量的蓄积,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细胞的损伤。”

  杨瑞瑛et al,砷中毒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5(5)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YBF200505003.htm

  科学证据(2006):《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收录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天津市津南区畜牧水产局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郭亮,刘伟研究《生猪屠宰流程中肉产品残留砷的检测》证实:“检测生猪屠宰加工流水线上的胴体组织和器官,应用测砷发生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方法测定猪心、肝、肺、腿肉和肋肉中砷含量.结果为猪心、肝、肺、腿肉和肋肉中砷残留的量差异显著(P<0.05);猪器官(心、肝、肺)中的砷残留量明显高于肌肉(腿肉、肋肉)中砷残留量(P<0.05);蓄积在猪肝中的砷含量较高,为0.98 mg/kg.”

  郭亮,刘伟,生猪屠宰流程中肉产品残留砷的检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2006

  https://www.docin.com/p-242352177.html

  科学证据16(2008):《环境与健康杂志》发表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罗教华、邱志群、张勇燕、付文娟、张亮、舒为群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42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 BB7077) ”支持研究《饮水砷暴露对大鼠血液和脑组织砷蓄积及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脑砷含量随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低浓度的饮水砷暴露对学习记忆的损害作用需要延长时间”!

  罗教华et al,饮水砷暴露对大鼠血液和脑组织砷蓄积及学习

  与记忆能力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1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JYJ200810002.htm

  科学证据17(2010):哈尔滨医科大学苏琦硕士论文确认:“结论:改换低砷水源的干预方法对饮水型中毒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部分病区人群在阻断高砷暴露之后,能够回复到正常水平,但体内蓄积了过量砷的人群仍然经受着砷的持续毒性,砷中毒危害的远期效应值得关注。”

  苏琦,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13年后效果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0-04-01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752781

  科学证据18(2011):《环境与健康杂志》发表山西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高怡、仇玉兰、田凤洁、卿艳、周楠楠、张世鑫、裴秋玲团队获“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713009) 山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615)”支持研究《低浓度饮水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确认“与对照组比较,高、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心、肝、肺、脑组织和高、中、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脾、肾组织中的砷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砷浓度的增加,各脏器组织中的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不同脏器中的砷含量不同,脾组织中砷含量最高,脑组织中砷含量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均有砷蓄积,但分布并不均匀。”

  高怡et al,低浓度饮水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2)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JYJ201102011.htm

  科学证据19(2011):《中国中药杂志》发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挪威科技大学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春英、梁爱华、王金华、薛宝云、李化、杨滨、王京宇、解清、Odd Georg Nilsen、张伯礼团队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 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02DEB2006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55B02-03) ”《雄黄砷的蓄积性研究》“结论:雄黄的可溶性砷可吸收入体内,广泛分布于主要脏器中。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

  李春英et al,雄黄砷的蓄积性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1(1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ZY201114013.htm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