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从我的一篇戏曲群艺评论稿讲起

2018-06-25 15:08:4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老翁
点击:    评论: (查看)

  在前两天与战友微聊时,不是战友提起,我倒忘却了我这辈子第一篇发表的杂谈评论稿,竟然是戏剧群艺类评论,而让我不能不生发感慨。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浙江省武警一支队报道组工作期间,某日上午,我正要走出营区大门时,这位门卫哨兵战友十分专注地对我说,老翁!老翁!你快听,省广播电台的《广播杂谈》正在播送你写的大作呢!我一听,还果然就是。我又问,你怎么确定是我写的稿件呢?他答,广播里讲的,下面播送由省武警一支队翁x撰写的评论稿——《振兴京剧也要振兴家乡剧》。

  原来,那段时间,省城杭州刚好在举办“振兴京剧票友大赛”,凑巧的是,当时营区大门边收发室里的收发员战友小宋,其父是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传人、因演活《红娘》而受到多位国家首要领导人接见表扬的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江苏省京剧院院长宋长荣之子,故我们平时难免也要谈到一些京剧话题。对于浙江省举行振兴国剧的群众文艺活动,我举双手赞成,但对于当时几乎听不到或见不到举办振兴地方剧如越剧、绍剧、婺剧、甬剧、瓯剧等群艺活动而遗憾。于是,我内心就有了写篇评论稿的灵感。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写稿就是“爬格子”。我把这篇我这辈子第一次写的评论稿,在借去当时位于西子湖畔菩提寺路的省广播电台送新闻稿之际,顺便也把该稿带到了编辑部。没想到刚过三天,就被采用播出了。

  那年我才刚过十八岁半,后来再去省电台送稿时,有编辑老师夸我说,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就会写戏曲群艺类评论稿,而且还被省级新闻媒体采用。我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我建德农村出生,改革开放后,年年庙会时节看社戏,看的最多的是婺剧、其次是越剧,有一年,著名绍剧艺术大师“六龄童”和“六小龄童”父子还率团到我们村里连演五天五夜的大戏。而京剧我从未在演出现场看过(即便如今年年老了也没有)。我认为,爱国剧,首先应当热爱自己家乡的地方剧。

  时光如流水,有些往事也并非如烟。

  想到以往无论城乡的群众文化艺术生活都不如当今这么丰富多彩,可谓“锣鼓响脚板痒”,戏剧欣赏是主流,我十八九岁豆蔻年华之际,竟然关注戏剧兴衰也并不怎么奇怪。

  而如今,在这个每日不在歌舞升平、光怪陆离,各种文娱活动充斥我们生活的社会时期,就是送票给我去剧院看戏,因为兴趣不再,我也坐不住去欣赏了。不要说对戏剧兴趣索然无味的青少年群体,就连原来是铁杆戏迷的老大妈们,也有不少因热衷广场舞等,而基本不会再多少光顾剧院了。

  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戏剧这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不能丢啊。

  我如今虽然不看戏剧了,然还是很喜欢看央视戏曲频道和河南卫视等相关戏曲票友的比赛演出,尤其是精彩纷呈、惊叹不已的少儿戏迷的演出赛事。

  欣慰的是,在我的家乡杭州建德,振兴地方戏婺剧,也和不少地方一样从娃娃抓起,有个把小学的音乐艺术课里,开设了婺剧课,培养小学生们对地方戏会唱、会演感兴趣,并从小做个戏曲艺术的传承人。

  我想到振兴戏曲的一个建议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各种戏曲走出国门,加大加强青少年戏迷的国际(华人)戏迷艺术交流,以及为青少年戏迷拓展专业性培训就业的空间平台,这是一针刺激青少年热爱戏曲的兴奋剂,将更多的国内国际青少年吸引到戏曲传承人的群体中来,一定得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艺术瑰宝永远后继有人——

  2018.6.2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