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评话剧《开天辟地》:有每个毛孔都炸开的感动

2011-07-29 23:26:59  来源: 文汇报    作者:记者 陈熙涵
点击:    评论: (查看)


评话剧《开天辟地》:有每个毛孔都炸开的感动
  “有一种每个毛孔都炸开的感动”

  ——上海原创政论体话剧《开天辟地》先睹记

  明天是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的日子。“当年,从上海的石库门走向北京的天安门,就剩下我们两人了。”

  ——同是“一大”代表的“董必武”和“毛泽东”在舞台上的一声共勉,拉开了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创排话剧《开天辟地》的大幕。该剧今起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著名剧作家、解放军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任编剧,话剧名导王延松担纲导演,其他主创人员均由上戏师生及校友担任,院长韩生担任舞美总策划。

 
  青砖黛瓦镶嵌西洋雕花,一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民居门楣横跨舞台上方,写实写意交织的底色,细腻地勾勒着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历史场景。一张长桌,几盏瓷杯泛着岁月的底色,扮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孙信宏在台口来回踱着步,一遍遍斟酌着台词的轻重。对于首次饰演伟人,眼前的这位“80后”终归是忐忑的。建组后,为了让才出校门的青葱少年与那个时代的人物“对接”,导演要求演员进组后互相称呼剧中人物的名字,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名字,渐渐地,戏中“生活”让他们“有了一种每个毛孔都炸开的感动”。这是孙信宏真实的感受,他告诉记者,排演《开天辟地》,他有了要入党的强烈冲动。

  先睹为快,记者昨在东方艺术中心,通过目睹彩排现场的片段,逐渐拼接出话剧《开天辟地》的脉络。该剧采用时下最流行的“穿越”叙事视角,通过现在的新天地,回溯90年前开天辟地的历史现场,完成一次风格独特的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戏是从现代开始的,当代青年记者雷子,在上海新天地的一次采访中,经时空流转,竟走进了90年前党的“一大”会场……雷子惊讶地问“一大”代表:“你们为何抛头颅、洒热血,从事这艰苦危险的革命工作?”而代表们则对雷子发问:“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会在几十年、上百年后名垂千古吗?”在这一虚拟的旅途中,雷子和13位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共成立初期的艰辛,并通过时空对话、情景再现与内心冲击交织的手法,铺开了先驱者当年气吞山河、一往无前的壮丽画卷。

  与同类题材作品多着墨于“一大”召开前后背景介绍不同,在近2小时的演出中,“一大”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2位代表共计15人组成了《开天辟地》主要表现的群像。毛泽东、张国焘、李达、李汉俊等的真实面貌被勾勒得活灵活现,他们是当年为中国寻找救国之路的众多爱国青年、知识精英的代表。而代表着当代青年形象的雷子,与当年同是青年的毛泽东就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理想以及当代青年的很多不快乐在于没有信仰等问题进行对话和追问,追问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而当时少年得志、在党内担任要职的张国焘与“一大”刚开始只担任书记员的毛泽东,则就革命救国和人生志向等问题进行了一次次交锋。随着革命的发展,两人南辕北辙的不同结局,也带给观众更多深层的思考。在尾声时,编剧为张国焘设计了一句颇具诗意的台词“人要是永远年轻多好呀!可以放弃,可以后悔,也可以重来……”而他至死也没有明白,在与毛泽东数年的较量中,最终败北的不是个人,而是不同的价值观。通过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向警予、方志敏等一组英烈在舞台上前赴后继的画面,使得“一大”召开、党诞生的意义得到进一步提升,雷子等现代青年也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

  据悉,王延松近年来的创作备受业内外人士的肯定。由他导演的曹禺经典话剧《原野》、《雷雨》、《日出》的新解读版本,极富舞台想象力。此次排演政论剧《开天辟地》,是他为数不多的主旋律创作之一。

  王延松告诉记者,让他尤其感到给力的是《开天辟地》的“穿越”叙事。通过导演《开天辟地》,他在真理雄辩与谬误醒思、性格解密与人文关怀中穿梭。他说:“通过排演该剧,我想说的是:历史,不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历史,也不仅是回望中的凝思;历史,更是一种当下的情怀,真实的、永在的、令人奋发的情怀。”

 本报记者 陈熙涵


2011年07月22日 10:2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