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华山何以还有一条道?评老电影《智取华山》

2022-01-15 09:28:55  来源: 星火游   作者:杨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作为西安导游,我数次带团去过华山,但对解放军智取华山的故事,只是大概了解一点,并未深究。西安封城居家,我首次观看了老电影《智取华山》,又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感到收获很大。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是1953年上映的黑白片,华山实景拍摄,导演郭维。

  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的强大攻势下,胡宗南南逃了,国民党部队旅长方子乔率残部逃上华山,企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自古华山一条道,敌已占先机的情况下,华山只能智取。解放军某团的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小分队8人潜入山区,打听到当地药农常生林曾从北峰小路上山采药,急忙赶往常家。此时,一伙国民党士兵正在常家抢粮,常生林用斧头砍伤一士兵后逃走。恰巧小分队赶到,夺回粮食,救下常母妻儿。当天夜里忽然风雨大作,常家茅草房顶被狂风掀起,屋里漏雨。侦察员们冒着大雨,用自己的被子盖在屋顶上,又帮助常家修好房子。常母深受感动,就找回常生林为小分队带路。常生林带领小分队一路上攀悬崖、登峭壁,飞渡天桥险境,趁夜色爬到北峰,接近了山顶。

  千尺幢是进华山的必经之地,被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着,大部分敌人也集中在这里;敌人司令部在西峰山顶,北峰山顶也有一部分兵力。

  按原来的计划,小分队在摸清上山小路后,当天应派人返回团指挥部,第二天带领大部队从小路爬上北峰,从北峰居高临下攻打千尺幢守敌,再攻打西峰司令部。可是,小路上的独木桥因为风吹日晒已经烂掉,小分队已经无法原路返回。如果走绕路返回团指挥部,需要2天时间,可时间不等人。一道难题摆在了小分队的前面,必须做出决断。

  小分队开会商量了下一步行动。会上,战士们战斗热情很高。不过,战士们认为凭分队的8个人,虽然能拿下北峰的敌人,但占领北峰后就会受到西峰司令部和千尺幢敌人的两面夹击。拿不下千尺幢,大部队就上不来,小分队只能死守北峰,大部队也只能硬攻千尺幢,伤亡必然很大。如果这样,不但侦察小分队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而且后果不堪设想。

  队长刘明基听取大家意见后,提出了小分队不但可以拿下北峰,还可以拿下千尺幢的看法。他分析了我方的两个优势。第一,侦察小分队人少,便于灵活的袭击。敌人只相信“自古华山一条道”,所有防备都对着千尺幢的下面,对上面没有防备。这对进攻是有利条件。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我们是人民解放军,而敌人是丧家之犬、惊弓之鸟,完全凭天险壮胆。一但天险被打破,黑灯瞎火的摸不清我军来头,一定荒作一团。就算领头的人再顽固,当兵的都不想送死,会乖乖投降。

  听完队长的话,战士们豁然开朗,打消了顾虑。这是一个以一当百、大胆进攻的方案,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原计划的灵活的方案。

  经过周密的部署和配合,战士们果然轻松的缴了北峰敌人的枪。山上道士盼来了解放军,主动承担了看守俘虏的任务。紧接着,小分队顺山势而下,途经百尺峡,对千尺幢发动突然袭击,枪口、手榴弹对准了睡梦中的守敌。小分队犹如神兵天降,本来就厌战、担惊受怕的守敌士兵惊慌失措,纷纷准备缴枪,但被守敌领头的喝住。他耍小聪明,想通过谈判拖延时间,等待西峰司令部援军来救。小分队识破他的阴谋,顺利控制了千尺幢的全部敌人。

  当时,敌人在千尺幢上安装了一块5分厚的铁板,是正面进入华山唯一通道。现在,这块铁板被小分队掀开了。小分队派人送信到团指挥部,又在千尺幢发送了信号弹。没多久,大部队从千尺幢进入华山,控制了西峰司令部顽敌,俘虏、歼灭了华山全部敌人。美丽的华山,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上。

  《智取华山》是一部经典的好电影,给新中国惊险片开了个好头。我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富于故事性。

  一部好电影,必须要会讲故事。这部电影取材真实,按照“寻找进山小路-改变原定计划-控制北峰和千尺幢敌人-攻克全部华山顽敌”的主线开展,设置了寻路受阻、解救药农一家、风雨夜补屋顶、险过独木桥、讨论攻防的会议、谈判阴谋等扣人心悬的主要情节,故事一波三折,脉络清晰、层层推进,让人很容易进入电影预设场景中,观赏性、故事性强。现在有些电影故弄玄虚,观众看完了也不知道到底讲的是个什么主题;有些电影舍弃丰富、真实的现实、历史题材不用,瞎编乱造、神魔鬼怪,故事逻辑漏洞百出、牵强附会。这些方法都是脱离观众的做法,显示的不是主创的高深,而是愚蠢。

  这部电影用写实的手法,把故事和镜头对准基层士兵,着力塑造工农兵形象,是对毛泽东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创的延安文艺新风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富于思想性。

  电影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反映了解放军的良好作风,揭示了解放军打胜仗的根源。解放军能神兵天降华山北峰,不是有什么神功附体,而是有群众路线。小分队解救药农常生林的妻儿后,坚持住院子里,夜里遇到狂风暴雨,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进屋躲雨,而是拿出全部被子盖住屋顶漏雨的地方。常生林一家世代独守上山小道的秘密,但他爷爷采药摔断过腿,他父亲采药摔死在险道上,常生林母亲害怕自家绝后,对让常生林带路顾虑很大。解放军的优良作风,让常母一家深受感动,常生林毅然带路,这才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神话,最终帮助解放军智取华山。

  毛泽东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是对人民战争思想的经典概括。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这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他们战斗力的根本来源,也是人民军队与古今中外所有军队的最大区别。

  小分队仅凭8人,就敢主动进攻几百守敌,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军的政治优势。刘队长指出的两个点,就是体现。守敌士兵毫无斗志、一触即溃,除了全国大部已解放的大形势,人民军队优待俘虏的宽大政策(回家发路费、还分给土地),也是瓦解敌人军心的利器。国民党对解放军瓦解军心的这一套恨之入骨,但又无计可施。

  这部电影很好的反映了人民战争的思想,真实呈现了人民军队何以战无不胜。“自古华山一条道”,这是千百年来的常识。然而,到了人民军队的手里,因为有了群众路线、人民战争的指引,华山还有一条道被打通了。这条道,既在华山山上,更在百姓心里。

  第三,富于艺术性。

  这里不妨引用原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钟惦棐的评价。他说:该片的惊险样式是建立在它高度地发挥了人的意志力量,把普通人认为不能的事变成可能的这一点上……这对于一切工作都是极有价值的。人们被它吸引住,当然不在乎这一场战斗的斩获,而是看到了人的力量被无限地发挥,看到了意志力量对于人的伟大作用。

  此外,我觉得电影用不少镜头展现华山的风景,用不少台词表达对祖国秀丽山河的赞美,这是对严肃的战斗题材的美学补充。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政权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环境下,人民群众倍加珍惜祖国的山山水水,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政权。因此,这种补充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完全必要、恰到好处的,是和当时的观众高度共鸣的,哪怕今天依然能激发观众的感同身受。

  新中国是建立在血与火的斗争基础上的,然而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是出于对中华民族领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出于对人民的热爱。

  电影里刘参谋的原型,是“全国特等战斗英雄”刘吉尧。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主创人员两次深入采访刘吉尧,也采访了国民党方面的当事人,剧本是根据真人真事反复修改、打磨的。主演郭允泰11岁参加八路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参拍该片前刚赴朝鲜战场体验生活,这些为他塑造角色提供了生活基础。主创团队这种敬业、认真的精神,是这部电影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最后,结合智取华山的历史,我想谈一点对导游讲解华山景区的体会。

  导游这种职业,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往往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讲解本身上;一般西安导游对华山的人文、历史、典故都比较熟悉,而对智取华山的过程,也和我一样往往一知半解;导游的讲解,通常是杂而不精的,要做到广博而又精专确实不易。然而,通过学习智取华山的历史,我体会到华山的战斗故事是精彩、跌宕的,背后的道理是深刻的,和所有党史上的故事是相通的,值得导游朋友们像对待华山的历史典故一样,精专学习、认真对待。

  除了做好服务,我们的工作应该努力回归讲解本身,用更全面、深入的讲解,赢得车厢掌声、游客的惊喜,塑造西安导游爱岗敬业、业务精专的形象。

  西安城正在努力争取解封中。希望疫情早日散去,来年春暖花开时,我们能给游客讲华山故事,带领他们感受西岳壮美!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