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晋朝崛起之平定西南

2019-10-16 14:20:1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4sjs4
点击:    评论: (查看)

  第四节:平定西南

  司马昭在谋划统一战略时更改了父亲最初为曹魏制定的先统一东南的战略,秘密地把战略统一方向调整到西南。这是因为司马氏长期经营西北,那里成为司马氏集团最重要的统治区,司马懿的治理下西北已经从最初曹魏最荒凉的地区变成生产发达地区,甚至曾为东部饥荒提供粮食救济。司马昭平定招抚了羌族和鲜卑,在西北异族都效忠司马氏,西北地区士族和军队对司马氏也最忠诚,司马昭自己也曾帅军深入攻打到汉中腹地,对当地的地理情况了解,最重要的是蜀军连续北伐威胁到司马氏最重要的统治区,而且蜀国的政治黑暗,内部矛盾最严重,几乎完全失去民心,这些都促成司马昭把统一方向转向西南。公元263年司马昭七次辞让晋公后,召开会议:提出治兵缮甲六年,若伐吴需通水道、造战船这是千万人工,十万军队上百天准备的,而且现在是夏天暑热容易患病,还是应该先伐蜀,三年后再伐吴,能顺流而下。现在先绊住蜀军姜维在沓中不能东顾,出骆谷攻汉中空虚之地,散锐卒掠野,剑阁和关头不暇守险,刘禅昏弱,人心动摇,其亡可待。司马昭的这一战略可谓捕捉战机的经典谋略,当时姜维在沓中避祸,他把蜀道的防御都撤除,仅守在两个要害关口,汉中确实是空虚的,是伐蜀的最佳战机。但是司马昭的意见几乎遭到全体众臣反对,而且消息也传到蜀国,姜维上奏刘禅增兵汉中,统一的机会似乎将要丢失了。

  司马昭厉害就在于他的果断和智谋,他见姜维没有回到汉中,刘禅也没增兵,当机立断,不顾众人反对,用军法强制出兵,而且是秘密部署,他把杜预和卫瓘派往关中钟会军中,把师纂派往邓艾军中。邓钟二将是仅有的支持司马昭出兵的,司马昭决定不去亲征,因为这样能迷惑蜀吴,大规模军事行动若司马昭不去领导,可以让蜀国放松警惕,同时司马昭让召集东部数州的军队,让唐咨造船做出伐吴的样子,他在洛阳准备伐吴也能让吴国惊恐自守,没有心思去援助蜀国。九月邓艾和王颀、杨欣、诸葛绪等把姜维困在沓中,钟会派李辅包围乐城,荀恺包围汉城,大军顺利进入汉中,胡烈帅军更是很快夺取了阳平关,只要夺取剑阁,那司马昭谋划的剑阁不暇守险的部署就能完成,战事就会很快结束。十月司马昭正式受封晋公,接受灭魏派的拥戴,缓解群臣共同反对伐蜀造成的矛盾,提升自己声望压制反对伐蜀的意见。蜀国当时一片混乱,急忙向吴国求援,但吴国担心司马昭是佯攻蜀国而伐吴,没有派兵向西,而是主力向北攻寿春、南郡,不敢援蜀。只是在姜维骗过诸葛绪后,抢先向南退到剑阁才勉强挡住了钟会的南下。邓艾上奏司马昭,按照司马昭的锐卒掠野的方针,提出绕过剑阁,从阴平偷渡野战,不顿兵剑阁的意见,得到司马昭的批准,司马昭还下令让钟会援助邓艾,田章被派去援助邓艾。

  钟会仍帅主力攻剑阁,而邓艾帅军经阴平历经险阻,邓艾甚至亲自裹毡下滑,渡过山岭突然攻克江油,绕到剑阁后方,这时若蜀国守住绵竹,姜维派出一半兵力也能夹攻消灭邓艾,但是蜀军到绵竹后没有坚守。十一月邓艾写信诱骗激怒诸葛瞻,造成诸葛瞻杀邓艾使臣出战,在野战中邓艾击败诸葛瞻攻占绵竹,然后帅大军直逼成都。就像司马昭预见的,蜀国士女内震、人心动摇,刘禅已经没有作战的勇气,举国而降。姜维归降钟会,密谋挑拨钟会和邓艾内讧,借机复国,钟会帅军向成都进发。司马昭在派出邓艾、钟会二将后,也做了预防,派遣贾充跟在钟会之后进入汉中,同时派李胤在关中做第三梯队,司马昭和邵梯谈论战况远景,赞同邵梯评价钟会有可能异动,但是精确判断战后蜀国人心动摇不会支持钟会,西北的部队全都是忠于司马氏,也不会和钟会谋叛。邓艾因骄傲不听司马昭劝说,要求明年伐吴,又不把刘禅送洛阳,结果被钟会陷害,群臣都认为他谋反,司马昭只能下令押回邓艾。钟会在姜维挑拨下叛乱,但是司马昭已经赶到长安,成都忠于司马氏的军队占绝对优势,真正和钟会造反的仅有亲兵,追随姜维起兵的也很少。卫瓘、胡渊、杜预、丘建、庞会等领导很快平定了叛乱,邓艾、钟会、姜维死于乱军。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优待蜀国归降的樊建、董厥、张绍、邓良、费立、谯周、陈寿、文立、郤正等众臣,让罗宪、霍弋等仍官居原职,免除蜀地百姓五年的赋役。司马昭虽然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蜀国,但仅有的支持他统一的邓艾、钟会被杀,不得不放弃三年后统一东南的计划,延缓统一战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