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村”的振兴路在何方
(通讯员:秦欢)7月21日上午,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杨柳村“凝青春力量,焕杨柳新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村干部和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杨柳村长塘组。
实践团一行人所到之处几乎没有年轻人,有的甚至连小孩子都很少。步入长塘组大坪时,映入眼帘的便是十来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成一排在闲聊的场景,有些温暖,又略显沧桑。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巢村”。
独居老人生病无人知晓,生病无人照料,是不少空巢老人心头的痛。聊到爷爷奶奶的孙子、外孙女,爷爷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那种他们辛苦供应孙辈考上了大学的骄傲,是那种他们能看到希望之光的憧憬。谈及到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的时候,大家分明看到奶奶湿了眼眶,奶奶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走路也不是很方便,时常为此烦恼,“人老了就不中用了”奶奶的这句话里面透漏着太多无奈;“我也想自己的儿女,但是他们也承担了很多压力”这句话里面又显示着些许心酸;“我不太好意思问儿女要生活费,就靠自己103元的养老金度日”这句话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一个没有年轻人的农村,注定不会有未来,如何才能实现“空巢村”的乡村振兴呢?
在与爷爷奶奶的交谈中得出,他们也期望儿女孙辈能陪在自己的身边,如果村里有产业、有工厂,他们也非常希望子女能回乡发展。助力“空巢村”振兴,首要的是留住人才并能吸引人才进村。怎么才能引进人才呢?靠的是从思想上提高全民对乡村的重视,让大家意识到乡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第一,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例如杨柳村适合种植果树、油茶等,适宜发展养殖业等;第二,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第三,鼓励居民创新创业,从政策和经济上给予大量支持;第四,做好乡村振兴宣传工作。
从目前乡村现状来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只有搭建返乡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才能留住返乡人才以实现乡村振兴。同样地,只有不断提升人才引进机制和配套保障措施,才能“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00后大学生驳唯生产力论——这是21世纪的《觉醒年代》
- 揪心!乡村青年大面积“精神塌陷”
- 大学生三下乡:蒋姐的“电商梦”何时圆?
- 准大学生被骗光学费,“防骗教育”刻不容缓
- 湖南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研学团:重温入党誓词,感悟警予精神魅力
- 青年之希望
- 纽约时报砍杀读毛选的青年,病根在美国,它却让我吃药,哈哈!
- 青年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移动互联时代劳动的加速、断裂与异化
-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还是“捷径”
- 【晚报】盯上年轻人?超一半猝死者为中青年人;巴中强降雨致20万人受灾(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