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长篇小说:天与命(第六章)——谨以此书献给全国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朋友们

2020-06-21 10:52:48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宋一臣
点击:    评论: (查看)

  第六章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令人兴奋的时候,察隅处处充满着笑声。

  沉寂千年的土地被重新焕醒,终于睁开了沉睡的眼睛,舒展身体,万物复苏,花草树木竞相生长,争奇斗艳,向人们展示着新容.山更绿了,水变清了,简易公路修通了,荒坡变成了良田,连天上的大鸟都快乐的飞翔着.才两年多的时间,八团的军垦战士们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经过艰苦的努力,已经把察隅改变了模样。

  团部驻地下坝坡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机关有了大礼堂,服务社,照相馆,食品小作坊也建起了五六个,卫生队新增加了两间病房,每逢节假日,附近的藏族同胞也跑到这里来购物照相看病,显得十分热闹.全团所有的连队,全都搬进了自己盖的新营房,营房内红砖石墙,有水有电,整齐划一,干净卫生,真是今非昔比,令人感叹人的巨大能量。

  由团党委抽调精兵强将,历时半年时间,修建的大工程——幸福渠,通水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清澈的渠水从雪山上一泻而下,流过森林山涧,流过藏族村庄,流向田野,流向各个连队的伙房时,知青们欢呼雀跃,高兴呼喊,终于喝到甘甜的水了!再见了苦水,幸福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更让人欣喜的是,由于有了水,全团各个连队普遍把旱田改为水田,试种的“察隅稻”,竟然亩产达千斤,口感能接近天津小站大米。现在全团几乎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够支援当地藏族同胞。

  此时的李小虎已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信念,已经深深扎在每个知青青年的心里,大家已经把察隅作为了自已的第二故乡。

  这天,李小虎和几位知青代表受连队的委托,带着自产大米到山上僜人村寨走访慰问,这是西藏中印边境地区人数极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到来,受到了僜人家族的热烈欢迎。热情好客的大爷大妈给他们敬献了哈达,还回赠了不少山上的野果。

  李小虎知道周美华最喜欢吃这些野草莓,刺梅,野桃子,自己没舍得吃,就留了点,准备下山后,拐到团部看看周美华,请她品尝品尝。

  这两年,李小虎和周美华的关系一直在升温.俩人只要有空就凑在了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相互之间使个眼色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特别是有一次俩个人的手碰在一起,李小虎趁机亲了一下周美华,这一下好像洪水冲破了闸门,从此俩人约会时总要亲热一番,都好像喝醉了一样.幸福无比.这不,周美华被借调到团里军务股工作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日不见思念愁。李小虎觉得满肚子的话都想给周美华说,夜里做梦还梦见自己满山遍野的追赶着周美华玩着……

  团军务股属于团部机关序列,负责管理着除干部之外,全团三千多名知青,职工等人的具体事务。

  李小虎找到军务股,在挂着牌子的另一间办公室,见到了周美华。周美华正和另外两个女知青,整理着资料,抄写着表格。

  周美华见到李小虎高兴的跳了起来,急忙给两位女知青介绍:“这是我们连的李小虎,我的好朋友。”

  两位女知青停下手中的事务,也过来与李小虎热情握手。周美华也顺便给李小虎介绍:“这是二连的王娟,新乡的。这是六连的肖秀英,郑州的。”

  李小虎赶紧从挎包里掏出野果子放在桌上。自豪的:“看我给你们带的草莓,野桃子。”

  周美华和另外两位一看,高兴的扑上去,抓起来就吃。

  李小虎:“放心吧,我都洗干净了。”

  两位知青美滋滋的吃着,周美华和李小虎坐在一旁边吃边说:“小虎,我早就想找你了,这不事多。星期天还得弄这些表格,都休息不成,回连队还得请假,菅的可严了。”

  李小虎关切的:“工作量大吗?”

  周美华:“不算很大,但不能出错,都是师里和生产部要的,有时间限制的。”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交给了李小虎,“这部长篇小说写的很好,我看了,你拿回去看看,可感动人了,一个星期后还给我,这是我找别人借的。”

  李小虎一看,原来是本《欧阳海之歌》,高兴的说:“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没找到,太好了,我看完过按时还。”

  两人高兴的说着,突然门被踢开。

  原来是副团长康铁山走了进来,他四十出头,尖嘴猴腮,脸色灰暗,由于长期抽烟的缘故,牙齿都是黑的,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是善良之辈.据说他原是边防团的副团长,不知什么原因,脱下军装,转业来到八团当副团长。

  康铁山一脸严肃,看到李小虎,居高临下的问:“哪个连的?干什么的?”

  李小虎忙连忙站起:“报告首长,我是十连的,来团部办事情。”

  康铁山不再说什么,对着周美华三人不满意的说:“以后工作时间不准吃东西,看把这地方弄得乱七八糟的,赶紧收拾干净了!继续干活.”说完,黑沉着脸,“评”的一声关门走了。

  吓得两位女知青赶紧收拾,归位工作。

  周美华不解的:“他平时看见我们总是嘻嘻哈哈的,今天怎么了?真是神经病!”

  李小虎见状,觉得继续待在这里不太合适,连忙与周美华道别,离开了军务股。

  太阳升的老高,司马屯的社员们都已经上工.在知青住的小院里,黄东成吃过早饭觉得浑身乏力,懒洋洋的.没有评上高工分,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付出的心血算是白流了,退一步讲自己不够评高分的条件,那最起码也该给个九分吧,谁知道竟然和干的很一般的知青列为一个档次,心里越想越恼火。

  他觉得有点头痛,干脆请了半天假在屋里休息。在其他的几个男知青上工后,他收拾完餐具,正准备休息,发现装粮食的麻袋竟然被老鼠咬了几个窟窿,这可得赶紧补上,否则口子越咬越大,非把粮食啃光不可。

  他找来针线拿着麻袋走到小院里,坐在板凳上开始慢慢修补……

  “黄东成,黄东成……”外面传来一个女子的叫声。随着声音,大队革委会主任侯得福的女儿侯大菊提着一壶油进到院子里。

  侯大菊原在县二中上学。也是三年级的学生,与黄东成同岁,在知青下乡的浪潮中,回乡务农,虽说有点胖,但活泼可爱,充满了朝气。她看到黄东成在院了里坐着,高兴的说:“你在呀。大队补助你们知青点上的花生油,我给你捎过来了,来,拿着……”

  黄东成抬起头来,见是侯大菊,平淡的:“放那儿吧,我正忙着呢。”

  侯大菊把油壶放在石头台上。见黄东成正缝补着麻袋,关切的:“你还会干这活,小心扎住手。”

  黄东成平静的“知道”。

  侯大菊热情的:“你工分的事,我给我爸说了,说对你不公平。我爸说,他给范队长打招呼,让他给你调成九分。”

  黄东成一向对侯大菊敬而远之,并不领情,不卑不亢的:“那就谢谢了,没事请回吧。”

  侯大菊不想走,随手搬过一个凳子坐在黄东成的旁边,有意的:“来,让我帮你缝。”说着就准备伸手抢活……

  黄东成大吃一惊,急切的:“别,别,别,我自己能行的,能行。”侯大菊不由分说的捡起了地上的线……

  黄东成着急的把麻袋放在地上,一脸严肃地站起:“大菊,我自己能行,我一个人干就中,你,你有事情快去忙吧,别在这里耽误功夫,真的。”

  候大菊见黄东成执意不同意,也不再坚持,站起来拍拍手,大方的:“好,你自己干吧,记住慢点儿,别扎住手,我走了……”她说着笑嘻嘻的走出院子……

  黄东成望着她的背影,大声的:“谢谢了!”

  候大菊走到院外,稍一回头,发泄的:“哼,木头!”

  “六一”儿童节之后,羊毛屯小学喜讯频传:在参加公社举办的文艺汇演中,童声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获得了一等奖,一台标准的乒乓球台也配发给了学校,公社并将学校列入了文体活动示范点,重点扶植。学校校长史北林也被评为全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提前晋升一级工资,其他老师也不同程度地领到了补助,全校师生都是喜气洋洋的。

  胡文静在公社汇报演出结束后,次日就回到队里继续劳动,连个表扬也没有得到,好像什么事都是应该的,谁也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和存在。

  倒是老贫农耿爱国觉得胡文静在学校演出这件事上还是有贡献的,没有她的努力,学校得不了奖.大队不能默默无声,装耷作哑,于是三番五次找大队革委会史主任说事讲情,史主任觉得对待出身不好的知青必须严格要求,控制使用,不能表彰.后来经不住老耿的磨蹭,觉得不表示表示也不合适,遂让小队给胡文静多记了六十个工分,也算是奖励吧。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