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海韵——看冯小刚的《芳华》

2017-12-28 09:20:1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凡此种种
点击:    评论: (查看)

  刚看完冯小刚的电影《芳华》,总有一种心情沉重、胸口说不出的郁闷感。不是冯小刚的电影不好——也许这是冯小刚有史以来他拍的最好一部电影作品,是发自他内心压抑久已的心底共鸣、用心、用情之作了。

海韵——看冯小刚的《芳华》

  可以看得出,冯小刚心底里尚残存着英雄的情结,也尚残存着追求、崇尚简单、质朴、纯净无暇和那个激情燃烧、无私奉献岁月的真情——那是个让普通人、让尚有良知和善良的人非常怀念的岁月。

  看过冯小刚的很多作品,我总有一种感觉,那些作品不是发自冯小刚内心的东西,而是为市场、为票房、为迎合今天观众的趣味,甚至迎合今天当政者政治口味的应时之作。

  直到那年冯小刚指导的春节晚会,一改已往春节晚会的“忌红”惯例,一首久违的“英雄赞歌”和舞起的“红色娘子军”的红色舞蹈,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才是冯小刚想要拍的东西。

  原来如此,冯小刚还没有忘本,他尚有感恩心里,尚有人的良心和人的起码道德。

  应该说,今天的电影《芳华》是冯小刚所有作品中的巅峰之作。尽管在今天的政治氛围里还有好多禁忌。但冯小刚仍然力图在这部电影中尽情展现出他的怀恋、展现他埋藏心底已久的那个年代本来就有的唯美故事、歌声、音乐、场景和爱情,也毫无保留的展现出他对英雄的同情、崇拜,展现他对那个时代的发自心底的眷恋。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影片中嗅到一种背叛“公”释放“私”,背叛“高尚”释放“低俗”和背叛“清廉”崇尚“贪婪”,无止境的释放“个人欲望”的八十年代所兴起的“伤痕文学”的味道——那是今天中国贪欲泛滥,不可遏制的开始。

  影片如此,这似乎不是冯小刚的本意,也许冯小刚也遭受大环境下“伤痕文学”的影响。但冯小刚毕竟是军区大院出来的,毕竟是军区文工团出来的,毕竟他肉体中还残存的红色基因,他多少还能把持住自己。

  但是在当下政治环境里,能够寻找一部反映那个年代的、让冯小刚有冲动拍摄部队文工团的作品,以慰藉冯小刚的那么一点怀恋心情是非常困难的。正好严歌苓的一部适时小说的诞生,让冯小刚喜出望外。

  毫无疑问,严歌苓小说的原意是要变成“控诉”那个年代的新的“伤痕文学”,以淋漓尽致的释放她的凌驾于他人和集体的“至高无上”的“个人欲望”的情怀。

  尽管冯小刚为了他的怀恋,为了他的“初心”,为了他的心中那份“崇高”,以强大的历史时代符号和歌颂英雄的“绒花”为背景主题音乐,尽量冲淡原作者小说的本意、尽量冲淡“伤痕文学”的印迹、尽量展现他要表现的美好的东西。但也难以抵挡原作者在电影中残存的自私、偏执、阴暗、狭隘和毫不留情的抛弃“崇高”,崇尚“个人欲望和贪婪”的痕迹——毕竟严歌苓是该片的编剧。

  实际上,回顾历史,写“伤痕文学”的人,大都是极其自私的人,他们(她们)往往没有站在国家、民族和大多数人立场上去思考、创作,而是站在狭隘的个人立场,展现个体小我、小集团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自然他们要嘲笑雷锋式的战士刘峰,自然他们要演变成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控诉和憎恶的市侩、文痞,包括对大多数人的代理人的憎恶、诋毁,甚至他们(她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最终成为颠覆这个国家的马前卒就不足为奇了——为此,一心要“和平演变”中国的美国是感觉进入了“好时代”。

  如果要真实的反映那个年代人们的想法、生活、工作、爱情、精神面貌或者喜怒哀乐,不体味那个年代的所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公无私”“先人后己”“清正廉洁”“当家做主”下的“爱国主义”主流氛围,是写不出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作品的。

  最起码在写作时候要抛开个人的恩怨和凌驾于国家、民族、集体、大多数人之上的狭隘的想法,去在广阔客观存在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历史:

  1949年前是什么样的中国?

  1949年后是什么样的中国?

  1949年前老百姓为什么要死心塌地的跟着共产党、毛泽东 革命、造反?

  1949年全中国4万万同胞为什么要热烈的欢呼新中国的诞生和蒋家王朝的灭亡?

  1949年后老百姓为什么那样以主人翁的精神,那样热情、热烈、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之中?

  历史的大背景是1949年之前的中国是被叫做“东亚病夫”的多灾多难、贫穷落后、且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口中的“每年饿死300万到700万,非正常死亡1000多万”“38年民国执政非正常死亡尽达5个亿,人均寿命仅仅35岁,文盲占国家总人口90%”的堪舆非洲最落后的国家可比的农业国。

  历史的大背景是从1949年到1980年,新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举变成世界公认的有“两弹一星”“核潜艇”和第六大工业国、第十八大科技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整的科技体系、完整的文化体系、完整的道德体系,并在异国他乡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打败了导致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八国联军”的后裔——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且人均寿命75岁,人口8亿,文盲仅仅20%不到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黄继光、邱少云等等英雄模范辈出的、大多数人民心情舒畅、当家做主的、人人争当雷锋的,而不是嘲笑雷锋的国家。

  ……

  但凡尚有良心、正派的作家是不会脱离历史的大背景,而仅仅凭借个人的恩怨、个人的好恶来写就历史的。那不是写历史,而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今天的不知事事的年轻人的玩弄和丧尽天良。

  ……

  作为今天还在享用着那个年代“红利”的我们,最不能容忍的是对那个乐观、积极向上、大公无私、单纯、质朴、雷锋倍出,宁可他们(她们)自己“勒紧裤腰带”吃苦受罪,也要为“后人”创造一个能够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平台的风清气正、没有黄赌毒黑社会、没有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地皮流氓娼妓遍地、没有黄世仁、南霸天的“认吃人”、没有弱肉强食、没有尔虞我诈……那样的青山绿水,人情和谐的理想社会年代的嘲讽、污蔑和诋毁。

  因为我们没有资格,我们享受着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我们只有感恩的份,我们只有对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的父辈们敬意的份!

  那是一个大多数人当家做主的年代,是老百姓最为心情舒畅的年代。

  不纠缠那个一心为公,雷锋、好人辈出的年代,是今天做人的起码良知。

  而以个人的得失妄加猜测、胡搅蛮缠那个年代、诋毁那个年代的人,是非常缺德、自私的!

  在冯小刚的《芳华》电影中,那个年代可以出雷锋、英雄——刘峰,而那个年代之后,雷锋英雄的刘峰,却无法生存和被公然的敲诈勒索,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社会?冯小刚能够将此在他的影片中表现出来,无疑他还是爱憎分明的,至少他冯小刚是希望爱憎分明的。

  不过,就《芳华》的战争场面而言,除了表现战争的残酷,却缺乏起码的战争常识。也许把主人公放到这种残酷战争,以烘托主人公的悲情,是冯小刚和原作者必须要浓墨重彩一笔的。只不过冯小刚和原作者的严歌苓要表达的东西不同而已,毕竟冯小刚把歌颂英雄的《绒花》作为衬托主人公的主题音乐。

  《芳华》的韵律,应该在于把歌颂英雄的音乐《绒花》作为背景音乐和主体音乐。正是这一点,《芳华》才值得欣赏,也说明冯小刚有进步,就这一点进步,我们就要肯定冯小刚。

  我希望今天的一些人,特别是那些所谓的作家、历史学家,应该义无反顾的跳出个人的恩怨,抛弃个人的狭隘、偏执,以那个伟大艰苦创业的年代的主旋律为韵律,歌颂那个年代,而不是嘲讽、诋毁那个年代……至少,也应该向大海学习,奏效海之韵律。

  大海之韵律,在于生机勃勃,在于波澜壮阔,在于风雨雷电,在于孕育了生命……那岛、那海湾、那惊涛拍岸、那飞翔鸣叫和驻足凝望的生灵……

  海韵,就在于容纳百川。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