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踏访老酒厂旧址

2017-04-24 15:22:2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严守忠
点击:    评论: (查看)

  我曾在老酒厂工作多年,对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着特殊的感情,对老酒厂和老工人有深厚、特别的情结。4月6日下午,徒步先沿玉带河北岸由东向西至中市口,再沿西后街北行至北门大街。正值阳春三月,微雨蒙蒙,一边欣赏玉带河、穿心河两岸桃红柳绿的景色和仿古的建筑,一边拍照留影。不知不觉地竟到达了北门大街。这条街,我再熟悉不过了。曾经走了几十年的老路,而今倒有些陌生了。当年,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倒是显得有些冷清和安静。我左顾右盼,很难寻觅当年熟悉的场景。

  我加快了脚步,直径向位于御码头街的、我曾经工作过的老酒厂走来了。确切地说,是向老酒厂的旧址走来。

  我眼前的老酒厂旧址,宽敞的大门敞开着,没有门卫人员盘问我的身份。我快步地踏进了拥有13亩地的老酒厂旧址的院内,寻找当年我和我的工友们热火朝天地组织酿酒生产、经营的痕迹。可怎么找也找不着了。位于老酒厂广场中的具有标志性的水塔拆除了;北侧的蓄水池被夷为平地;四层的酒精楼(曾多次站在顶楼的平台上眺望碧波荡漾的高邮湖)上端坍塌了,成了典型的断垣残壁;向东前行的固体发酵车间和制曲车间的南、北两个通道,被杂物阻断了,无法前往……。不得已,我返回转向我曾经待过的那幢办公楼,并在楼内照相留影。

  在我看来,唯一能够见证当年的辉煌,是这座三层的办公楼。只有这座建筑,依然稳固地、似如九鼎般地坐落于老酒厂的旧址上。这幢楼,始建于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磨石地平。一楼为配件、配品仓库,二~三层为办公室,二~三层的西侧为乒乓球室和会议室。会议室可容纳全厂职工召开职工大会。整幢楼耗资十余万元,全是老酒厂的自有资金,没有动用国家的一分钱。可以自豪地这么说,这幢楼是用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浇铸建成的。当年,这幢楼的矗立,成为北门大街与御码头街交叉口的一大亮点。因为在北门大街,这幢楼是独立无二的。

  离开了老酒厂生产区的旧址,我沿御码头街(原名叫猪草巷)直奔原老酒厂后门的职工住宅区。来这里的目的,是要实现四年前的一个承诺。我的一位名叫周锦富的老师傅,人称周二爷、周铁嘴(因其人说会道,时常将一些社会现象编造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而得名)。四年前曾邀我赴高邮参加其八十华诞。我因故未能前往赴宴,并承诺赴高邮后一定登门看望。此行,我的承诺终于兑现了。我的到来,令84岁高龄的周老师傅真是喜出望外。周师傅50年代参加工作后一直在老酒厂,是制曲生产的行家。他目睹了老酒厂的兴衰的整个过程,有自己的见解。他步履稳健、谈吐幽默、记忆惊人,令我十分钦佩。周老师傅立马将我的来访信息电话告知其女儿周萍(79年按“顶替政策”进入酒厂工作)。

  周萍接到其父的电话后,立即安排小车接我们到她所在的公司叙旧。周萍还通过电话向老酒厂的同事,通报了我来她公司的信息。一会儿,老酒厂的员工赵春兰、贾玉琴、王绍玲、王俊、金梅等陆续到了。见到了79、80年相继进厂的老同事,大家十分开心。当年,她们大都刚从学校毕业,正值豆蔻年华,充满了稚气、朝气和活力。老酒厂因生产经营需要,向社会公开招工60~70人。他(她)们更是仰仗老酒厂是“大庆式企业”慕名而来。此后,经历了由朗朗书声的课堂到机器隆隆的车间适应性过程,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逐渐成为生产、经营方面的行家里手。再后来,企业改革改制,“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她)们,含泪告别了曾经仰慕的老酒厂。赤手空拳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为生活、为生存、为自己的后代,重起炉灶、闯荡江湖。在离开老酒厂后的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她)们曾经观望过、失意过、彷徨过,甚至流过眼泪。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他(她)们当中的多数,经过自身的努力和打拼,渡过了难关,有的还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为他们(她)在老酒厂改制后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和自豪。

  我在我的老酒厂的老同事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酿酒工人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

  我为我的老同事们具有这种精神倍感骄傲!我衷心地祝愿他(她)们健康快乐,青春!不忘初心,即永葆刚到老酒厂时的欢声笑语和热情奔放的心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