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中国公知们,不要拿一头得水的驴浇灌你们麻木的头脑

2017-03-03 11:46:0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雪梦刀
点击:    评论: (查看)

中国公知们,不要拿一头得水的驴浇灌你们麻木的头脑

——电影《驴得水》观后感

  可能写下这个题目,也有如电影《驴得水》拍摄一样的匆忙;片长短,需要刻画的人物不少,情节虽然简单但是涵盖的内容丰富而怪诞。

  但是没办法,当网上很多“公知”们被动或主动找到了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的《驴得水》给他们带来的尿点和可以再一次忽悠太多容易被忽悠的小知识分子们的时候,我只能以自己观影的感觉,给公知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希望可以让脆响,替代影片最后那一声突兀的枪声,让不明所以的人听个响声,不至于留一片空白。

  如果说影片《驴得水》有什么深刻的历史刻画意义或者政治含义的话,希望看了《驴得水》电影的能够开启什么政治意义想象的人,重读一遍历史,重新认识一下历史,不至于在几十年的一切向钱看的疯狂追求利益过后,再拿这头缺水的驴,被公知们那巧簧之舌忽悠个冬花烂漫。

  回到主题。

  电影改编自话剧《驴得水》,讲述了一个幽默但却怪诞,讽刺但却结局悲惨的故事。故事的缘起是这样的:

  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

  百度百科解释的导演目的是这样的:

  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错误的事,终将走上歧途。

  故事的主要人物:校长,校长女儿,张一曼,裴魁山,周铁男,铜匠,铜匠媳妇,特派员一行,包括后期的美国人。

  影片基本延续了话剧的故事脉络,可能稍有改动,比如抛洒空中的大蒜皮儿替代了被撕碎的账本从而让裴魁山出神的感觉到了张一曼的可爱。

  影片故事的推进,还是比较有节奏的,围绕着一头用来运水的冒名老师领教育经费的叫“驴得水”的驴,影片刻画了种种角色。

  不得不讲,影片的叙述相对完整,故事紧凑,也想从怪诞和带着泪点的幽默里找到一种深刻。但是,观影之后的感觉,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体上,还是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最为奇怪的是,人物性格的刻画,变化太过于突兀,也许是由于时长的原因。

  先看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变化。

  女主角张一曼,(原谅我想起了抗日英烈赵一曼女士,仅仅是名字而已)张一曼可以说是全片重点刻画的人物,片中主要女角之首。开场的爽朗,说话口误遮拦,和裴魁山的暧昧的露骨的言谈,让我们观者虽眼前一亮,略带会心一笑之后,不禁想入非非,此乃何人,外在特有魅力之女性知识分子为何口无遮拦?随着剧情展开, 我们看到了剧情刻画的张一曼。单身,风骚(尽管表现的不是风骚,或者演员强要表现),三十多岁的单身女人,在一个落后,偏僻,缺水的小学里,肆意的骚动着身边的几个男人,校长,裴魁山,周铁男。个人理解,影片也有表现,张一曼是风尘女子,被孙校长邂逅,并带进了学校,做了个拿饷的教育者;一个是衰老的校长,一个是一心扑在校长女儿身上的小年轻周铁男,还有一个就是贪婪而性无能的裴魁山。这个风尘女子经过了怎样的过往?为何又莫名其妙的跟着穷校长走到了穷乡僻壤?为何又在影片中表述的那样,对男女关系那么的随意,而其自己的表述(对裴魁山)却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没有人管的生活方式?矛盾,确实是矛盾的。影片似乎在表现一种美好,张一曼两次头脑想象可见,但是美好没有着落,美好着落在了一个矛盾的个体上。既然是男女关系随便,没心没肺的风尘女子,既然可以为了让铜匠照相就可以引诱铜匠发生关系,而一夜风流就能教会铜匠各种妙招的女人,为何在铜匠媳妇面前镇定自若,在裴魁山痛骂里在剪刀减掉其头发之后那种全然接受不了呢?又如何在憧憬对其穿新校服,五个人照相的美好的想象呢?这种对教育或者美好生活未来的想象和憧憬又有多少是真实和可信呢?(尤其是后期被侮辱和继续被强奸威胁之后)。这个角色的变化,最后影片给的结局是先疯后自杀,过于牵强附会和突兀。虽然配乐很美,人虽不是惊艳但却给人心动之感觉,但是看了影片之后,就像铜匠一样的迷惘,甚至愤懑!这有点欺负人了,欺负看电影的人没文化?(呵呵!)

  男角一,孙校长。一个在战乱年代还有开展农村教育愿望的教育工作者,竟然也惊动了教育部派出特派员,小作者我也是有疑惑的。姑且就这么看背景。孙校长会当领导,会励志,会搞女人,还会小贪污,一个知识分子有教育抱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这么毁了。综合一下,这个角色也是怪异的,尤其是为了蒙混过关,同时为了所谓的女儿的美国留学梦,竟然同意妙曼青春的女儿嫁给一个铜匠!

  男角二,裴魁山。一个贪婪抠搜的教师,外带还有生理机能的缺陷。是不是身体的残疾也加剧了其性格的多变和猥琐?其性格变化也挺剧烈,先是会侃大山,同时并没有对调侃其性缺陷有太大反应,反而兴致勃勃的准备好事,在受到张一曼勾引铜匠的靡靡之音的刺激之后,其卑劣就出来了,对张一曼痛下狠手,恨之入骨的那种小人形象,完全颠覆了漫空飘舞的大蒜皮儿里对着风尘女子张一曼那一句:你真可爱!这个鲜明的变化,似乎也让观影的我难以一下子回过神来。

  男角三,周铁男。一个年轻的对美好爱情憧憬而又小聪明但却懦弱的外在彪男。其性格的突变也是影片的一个怪异之处。为了美好而美好,周铁男的美好开始显得那么青春和直接。为了心上人,而对风尘女子张一曼毫无感觉。为了挤兑贪婪抠搜的裴魁山,而处处大方。为了一个勾引自己未果的张一曼,也是义愤填膺的正义凛然。总之,不管为了什么,都那么美好的年轻热血男儿,刹那间毁在一颗擦脸而过的子弹身上。当他让心上人校长女儿当铜匠未婚妻一起蒙骗美国人的时候喊出的为了自己的猥琐懦弱的变化的狡辩的时候,再惊悚的枪声,也太过于单薄。他可以被打蒙,他可以恐惧,他不可以跪地磕头没完,他也不可以完全无视过去的美好,把自己的心上人送到那个怪诞的为了美国梦而举行的婚礼上。周铁男,难道是导演看惯了知识分子的懦弱?须知,知识分子古今中外,舍生取义的有多少!难道是导演要刻意表现人被逼迫后的怪诞和悲惨?难怪公知们联想到了那个特殊十年!我只能对公知们表示,呵呵了。

  男角四,铜匠。一次维修,一次艳遇,给了这个生活在落后愚昧和悍妻阴影里的人一次怪诞的遭遇。对艳遇的麻木到瞬间的生猛,是开始的印象。对艳遇的恋恋不舍,到头发落地,失踪于艳遇对象的牲口的谩骂,是我的不忍。受到侮辱之后的铜匠,疯狂的报复,就是我不能接受的剧变了。一个乡下铜匠的后期大反转,只能说给人以不相信,突兀,不好接受的感觉。当然,你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我想,可能有这么一条是被很多人尤其是公知们忽略的:就因为我没知识,你们都骗我?都欺负我?劳心者劳人,劳力者劳于人。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很难讲不是公知们想想都胆儿颤的原因。人民群众,新中国以后才会普遍扫盲,对了,特殊业者的几百万人,也是新中国才焕发了重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无者们,是不会顾及的,公知们,也是终生都不会谈论的。

  女角二,校长女儿孙佳。前期铺垫不多,除了奇怪的拼命灭驴棚之火,就是面临巨变之后的刚正,一个小孩子,除了对美好的向往和与一头拉水的驴之间的良好友谊之外,就剩下了婚礼挽救,以及影片最后的点睛,她去了延安。

  对,她去了延安。影片背景年代1942年,这一年,美国不仅有所谓的教育工作者,还有一个著名的红色记者,他的名字叫斯诺。公知们在强行导入本影片的政治具象的时刻,是不会提到这个红色记者斯诺的名字的。那一年,延安是全中国人的向往,是全中国青年人的精神世界。

  其余角色,贪污的特派员,穿了牧师服的美国人,不必赘述。

  好了,编剧这个1942年背景的,怪诞离奇却又能够自圆其说的角色变化剧烈的结局草草了之的“incredible”的故事,随着她去了延安,落下了帷幕。

  戏外,大剧情开演。

  太多的人,除了偶尔被轻挠之后的笑声,都是沉静中看完的影片。有的人本想去看喜剧,结果看到了伤心。有的人本想去看幽默,结果看到了沉重。不一而足。

  我作为一个泛左翼,看到了1942年“她”去了延安。

  公知们,作为一个近期在网络上已经被几乎唾弃的群体,更多的看到了知识分子被迫害,而且是和那个十年紧密联系起来的。有的人看到了对美国的没有原则的赞美,有的人看到了现实的黑暗。

  不一而足。

  而我,看到的还是那个“她”,那个她不屈不挠的和年龄毫不匹配;那个她,不依不饶的唾弃了剧变的懦弱的青春伙伴;那个她,为了父亲的一跪,热泪盈眶。

  那个她,最后没有去灯塔美国,而是去了红星照耀的延安。

  那一年,是1942年。

  是的。我还是仅仅看到她,去了延安。

  有人说,没有她去了延安,这个片子,可能会被ko的。我一笑而过。

  好了,就这样吧。

  综合以上,片子有内涵,演员也不错,可惜,用这么短暂的一个怪诞,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似乎显得无能为力。外加现实,被某些公知们强行绑架其背后的政治、人性意义在那个特殊年代(其实影片和话剧的时代背景是民国)上,又一次无视现实的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无视现实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动荡的博弈,依托一个怪诞,离奇,带着泪点(对公知来讲是尿点)的故事,展开一轮忽悠,从这个角度讲,即便不是话剧原创,影片编剧,导演的初衷,那也是功力不到,表现不到被横加利用了。

  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讲到的文艺受众理论,几十年后才被美国文艺理论界“发明”。

  习大大执政之后的新文艺座谈会,也着重强调的文艺为了谁的重大时代课题。

  从这个文艺历史性课题来看,电影《驴得水》意图也许好,想要表现点什么,想要幽默中见深刻。而现实的解读,相信读了此文,也能明白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这几十年,文艺历经了什么?伤痕文学?伤痕的时代,还没有涟漪,就被资本推动的大开放,折腾没了。剩下的是莫言的《丰乳肥臀》一类的文学,《还珠格格》一类的王侯将相,太监嬷嬷的影视。

  当文艺,文学,在资本面前搔首弄姿,完全无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美好愿望,离怪诞也不远了。

  最后,再次预祝公知们,继续走在历史虚无主义的路上,骑上老师“驴得水”,或者再结个婚什么的,走向日渐没落的灯塔美国吧!

  别了,我的中国公知!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雪梦刀”)

  2016年11月1日星期二夜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