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百丈冰:“芳华不再有”——影评《芳华》

2017-12-24 09:25:03  来源: 乌有之乡网   作者:百丈冰
点击:    评论: (查看)

  冯小刚新作《芳华》观后证实了预先想到的,此片的全名是“芳华不再有”。

  “芳华不再有”,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伤悲的故事啊!电影中的文艺战士们失声痛哭,悲伤拥抱,痛饮苦酒,最后全数醉死在饭桌上……。

  对这个催人泪下的情景认为过于夸张,只是自己没有亲身经历吧?可想而知,我已经将他作为爱人并为他奉献了全部心血,而他突然说其实他并不爱我,吸引我全心投入的爱情在片刻间化作乌有,难道不令人悲伤吗?

  已经为它奉献了全部青春年华,原以为它是崇高伟大的事业,突然却变成无稽之谈了!

  尽管“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伟大”号召令多数文艺战士见异思迁,但思迁并不意味着否定芳华时代,退伍军人远在千里还有一个供他回忆思念的“家”,生命纪录中永远保留着芳华,而这个可作为生命纪录的家要消失了。如果仅是“芳华不再有”这么一个艺术主题,我觉得它还算蛮成功的,乍一看起来就感觉到感叹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芳华,还有整个社会。

  文工团女导演抱着政委才悲怆地哭喊:“为什么解散文工团?为什么?” ,政委无言以对。电影中的这个文工团,服务范围复盖了雪域高原、南疆林海,作用显然是很大的,为什么要裁撤呢?政委能给的唯一解释是“完成历史使命了”。当下撤销部队所有的文艺兵的呼声颇高,理由也是完成历史使命了吗?如果说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那就不应该只解散文艺兵了,更应解散的是这个军队、这个政党……。

  听完所有解散文艺兵的理由之后觉得,还是那个令华芳不再有的魔鬼作怪——市场经济社会。

  也无非是因为用金钱作单位的价值。养一支文艺队伍所花的钱,足够每支部队请多少个专业团体,足够战士们看多少场脱衣舞?美国大兵不就是这样吗?发达国家的军队哪有文工团的?显然,这个所谓的“完成了历史使命”只能说明部队性质变了,人民军队变成了资本家老爷们的雇佣军了。

  比较靠谱的理由还有“裁减非战斗人员”。其实这也是背祖违宗的行为!红军长征湘江一战,战斗人员锐减百分之七十。为了裁减非战斗人员充实战斗队伍,指挥机关都裁减了,而唯一不能裁减就是文艺兵!运用得当的文艺兵岂能说成“非战斗人员”呢!建军初始,毛主席便为我们的军队立下规定:

  “中国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88页)

  由此可见,《芳华》引起人们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解散文工团,人民军队芳华不再有。

  芳华不再有,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未。首先是林彪反党集团的出现,对全党、全军乃至全国人民的思想革命化运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作用。回想起那个火红的年代,我们还不是军队,而是正在红红火火地“学军”的一所普通中学,经常集体背诵“最高指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我们班里,电影《芳华》描写的欺负一个新战士的行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毛泽东主席逝世之后,人民共和国便逐渐显示出:芳华已过,万木凋零。

  华芳不再有,产生于某人那个受到西方世界普遍赞许的“伟大设计”:资产阶级设计为主角,劳动阶级设计为配角,将工人作主修正为老板作主。从此,劳动人民的芳华不再有了,而资产阶级的芳华重现了么?资产阶级毕竟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仍想博得少女的芳心,只有靠金钱收买了,所以必须极大地提升金钱的作用。在这个大展金钱魔力的社会里,随着GDP的不断攀升,劳动者地位不断下降,华芳的光彩也逐渐淡去。每个人都有芳华,而今,或由于贫困,或由于堕落,芳华早逝,纷纷早早……。

  《芳华》作者叹息“芳华不再有”,在影片的结尾处表现得最为强烈,曾经是文工团里的最为正直两人,最后成为最为落魄的两人。

  有位在政法部门退休的干部问我:

  “你知道最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是谁吗?”

  “官二代。”

  “不是,是劳改释放或劳动教养出去的人。”

  此人也许由于工作范围的局限。但是电影反映出来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的,雷锋那样的人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里肯定是要落伍的,在资本社会吃香的是《厚黑学》。作者好像模棱两可,他既不赞成雷锋,也不反对雷锋;既不赞成社会主义也不反对社会主义,既不赞成资本主义也不反对资本主义,他既揭露“后三十年”的阴暗,也揭露“前三十年”的阴暗,以表现其不偏不倚之正人君子姿态。但这却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了,芳华到底能够存活在哪里?还是大洋彼岸吗?

  《芳华》的作者叹息华芳,并不是叹息属于大自然中的芳华,而是叹息自己个人精神世界里的“芳华”,而个人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真实世界往往是有出入的,自我表现欲望越强烈创作越失实,电影描写的“生动事实”,大多数是经不起推敲的:

  一位刚来到的新战友,因为还领不到军装,急着想照张像片寄回去,就是换成现在自私的心理,也不致于要偷,也不致于遭集体唾骂吧?在那个“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朴厚民风社会里,喜欢互相的人们待人接物绝对比今天的人热诚,也只有那个社会才能培养出像刘锋、何小萍这样朴实无华的青年。作者如果也是那个时代长大的人,只能说明他是那个时代的另类。

  《芳华》电影介绍,更为浓墨重彩的是刘锋帮何小萍改姓氏作假档案参军情节,其实是此片第一个败笔。不知作者孤陋寡闻还是故意,中国民俗,从小随母改嫁的孩子,一般地都会随继父的姓,何须长大成人后改名换姓?即使是“四类份子”家庭出身,当时有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政策,我们的中学同学唯一不用上山下乡毕业便招入文工团的就是一位资本家家庭出身的同学。也不知是哪个部队哪个地方的有关人员,给何小萍造假档案,是帮她不如说是害她,以后入党提干必须审核档案的,很容易就可以查出何小萍用的是假名假档案,那可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足可以终结她的政治生命。

  文工团最后一场告别演出,足见编导者别出心裁,不是给机关首长,也不是给连队战士,而是给从战场上归来的精神病人。足以显示部队首长对文工团的冷漠,也足以显示那个改朝换代年代的畸形。电影台词说他们“是精神受伤的伤员”,其中有何小萍。原以为她是因为大脑受伤,前面有何小萍在敌军炮击时用身体掩护伤员,被落下的物体砸中的镜头。没想到精神病院大夫却说,不是的,而是由于她长期生活在阴暗里“从小受欺负”、“到部队也受欺负”、“战争惨况所受到刺激”。

  先说这个“从小受欺负”。何小萍六岁随母亲改嫁,她朴实勤奋,练得一身舞功,因此万里挑一破格参军,作为她的继父,作为她的同母弟妹,仰慕还来不及,何来的歧视欺负?没有一个较好的家庭条件,何小萍的天赋想得如此的发挥,等来世吧。

  再说“到部队仍受欺负”。何小萍何许人也,文工团特招的高才生,不仅性情温合,而且也正直刚烈,为什么要欺负她?谁敢欺负她?别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民解放军,就是“国民党军”里也未必如此吧?《芳华》的作者莫不是女人吧?

  怀疑作者是女人不仅是别人装了一下她的脏军衣便小题大作,更破格的是在一个泡沫胸罩大作文章。按照常理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必大惊小怪,而在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更少有人认为大胸脯是美的,这个情节至多只能算猎奇。然而,为什么要在此大作文章,甚至在男兵们面前大作文章呢?无非是要显示一下罢了,我的胸是真的,有人的胸是假的。但何必呢,天天穿着薄得不能再薄的衣服练功,谁真谁假一目了然。由此可断《芳华》作者是个女人,而且是个心胸狭小很图虚荣的女人。

  然而“芳华不再有”这个题目也是片面性的。芳华不可能不再有,芳华来自真实的大自然,眼前虽然是严冬,只要没有人为的破坏,百花吐艳,万木复苏的春天就要来了。自然界的芳华同样变得异常脆弱,在科技泛滥的今天,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子武器足以用极短的时间内让自然万物变为灰烬。挽救芳华挽救人类显然不能再依靠资本主义了,只有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而电影《芳华》的编导者们却是怎样对待马列毛的呢?毛主席逝世时,无数工农群众似失去父亲一样痛苦,而电影里却看不到文工团的任何表情。这也符合电影描述的情景吧,《芳华》中的文工团根本就不是那个时代的文工团,而是早已抛弃毛泽东思想的文工团,所以才会存在恃强凌弱、尔虞我诈的丑陋现象。电影是精英的电影,精英与工农大众处于不同阶级。主席去世了,工农群众为什么痛苦,因为五千年文明社会中,除了毛主席还有哪位将工农劳苦大众当作主人看待的?毛主席去了,工农还还能依靠谁呢?果不其然,讨薪女民工被警察虐待致死至今含恨九泉!富士康十几位芳华少年的生命至今没有引人注重,听到的只是那个魔鬼般的声音:“继续。”

  电影《芳华》,用巨大的黑幕遮住了毛主席像,用艺术夸张抹黑社会主义时代,于是。他们的虚构便变成写实了,写出他的思想现实,记录下了他们是  如何无知或者蓄意参与毁灭人类的工作,如何用物质享受掩饰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展中的危急形势,并麻痹人们,解除人们的思想武器,束手无策地静默等待人类自我毁灭的那一天。

  最后想奉劝冯小刚一句,罔顾世实的艺术成功,可能掩盖着一种极大的犯罪。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