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打工诗歌工作坊讲稿

2011-04-26 14:33:46  来源: 工人诗歌联盟   作者:吴季
点击:    评论: (查看)

打工诗歌工作坊讲义(补充稿)
说明:这篇是以参加“打工诗歌工作坊”交流活动时准备的稿子补充和改写成的。

谈谈打工诗歌

  打工诗歌这个名称的出现,是近些年的事。它在文学界受到一些指责和歧视,文人们主要是根据所谓“纯文学”、或者抽象的“诗歌”观念责难它的。这些文人把诗歌、文化当成了自己的不可分割的财产和领地。他们通常可以接受或容忍“女性诗歌”、“边塞诗歌”、“青年诗人”、“浙江诗人”、“农民诗人”之类的称呼,他们的内部也分成许许多多相互攻击的小帮派,但是打工诗歌这个名称却让他们感到特别刺耳(更不要说“工人诗歌”了)。
  因此,出了名或者想出名的打工诗人常常抱怨“我们的声音没有人听”。遗憾的是这些打工诗人太专注于让别人听见自己的歌声,没空思考自己该为谁歌唱:为“文学”(也就是主流文学界),还是为同样境遇的底层打工者歌唱?许多人在“打工”和“诗歌”之间摇摆了一阵子,就向后者投降了——“打工”变成了可有可无、毫不重要的东西。
  “打工诗歌”在广东省内是当作品牌推出来的,带着商业化炒作成份,也得到政府支持。它的“主力”和相关“理论家”频频获奖,为了争取更大的“影响”,正朝着知识分子化的道路高歌猛进,努力地挤进“主流”。可惜劳动者在主流知识界不占什么位置,所以向他们看齐就意味着离打工者的感受及现实越来越远了。如果说当今社会缺乏打工者自己的声音,那么,诗歌界更是这样——官方、知识分子、小资是它的主流。
  在我看来,打工诗歌根本不需要辩护,它需要的是前进、提高、批评、丰富和进一步的创造。打工诗歌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外界的攻击,而是打工诗人自己方向不清,意志软弱,最终丧失了立场。
  我就按自己的理解来谈谈打工诗歌。

  “打工诗歌”,就是打工者所写的诗歌。打工生活通常成为它自然而然的、主要的题材内容,但也不一定。许多作者——尤其是打工者之外的文人——仅仅把“打工生活”当作一个题材,或者把“民工”当作一个词,一个意象,填进他们的诗里,以陈腐、造作的语言套路来写它,以展现自己的“良心”和“关怀”,结果诗坛上充斥了令人厌倦的形式主义诗歌,并且诱使打工者们以为:打工诗歌就是那个样子,那套模式。在我看来,打工者诗歌的首要目的,应当是传达出自己的心声:感触、思索、遭遇、矛盾、梦想。它的价值首先在于激发起同样境遇的打工者的共鸣。
  很多打工者选择了写诗,是因为它能够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意念表达出来。其它题材需要更多的构思,更多的精力,和更长的创作时间——工友们被压榨得最厉害的,正是时间和精力。这是打工诗歌兴起的一个特殊原因。
  对文学爱好者来说,创作是有趣的,有挑战性,还有成就感。能够自由、恰切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本身是一种幸福。参与艺术创造更有助于提升自己。有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写作过程能够深化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当代的打工者,虽然文化水平比知识界的一般水平较低些,但是跟八十多年前、或一百年前从农村到城市来打工的人相比,总体水平高出很多。所以,有一点写作能力、愿望和爱好的打工者,完全可以多尝试写些东西,包括写作日记、随想、书信、散文、小说,等等。虽然现在社会上开始有些人群关注“弱势群体”,但是工人自己的声音却仍然十分微弱。了解和学习“打工诗歌”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站在工人的立场上,准备发出自己的声音。
  “打工诗歌”是打工者文化和自我意识的一部分。由于具备了种种条件——文化水平,打工生活的酸甜苦辣,被压抑的欲望和梦想——因此它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但它会怎样发展,面貌又会怎样,需要打工者自己来创造,要取决于打工者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程度:包括阶级认同、社会视野,感受到自身力量,和发展出对社会的独立观点。总之,打工诗歌的根基就是打工者立场——我们不是抽象的“诗人”,我的诗来自打工生活,并为打工者服务。
  有一些“关注底层”的文人,对打工诗歌表示了鼓励和支持。不过打工者应该认识到,这跟“打工者立场”还是不同的。“关注”来自外部,或来自上面,至于我们,本来就是底层。关注者的立场,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立场。
  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高中生、专科学生、大学生都要进入社会底层。但他们通常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发展出“底层”意识、“劳动者”意识。所以,目前打工诗歌的作者一般以来自工厂的员工为主。

从工友的一首诗谈打工者诗歌的特征

  在工作坊交流活动中,我例举了一位名叫邓丽芳的工友所写的诗《今夜,想家了》:

    离家四年,
    我想家了,
    想给九旬祖母做顿饭,
    想为白发父亲倒杯洒,
    想到母亲坟前扫扫墓,
    ……
    可是,
    省下的路费是弟弟上学一个月的生活费,
    是父亲在家乡辛苦一个月的总收入。
    于是,我就这样无尽地想家。

我评述道:“这位工友没有多少写诗的经验,只是在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法返乡的难过的心境下,随手写下这首诗《今夜,想家了》,就写得非常之好。很精炼的几句,就把自己的思念、困境表达得非常深切。”
  但还是有工友问:这首诗好在哪里呢?有的工友觉得它很平常:我们自己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诗来呀。
  老实说,这个问题是把我难住了。艺术欣赏见仁见智,往往很难说得清楚。不过我认为还是有两点值得谈一谈:
  首先,这首诗文字朴素,感情深挚,写得也很简洁,这些都是优点。也许工友认为诗歌应该更有“文采”,而不是这么平平常常的样子,真这样看的话,那是对文学的误解。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把一种情感或一个意念集中、有效地传达出来。“我们自己也可以写得出”是一件好事。事实上,如果能够克服对文学或诗歌的某些成见,打工者会表达得更自由,更准确,更有个性。
  其次,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诗中提到的困境对打工者来说太常见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比较。这首诗的主题是常见的“乡愁”——想家,想念故乡,想念亲人。多数打工诗人都写过这个主题。但是,很多打工者写乡愁的时候,不自觉地滑进“文艺化”的陷阱。他们习惯性地从古典或现代诗歌里摘来各种“美丽的”词藻、句子、典故——李白啦,余光中啦——来代替自己的所思所感,或者费心去刻划某种“意境”,结果从作品中根本认不出自己的乡愁跟余光中那种随着腐朽罪恶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被赶到台湾去时所产生的乡愁、或者李白那种外出做官的乡愁有什么不同。这恰恰是邓丽芳这首简单的小诗的优点:你不会认错,它就是打工者特有的乡愁,诗中揭示的困境是打工者特有的困境——不是李白的,也不是余光中的。
  当然,打工者之间也会有所不同。再以乡愁为例。除了漂泊不定,现实中打工者的乡愁还和另一些因素相关——没有城市居留权;在外打工所受的压榨、冷漠、甚至冷酷使得打工者更加怀念故乡和亲人的温暖;还有一些打工者厌倦城市文明的异化、非人性,更亲近乡村生活的自然和人情味……这些,只有当我们抛开对“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成见,抛开现成的文学词藻和套路,直接思索和面对自身处境时,才能传达出来。

打工诗歌的道路/知识份子诗歌的陷阱

  写诗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诗歌的基本要求就是抒情和凝炼。但这样的要求也是很宽松的——诗歌是一种最接近于本能的文学体裁。现代诗的形式已经发展到相当自由和不拘一格的地步:它不要求严谨的格律,不要求“诗意”的词藻,只要有一定的节奏感。我们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吸收、整理我们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作品。
  诗歌需要学习,却很难“教”。最好的动力是自己的兴趣和喜爱,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从自己喜欢的作品中吸取营养,慢慢培养起感受力和批判能力,并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当然,我们需要时时回到自己的立足点:以我为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态度、观点和表达方式。不管它是多么不成熟,但它是珍贵的。劳动人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比起少数文人创作出几部“经典之作”这些事情来,重要千百倍。
  一位打工诗人曾经很好地描述了打工者写作所遇到的种种客观限制:“打工诗歌唯一的不足也可能是因为学识、视野、环境(让你每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在累得半死的情况下、除去体力的消耗,就是有心学习也精力不济,我就曾有这样的经历,刚刚拿起书,就沉沉睡去)的局限在作品上(包括结构、技巧、各种进入状态的尝试的不足)就难免显得粗糙……”粗糙不是绝对的坏事,也可以通过慢慢磨炼基本功来补足。如果我们把自己对艺术的喜好看作一种人性的追求,那么,这种追求本身也应当使我们更深刻地反对当前的这种极度压迫工人的外部环境。
  在劳动者的艺术传统中,山歌、民歌曾经是重要的形式,其成就甚至让文人们羡慕不已。这一点清楚地表明,文学并非知识份子的专利,优秀的艺术也不是只有少数的天才才能创作出来,艺术才能事实上广泛地存在于劳动人民中间,并且一度和生活、劳动紧密结合——当然,我们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才能使艺术重新成为人民的公共财富。不过,当前打工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经不同于以往,多数打工诗人的写作形式是现代诗。有些打工者喜欢写打油诗,往往写得很有趣,这也是值得鼓励的。
  对打工者来说,除了“面对自我”、“找到自我”之外,最好的学习来源有两个:打工者自己所写的优秀作品;中外的近现代劳动阶级的诗歌,或者比较贴近劳动者处境、情感和思想的诗歌(和其它文学作品)——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挖掘、继承、传播和发扬劳动者的文化传统。

  打工诗人的起点通常是知识份子诗歌。我们当然需要尽量多学习,扩大阅读范围,但同时要增强批判能力——要站在劳动者立场上批判知识份子文化中的种种偏见和“陷阱”。
  知识份子越来越脱离底层劳动者的结果是:文人们只知道“文化”,于是往往陷入幻觉——把诗歌当作圣物、把自己当作圣徒。打工诗人要破除这个幻象。艺术不是什么“高雅”、“高贵”的东西,而是“与我有关”的东西。我们不是要把艺术捧到天上去,而是要让它回到生活中来。打工诗人在创作中面对的很多障碍,恰恰来自文人们制造的成见,包括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文学规律”、“诗歌标准”。
  要想向当代的中国诗歌学习、借鉴,有很大困难。原因有两个:一,当今诗人大多在语言和意识上脱离底层社会,心理上则深陷于个人主义泥潭;二,大部分诗人水平很低,视野狭窄。通常名声越大的诗人,写得越糟。最后,即使写得好的诗人,也不一定适合打工诗人学习借鉴。
  总之,当代的文化是在没落,而不是复兴。文人们极少能提供打工者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的书架上极少能找到古今中外劳动者的作品,或是站在劳动者立场上的作家的作品,就算有,也布满了灰尘。许多来自底层的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受那些知识份子影响,模仿他们。结果是他们的地位和境遇依旧,接受的偏见却增多,思想和文字变得文人化了,成为飘浮在自己生活之上的幻影。一位史学家和散文家儒尔•弥雪来曾经指出,平民出身的作家的错误,往往在于“背离他们自己的心,他们的力量之所在,而向较高的社会阶级借用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泛泛之谈。平民作家有一个很大的有利条件,然而他们自己却毫不欣赏,那就是他们不懂人云亦云的俗套;他们不像我们一样,念念不忘现成的文句,无法抛开陈词滥调。”
  还有一个陷阱是:一些打工作者按照报刊杂志的风格和要求——往往是他们自己想像的要求——来写作,四处投稿,希望借此改变自己低下的境遇,其中多数的人失败了,可悲地浪费了许多年——他们拿这些时间去学一门技术本来要好得多。
  我的建议是:写作时,应当完全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毫无顾忌地写,而不是为发表而写。如果写下的作品恰好合适发表,那再拿去发表。

  打工诗歌不是一种“套路”,而是有待打工者不断开拓的领域。打工者的诗歌应当是自由的,并努力争取成为自由的。为此需要:一、鼓励和培养自己多写,提升驾驭语言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培养和发挥想象力,不要有任何心理包袱或禁忌,写不好也没有关系;二、提倡口语化,使作品能够更贴切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品中的语言尽可能让一般文化程度的工友们能够感受和理解;三、摆脱“文艺气息”,不是按某种模子来写诗,而是从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最深切的情感和愿望出发,尝试把我们的各种经验、印象、想象组织到诗歌里去。尽量以一种写日记的心态,向朋友、亲人或其他打工者述说你的喜怒哀乐,或者跟他们交流的心态,来写下每一行诗句。
  尽管打工者有着很多特殊的经验、矛盾和困境,但是很多方面都没有在诗歌里表达出来。可以说,“打工诗歌”是一种还没有定形,而是在不断形成的诗歌,有待于打工者们自己来抒写,来创造,来提高和丰富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