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芳华无罪,造反有理

2017-12-24 09:18:22  来源: 微信“微工荟”   作者:弼马温
点击:    评论: (查看)

  核心提示

  为什么在毛主席像被黑幕遮盖起来前,他们还能一起愉快玩耍,之后却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芳华》是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笔者也去看了,感动之余,感慨万千。由于这部电影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而且是那个令国人异常纠结的时代,就免不了引起社会特别是思想圈子里的广泛争论。无论是夸赞的,还是贬斥的,笔者以为,他们都忽略了文革这个大背景对青年的冲击和影响。影片最重要的主角何小萍,她最终发展成精神病,似乎并不有违逻辑常理,但如果考虑影片有意回避的文革大背景,那么她更可能成为造反派而不是精神分裂。

  身份多元的文工团

  故事发生的场景是某部队的文工团,在那个年代,虽然出身迥异,但至少表面上他们都被塑造成整齐划一的革命青年。在某年之前,没有人敢大肆声张自己的身份。

  不同于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发生的场景,普通老百姓子弟不可能去的高干子弟聚集的大院,文工团里既有诸如某省军区司令这样高级干部的子弟,也有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中间阶层的子弟,也有出身毫无背景的农村平民子弟,甚至还有出身“黑五类”这种成分不好的子弟,如影片主角何小萍。

  尽管那是一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一个号称革命平等的年代,但现实真的就如美好的意识形态宣传的那样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共产党革命建立的新中国,是在既有的条件下探索新社会,不仅包下了国民党逃台后留下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和干部群体,继承了传统的种种文化习俗和价值观;还在全盘苏化搞工业化原始积累的过程中,照搬学习了苏联的那一套等级森严的官僚行政体系。

  虽然没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但身份地位差异依然存在,城乡差距和流动壁垒已然形成。毫无疑问,这些无不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们,产生着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影响。

  小资青年的青春萌动

  整部影片透着一股压抑而凝重的宏大气氛,不过因为文工团里的这些革命青年小将们,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荷尔蒙的青春气息,甚至已经盖过了外边那些社会运动的影响。文工团解散前的聚餐大会正是剧中颇有喜感的一幕,想必同为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我们心领神会。

  在现今大学这个类似于文工团的多元而自由的象牙塔里,每每在毕业季上演的散伙聚餐大会,唱着类似的歌,喝着类似的酒,留着一样的眼泪依依不舍,一醉方休。第二天,即作鸟兽散,毫无违和感。即使是在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革命青年,无论其出身如何,也不过是一群小资知识青年罢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

  但这并不是说,这里就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文工团毕竟不是与世隔离、不食人间烟火的“小时代”空间,而是处在浓厚的社会政治氛围之下。出身不好的何小萍,处处受人欺负,遭到种种歧视待遇。干部子弟处处表现出优越感,受到各种照顾,喜欢捉弄人,甚至羞辱人。

  平民子弟努力学雷锋,努力表现,希望得到认可。这种力求上进的价值观,却在干部子弟眼里是嘲讽和不屑。知识分子出身的子弟,颇具同情心,故作独立公允;给高干子弟写封情书表达爱慕,却遭到情敌“门当户对”的无情打击。

  尽管影片刻意回避政治运动的影响,只描绘这群革命青年的“小时代”生活,但发生在文工团这个集体中的荒谬与可笑,正是某种真实的社会关系在青年价值观中的投射。青年们的胡闹和冲动,可以理解,青春无罪。

  只有两个来自农村平民家庭和“黑五类”家庭的男女主角,处在不幸之中但发现彼此的善良,相互扶持,情感真挚。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剧中几个镜头说明了,恰恰是这些底层家庭的子弟对革命理想的真诚,比如他们两几次在毛主席像下互相敬礼,初见卫兵不由自主的行军礼,在高原给解放军战士的演出,等等。

  精神分裂与造反派

  一个丝毫不带“主角光环”的、令人同情的女子,最终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遭到周边人的嘲讽和羞辱时,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不好的出身带来的结果。可是当她看到一个各方面表现优异,又红又专的“活雷锋”也遭到同样的下场时,对文工团集体就彻底绝望了。她选择了逃离,她不理解这个社会、这个集体,为什么是这样。

  希望革命、上进而不得的何小萍,在经过一场残酷血腥的战争后,反而莫名其妙的成为了英雄,深受刺激而精神分裂。一个人在集体中受到严重的压迫,而在思想上还自愿认同这种革命理想时,如此的悖论,如此的精神压力下,不成神经病才怪。

  只不过,如此的人物剧情设计,却并不能表现真实的历史。冯导既然有野心摆脱商业贺岁片的定位,打算讲述一下那段敏感的历史,为何不敢触碰文革这个话题呢?对于那段历史,文革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否则人物剧情设计就会难以理解。

  以影片最重要的主角何小萍为例,她其实是一个性格坚韧、坚持抗争的人,小时候为了让妈妈能陪她,可以把自己冻三天三夜,重感之后得到妈妈的注意。好不容易进入文工团后受到种种羞辱和压迫,见到种种不公不义,她不可能不反思和抗争。对于家庭身份等级差距带来的个人遭遇,她不可能没有意识,更何况当时大背景正是文革时期,阶级斗争天天讲。

  电影中关于文革场面的镜头一闪而过,明显是有意回避。可是,当年文革对各个领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特别是文化艺术领域,文革正起源于此。在中央文革小组成立并支持各地造反派之前,文化大革命已经被异化成“斗私批修”,批斗出身不好的平民子弟,干部子弟优先成立的红卫兵成为施暴者。而何小萍这样的“黑五类”分子正是受害者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各地的造反派积极分子,很多都是来自这样的家庭背景。因为他们最开始受到了不公正的压迫,有怨气,要反抗。当中央文革小组成立表示支持时,按常理,他们都会抓住机会起来维权夺权。更何况是何小萍这个倔脾气,有反抗精神的人呢。她只会奋起反抗,而不是把自己逼成精神分裂。

  一个人在正常的阶级社会统治秩序之下,面对强大的、全方位的来自暴力机器、意识形态机构的压迫,基本上是无法坚持抗争到底的,要么选择放弃,要么粉身碎骨。而如果有最高领袖以及中央机关的大力支持,那选择肯定就不一样了。这难道不就是文革的本来面目吗?它给了何小萍这类人以希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那个时代的悖论和悲剧。冯导们宁愿把何小萍编排成精神分裂,也不愿意按照历史逻辑在电影中引入文革元素。这也许可以理解……不过同时,这部影片的深度和高度也就有限了。

  芳华已逝,命运迥异

  影片最后,曾经的活雷锋、战斗英雄刘峰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外出务工经商成为盲流,还要被联防队敲诈勒索。这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波农民工进城谋生所遭遇的非人待遇的真实写照。而饱经沧桑的何小萍,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影片中的其他几个主人公,干部子弟们要么远嫁国外,要么下海经商发财,这些“二代”们顺风顺水,一路过关斩将,在部队里可以在文工团里载歌载舞,转业后也能凭借家庭背景构建社会资源,并最终过上优渥的上等人生活。

  而农村平民出身的刘峰却在贫病交加中逝去,同样身世悲苦的何小萍也老无所依。他们唯一的安慰,就是相互偎依着走完人生那最后一程。他们的命运其实早在出身之时就已经差不多注定了,无论何小萍是否参与当年的造反派。

  高干子弟阳光灿烂的日子,平民阶层已然逝去的芳华。

  一代知识精英的局限

  也许有人会注意到,除了以上两类人两种结局,改革开放不是带来了多元化的选择和自由吗?对,我们还没有说影片中的第三类人。萧穗子,一个文笔不错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最后也确实借恢复高考的政策考到北京上了大学,再后来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算是过上了中产白领的生活。同时,本影片也是以萧穗子这个小知识分子青年视角来拍摄表达的。

  冯导这是想说明本片对历史的记录是一种自由知识分子的客观态度吗?它看起来是没有任何情绪、没有任何偏见的去记录了一群人的人生经历,但影片的张力和克制却又处处显示出对比的力量。联想起冯小刚之前主演的一部电影《老炮儿》,我想大家都能感觉到其中对身份等级、对权贵官僚的批判。只不过,这种批判却是一种知识分子精英主义的态度,以对立面的腐朽来显示自身的清高。到了《芳华》这里,顶多有一些对平民阶层的同情,却丝毫没有要去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想法。甚至,曾经还天真的要以身相许,只不过人家不要。你也配姓赵?

  如果说《芳华》以带有某种自由主义局限的批判角度切入对那个年代的认识,有意去回避文革的影响,那么同样的,还有另一部分知识分子精英,部分号称左派的,他们批判《芳华》以“小时代”替代大时代,以人性解构集体,丝毫看不到身份等级造成的压迫,是另一种对文革的回避。并且,这种论调在当下社会显得更加不堪,高高在上,与普通民众朴实的同情心都难以取得共鸣。

  他们没有认识到“活雷锋”的尴尬背后的真正原因,没有意识到当年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意识形态,在当下资本主义方式高度发达、严重生产过剩时代的片面性。他们想维护当年的这些优秀价值观的合理性,在那个工业化原始积累时代,是有必要的。现在,人们要的是解放劳动,消灭劳动,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生活,即使劳动光荣也要问为谁劳动,谁的集体,要夺回劳动果实。这才是“芳华”没有触及的,部分左派们也不敢认识的问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