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给扮演毛泽东专业户唐国强挑刺--有霸气但缺书卷气

2011-06-30 22:43:08  来源: 新华网-大众日报   作者:逄春阶
点击:    评论: (查看)
(资料图)

  唐国强成扮演毛泽东专业户了,打开电视,总看到他在指点江山。应该说,在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中,他与古月、张克瑶演得算比较像的,起码做到了形似。但他演出了毛泽东的部分霸气,却没有演出毛泽东的书卷气。

  无论是《解放》《延安颂》《东方》还是正在播的《中国1945重庆风云》,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的动作多是:抽烟,看报,看地图,跟老乡聊天,等等。但是很少看到毛泽东读书,事实上是,毛泽东手不释卷。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有一个专门挑书箱的,叫龙开富。解放后龙开富成了开国少将,他跟部下开玩笑说:“毛主席的著作不光是主席写出来的,还是我挑出来的。”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学识渊博,他的霸气,更多的是以书卷气为底色的,是不怒而自威,不装而自尊,毛泽东是有根的人,他的根深扎在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上,他徜徉书海,思接千载,从容地决胜千里。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当年大公报著名记者彭子冈写出了名篇《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彭子冈当年像“追看新嫁娘似的”,在张公馆的面对面采访中,用白描手法还原了这位领袖:“毛先生宽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毛泽东像来自乡野的书生,这给都市记者彭子冈的印象很特别。而唐国强扮演的形象,有股霸气,但没有任何乡野气息,更没有半点书生气息。这是很遗憾的。

  唐国强的表演,我之所以不喜欢,就是感觉他太做作,太会演戏,因为太会演,也就太油了,就失去了本色。有位作家曾说,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演的常常是皮毛,而演不出那种咬钢嚼铁的内劲。而他的内劲,根源在书生意气或书生骨气,而不是草头王的匪气和简单的霸气。他是战士,也是书生,他的气质,就在刚柔之间。一个人读书少,阅历浅,两眼就发漂。如果说目光也有分量的话,那么毛泽东的目光是一吨重,而唐国强也许只有二两!差距就在肚子里没有书。书卷气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越装越不像。

  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纪鸿的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在曾国藩看来,读书是头等大事,因为他能从根上改变后天的你,读书如春雨润花,清渠溉稻,能滋养人的心灵,读书能补充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量。毛泽东曾言:“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我想毛泽东除了佩服曾国藩的指挥才能,还佩服曾国藩的好学深思。正是这一点,让他这个韶山冲的山里娃,锻造出一股冲天豪气,走出湘潭,走出湖南,走向全国,“粪土当年万户侯”,成为人民领袖。

  我曾两次采访过逄先知同志,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几年,主要是为毛泽东借书、买书。逄先知说,主席并非生于书香门第,对书的热爱完全是出于对社会、对人生、对真理的思考的需要,所以,他不同于书斋式的学究,而是把自己的读书生活紧紧地同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结合在一起。对毛泽东来说,读书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伴随他的一生。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在他八十二岁高龄,患白内障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找人来为他念书。毛泽东最后阅读的一部书是《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共读了七分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演好毛泽东,演出毛泽东的神采来,真不容易。脑子里得有很多很多东西。胸中无日月,谈吐哪会富亮色?看现在的演员,有几个人在读书?他们整天忙着拍戏,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哪有时间读书!有了名气,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明星们忙着随波逐流,哪有心思读书!可是不读书,又何以成功塑造出人物?书卷气被浮躁气、铜臭气、俗气、戾气等等一些邪气所吞噬。真正的历史人物就日渐被模糊了其魂魄,甚至被歪曲、变形,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而其书卷气,是其生命的底色之一。扮演者,不可以不注意。让唐国强演毛泽东,确实有点难为他。(原题:有霸气但缺书卷气——观唐国强演毛泽东)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