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工农家园 > 农民关注

那些走合作化道路的村庄们——乡建院内蒙项目回访记录

2023-03-30 15:26:12  来源: 乡建院公众号   作者:牛晶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内蒙的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很大,仍在攒着劲儿等待春天。

  乡建院院长彭涛从去年就开始策划的顾问项目地回访活动终于成行,我有幸跟着李昌平老师、顾问老师和同事们来到内蒙乌审召镇、嘎鲁图镇、木凯淖尔镇调研,了解很多当地历史文化,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并参加第一届达旗乡村振兴讲坛,看到同事们在内蒙项目片区做出的成绩,会让人觉得振奋,可敬可爱的同事们在内蒙一扎就是好几年,陪伴着镇村干部、村民们走组织化的道路。乡建院的理论体系在这里落实的非常扎实,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

  我截取了考察的部分内容,简单记录感受和观察。

  走合作化道路的村庄

  信用合作带头,小步快跑的巴嘎淖尔村

  鄂尔多斯乌审旗乌审召镇巴嘎淖尔村的卢伟书记是个80后,民政局下派的第一书记,来到村庄已有好几年时间。卢伟书记戴眼镜,个头不高,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看起来特别质朴真诚,讲起村里“一社九部”的时候干劲十足,整个人闪闪发光。

  乡建院同事是2021年8月开始进入乌审召镇工作的,当初选试点村时,巴嘎淖尔村并不在选村范围内,是卢伟书记争取来的,有积极性,有思考,干劲十足,仅仅用一年时间,“一社N部”由成立时的信用合作部和购销合作部发展成了“一社九部”。即信用合作部、购销合作部、草原股份合作部、耕地股份合作部、农机合作部、湖区产业联合部、羊产业合作部、林果产业合作部多个服务性部门。

  彭院总结说,巴嘎淖尔村的模式是小步快跑,有了信用合作之后,通过组织资源的方式对接项目。农户并不直接对接企业,是根据项目,把资源适度组织起来,不等不靠,有钱有组织,一个部门对应一个产业或一个项目,有什么项目就整合什么资源,所以村庄能够快速发展到一社九部,也让老百姓以入股的方式分享收益。当村庄成为强有力的组织,有组织有金融,项目来了就不愁不能落地,村庄也有和企业谈判的筹码,能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巴嘎淖尔村短时间内小步快跑,每个部门都运作的比较扎实。

  信用合作是基础。巴嘎淖尔村也是从信用合作为切入开始组织农民,信用合作部的规模达到399万元,全村70%的人都有参与入股,2022年,信用合作部为142名长者社员分红50268元;为90名普通社员分红112500元。有了信用合作部,统购做起来就比较容易。在农牧区,统购有很大的需求,2022年巴嘎淖尔村为农牧民统购肥料300吨,统购羊饲料25吨,统购年货9万元。预计每年每户节约开支3000余元,未来还将在更大层面上做统购。

  卢书记说,“没有信用合作部的时候,手里面没有钱,什么事都干不成。”有了信用合作部以后,村庄做土地合作,把农牧民分散的3000多亩土地进行整合,整合花了30多万,用的就是信用合作部的钱,整合以后,小田并大田,再转包给专业企业经营,收益实现了从50至100元的承包费到现在的580元,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再做农机合作部,合作社购买农机,给老百姓统一使用。

  巴嘎淖尔村有2.8万亩的生态碱水湖,立足湖泊资源,村庄积极与乌审旗税务投资有限公司协调,争取到巴嘎淖水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农户以草原入股到草原股份合作部,由合作社对接企业,建立生态补水企业和巴嘎淖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每年企业分红82万,57万分给社员,22万归湖区产业联合部,放到信用合作部继续流动产生收益。

  村庄有养羊产业,过往都是农户分散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是被外部企业剥削的,有信用合作,有与老百姓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积极向上申请专项资金,又从信用合作部借款部分资金,由养殖大户负责经营,落地3万只肉羊标准化养殖项目,开始向羊产业链要收益。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育肥(一个中心养殖场,几十个组团养殖棚,统一服务)、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六统一”模式,将分步骤分阶段达到肉羊存栏3万只,以“羊”产业联合体促进村民稳定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除了六统一,还配套建设了活畜牧交易市场,可以吸纳周边村庄农户在市场交易活羊,每只羊收取10元的服务费,养殖场也可在市场挑选优质羊,作为养殖场的补充。近期乌审召镇也将成立镇级村投公司,落地屠宰项目到乌审召镇其他村,在镇域范围内形成羊产业链闭环。

  除了羊产业,巴嘎淖尔村近期也正预备落地光伏、科技小院等项目,用活信用合作,通过乡建院设计的“四次定价、五化发展”模式,达到镇集体、村集体、农户、企业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总体来说,巴嘎淖尔村已经走在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在组织体系建立和内置金融支撑的基础上,立足优势资源,不断向外对接各种项目,敢想敢干,建大厦的根基是稳的,其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乌兰吉林村,为青年人搭建价值创造平台

  只有组织起来的农村,才是年轻人回得去的农村。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乌兰吉林村的故事看起来好像更丰富一些,虽然只在这个地方短暂停留,但能看到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聚集起来的人气,返乡青年刘静,文化站的吕丽主任,还有一些我目前还叫不上名字的人,在“一社五部”搭建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乌兰吉林村是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挂点的村,定位为高质量发展幸福村,乡建院作为协作者为幸福村庄打造出谋划策,陪伴一社五部的落地,在乡建院的引荐下,孙恒大哥的团队也曾来到这里,和村民们一起,为乌兰吉林幸福村量身创作村歌。这次来,吕丽主任在会场上唱起乌兰吉林村歌时候,脸上洋溢的那种自信和幸福感,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乌兰吉林好地方,东靠滩来西靠梁;西门特牛排成行,阿白山羊都养上;春耕秋收不用人,一社五部幸福村”。多元主体在这个村庄聚集,村庄因一社N部体系的搭建,成为一个价值创造,价值共振的平台。

  乌兰吉林村的“一社五部”有信用合作部,土地合作部,购销合作部,养殖合作部,农机合作部。信用合作部开业时,188户常住户,有326人参与,2022年股金总规模338万元,累计为村民借款268万,利息收入达到189196元。

  刘静现在是购销合作部和土地合作部的部长,在幸福村庄发展的号召下返乡,放弃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希望回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有满腔的热情和热血,敢闯敢拼,很能调动身边的资源。

  去年3月,村庄开始开展土地合作,整理了高标准农田3732.6亩,过往村民自己种植玉米亩产是800斤至1200斤,内部流转价格是300至500元,开展土地合作后,刘静联系专业做种植的企业朋友一起种植,规模化经营后达到亩产是2000斤,给农户分红达到每亩800元。土地合作让农民看到了规模化科学种植提高产量的希望,给了大家发展合作事业的信心。

  在信用合作部的资金支持下,购销合作部也开展统购饲草料7000多吨,为农户节省90多万元。今年,土地合作部和购销合作部还将持续增加农民收益,为农民节本增效。

  虽然相比巴嘎淖尔村对“一社N部”的灵活应用,乌兰吉林村还显得相对笨拙,但仍在人们走组织化道路的热情里不断前进,下一步,乡建院同事仍继续陪伴,让“一社N部”发挥更大价值。

  走集体化道路,统种共富的官牛犋南社

  经历从农户分散经营,到整合土地、企业经营,再到大户创收,最后到统种共富,共同富裕的道路。官牛犋的案例非常鲜活的体现了在新的农业发展阶段下,最适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生产方式,是专业班主经营,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高效率集约经营土地,解放生产力,还解决了种地农民老龄化的问题。

  2008年以前,单打独斗的官牛犋南社,户籍人口231人,总耕地面积2100亩,人均耕地面积5至20亩不等,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2008年因高标准农田整治的项目推动,村里党小组做工作,动员村民将土地整合,原本分散在农户手里的2100亩土地,在打破田垄、平整土地连片之后达到3161.6亩,这一阶段因农民对新的喷灌技术等不熟悉,于是流转承包给外部的企业经营,人均收入增加到4105元,但农民对企业赚大头感到不满,农企矛盾突出。

  在企业赚钱的几年里,本村村民也是作为农业工人在企业打工,新技术学会之后,合同到期便不再续约,土地开始交由村里懂种植的大户种植,进入大户经营的第三阶段,大户种植的户均收入达到20万至30万元,但村民的收入仅从4105元增加到5000至7000元,大户虽是勤劳致富,但在村庄这个共同体中,贫富差距过大很容易引起村民的不满,矛盾纠纷产生,很多村民开始不愿意将地流转给大户经营。

  这个阶段,村干部们、党小组们开始动员做工作,“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一起富才叫真正的富”,动员大户放弃高额的收益,有本事可以在别处经营土地挣钱,在自己村里要带着大家一起富。在朴素的道德直觉推动下,2019年,官牛犋南社开始推行“统种共富”模式,3161亩的土地交给5个种地能手经营。2022年,农户人均收益甚至达到了18000元,集体提留资金也达到100余万元,在这个阶段人心凝聚,村庄和谐稳定。

  土地“统种共富”模式深入人心,有土地合作的共同事业成功的基础,有对村庄带头人的拥护和信任,有遇事情能开会商量的习惯,官牛犋不仅实现了土地收益按成员权平均分配,还实现了宅基地的平均分配。集体规定每户占地一亩八,超占部分必须缴纳租金,以便于未来将宅基地按需分配给新增人口。集体所有制,共同富裕在这里得到了真真切切的落实,也真正实现了治理有效,主体性增强。

  听书记说,村庄人口在进入统种共富阶段后,也有明显的增长,大家生孩子的意愿也增强了,因为生下来就能享受每年的分红,不愁养不起,老人也更有尊严了,“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享受到成员权分红带来的喜悦。

  创造土地合作组织化奇迹的吉格斯太龚吉仁村

  乡建院在达拉特旗深耕数年,土地合作在达拉特旗范围内已基本成为共识,吉格斯太镇龚吉仁村在短短三十天,将全村分散在农户手里的1.4万亩土地全部整合进集体,龚吉仁村的牛慧书记很厉害。

  和达拉特旗大部分村庄一样,龚吉仁村老百姓的地块分散,耕作不便,甚至有位农户57亩地分了42块。除此之外,地力很差,想要提升地力也是农民迫切的需求。于是开展土地合作,整合土地,做高标准农田整治,再交给专业班主经营这件事就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为什么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合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正因切中了农民的现实需求,有其他村庄的成功案例支撑,大家也愿意相信土地整合能够给自己带来更高收益。上级政府也发布政策,整合一万亩土地,奖励每亩300元,这420万元的补贴,也将成为集体手里的股权。

  吉格斯太镇乔书记说,土地实现平整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增加面积,也能提升地力,增加收益,且有了组织起来的土地,再做产业链的延伸更顺理成章。

  官牛犋社花十年走过的经验,龚吉仁村在短期内实现,实实在在证明好的制度设计的重要性。有好的制度设计再加上有远见且执行力强的团队,龚吉仁村正在创造快速组织化的奇迹。

  农村还需要走组织化的道路吗?

  在内蒙的调研回访,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那些藏在理论背后的,是丰富的实践,丰富的人和故事。乡建院以内置合作金融为切入的“一社N部”振兴乡村的方式,一子落,满盘活。

  毋庸置疑的,农村仍需要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在分散小农直接对接市场的中间,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能发挥作用的集体经济组织,不仅是在村级层面,还需在镇级县级更大层面的联合,保护农民和集体经济利益,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