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晋朝崛起之四种势力

2019-09-18 14:46:18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4sjs4
点击:    评论: (查看)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都相仿,社会结构总体都是由四种势力组成,最上层是宫廷,其次朝廷,再次地方、基层是民间。四种势力在东汉中后期的情况是宫廷由外戚、宦官把持;朝廷是门阀和豪族控制,地方是士族庶族为主,民间是百姓和寒微。东汉经过羌族乱和桓灵时期的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中央政府的稳固也严重动摇,四种势力中:宫廷的外戚和宦官就是腐朽黑暗的代表;朝廷的门阀和豪族已经跃跃欲试地准备争夺最高统治权,地方的士族忧国忧民,庶族也准备推翻政府;民间百姓和寒族全部都痛恨腐败黑暗的东汉政权,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一百多年后统一中国的司马懿家族这时期的情况是怎样呢?东汉的司马氏是兵学世家,在政治地位上不是外戚,也没有像杨氏、袁氏那样的四世三公的门阀地位,但是司马苞已经任三公了,算是豪族地位,他以清廉正直闻名,和杨震关系密切,司马氏在地方也有很多官员,是地方士族领袖,主要是以士族为主。

  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家族就是河内士族,在四种势力中算是第三等级,在当时士族是被打击压迫的势力,后来的党锢主要就是针对士族的,杜密、蔡邕、孔融、范滂等士族和豪族同党李膺、陈蕃都被迫害,荀淑、陈寔等被排挤,朝政完全被外戚宦官把持,门阀和豪族多数都附和,进一步动摇了东汉统治的民意基础,加剧了各派的矛盾。私学家学的作用在东汉发挥的重要影响,思想是意识形态和理想志向的基础,门阀、豪族、士族都有私学家学,兵学世家司马氏、孙氏都建立政权,司马懿儿孙统一了中国,体现了乱世中武装斗争永远是最重要的,另外杜氏、贾氏、钟氏等研究《左传》的士族也发挥重要作用。荀氏的私学《荀子》也在治国理政方面发挥重要影响,王氏《礼》、《孝经》、《春秋》也确立其政治地位和声望。虽然曹氏是宦官发展起来的,曹嵩时任太尉成为豪族,到曹操这代是研究《史记》作为家学,也建立了政权。

  刘备是寒族,学卢氏私学《礼》在政治上有才能,也建立了政权,但军事能力弱。东汉中后期的四种势力是群雄并起的基本社会力量,而促成群雄并起的是异族乱华。四种势力中外戚和宦官都在东汉中后期没有私学家学的基础,没有门生和学者人才,治国理政能力弱,基本都是借助皇权作威作福,担任重要职务,外戚和宦官虽然很多出身寒微或庶族,但是对百姓疾苦和生计毫不关心,已经被腐朽落后享乐贪婪污染,只能让东汉政府进一步腐败瓦解,失去民心。这时期的门阀往往因为长期任三公等高级官僚,变得腐败怯懦,安于现状追求享乐,很多事情附和外戚和宦官,即使有能力的袁绍、袁术等也都有要夺取最高统治权的愿望,对政府忠心下降。门阀最重要的组成刘氏宗亲,这时也有很多觊觎皇权,后来的刘表、刘璋等都割据称雄。豪族多数也有取代汉室的愿望,但是因为力量弱于门阀,表现的更隐蔽,曹操就是代表。

  士族庶族在地方虽然占主导,但是因为思想意识形态差异,对社会的态度也不同,司马懿和荀彧等士族更多是忧国忧民,甚至想挽救政府危机,因为他们教育程度高,信守忠孝伦常的意识强,即痛恨现实,又想挽救汉室,所以有很重的矛盾心理。庶族亲近士族,痛恨政府,像董卓等从底层靠战场上拼命成为地方官的庶族对汉室毫无感情,长期不得不讨好贿赂外戚宦官只是增加他对汉室的怨恨,庶族有的受腐败黑暗影响而残暴反动,有的像贾诩受士族影响具有进步性。百姓和寒族都是痛恨汉室,因为他们受压迫甚至比庶族还厉害,因为连贿赂本钱都没有的百姓和寒族只有出力卖命被压迫,过着朝不保夕,生死难卜和流离失所的生活。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就是代表百姓和寒族对汉室的态度,起义推翻汉室是百姓的愿望,这是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异族乱华是东汉群雄并起的重要因素,后来在晋朝乱华的民族中,很多在东汉已经开始乱华了,匈奴、羌族、鲜卑、乌丸等在东汉已经发动过多次的战乱,很多都已经内迁到中原,在异族入侵和黄巾起义后走向乱世的东汉政府,四种势力建立的政权和割据中,很多都和异族有密切联系,影响一直延续到晋朝统一后很久。在研究历史中,要想了解中国当时政权的强弱、善恶、进步或落后必须要全面认识宫廷、朝廷、地方、民间四种势力的具体状况和思想态度,这是内因,而异族的情况往往是最重要的外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