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张艺谋牌大片的异化 情色爱国主义的戏剧想象

2011-12-17 11:26:58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吴小曼
点击:    评论: (查看)
张艺谋牌大片的异化 情色爱国主义的戏剧想象
  2011年12月17日 08:03  华夏时报 

  吴小曼

   毫无悬念,尽管吊足了胃口,张艺谋筹备几年,耗资上亿美元的情色、灾难大片在毁誉参半中上映,这得益于他个人品牌的惯性使然,无论这部片子好与坏,大家都会去看,因为这不关乎审美,而在于你是否与潮流合拍。显然,《金陵十三钗》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公共事件,从这几天调动的社会资源就可以看出,《金陵十三钗》是个人品牌与商业的双赢。

  媒体阻击战

   两年多前,一位南京作家听说张艺谋动用大资金把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金陵十三钗》改编成一部史诗大片,就心存疑惑。她曾给当地宣传部致电,表示抵制,认为没有必要耗费巨资来拍一部“妓女救亡”影片。当时我觉得她太过于敏感,不过一部电影,创作者有他表达的自由。她当时很生气,认为既然该电影资金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应该负责任,何况这涉及到严肃的历史,涉及到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就应该认真对待。十三钗、香艳的秦淮河,作为艺术表达,肯定是没问题,但非要把她们组装进特殊历史场景中,就应该谨慎,如果不慎,就会让这些情色掩盖大众对历史的反思,给南京罩上暧昧色彩。

   她的担忧并非多余,《金陵十三钗》在上映之初就曝出“玉墨体”《我与贝尔演床戏》作为噱头,吸引了眼球,以后逐步升级的情色与“爱国主义”之争更是把大众的窥私欲调动了起来。

   首映礼开门红后,网络媒体都用“震撼”来形容。

   与之相反的是,在北美的试映会,则遭来外媒和影评人讽刺。《华尔街日报》专栏评论员认为,“100万美元?那太蠢了。贝尔不能吸引到中国的观众,同时在海外这部电影也不会找到一个支持它的观众。它也许会被定为一部R级电影。他们会因此赔得当裤子(R级restricted:即限制级。建议17岁以下青少年由成人陪同观看。该级电影脏话和暴力升级,甚至有色情场面)。”

   随后,各大网络组织起来了批华尔街的狙击战,甚至上升到“爱国主义”高度,表示要反击美帝国媒体的别有用心。作为政治性正确,很多媒体和影评人只好噤声。

   此前,朱大可就张艺谋电影“情色爱国主义”的质疑也引来一阵围剿,说是他在就批评而批评。其他人说好、不好,都会有攀附的嫌疑。所以电影本身已不重要了,即使是影评人说的实话:“大牌演员、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用多到荒谬的金钱投资,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组合”,也会让人感到别有用心。

   看来,商业大片已经完成了精神的救赎。《金陵十三钗》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强大,我们可以雇佣好莱坞班底,制造我们的“个人英雄”。这究竟是电影的胜利还是商业营销的胜利?抑或是商业已经完全掌控了我们的艺术和思维,已经没有人去质问,在票房面前,大家表现得空前团结。

  我们的时代

   张伟平和张艺谋继续书写着他们的电影时代:改变游戏规则,提高分成比例。这在渠道为王的今天,生产商首次有了话语权重,其与院线博弈的结果是让观众多掏5元钱。因为我们没有选择,大片就这么一部,我们只能就范。

   从《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是黄金(1601.50,24.30,1.54%)甲》,这些年,用王朔的话说,中国电影尽是古人打架,但我们却乐此不疲,看完骂、骂完再看。就像精神鸦片,久了就会产生依赖,因为这些权力光环和英雄主义情结可以缓减我们的现实压力。所以,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片是在电影院看的,小片是买碟看的。因为大片的俗、媚,是符合消费时代庸众心理的,张艺谋有意推波助澜,觉得电影就是娱乐,完全背弃了他早期的艺术理想。

   《红高粱》、《活着》等优秀作家作品成就了张艺谋的艺术地位,却并没有培养出他的艺术水准和恒定的价值观,当伤痕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候,他拍伤痕电影,当商业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他拥抱了商业,而且是以非常高尚的理由:打造国产大片抵制好莱坞,张伟平则是其背后的推手,要成就中国人的奥斯卡梦,屡次冲奥,却渐行渐远。

   《金陵十三钗》被看成是张艺谋的华丽转身,同样改编自优秀作家作品,女性的视觉和独特的历史横截面,本可以拍出很有人性张力的作品。但两张却比好莱坞更好莱坞,用了商业电影暴力、情色的套路,个人英雄主义加之豪华的制作团队,试图拼合出一个奥斯卡蓝本,却让真实的历史成了戏剧的想象,这就是外媒反感的原因,而并非是我们拍了“南京大屠杀”。这是民族的一道伤痕,有很多种表现方式,如果硬要把很多场景叠加在一起,就会引来歧义,甚至给人带来偏颇之感。

   《辛德勒名单》同样是历史题材,却能给人震撼,激起我们对战争的憎恨,它在细微处展现历史的真实。《金陵十三钗》想表现出人性之美和宏大的历史场景,却无法给人真实之感,我想,其中的高下可能与创作者的诚心有关。

   我们是否怀着对艺术真诚的心,是否对历史真相有一种探究之心,并能超越和升华,而不是满足大众的情绪和外国人的猎奇心理,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商业的洪水

   张伟平:我们要拿回30亿。

   张艺谋:花上亿元请来贝尔值,因为通过他可以打开北美市场。

   编剧刘恒:这是人类之善战胜人类之恶,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烟花、爆破、造城,这是钱堆出来的效果,所有的制作都是外国团队完成。这就是中国的商业大片。无疑,张艺谋早已成为一个商业品牌,而一旦一个人成为商业电影的标准,他会给电影和大众文化带来什么?可能我们甚少去想,如今电影业两极分化,只有塔尖上的亿元户和一些拿奖生存的导演,没有中间环节的过渡,电影的创新谈何而来?

   一位艺术家朋友感叹道:上世纪80年代为何有那么多的好作品,因为那时没有标准,大家都在寻找方向,而今有了标准,中国商业大片学好莱坞,小导演学成功导演,大家研究的是什么样的题材可以卖个好价值,老在参考过去,这就是我们文化日益缺乏活力的原因,主动向商业妥协,而不是保持适度的距离。

   贾樟柯就曾呼吁中国电影不能是中间悬空的。你看那几部大片,它们的制作基本上都是在国外完成的,什么澳洲洗印,好莱坞后期制作,跟中国电影的基础工业没什么关系。

   张伟平讥笑贾樟柯“仇富”,当大片变成一种类型,势必会影响电影业的整体发展,如今,国家电影资源几乎完全向几部影片发展,而不是去扶持一些年轻、有创新能力的导演,长期会造成我们文化上的单一和偏狭。

   电影精神的沦丧,反叛文化的沦丧,完全被商业的价值观所击溃。大众普遍赞颂财富神话,似乎票房成了唯一的标准,这就会造成对权威的模仿,对过去的模仿,它反过来又会影响观众的审美,因为大众是不具备批判精神的,他们往往会在娱乐文化的裹挟下认同,所以,今天看张艺谋大片的人没了当初对商业片的审慎态度,而是一种照单接收。

  被营销的中国导演

  孙小茹

   很多人还没有看过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在那里开骂。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张艺谋导演之前几部商业电影营销的结果。其实,无论是走国际电影节的艺术电影营销路线,还是依靠票房为核心的商业大片的营销策略,一部电影拍得好与坏,导演都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只是营销的对象不同,声音所发出的方向不同而已。

   作为导演,我一直很排斥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营销”这个词。但回想自己这几年走过来的电影之路,发现自己一直在“被营销”之中。在当今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有电影拍下去的导演,就必需接受“被营销”的事实。大导演张艺谋如此,像我们这些起步不久的年轻导演同样如此!

   一个怀揣着电影梦想的人,如何走出第一步,“营销”出自己导演电影的机会?我相信,每一个导演的处女作背后,都有一个精彩而奇异的故事。那个故事的灿烂辉煌,以及它的跌宕起伏,往往都会超过那部处女作电影的本身。

   2003年,是中国电影非常不景气的时候,年轻导演要有一次拍摄电影的机会,差不多比登天还难!那个时候,要想做导演,只能上电影学院。要想拍电影,只能找电影厂。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电影民营企业,有几家也没权申请到电影拍摄许可证。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如何能够向一家国家电影制片厂“营销”到一次导演电影的机会,的确充满着无数的奇迹因素在里面!

   支撑我引发第一次“营销”成功的奇迹,是因为我手里有准备了多年、并在海外获奖的电影剧本。2003年,峨眉电影制片厂给我这个电影学院的学生投资了我平生的第一部胶片电影。当时,作为导演,我自身没有经验,制作成本又非常有限,但凭着满腔热情,拍出来的电影使投资方收回了成本,也使我从导演系的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了一位电影导演。

   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处女作而获得成功的导演是非常幸运的导演!我虽然幸运地获得了一次拍电影的机会,但并没有获得可以完成自己想法的条件。如何去争取更好的拍片机会?一个新导演“营销”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对电影的那份单纯和执着的爱。

   在我的第二部胶片电影《水雨童话》的导演阐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水雨童话》是“女性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电影剧本。这个剧本从构想,编写,几度修改,到开拍已经打磨了七年多的时间。是什么引发了我最初的创作激情?又是什么使我坚持到底而不放弃?

   在那七年漫长的等待中,在没有钱开拍电影的时候,我就抱着我电影的分镜头本做着拍电影的梦!我喜欢做电影的分镜头表!也许因为是学美术出身,每次做分镜头表都是怀着一种将来要出版的心情去制作的。那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在将自己折磨得快疯掉的时候,电影的分镜头自然也会被“折磨”出光彩来。

   当我在七年之后,捧着一大堆的电影分镜表出现在《水雨童话》的投资方面前时,老板跟我交谈了20分钟,便决定了投拍这部电影。没有人能在一堆心血面前,去怀疑我们对未来电影所做的功课!

   有影评人曾经说过“中国电影现在需要的是怎么拍出让观众真心喜欢的电影来,而不是研究怎样把观众‘营销’进电影院”。但回想在中国电影近十几年走过来的路程中,有多少好电影,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营销”而未能走进电影院让更多的观众看到!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一部电影的“营销”方式和手段,也不是由导演来掌控和操作的。就是张艺谋这样的导演,对其的掌控和操作也达不到绝对。除非是像姜文那样的导演可以牛到不理“营销”,因为他不做导演的时候,还可以做演员。而其它的导演,就必须在“被营销”之中跌倒成长,失败成功,到最后可以反过来“营销”电影和观众!

  (作者系女性导演代表之一,代表作有《水雨童话》、《星光梦旅》、《别离开》等)

  电影与城市:非常规营销

  王召辉

   电影对一个城市旅游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庐山恋》之于庐山,《芙蓉镇》之于湘西王村,《唐山大地震》之于唐山,《罗马假日》之于罗马……城市元素经过电影的艺术包装,不仅能创造出令人艳羡的城市旅游的市场效应,在某种条件下还能为城市创造出新的旅游项目和游览景点。

   2008年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让杭州西溪湿地从此声名远播,葛优的一句“西溪,且留下”,带给西溪的旅游效应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也让日本北海道的旅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西溪声名远播后,杭州旅游相关部门迅速建立了西溪湿地的体验旅游项目,葛优乘坐乌篷船泛舟水上的水道,与徐若瑄相亲之地的茶楼,都成为了西溪新的旅游项目。

   《非诚勿扰》后,网络就有人呼吁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一时间城市电影营销的概念甚嚣尘上,许多城市都开始定制自己的城市电影,城市电影营销开始在市场发烧。

   从城市电影营销的角度,结合现在网络的短平快效应,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正悄然而生,一种新的恒等式逐渐建立,即“电影艺术+网络效应=城市旅游创新传播之道”。如果将《非诚勿扰》的成功模式归结成“电影艺术+市场营销”的有效嫁接,那么“电影艺术+网络效应”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主动出击,让亿万网民都有参与其中的可能。

   而中国的城市旅游营销,也开始步入城市品牌制胜的节点,网络广受众、宽覆盖、传播快的特点成为城市旅游传播的助推器,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旅游网络电影新传播模式。

   试想一下,与自己深爱之人相拥于乌篷船内,在清幽淡雅的茶楼品一杯香茗,倾听鸣弦浅唱之昆曲。与其说是景点打动人,倒不如说是故事感动人。

   其中的城市旅游网络电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新媒体网络传播平台价值最大化,在创意形式和传播渠道上都有创新性的利用和发挥。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规避当今城市旅游传播同质化的困境,也弥补了传统媒体只能借助城市单一元素进行传播的困扰,从而更深层次地切入到城市旅游品牌的内涵层面。

   我们需要有第三只眼来看城市,城市旅游需要创意,更需要创新。在新媒体时代下,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形象创意、品牌创新、传播创新、沟通创新,只有在创新的视角下,让大众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城市旅游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品牌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