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4):马三立的平民艺术

2011-12-05 13:51:5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云也退
点击:    评论: (查看)

小时候不喜欢马三立,嫌他说话嘴里好像含了口刷牙水似的吐字不清,把收音机音量开得很大,凑近了听半天还是不知所云。更气人的是现场观众的笑声格外响亮,好像包袱还特别多似的,急得我直跺脚。

后来却喜欢上说话快、机灵无比的马志明。最著名的《五味俱全》,马志明一气说来酣畅淋漓,尤其是最后“五味大侠”对四大魔头作的那段荒诞的演讲:

“呔,四大魔头听了:本大侠,为清除江湖败类、扫除宇宙隐患、捍卫地球之威严、维护世界之和平……要使那,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大气不污染、地面不下陷、人人住高楼、家家有电扇、穿着小西服、吃着炸酱面……”

听了十来遍,隐隐约约发现,马志明的表演里,果然有马老传下来的风格:冷幽默——侃侃而谈之中,不动声色地瞅冷子来一下。所以马家父子说相声,他们的搭档说话的机会很少,但只要一开口,准是满堂彩。马三立、王凤山讲《开粥厂》,他自称“马大善人”,满嘴酸气,把“人氏”的“氏”转文读作上声成了“人史”,这回王凤山毫不客气:

王:我好像没见过你?

马:诶,我不是此地的“人史”……

王:那么,您是哪里的“马粪”呢?

既然不是“人屎”,那自然就是“马粪”了。马志明的作品里,也常使用这样的手法,比如他介绍搭档黄族民的家庭:

马:他母亲,一胎生了两个,哥儿俩长得一模一样,这叫什么?这叫“卵生”……

黄:走!

马:你们不是双胞胎吗?

黄:双胞胎,那叫“孪生”!

马:那么“卵生”是怎么回事?

黄:鸡、鸭,才叫卵生呢……

后来听多了,渐渐习惯了他的语气语调,对马老相声的接受障碍才逐渐消除,并且知道,不能欣赏马派相声可谓人生的莫大遗憾。“帅、卖、怪、坏”——马三立是“怪”的代表,一位从来不唱,学什么都不像的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唱功,专业京剧演员都叹为观止,马三立不行,不客气说,论嗓子,马老和冯巩、王谦祥等人都可以归入末流一类的。马老表演,开头常常有一段垫话,是马三立的专利,也正因为只有马老能演,才让人百听不厌。大意是这样的:

“我,先天条件太差,眼神,眼神不好,论嗓子又难听,长这模样又怪对不住你们大伙儿的……”

这几句都是实话。马老的瘦是有名的,瘦到何种程度,用一句标准的相声用语形容,就是“前胸拍点儿水,就能洇到后背上”。接下来,马老就拿自己瘦骨嶙峋的外表解嘲:

“……其实我小时候挺好看,虎头虎脑的小胖子,谁见了都爱……大了大了变这样儿了。什么原因呢?我小时候有一年开刀,动手术,动完手术就瘦下去了。您要问什么病(停顿)——痔疮。这么点儿个小孩儿怎么会长痔疮呢?这叫‘有痔不在年高’……”

木讷、厚道的外表,一双小眼睛和一对大得出奇的招风耳朵,马三立靠着这副形象打造他的“怪”派艺术。名作《买猴》当年说红了全国,据说是因为观众太熟悉国营企业里“马大哈”们的丑态了,笑声乃发自心底的共鸣。我却对马老演的那位倒霉的国营商店采购员的形象印象深刻。因为马大哈误事,把“上东北角买猴牌香皂五十箱”写成“上东北买猴五十个”,这采购员直奔东北,面对长白山的村长和猎户硬着头皮地作起了动员报告:

马:我知道,猴很不好逮,猴是很聪明地,我们人不就是猴子变的吗?

王:你说这干什么?讲讲买猴的意义。

马:要说买猴的意义嘛……这猴是很有用地。首先,这个,猴可以耍,在文化娱乐上是很有贡献地;其次,猴能看家,见到生人就抓就挠,这猴爪子当然还是很有力量地;还有,猴毛,大概、大概、大概能打毛线……

王:甭大概,打不了毛线!

马三立的相声成为一“派”了,他索性定下了“马家不唱”的规矩。马老的用意是扬长避短,把“说”和“逗”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夸住宅》、《开粥厂》、《吃元宵》,这些段子都得听他的。《吃元宵》里的孔圣人一贫如洗、饥肠辘辘,带着颜回子路闯进饭馆喝免费的元宵汤充饥,马老表现他那副无赖相,惟妙惟肖:

马:……孔子一尝这汤,粘不几儿的,像杏仁茶……圣人想:喝几碗这个不也能饱吗?

王:嗬!

马:“伙计,这汤怎么卖?”“汤?汤不要钱。”“哦?不要钱?给来三碗元宵汤!”

《开会迷》、《似曾相识的人》和《十点钟开始》,是马老作品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三段。《十点钟开始》里的那个光说不干的家伙,先是要当政治家,表了一通决心后改成了军事家,再后来志向又成了艺术家。每一次表态都有一套固定的词:

——我要是不好好学习,我就不是党的好儿女啦,我就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啦……

——就从今天晚上,十点钟开始,我就要努力学习啦……怎么样我这态度,怎么样我这决心?你很相信我吧,我谢谢你,我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我谢谢你对我的帮助,再见,再见,再见!

然而,《开粥厂》、《吃元宵》、《十点钟开始》这些作品其实并非轻松笑料的堆积。从开头的垫话起,我发现马三立一辈子在潜心揣摩民间小人物的心态。他演绎的潦倒的孔圣人,在逗人一乐的同时也让人同情:圣人为生计所迫做了一把小人,别怪他表里不一,这世上又有谁能免俗?同样,《开粥厂》虽然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发财梦,可是“马大善人”吹嘘的施舍百姓、赈济一方的宏伟蓝图却是人们所熟悉的:正因为见惯了社会上的为富不仁,那些贫穷却不乏想象力的小人物哪个不曾怀有做一回“善人”、风光一把的奢望?《十点钟开始》是十年浩劫后的作品,马三立夸出的几句海口,听起来竟是如此悲凉:

马:……到了那时候,我走在马路上你就不认得我啦!

王:你就胖了?

马:胖?胖是胖不了了。

王:哦!

马:我是说,我就不穿这样的衣服啦!我就穿上了很好的制服啊、很好的裤子啊,我胸前是挂满了奖章啊……有了钱,有了钱我就吃啊,我吃……我吃什么好呢?

王:……

马:我吃……我吃肉包子!

别笑话这个人,60多岁的他只有这么一点可怜的愿望,只知道用表态来证明自己决心之坚定。残酷的现实留给他的时间实在不多了,而“表态”的形式一向就是把美丽的誓言变成彻头彻尾的谎言的毒剂。没人有资格指责他的朝三暮四:他能在自己的谎言面前颤抖、退却,而50年来,多少人缺乏这种勇气!

相声艺术应该是平民的艺术,可亲可敬的马老几十年来为此呕心沥血。《情绪与健康》、《讲卫生》等作品是他平民情怀的直接体现,这几个段子里,马老告诉你怎样生活、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怎样自得其乐,听来格外温暖。当然,因了自己得天独厚的喜剧模样,他忘不了在每段相声中自我解嘲一番,就是《对对子》这样的传统节目,马老都开自己一个玩笑:

王:你给你自己写副对子怎么样?

马:……我这上联是:弟兄十二我行七。

王:下联?

马:推倒四六二十一。

王: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马:……弟兄十二我行七:十二生肖,我是马,我排第七个。

王:那什么叫“推倒四六二十一”呢?

马:四六不是二十四么?推倒二十一个,还剩仨立着——“三立”。

王:嘿!

祝马老健康长寿!

 

 

视频: 相声《开粥厂》马三立 王凤山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