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书店(独幕剧)

2019-05-05 14:31:17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文咏
点击:    评论: (查看)

timg (65).jpg

  书店

  ——独幕剧

  人物:女出纳——50岁左右

  职工甲——接近退休年龄;爱用罐头瓶泡茶

  职工乙——40岁左右,郊区口音。穿一件菜市场肉贩子常穿的那种深色大褂,带白线手套

  一对青年男女

  老年知识分子——秃顶,戴眼镜

  电信局工人两人

  摩登女郎

  摄影爱好者数人

  旅游团——包括导游一人,游客数名

  书贩子

  中年男子

  时间:国庆假期的某天,下午2点到4点之间

  地点:灯市口附近一家旧书店

  说明:

  舞台背景是一排旧式的褐色书柜,摆满书籍——以旧书为主——书脊向外。舞台中部放一张长条桌,亦摆满书籍,书脊向上。演出期间条桌始终将演员与观众分隔开。可于条桌下方设一活板门。年老的男职工坐于条桌后,无台词时或出神或饮茶。

  舞台左侧设一弹簧门,带铃,演员从此上下场。门内立玻璃柜台一圈,女出纳坐于其中,侧对观众。柜台内摆放古籍善本。整个演出期间,女出纳和男职工均处于舞台上。

  舞台右侧有一小门,上书“顾客止步”四字,年轻的男职工从此上下场。

  从幕后不时传来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行商的吆喝声。安静时,头顶可闻朦胧的鸽哨。

  第一场

  【男女青年各持饮料上】

  男:你是第一次来么?

  女:对呀。

  男:你等我十分钟,随便看看,歇会儿再走。

  女:好。(随手取下一册书)哎呀,都是旧书。

  男:怎么,你没逛过旧书店么?

  女:没有。

  男:真土。

  女:那是,我们村儿啥都没有,哪像你们大城市。

  男:那今天哥带你见见世面,待会咱们上王府井转转,你回家也跟能跟乡亲们吹嘘吹嘘了。

  女:德行!

  出纳:哎!没网了。

  职工甲:嗯。

  男:那边有漫画书,你喜欢的,还有《读者》《知音》。

  女:讨厌,我才不要呢。

  男:十分钟,我保证。(然后沿着书架向右一边浏览,一边走开)

  女:好,不着急。(从条桌上拿起一本书来看)

  第二场

  【青年男女、职工乙】

  职工乙抱一摞旧书上。

  职工乙:严刑拷打……(看钟表)欧,还有三个小时下班喽!

  出纳:三个小时?你想让我们上到几点啊。

  职工乙:你是嫌长啊,还是嫌短啊?

  出纳:要我说今天就不应该上班。

  职工乙:(向女青年)劳驾让一下。(将书放在条桌上,然后分门别类的插到书架上)不上班?看来你是觉得冤啊。

  出纳:啊,怎么了?

  职员乙:你得这么想,这是在保障群众的文化生活,你这么一想……

  职员甲:那就更冤喽。

  女青年:请问这本书多少钱?

  职工乙:后头写着呢。

  男青年:(走过来)你拿的什么书?孔庆东,你喜欢他?

  女青年:你呢?

  男青年:我早看过。这一阵儿没怎么上新书。给我吧。

  出纳:哎,我说,怎么又没网了?

  职工乙:让联通来修来,我给他们打电话了。

  女青年将两本书递给他,两人说笑着往柜台走去。

  职工乙由右侧下。

  第三场

  【青年男女、老年知识分子】

  老人从左侧上,朝出纳微笑打招呼。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书,戴上眼镜细细看。

  出纳:65。

  男青年:微信可以么?

  出纳:不行。

  男青年:刷卡呢。

  出纳:刷卡……现在没有网主要是,最好是现金。

  男青年:(踌躇地)这不麻烦了么。(向女伴)要不先放这儿,回头我上网给你找电子版的。

  女青年:我上网找过,没有。

  男青年:那就先存在您这,回头我取了钱再来。

  出纳:行。

  两青年说笑下

  第四场

  【老人、两工人】

  老人:(向职工甲)哎呀,不行了,看一会书眼睛就花了。今天您值班啊,大过节的也不能休息,真辛苦。

  职工甲:还行吧。

  老人:老没见您了,我还以为您退休了呢。

  职工甲:(含混地)没。没有,没有。

  老人:你看这些书,多好啊。原来我一看这样的书就想买——这里得有多少资料啊——现在不行了,看也看不清了,脑子也跟不上了。但是呢,还是想干点事,邓小平讲话叫发挥余热,哈哈哈。哎,不过人老了确实得找点事干。我昨天看电视,里头有这么句话: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这句台词要反复练习,做到一字一顿)你别说这里面就有一个普世的价值。人类么,就是这么一代一代地生老病死,新旧交替。所以趁自己还能动,还能写,还应该多留下点东西。

  职工甲:是,您这是?

  老人:我给你们带了几本书,您看看给放在哪儿?

  两工人自右侧上。

  工人甲:您好,中国联通的。

  工人乙:您这儿上不了网了?

  出纳:对,对,快请进。(起立将电脑指给他们看)

  工人甲:(向乙)今儿你来个从头到尾的,我看看练得怎么样了。

  工人乙:好嘞!

  老人:您给看看(向职工甲)

  职工甲:待会让小边给您看,我的眼睛也不太好。(喝茶)

  工人乙:师傅,线路有光。

  工人甲:有光上不了网,什么可能?

  工人乙:接笔记本测呗,排除局端问题。

  工人甲:可以。

  工人甲沿书架浏览,取下一本翻看。

  工人甲:哦,这都是原来图书馆的书吧?

  出纳:对,基本都是旧书。

  工人甲:我说呢,封面就能看出来。(翻到封底)你看这借书卡,这小纸袋——还是手工叠的呢。不过您这书可够贵的。

  出纳:贵么?

  工人甲:那可不,定价1块2,您这儿卖45,翻了多少倍啊。

  出纳:您不看这是哪年出版的,那会1块钱跟现在能比么?这都多少年了,馒头现在都多少钱一个了?

  工人甲:嗯,您说的这个倒对。

  出纳:还是啊!

  老人:主要是啊,那个年代文化匮乏,出版不了什么东西,所以成本高,哪像现在(向出纳)您说呢?

  工人甲:这就跟我们单位原先的图书室一样,也是一排一排的书架;皮儿上都跟这个似的。我记得那会儿什么书都有,小说、名著……跟这一样,扣一个章:什么什么厂藏书。原先每个单位都有。

  出纳: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

  工人甲:后来慢慢都取消了——没人看。扔书的时候我还跟他们去看了呢,码了好几三轮车,都当废纸卖了——我还捡了一套《聊斋》回家呢——我估计送您这儿来横竖还能多卖点钱。

  出纳:那也得看。

  工人乙:师傅,接笔记本还是不行。

  工人甲:那怎么回事啊?

  工人乙:是不是转换器坏了?要不就是光纤不好。

  工人甲:拿来我看,(对乙)你去车里拿两根方头的线来,先换个线。

  工人乙下,甲将转换器的插卡取出,向亮处看了看。

  工人甲:我借您这的圆珠笔用用。

  出纳:给您。

  工人甲用笔尖将插卡上的拨码拨动了几下,再插回去装好。

  出纳:那原来的图书室干什么用了?

  工人甲:改理发厅了,后来又改录像厅。

  出纳:吓。

  老人:你是联通的?我跟你说,家那个网,特别慢。每次我跟我美国的孩子视频,他就说你们这是什么网啊,太,太怎么着来着,那话我还不太会说。他说爸爸你看我们这边儿,家家都是一千兆上网,而且还便宜。

  工人甲:您家里的网不归我们,我们是对单位的。

  老人:我就是说呀。你们看看人家外国。你们应该向人家学习了。我小孩在美国十多年了,他说国内现在的用都是人家三十年前的技术,可是价钱硬比人家还贵。这合理么?

  工人甲:三十年前,三十年前什么技术啊?

  老人:反正就是比人家落后,还比人家贵。(忽然想起似的)哎,要不总理能三番五次让你们降价么?总理都觉得你们贵。这就是垄断嘛(向出纳)您说是不是?

  工人甲:这您跟我说不着了。

  老人:对呀,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嘛。也不是你的责任,也不是我的责任,那总得有人负责吧。(向出纳)所以我那天参加一个研讨,我就说,中国人千万不能忘了邓小平。我们能有今天,他的功劳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什么叫历史转折关头,那个电视剧您看了没有。那里面演的都是真的。(这时从幕后传来磨刀剪的小贩打抢镰的声音,老人的台词听不清了)那个时候,封闭落后,老百姓挨饿……成天……

  此时唤头声渐近,老人不得已提高了音量

  老人:……不愧为伟人。我说邓小平他最伟大的举措有两个:第一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第二就是搞了经济特区。拿我自己来说,原先我没有地位的,属于臭老九!从那以后,我们知识分子也被纳入先进阶级了,我也能抬起头来做人了。再有一个,国门打开了,我可以和国外的学者切磋交流了,眼界变开阔了,思维从那个“两个凡是”里面解脱出来了,所以我说这是双重的解放!在那之前……(向工人甲)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我可是真挨过饿。不光粮食、副食,连做衣服的布都控制。像你这种块头儿,要做一件衣服那麻烦了,光布票就得攒好长时间。就算你攒够了,也没用,工厂生产不出来呀。现在哪能想象这种事。(略停一停)尤其是饿死人!现在哪还听说过饿死人呐。

  工人甲:对,现在都是撑死的。

  工人乙上

  工人乙:师傅,线拿来了。

  工人甲:先换上。

  二人摆弄电脑

  老人:(笑着对职工甲)边师傅今天也上班啊?

  职工甲:您等会吧。

  老人:好的,我不着急。(又拿起书来看)

  工人乙:师傅,好了。看来还真是线的问题。

  工人甲:您来看看吧,可以用了。

  出纳摆弄电脑。

  出纳:好了,谢谢,谢谢!

  工人甲:那行了,我们先走了。

  出纳:等会,我给您拿瓶水喝。

  工人甲:不用,不用,您忙吧,我们走了。

  出纳:没事儿,拿着吧。

  职工甲:多谢二位了,慢点儿。

  工人甲:好好,再见!

  二工人下

  第五场

  【老人、职工乙】

  职工乙抱一摞书上。职工甲向老人那边做一暗示。

  职工乙默默上书。

  老人:(抬头发觉)呦,边师傅。我正等您呢,请您给我鉴定鉴定。

  职工乙:什么呀。

  老人:我这有点书,我先给您送两本样子来。这个书名我不知道您听过没有,一本叫《红太阳的升起》,一本叫《左祸》都是内部出版的。

  职工乙笑笑,不理会。

  老人:(从兜子里拿出书,郑重地摆在条桌上)您看。

  职工乙:(继续上书)不要。

  老人:您说什么?(等待一会儿)我的意思是,我这个书就算送给你们,因为书是好书。为什么呢?我刚才跟这位师傅说了,我现在眼睛不太好,看不了这么小的字。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启发,受教育。所以我准备捐赠给你们。

  职工乙:您呐,自己留着吧。

  老人:不,您没听懂我的意思。我就是想把这本书放在你们这,方便以后做学问的人。你们不用给我钱。或者你也给我两本书,咱们交换也可以,互通有无嘛。

  职工乙:别,别,别。您拿走就行了。人家做学问的也不用这个。

  老人:不是,我跟您说。我家里还有好多别的书呢,我就想能让你们帮我利用起来。因为有很多人都没有机会没有渠道读这么真实的书。

  职工乙:哎,您自己留着吧。(转身欲走)

  老人:那这两本不收,其他的收不收啊?

  职工乙:您拿来再说吧。(下)

  老人:(讪笑着,向职工甲)你看这人,说着说着就走了。哎呀,不要,你看看。那我还收着吧。(走到职工甲旁边,把书给他看)你看,这书多好,内部印行,仅供参考,多可惜啊。

  职工甲:(用似笑非笑的鼻音)哼,哼。

  老人:(慢吞吞向外走)哎,行吧,我还收着,没准我那孙子从日本留学回来会想看呢。

  职工甲:嗯,留着吧。

  老人:(向出纳)这片云彩又上来了。不会又下雨吧。

  出纳:嗯。

  老人:好,再见了您。

  第六场

  片刻沉默之后职工甲起身一边活动四肢,一边向门口走去。

  职工甲:(指柜台)刚才那俩小孩没拿书啊。

  出纳:没有,钱不够,又刷不了卡。

  职工甲:吓,跟女朋友出门不带钱。

  出纳:那可说呢。不过这小伙子经常来,我对他有印象。

  停顿一下

  出纳:哎,那谁的告别会什么时候开?

  职工甲:什么时候?都开完了!

  出纳:你去了?人多吗?

  停顿片刻

  出纳:他儿子结婚没有呢?

  职工甲:结什么呀,对象都没有。

  出纳:不是前两年谈着一个呢?

  职工甲:(摇头)那天我们就说这事儿。你说这孩子,自己三十大几了,就那个条件,还得挑来挑去的。谈一个吹了,谈一个吹了。

  出纳:怎么,条件高啊?

  职工甲:那都不叫条件,那叫考验!你就说人家谈对象去的地方:固定的第一个,动物园,还得是野生的——要看这姑娘有没有爱心。爬香山一个——看她有没有毅力,身体素质好不好。看话剧一个——看人家有没有文化修养。还得去玩那叫什么——就是都闭上眼,一会你死了,一会我死了那个——说瞎话儿似的。

  出纳:杀人啊。

  职工甲:对,就是那个——看这姑娘智力怎么样。

  出纳:真逗。

  职工甲:必须这几关都过了,考验合格,才开始谈。好不容易有一个入围的,说吃顿饭庆祝庆祝吧,结果那姑娘上来点了个烤鸭,又不乐意了,说人家不会过日子。吹了。

  出纳:哎呦,真够逗的。那谁愿意跟他呀。

  职工甲:估计得是不爱吃烤鸭的吧。

  出纳:有人不爱吃烤鸭么?

  职工甲:嘿,这都说不准。

  出纳:不过我觉得(指柜台)刚才这对儿肯定能成。

  职工甲:你说了能算么。

  出纳:你信不信?咱俩打赌。

  职工甲:赌什么呀?人家成不成能让你知道。

  出纳:我跟你说,他们俩待会儿要是回来,这事就能成,要没回来,就拉倒了。我告诉你,我见过多少对儿了,我还不知道。

  第七场

  【摩登女郎 摄影爱好者们】

  摩登女郎穿迷你旗袍和高跟鞋,艳妆盘头,由摄影爱好者簇拥上

  摩登女郎摆出各种造型,摄影爱好者各选角度拍摄。

  摄影爱好者:哎,美女往着边看,头再侧一点。

  摄影爱好者:美女站在这,用这些书当背景,对,拿起一本,就像正在看,对了。

  一位摄影师上前将女郎手中的书拿走,换一本封面更鲜艳的画册。

  出纳和职工看了一会儿

  职工甲:(若有所思地,缓慢地)昨天我们家吃的炸酱面。

  出纳:嗯。

  职工甲:(喝茶,停顿)XXX非说新学了一个做法,用肉末炸酱。哎呦,吃得我呀。

  出纳:舒坦吧?

  职工甲:什么呀!根本咽不下去。我说:炒菜您可以搁肉末,炸酱哪儿行啊。胡闹嘛。

  出纳:炸酱得用肉丁。

  职工甲:没错!而且得是五花肉,切成小指甲盖儿这么大的块,先不搁油,就煸那个肥肉,用肉本身的油去炸这个酱。

  出纳:对,反正我们家就是多搁肉,肉和酱各一半。

  职工甲:也不能太多了,不然该拌不开了。

  摄影爱好者:(递给女郎一把纸伞)好,转身,眼睛看这边儿。你就想象自己是一个民国女子,你正在等你心爱的人,哎,对了。

  另一个摄影爱好者:大家抓紧啊,现在光线正好呢。

  出纳:就得是一口一个肉丁,一口一个肉丁,那才好吃呢。

  拍摄结束,女郎抱肩瑟缩由众摄影师引导下。

  第八场

  【旅游团】

  导游带领一干游客上,其中老人数名,儿童数名。导游持小旗,别麦克风,游客戴统一颜色棒球帽。

  导游:好了,文化之旅的朋友们,大家这边走,我们这一站要参观的是老北京最著名的文化圣地——(咳嗽)这间书店始建于清朝末年,是一家全国知名的老字号。当时由洋务派大臣康有为上书慈禧太后,从庚子条约尾款中拨出多少呢(着重地)30万两白银建造的。

  众游客羡叹

  导游:建成之后洋务派就把这里作为宣传变法维新、科学救国、民主改革的基地。著名的戊戌六君子经常在这里聚会,商议暗杀慈禧太后。

  老年游客:您刚才说什么君子?

  导游:(咳嗽,皱眉)那个您不用管。那么大家看,当时的革命党人(指顾客止步的牌子)就把这间屋子作为制造和储存炸弹的工厂。大家先听我讲啊,不要走开,讲完了会留给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的。

  游客:那个刺杀慈禧的是张作霖吧?

  导游:(捂住麦克)不,是蒋介石。

  众游客点头

  少年:哎,妈,这有《天龙八部》

  另一少年:在哪儿?啊,还有射雕,鹿鼎记。

  少年:妈!我要买天龙八部!妈!

  职工甲:哎,小伙子,弦儿稍微调低点。

  导游:大家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啊,不要影响别人。我继续给大家介绍。那么民国建立之后,这里呢又曾经接待过很多的学者和名人,比如胡适、徐志摩、林徽因、沈从文、梅兰芳、鲁迅等人,都经常到这里闲逛买书。这里也最大程度的保存了民国时期的建筑格局以及装饰风格。(众游客慢慢散开参观,导游面向观众独自讲解)那么建国之后,这里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等等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中间,红卫兵曾经一度,一度(咳嗽)。

  一游客:这里有厕所么?

  导游:您稍微等一会,待会自由活动我带您去。那么改革开放之后,这里才焕发了真正的活力。有一首歌曲叫《王府井情思杏仁茶》大家都非常熟悉。我给大家清唱两句。(清嗓子)我爷爷……我爷爷……。

  老年游客:您叫我呀?

  导游:没有,没有。哎呀,我今天嗓子不行,抱歉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首歌原来的歌词和现在不一样,本来有一段描写这个书店的,说什么呢:难忘那高高的书架,栖息着童年的风华,泛黄的书本,总能把我带回家。那么今天这里仍然是一些知名人物喜欢出没的地方。比如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孟凡贵老师,著名学者马未都老师,都经常来这里买书。也许我们文化之旅的朋友有幸就能见到这几位。好,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之后我们参观下一个景点。想上厕所的跟我来。

  导游及大半游客下。

  职工甲回到座位,众游客闲逛,取书翻看。

  老年游客:(端详职工甲)请问,您是孟凡贵么?

  职工甲:啊?孟凡贵,不好意思,他今天休息。

  第九场

  【导游 众游客 书贩子】

  书贩子上穿一件不合身的夹克,下穿肥大的裤子,手提一旧尼龙袋上,向出纳和职工甲嬉笑敬礼

  书贩子:(拍尼龙口袋)您给看看这个。

  职工甲:让你边哥给你瞧,我不瞧。

  书贩子:啊,边总在呐,那我改天再来得了。

  职工甲:你随便。

  出纳:你最近哪发财去了?

  书贩子:我能发得了财么?我得靠您们才能发财呢。

  导游上

  导游:好啦,文化之旅的朋友们,都跟我走了,快点快点,我们下一站去王府井小吃街。

  导游和众游客下。

  书贩子:我还说呢,您这生意真兴隆啊。都开始接待旅游团啦?

  出纳:不请自来。但也不能把人家轰出去啊。

  书贩子:对!进门都是客。

  此时幕后传来行商的吆喝声:换纱窗、清洗油烟机、空调加氟(念成佛)。由远及近,重复数遍。

  职工甲:你看,这还是个全能。什么都会,换纱窗、清洗油烟机,加氟。

  出纳:你说敢让他弄家里空调么?

  职工甲:你们家空调缺氟啊?

  出纳:对呀,我从网上找了一个维修的,人家说加一个字200块钱,5个字起。

  职工甲:你加了么?

  出纳:没有啊。

  书贩子:您哪能从网上找啊,我边哥讲话:网上都是骗子。您要修空调我给您找个哥们儿。他上中学那会就能把自己家洗衣机拆开。

  出纳:我说空调呢,你说洗衣机干什么?

  书贩子:空调也会拆。我告诉您千万别上网找,上网的都不是好人。前两天我在网上卖本书,那主儿磨磨唧唧的,一会儿说照片拍得不清楚吧,一会说照片太少吧,我说我把整本书都拍成照片给你得了,我还卖什么呀;还嫌贵让我给他包运费。最可气的是过了一个礼拜说品相与描述不符,要退钱。我说你收到书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啊,在你那这么多天了,谁知道是怎么弄的,对不对?

  第十场

  【书贩子 职工乙】

  职工乙上

  职工乙:外面这是干什么呢?乱乱哄哄的。

  出纳:呦,你看,革命党出来了。

  职工乙:我在那打电话就听见一会慈禧吧,一会炸弹吧,咱这儿都成破烂市了我看。是不是又那女的带来的?下回再敢来我给她打出去!

  职工甲:别,听听挺好玩的,好多事儿我都没听说过。

  书贩子:哎呦,边哥,您好。

  职工乙将被游客抽出的书归位

  职工乙:你干嘛来了?

  书贩子:有几本书

  职工乙接过翻检

  职工乙:25。

  书贩子:别介啊,太少了。

  职工乙:不卖拉倒。

  书贩子:太少了。

  职工乙:你这都是卖不出去东西,现在谁还看这个呀。(翻书)《铁指擒拿手》《皮带制敌术》。这都什么呀。我拿着大板带什么人制不住啊,我还用学(崤)。

  书贩子:那万一人家有手枪呢,您看这里写了,皮带夺枪。

  职工乙:那我要没皮带呢,我穿一个松紧带的裤子。再比方我要在澡堂子里遇上坏人呢,怎么办呀?

  书贩子:那您用开水浇他呀

  职工乙:(拿起职工甲的茶杯)我他妈浇你。

  书贩子:(拿起书)您再多给点儿,真是太少了。您看这一点折角一点水印都没有,完全自然旧。这是我练武术的一个哥们儿给我的。您多少给我加点。

  职工乙:加不了。

  书贩子:您再加五块钱,30行么。我好买馒头去。30我就给您搁着了。

  稍停几秒钟

  书贩子:边哥。

  职工乙:(不耐烦地)行吧,行吧!

  书贩子在甲处开票,去柜台支钱。

  第十一场

  【书贩子 中年男子 导游 女游客 少年读者 】

  中年男子:(环顾店内)请问边经理是哪位?

  职工乙:我就是。

  中年男子:上午咱们通过电话,说我父亲那批书……

  职工乙:对对,您稍等。(把书插好,摘掉手套)简师傅,劳驾把东西给人家拿过来吧。

  职工甲自柜台取出登记簿,戴上眼镜查找。

  职工甲:您是上个月25号,拿来一套《匹克维克外传》,一套《鲁迅全集》一套《新垦地》对吧。

  中年男子:(看登记)对。

  职工甲:老人是已经去世了么?

  中年男子:对。

  职工甲取出用塑料纸封好的几张纸片。

  职工甲:我们在登记的时候发现书里夹的这些东西。您可能送来之前没仔细检查过。您看这个是两张发票,还有一联邮票,这个是一个卡片。这个卡应该是剧本的人物介绍,跟这本书没关系,我查了一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老人当书签用的。

  中年男子:啊。

  沉默

  职工甲:您可以取走。

  中年男子:我还真不清楚,这是不是我父亲的。这个……按说夹在书里,问题也不大。

  导游和女顾客匆忙上。

  女游客:(焦急地)小涛!小涛!

  导游:(向出纳)您看见有一个小孩出去了么?

  出纳:什么小孩?

  女游客:(四下寻找)小涛!向文涛!

  少年从活板门上。

  女游客:(向职工甲)您好,刚才看书那个孩子您看见上哪了么?就是这么高……穿一个蓝上衣。

  女游客弯腰发现条桌下的孩子,将他揪出。

  女游客:你干什么呢!妈妈都急死了你知道么!

  少年:妈,我要这本《天龙八部》

  女游客:我打烂你的头,你信不信。(打小孩屁股)

  少年:是老师推荐看的!

  女游客:哪个老师?我揍死他。

  导游:哎呀,没事,没事。来阿姨给你买。

  三人推搡下

  沉默片刻

  职工乙:这些东西怎么说都是个纪念;如果您在网上卖书,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中年男子:好,谢谢了。

  职工甲:您父亲是个细心的人,书保存得多好。尤其是你看,每册都有手写的购书记录。时间,地点。你看,1957年3月21日,于西单。这已经60多年了!再过几十年,你能记得今天的事么?但是你一翻开这本书,哦,某年某月,你就知道我去了哪儿,在哪儿买了什么书。随之而来,那一天你接触了谁,干了些什么,说了什么话,没准儿就都能记起来了。不时翻一翻,这就是人的生活啊。

  中年男子:这个不会影响您这儿卖吧?

  职工甲:(诧异地)啊?

  中年男子:我怕写的有字,人家不愿意要。

  职工甲:那倒不会。

  中年男子:我家里还有一部分,改天我可以给您拿来。

  职工乙:您可以拿来。

  职工甲:那这些,您拿走吧。

  中年男子:没事儿,送给您吧,我拿着也没用。

  职工甲:您这么说,其实,别的没什么,主要有这个邮票。这是猴票儿,据说是挺少的,但是具体价值我不懂,也不好说,所以把您叫来。要是别的也就算了。

  中年男子:哦,那行。

  职工甲:再耽误两分钟。我问您,这个藏书印上的胡莎是不是……就是老人的笔名?

  中年男子:应该是。

  职工甲:(于架上取下一册书)那您看这个是不是就是他写的,这前面有作者照片。

  中年男子:(看书)对,就是我父亲。

  职工甲:那就对上了,既有他藏的书也有他写的书。

  中年男子对照片看,沉默数秒。

  中年男子:这书卖得好么?

  职工乙:还行吧。

  中年男子:(还书)那行,谢谢你们了,我下礼拜再给您送一批来,

  职工乙:行,您随时过来。

  中年男子向外走,至弹簧门处折返,拿起刚才那本书,回到柜台。

  中年男子:这个书我买了吧。

  结账下。

  职工乙:(看表)欧,下班喽,赶紧收拾东西。

  两职工自右侧小门下。

  第十二场

  【男青年】

  出纳清点钱款

  男青年匆忙上

  男青年:您好,我来拿书了。

  出纳:好,就等你呢。

  男青年:还行,赶上了。我怕您这下班了呢。

  出纳:没有。一共是65.

  男青年:我是跑过来的,差一点就给忘了。

  出纳:嗨,别着急。

  男青年:谢谢您,回见。(下)

  出纳:好。再见!

  出纳穿外衣,关灯,锁门。下

  幕落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