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12)

2019-05-23 15:32:3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东海之韵
点击:    评论: (查看)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12)

  (十二)别战友泪洒沧海  悼英烈血祭碧空

  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悲壮惨烈,石破天惊。六十多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随风消逝,但志愿军空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却历历在目,永载史册。年轻的飞行员们初战长空,血染征衣,用火红的青春谱写凯歌,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父亲生前多次说起这场战斗,我虽未亲身经历,却也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刻骨铭心。

  中朝(苏)联合司令部的指挥所座落在丹东四道沟一个叫“接梨树”的地方,隐蔽在大孤山脚下坑道内,四周密林环绕,灌木丛生,即使在50公尺内,也很难发现。坑道外的树林里隐蔽着高射机枪阵地和天线,警卫战士严阵以待,时刻防止小股敌特偷袭和敌机空袭。

  走进指挥所,墙上写着“请勿吸烟”的警示语。坑道内放置着几张桌子,其中一张桌子的玻璃台板下,工工整整地写着:“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这是作战处顾前处长的墨笔,引用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的古训。正面墙上挂满了地面和空中的作战态势图以及火炮配置图,显示出敌我双方的作战状态。在一张大桌子上摆着沙盘,显示的是朝鲜三千里江山的微缩模型,沙盘上方纵横交错地悬挂着铁丝,铁丝上悬吊着飞机模型,供立体标图用。

  1951年11月30日,空联司指挥所里,各科战勤人员紧张而有秩序地忙碌着,司令部的参谋们头戴耳麦,伏案疾书,不停地记录着各种数据,标图员则根据这些数据作出平面标图和立体标图。作战参谋们向空中的呼叫声此起彼落,他们及时将指挥员的命令通过无线电向空中传达。指挥员则认真聆听,不时发出询问,对瞬息万变的战况做出准确判断。紧张热烈的战斗气氛笼罩着每一个人。

  在朝鲜战争中,空军安享宁静的机会并不多,短暂的安宁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被突如其来的战况打破。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一次生死诀别,和美机迎头相撞乃家常便饭,早已习以为常。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副司令员刘震,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这时都在指挥所里,刘亚楼亲自坐镇指挥。

  大和岛相距鸭绿江只有70多公里,前两次轰炸比较顺利,竟然未遇美军,实属罕见。15点12分左右,我机群混合编队刚过龙岩浦,高度700公尺,突然听见一名杜-2轰炸机的通讯员报告“发现敌机”,刘亚楼看了看手表,估计米格-15护航机群应该已经起飞,快要和轰炸机汇合了,反问道:“是我们的飞机吧,会不会弄错了?”回答他的是F-86掠空而过的尖啸声和震耳欲聋的炮击声,紧接着空中报告,敌机向我开火,战斗在瞬间打响了。

  几秒钟之后,带队长机报告发现敌F-86机群一批,从左前方飞来 ,紧接着拉-11护航战斗机发现第二批F86机群,从侧后低空向我机群飞来,一场空中血战一触即发。继而耳机里持续传来高分贝的交火声和嘈杂的啸叫声,空中的呼叫声变得急促而不清晰。刹那间寒冷的指挥所里,气氛一下子从冰点骤然升到沸点。先前平静有序的氛围,陡然突变,有人如厕分分钟时间,转眼间已杀得刀光剑影,天昏地暗。天上的激烈战斗,震撼着坑道中指战员的每一根神经,可以说当时天上有多激烈,指挥所里就有多紧张。

  当空中报告敌机向我们开火时,刘亚楼厉声命令道,“要狠狠地打,按计划坚决前进,决不后退。谁退回来我枪毙谁!”只见刘亚楼右手拿着一支笔,左手拿着一根教鞭,在空中挥舞比划着。此时耳机中已渐渐听不到机组人员的报告声,而此起彼伏的射击声,爆炸声,尖锐嘈杂的啸叫声混成一片。每一个剧烈的爆炸声和呼叫声都让在场的人们心跳加速,神经绷紧,因为那不是意味着光辉的胜利,就是意味着壮烈的牺牲。

  尽管和战区相距几十公里,指挥所仿佛和空中战区零距离接驳,空战中的各种交火声,通过无线电报话机,分分秒秒传进指挥所,夺人耳目,扣人心弦。鏖战中由于收不到空中的准确数据,标图员无法根据这些数据来正确标图,有几次标错了图,让刘亚楼大发雷霆。

  刘亚楼时年41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他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参加过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指挥过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斗。1939年1月,刘亚楼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参谋专业学习,这是苏联第一个以无产阶级战神名字命名的高等军事院校。二战中刘亚楼在苏联参加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被授予少校军衔。抗战胜利后,刘亚楼从苏联学富五车,凯旋而归。在解放战争中,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参谋长,在参与指挥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武汉渡江战役中均大获全胜。

  1949年解放军组建空军,有着留苏学历的刘亚楼出任我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当时中国空军的“家当”全部集中在朝鲜前线,志愿军空军涵盖了中国的全部空军。尽管留过苏,然而术业有专攻,在空中如法炮制陆军的战略战术并不能胜算,陆军猛虎也不等于空中雄鹰,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老革命不啻遇到了新问题,为原封不动照搬昔日兵计付出了沉痛代价。“狠狠地打”其实是多余的话,我军飞行员在陆军都是打鬼精英,以弱制强远胜钟馗,现在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指挥和科学的决策,很可惜……。第三次轰炸留下的宝贵教训和这些也不无关系,毕竟人无完人,隔行如隔山。

  此刻刘亚楼眼中冒火,咄咄逼人,手中的教鞭在每张桌上击打着。尽管事后他也向下级赔礼道歉,检讨自己有军阀作风,请求原谅或者处分,可是他的脾气众所周知,战斗失利,怒不可遏的时候,大家都能理解,谁也不吱声。

  和11月6日第一次轰炸大和岛旗开得胜大相径庭,顺风顺水没有持续,我杜-2轰炸机群和拉-11歼击机组成的编队在龙岩浦上空突遇美军伏击,从半路上杀出的三十多架F-86,象一群凶神恶煞的马蜂,黑压压地扑了上来。

  敌机群从轰炸机自卫最薄弱的侧翼开火,企图分割我编队。只见F-86歼击机在我轰炸机编队中上下穿梭,距离近得仿佛触手可及,F-86翅膀上两道黄色的横杠不时在我飞行员眼前晃动。

  一般情况下,轰炸机只能轰炸,不能像歼击机那样可以主动进攻,在没有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轰炸机深入敌后是非常危险的。执行轰炸任务必须按照“轰炸诸元”预设的航线飞行,除非临时改出轰炸任务。30年代末走马上阵的螺旋桨轰炸机此时性能已略显老旧,不仅不能和F-86单打独斗,更没有F-86那样主动进攻的自由空间。F-86可以任意翱翔,前后夹击,里外穿插,上下翻滚,左右开弓。可以首先抢占有利高度,速度,方向和突破口,抓住敌人的弱点先发制人。

  空战史上,每逢遭遇强敌,轰炸机大多会走麦城,轰炸机深入敌后作战,每一次都可能“天路幽险难追攀”“壮士一去不复返”。二战期间,轰炸机的坠毁率在各机种中也是最高的。1943年3月30日的夜里,美英空军轰炸纽伦堡,95架皇家空军的轰炸机被当场击落,75架被打成重伤;同年8月1日深夜,德国王牌飞行员贝尔卡,在5分钟内就击落了4架英国皇家空军被称为“空中堡垒”的重型轰炸机,每架飞机上六名机组人员命悬一线,魂断蓝天……战史上,轰炸机部队遭遇优势歼击机痛击的战例数不胜数,只有在拥有绝对制空权时轰炸机才能大摇大摆,来去自由,我军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将面临此情此景。

  一架杜-2轰炸机中有四名机组成员,机组人员有各自的分工,坐在前舱的是飞行员和负责投弹的领航员,坐在后舱的是通讯员和射击员。那时候轰炸机只有飞行员有一门炮,射击员只能靠机关枪还击。在执行任务时,通讯员和射击员负责飞机后面的安全,飞行员负责前面的安全,而领航员则要专心瞄准目标,不能心有旁骛。

  从侧后偷袭拉-11的F-86很快就冲乱了护航机队,目的显然是想分割护航机和轰炸机编队,好让另一路飞贼无忧无虑地攻击满载炸弹的杜-2机群。

  轰炸机的机动性很差,在炸弹没有投出去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轰炸任务,就必须保持编队,按照事先确定的“轰炸诸元”数据飞行。轰炸机的三角形编队,可以防止敌人从后侧翼的攻击,但当敌机从前方左右两侧攻击就很难反击。

  大多数飞行员来自陆军,在陆军殊死搏杀中练就的英雄虎胆是我军的绝对优势。虽然飞行技术有限,但是斗志昂扬,临危不惧,面对敌人的强大机群,我军飞行员个个视死如归,坚决完成任务。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空中拼刺刀在此一举!

  战斗已经打响,大队长高月明让通讯员用无线电告诉大家:一定要保持队形,千万不要让敌人冲散了。当时轰炸机的瞄准器还很落后,飞机不能随便更改航线,否则领航员便无法找到正确的投弹点。因此轰炸机编队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要尽量保持编队。

  美军335中队马歇尔曾在回忆录中以称赞的口吻写道,中国的轰炸机编队像“抱鸡婆”一样,越打越紧。图-2队形越打越密,对于一切外来的干扰,处变不惊。 马歇尔不知道的是,他袭击的中国轰炸机中,除高月明有作战经验,其他人都在航校学习不到一年,战斗科目训练不足20小时。

  一场强弱悬殊的较量开始了。

  在猛烈的炮火下,轰炸机编队一直保持着队形向目标空域靠近。吴清江所在2中队位于编队中间,此时他正在用瞄准镜瞄准大和岛上的灯塔,当他打开弹舱时,回头看了眼左、右僚机,确定他们是否跟着自己开了弹仓。吴清江发现右僚机的左发动机着火。报告后,吴清江继续自己的工作,搜索目标、调整投弹装置……约2分钟后,吴清江又回头看了一眼,右僚机的左发动机火很大了,右发动机也已着火。未到达轰炸目标,2中队右僚机左翼折断,坠海,机组成员张孚琰、陈以德、澹台国君、王道哲牺牲。

  轰炸机的纵队队型各中队间相距约500米,F-86不断在其中穿梭攻击,意图冲散编队,让轰炸无法完成。紧接着,2中队左僚机也被击中。

  距离目标上空还有两三分钟时,位于编队最前面的大队长机右僚机也被击中,高月明在无线电中反复呼叫毕武斌机组,命令他们跳伞,却始终没有得到答复。后据大队长机通讯长吕凤彩判断,右僚机多名成员都已重伤或牺牲。驾驶员毕武斌重伤后仍坚持操控飞机,他驾驶着熊熊燃烧的飞机,依然紧跟编队。渐渐地右僚机开始下滑,随后飞机开始下落,但没有一个人跳伞,在失去控制前9枚炸弹同时投下, 吴清江回忆说:“那不是正常投弹,而是在投弹装置被打坏后手动操作的。估计机组成员当时已经身负重伤。”

  投下9枚炸弹后,飞机冲向轰炸目标,摇摇晃晃地朝大和岛方向撞去。遗憾的是由于距离太远,它们在距离大和岛两三千米处坠海。机上毕武斌、李祥华、周先余、何国基4名战士光荣牺牲。后来,空军司令刘亚楼把这个英雄的机组命名为“空中董存瑞”。

  当刘玉堤和牟敦康等人驾驶着米格-15歼击机赶到时,双方激战正酣。刘玉堤清楚地记得,他从高空往下看,发现我方好几架飞机都已经着了火。心急如焚的刘玉堤一下子从高空俯冲下来,对准一架敌机就开火了。一开炮他才发现,由于起飞匆忙机务人员还没来得及给他打开瞄准镜。“其实,没打开瞄准镜也能打着,但前面就是我们自己的飞机,我怕误伤,就没猛开火。”至今,刘将军回忆起来仍扼腕叹息。一击不中,F-86向下一拉飞走了。

  我轰炸机群后尾的三中队承受着敌人的巨大压力。位于编队后方的3中队左右僚机先后被击中,发动机起火,但仍然保持编队飞行。

  宋风声驾驶的左僚机的右发动机中弹起火了,接着,左发动机也被击中,烈火和浓烟迅速地向座舱蔓延。他一面大声地向大队长报告:“飞机起火,我们坚决同敌人战斗到底!”一边驾着着火的战鹰继续向大和岛前进。

  火越来越大,宋风声向机组成员发出命令:“你们赶快跳伞!我留下来坚决完成任务!”

  “机长,我们不跳!”机组其他成员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不能作无谓的牺牲!我决不会给机组丢脸!”宋风声的双手仍然紧把着驾驶杆。

  战友们含着热泪,离开座舱,跳伞了。宋风声驾着飞机,犹如一条火龙向敌巢冲去。随着一声巨响,宋风声与敌人同归于尽。3中队左、右僚机相继坠海,机组成员宋风声、关文佐、张传鑫、梁志坚、曹新广、何冲、王登龙牺牲,被打断右腿的陈海泉跳伞后生还。

  激战中,梁志坚驾驶的右僚机也被敌人击落了。失去左右僚机后,3中队长机邢高科成为敌机攻击目标,敌人加紧对中队长邢高科驾驶的长机进行攻击。邢高科镇定地叮嘱机组的同志:“坚持顶住!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支援前面的机组完成任务!”

  一架敌机从侧后方打来了一串炮弹,“哗啦”一声,后舱盖打得粉碎,呼啸的寒风一涌而进,几乎使人窒息。飞机方向舵面被打坏、操纵杆几乎被打断,正在后舱奋战的通讯长刘绍基头部负伤,鲜血染红了半边脸颊,他顾不上抹一把脸上的血迹,依然抱着机枪对准左前方袭来的一架敌机。当这个家伙离他只有450米时,刘绍基狠狠地按下了电钮。“嗒嗒嗒!”敌机翻了个跟头,扭过屁股就跑。刘绍基紧跟着又是一个连发,子弹像长了眼睛似的,全钻进了敌机肚子,“轰”的一声,敌机凌空爆炸了。空战史上增添了活塞式轰炸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新纪录,更为称奇的是,还是一架负了重伤的轰炸机。

  敌人疯狂地穿来穿去,负责掩护的拉-11也遭到了猛烈攻击。第一次轰炸大和岛没有遇到敌机,这次出征前领导跟徐怀堂,王天保他们说,第一次敌人吃了亏,这次很可能要拦截,你们要做好准备。于是,徐怀堂,王天保他们出征前专门研究了一番如何用拉-11打F-86,没想到这回真派上了用场。

  在轰炸机群抗击敌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时,副大队长王天保驾驶的歼击机陷入了7架敌机的包围。优良的装备,绝对的多数,敌人满以为击落王天保轻而易举,但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要论性能,螺旋桨飞机没法跟喷气式飞机比,拉-11的时速只有700公里,而F-86时速有1000多公里。可拉-11灵活,做一个标准转弯只需要21秒,比喷气式飞机快。王天保在天上转,瞅准机会就嗒嗒嗒开炮,开完炮他一翻身就跑开了。身后的F-86也跟着王天保转,可没有他转得快,没办法瞄准。

  眼看我轰炸机一架架被击伤击落,王天保心急如焚,他想这回轰炸机可能保不住了,但我绝不放过你们这些狗强盗,我要和你们拼到底!王天保是从陆军调入空军的,虽年轻也是老资格了,当时担任歼击机大队的副大队长。

  王天保这回是豁出去了!只见他猛一蹬舵,将飞机的坡度增到最大,切半径紧紧咬住最后一架敌机。第一架敌机立即转弯前来解救,但无奈喷气机速度虽快,对付活塞式飞机却因转弯半径太大,一时切不上来。利用这个时机,王天保迅速发射出一串炮弹,打得敌机冒着黑烟而逃。这时,第一架敌机咬了上来,王天保不断灵活地切半径,将活塞式飞机良好的水平机动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一次次摆脱敌机的攻击,并乘机用瞄准光环再一次套住了一架敌机。这样打行不行?王天保当时心里也没底,于是他把心一横,索性打得狠一点。“嗒嗒嗒——”三四十发连珠炮,喷着火光向敌机射去。随着炮钮的按动,敌机迸裂出许多个火球坠落海里,一架F-86就这样被击落了。

  一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F-86喷气式战斗机,另一方是老式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一方是飞过几千小时参加过二战的飞行员,另一方是刚出飞行学校大门,第一次打空战的毛头小伙子。王天保成为中国第一位用螺旋桨飞机打下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员,他的名字被永远记录在中国空战史上。抗美援朝后,周总理特地向毛主席举荐,从而王天保成为第一任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

  在王天保6次开炮、击落1架F-86,击伤3架敌机的同时,大队长徐怀堂击落F-86机1架,副中队长王勇、刘卓生也各击伤F-86型机1架。

  歼击机大队长徐怀堂也是从陆军来的,虽然当年才27岁,已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同志。徐怀堂1940年参加新四军,枪林弹雨,南征北战,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6年东北老航校成立,徐怀堂是首批学员之一。

  徐怀堂擅长驾驶侦察机,在抗美援朝中,他多次单机深入敌占区进行侦察。通常来说,单机侦察风险很大,因为没有其它飞机作掩护,单兵深入,孤掌难鸣,飞行员执行侦察任务中牺牲时有发生。徐怀堂胆大心细,智勇双全,多次深入虎穴,拍摄了大量敌阵地照片,为我军指挥机关提供了第一手可靠资料。在第一次轰炸大和岛前的11月2日,空2师4团大队长徐怀堂率拉-11型飞机4架,对车辇馆至椴岛、大和岛、小和岛上空进行照相侦察,为第一次轰炸大和岛旗开得胜奠定了基础。在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战役中,徐怀堂身为歼击机大队长,为杜-2轰炸机保驾护航。

  当F-86在我机群中上下穿梭,横冲直撞时,徐怀堂正驾驶拉-11紧紧地跟在我杜-2轰炸机身后,突然,一架F-86从高空对着我轰炸机俯冲下来,冒然进入徐怀堂视野,就像一头顾前不顾后的猎物闯入了猎人布下的罗网,年轻的大队长眼明手快,反应迅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毫不犹豫地立刻用瞄准器套住这条黑狗,泄光弹,穿甲弹,爆破弹依次射出,三弹“伺候”,一瞬间F-86撅着屁股,冒着黑烟,向海中栽去。从战后照相底片上看,六发炮弹全部射入敌机机舱部位,也就是说,徐怀堂都没有给敌机飞行员留下跳伞的时间。

  活塞式歼击机击落了喷气式战斗机,我英雄的志愿军空军创造了又一个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敌方是30多架最新式的F-86喷气式战斗机,我方是20多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然而,敌方是罪恶滔天的侵略者,我方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咱们训练飞行员用的飞机都是日本人留下的破飞机,一架飞机上最多有100多个补丁;咱们飞行员训练不到一百个小时就上战场了,但是照打胜仗,照样能打下美国飞机。靠什么?靠的就是勇敢!

  2015年元旦,我们登门拜访了父亲的亲密战友徐怀堂叔叔,多年未见,91周岁的徐怀堂叔叔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们很快谈起了大和岛战斗,徐怀堂叔叔讲起他击落F-86时,非常形象而风趣地比喻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架F-86企图袭击我们的轰炸机,它只顾着前面,没想到我在后面把它打掉了。”

  听着徐怀堂叔叔的讲述,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一个年轻英武,机智勇敢的空军战斗英雄。我忍不住问徐怀堂叔叔:“你们第一次打空战,当时你怕不怕?”徐怀堂叔叔说:“打仗时根本就想不到害怕,看到那么多战友牺牲,就一心想着去消灭敌人!”是啊,象徐怀堂叔叔这些革命老前辈,和阎王小鬼不知打过多少次交道,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打仗不仅凭战技,更要凭勇敢,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军第一代飞行员,大多数是泥腿子出身的老革命,他们没有经过深奥的学习和系统的训练,仅仅学习了飞行的基本知识,作了短暂的飞行科目训练,就风尘仆仆地投入了抗美援朝空战。他们从雏鹰到雄鹰的成长过程,没有舒适的摇篮,没有甜美的奶酪,完全是在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残酷战斗中练就的!

  要想打下一架F-86谈何容易!美军飞行员都是飞了几千小时经过二战的王牌飞行员,而我们志愿军飞行员硬是用活塞式歼击机击落了喷气式战斗机,打下了美军F-86佩刀式战机,粉碎了美机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靠的是在革命战争中练就的顽强素质,这些质朴的情感和顽强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战斗勇气。我从心底里佩服这些空战中的天才,蓝天上的勇士,他们是我眼中的大明星,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在前沿岛屿待命的我陆军官兵,目睹空中的惨烈情景,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志愿军轰炸机编队共9架飞机,4架被击落,4架被击伤。16架为轰炸机护航的拉-11在性能上和F- 86悬殊太大,但团长徐兆文仍率部顽强抵抗,保护大队长机不被击中,保证了轰炸机编队空中指挥的畅通。战斗中,拉-11被击落3架,被击伤1架,何岳新、周宗汉同志牺牲。

  很显然,这是一次从装备到经验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的较量,但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敢于同敌人进行殊死的空中搏斗,虽然伤亡较重,但也让敌人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美军看到轰炸机已遭重创,尽管占据一定战场优势,但由于担任殿后任务的牟敦康领衔的米格-15已经赶到,另外F-86受油量限制,不敢恋战,对我发起攻击5分钟后退出战斗,向着韩国方向飞走了。

  我轰炸机群仍然在坚定地向着大和岛挺进,终于,我机编队飞到了大和岛上空。此时,9架轰炸机只剩5架,他们依然保持着队形来到大和岛上空。一声令下,复仇的炸弹似瓢泼的大雨倾泻了下去。大和岛上火光冲天,浓烟四起,敌人的巢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化作了一片火海。这是志愿军空军一次成功而又悲壮的轰炸!轰炸大和岛任务终于完成了,我带队长机庄重地下达命令:“左转返航!”机群越过渐渐散去的硝烟,迎着太阳飞去。

  当完成任务返回机场后,刘玉堤发现出征的24架米格-15回来了23架,唯独不见牟敦康的踪影。刘玉堤问牟敦康的僚机严忠祥:“你的长机呢?”严忠祥回答说,牟大队长看到敌机打掉了我们一架拉-11,他追下去,后来就失去联系了。

  后来,严忠祥在给牟敦康的父亲牟宜之的信中写道:

  牟大队长见我们空中友邻部队,正遭敌机攻击,即奋不顾身前去扑救,我跟着他攻击三次,即失掉了联系。后来,我用无线电大声喊他,但始终没听到回音。

  尽管谁都没有看到牟敦康牺牲的一幕,但大家推测,他可能是在俯冲追击敌机时,没有拉起来,冲入了海中。刘玉堤对记者说:“我们飞到轰炸机上方,眼看着自己的飞机着火往下掉,你想他能不急吗?”

  按照性能说,F-86和米格-15各有千秋,F-86低空性能好,而米格-15则高空性能优越,低空性能一般。这也是造成牟敦康最后没有拉起来的原因之一。

  谈起第三次轰炸大和岛,徐怀堂叔叔虽然打下了一架F-86,却显得心情很沉重。他告诉我们,我轰炸机遭到美军伏击后,被击伤击落数架,飞行员被迫跳伞。但是下面是茫茫大海,时值寒冬,飞行员落入海中如不能及时救生,便会在冰冻刺骨的海水中活活冻死。在抗美援朝空战初期,我军还不懂得空战中如何救生,既没有部署,也没有海上救生的设施。在那场战斗中,跳伞的飞行员几乎全部未能生还,只有射击员陈海泉跳伞后被海水冲到一块礁石上,奄奄一息之际,第二天被登上大和岛的陆军同志发现才捡回一命,但永远失去了一条腿,成了终身残疾。

  大和岛一战,从战斗开始到结束只有五分钟,在这场闪电战中,轰炸机、拉-11和米格-15编队共有19名战士牺牲。对于新中国空军而言,这是极为惨烈的损失。出征时的九架轰炸机,返航时只有四架,其中只有两架飞回沈阳机场,另两架因受伤严重,已在前沿阵地上紧急迫降。

  尽管我军在以往战争中成功练就了一套地面作战的战略战术,然而还没有独立经历过如此严峻的大规模空战,缺少经验的弊端如期而至。如果当时轰炸机扔掉炸弹,超低空转入空战模式,F-86在超低空时性能优势被削弱,螺旋桨战机的性能却可以发挥到极致。如果飞回我地面阵地上空,本来损失也许不会那么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那时我们还不懂这些技战术原则,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长空比翼中,机会转瞬即逝,我军被迫在500-800公尺,在F-86性能很好的空域与敌决战,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当然要吃亏。兵家经典云“毙敌一千,自损八百”,三炸大和岛完成了我空军第一堂必修课,其历史意义远远超过该战本身。只有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轰炸雄鹰才能展翅远航。大国空军的千里之路,轰炸机队的永恒主题,我军从大和岛开始……

  机组人员返航回到基地时,热腾腾的庆功宴已经摆满了桌子。桌上摆着36个人的碗筷,可此时还有十多个飞行员没回来,看着桌子上那些空着的碗筷,谁也吃不下去。后来团里领导宽慰大家说:“大家先吃饭,现在我们还在呼叫。”但大家都知道,那些战友们是永远也不可能回来了……

  徐怀堂驾驶战鹰,鏖战苍穹,亲眼看见那么多朝夕相处的战友折戟天涯,血祭碧空,禁不住泪如泉涌。落地后请他赴庆功宴,他嚎啕大哭,死活不去。后来开庆功会,上级领导给他颁发奖章,他也坚决不去,他还沉浸在失去战友的巨大悲痛之中。男儿有泪不轻弹!徐怀堂接受不了眼前残酷的现实,那么多生龙活虎的好战友,在几分钟的激战中说没就没了,怎不让人撕心裂肺,扼腕叹息!情同手足的战友激战长空,血染征衣,为保家卫国献出了满腔的热血和年轻的生命,怎不感天动地,气贯长虹!

  是夜,志愿军50军登岛成功,一举拿下了大和岛、小和岛,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拔掉了志愿军的“眼中钉”。

  

  

  附:

  轰炸大和岛飞行人员名单:

  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

  一中队:

  高月明、刘恩阳、吕凤彩、郭宗江。

  李源一、吴清江、傅春荣、赵培勇。

  毕武彬、李祥华、周先余、何国基。

  二中队:

  柳文瑞、杨柱魁、洪巨涛、戴文遥。

  杨大方、陈修理、侯重建、邝锦章。

  张孚琰、澹台国君、陈以德、王道哲。

  三中队:

  邢高科、温宗元、刘绍基、吴良功。

  宋凤声、陈海泉、关文佐、张传鑫。

  梁志坚、何冲、曹新广、王登龙。

  一中队右僚机毕武斌、李祥华、周先余、何国基等4位战友光荣牺牲,将至目标上空,遭炮击起火,着火的飞机投弹后冲向目标。

  二中队右僚机张孚琰、陈以德、澹(tán)台国钧、王道哲牺牲。(双发着火坚持平飞3分钟)

  三中队左右僚机,(均被击中着火)。机组成员宋风声、关文佐、张传鑫、梁志坚、曹新广、何冲、王登龙牺牲,被打断右腿的陈海泉跳伞后海滩上生还。(4人跳了伞3人牺牲)

  另外被击伤机组人员:

  一中队长机高月明,通信长吕凤彩,被击伤。 左僚机有人员被击伤。

  二中队长机水平安定面中弹,操纵连杆打掉4/5。柳文瑞,领航长吴清江,被击伤。 左僚机杨大方,(右方向舵被打个大洞)通讯员侯重建,被击伤。

  三中队长机邢高科,方向舵面被打坏、操纵杆几乎被打断。通信长刘绍基,射击长吴长功,被击伤。

  后来,李源一,调到独立四团改飞轰六。参加了首次1965.4.14空投原子弹试验。

  刘恩阳(1959年8月12日南京夜航训练牺牲)。邢高科、温宗元(1952年6月13日齐齐哈尔夜航训练于靶场上空牺牲)。

  拉-11:

  攻击队(轰炸机後方)

  徐兆文、于长富(亡)、徐怀堂、赵旭、王延洲、周振冬、何岳新(亡)、周宗汉(亡)。

  直接掩护队(轰炸机两侧)

  钱焕章、王敏、王天保、余敦兰、刘卓生、梁兆树、王勇、陈良平。

  

  附: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1)连载 - 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09/96104.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2)连载-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09/96429.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3)连载 - 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09/96848.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4)连载- 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10/97479.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5)连载 - 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10/97957.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6)连载 - 历史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510/98844.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7)连载 - 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10/99087.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8)连载 - 网友杂谈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1511/100960.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9)连载 - 文艺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511/101416.html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10)- 历史 - 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601/106821.html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