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小新:曾火了半个朋友圈的《朗读者》收官了,你的文学激情还在吗?

2017-05-09 14:39:38  来源: 微信“北语新新青年”   作者:小新
点击:    评论: (查看)

  央视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开播了近三个月后终于在5月6日迎来收官。在开播之初,《朗读者》也被称为清流综艺一直在各大公众号上被媒体热捧,持续成为热搜。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夸赞毋庸赘言,但对于一个央视如此大力宣传,也如此有影响力的节目来说,我应该不能只拿对待跑男这类综艺的标准态度去对待它,觉得只要看着舒服就行了吧。

  三个月,十二期节目。

  当朗读者里的温情瞬间带给你的感动,当那些动人的语句诗词,当那种对于精致文化节目的好感,随着时间逐渐沉寂,你回过头再看,这个节目带给了你什么?你对这个节目的思考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小新今天想在节目收官之际和大家一起来理一理这个重量级的文化节目。

  这个节目几个有代表性的点应该是很明显的:

  首先是以深厚文化积淀、知性温婉著称的主持人董卿。

  然后便是被称为超强阵容的嘉宾:

  像是这种咖位的:柳传志、张梓琳、张国立、刘震云、姚晨……大多数是观众早已熟知的商界、演艺界的知名人物,当然也有少数普通人(但是普通人的角色不是在平凡中幸福,就是在苦难中坚强而幸福)。

  最后就是节目的流程安排,由嘉宾先和主持人聊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然后配着现场钢琴配乐,诵读自己推荐的书。

  大概就是这样的类型:

  这些文学作品的文艺气息或许可以打满分,但是至于能不能吸引观众的兴趣、无不无聊就见仁见智了,起码我身边20出头的同学们几乎没有像追剧一样看这个节目的,倒是妈妈粉阿姨粉有不少(在朋友圈转“董卿文化底蕴惊人”之类的爆款文章)。身边倒是很多人的意见是这样的:对,这种文化类节目挺好的,很有质量,不庸俗,但是我还没看过或者我只看过一些片段分享。那对于这种,我们在乎的是节目本身,还是网上流传的宣传和评论呢?

  在《朗读者》的官方宣传中,我们看到的节目宗旨是:“节目旨 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

  感染、鼓舞这两个作用是很容易达到的。《朗读者》一人读一小段的形式类似于另一种碎片化阅读,当我们沉浸在舞台塑造的世界当中,自然而然会随着嘉宾的节奏去感受人文情怀,就好像听高中老师讲励志段子的那种感觉,仿佛自己好像下一秒努努力就被清华北大录取了……

  但是“教育”这个词,意义就宏大了。节目组能拿出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思想深度去教育在看节目的人民群众呢?我们不得不要深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关于作品脱离实际的嫌疑

  《朗读者》的主要观看对象是谁呢?这个节目的受众从一开始就应该是有文化水平的小资或者中产群体。社会底层群体看这类节目的兴致和精力有待考究。有意思的是,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64年写的《论小资产阶级的通病》,底下网友纷纷表示中枪,小新也不例外。

  下面这两条有一定参考性。

  我们如饥似渴地在电视上看那些平时根本不会关心的东西,或是跟风称赞这种文化清流,想找一条捷径快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寻求所谓的“人文情怀”,这不是空洞教条、缺乏研究精神的表现吗?我们又有多少人学习文学的目的不是沉浸于文学里或悲或喜的世界,而是为了陶冶情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与社会现实呢?

  “秋夜怀念”、“可爱的月亮”这样的抒情诗对于一些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完全合适的而且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占社会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来说,与他们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劳动者早就在实际经验中懂得,无病呻吟解决不了任何现实的苦难,而一把镰刀、一把斧头,却可以把苦难砸得粉碎。

  而这篇情诗《晃晃悠悠》,与“秋夜怀念”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央视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不能仅代表嘉宾个人,更是要代表主流宣传的方向,为什么它还是在重复着早就被抛弃的虚无的论调,而劳动者喜闻乐见的文艺却在这里遭遇缺席?

  如果说这首情诗只是个例,确实还有一些有人文深度的作品,那么在节目中又是怎么被解读的呢?比如第7期姚晨朗读的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我们都学过,并且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鲁迅的深深怀念与感激,更是对旧社会保姆悲惨遭遇的同情,更是能感受到鲁迅作为一个曾经的上等人,对普通劳动者的深深愧怍。

  不过姚晨用这篇文章来感激她新世纪的月嫂、孩子的保姆,这看上去似乎很合文章主题,但这种温情脉脉的风格还是让人吃了一惊。

  这里的“温暖”总好像掩盖了原作品中的什么东西。这样一讲,就好像把作品中阿长给公子哥的照顾全都看作是人性的温度了,但这显然是不对的。阿长善良的品性背后,刻满了劳动者在黑暗时代的悲惨与苦难。我不想探讨姚晨家月嫂的待遇如何,只是从普遍现象来说,在收入能力有本质差别的条件下,“善良温暖”是无法抹去阶层鸿沟的。如果给劳动者说一句感谢的话,就可以忘记现实的不平,那真是最大的脱离实际了。

  看到这样的场面,如果我不了解,还以为鲁迅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是治愈系和小确幸的鼻祖呢。

  二、关于节目落入意林体鸡汤俗套的嫌疑

  网络上有几个《朗读者》的金句流传很广,就是那些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一些“用处”的。

  比如下面这些:

  第三期:

  讲着拒绝功利的人,是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比如柳传志:

  可是,柳传志的孩子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也根本不会成为码农的,除了成为另一个企业家以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然后,最会讲励志鸡汤的人,是文学或演艺人士,比如毕淑敏:“我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再比如王学圻:“有些你认定为能做的东西,要坚持,而坚持下去,我觉得就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有被手掌与手指的比喻激励到了吗?我为什么始终坚定不移地反对励志鸡汤,就是因为它有很强的虚拟性和欺骗性。你看电视的时候,会激动地感觉仿佛自己只要这样做,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但是现实社会上你将要遭受到的捆绑和重压不是一两句抒情诗就能搞得定的。

  再比如王源,在最后一期节目中,这个17岁的少年自己也坦言,他的生活不像其他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也付出了很多辛苦:

  但是付出就能有与之相称甚至是多了百倍的回报,这在千万个普通上班族的生命里、或是同样辛苦但最后不幸成为炮灰的练习生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他大多数的同龄人光是要获得他生命中习以为常的生活条件就筋疲力竭了。节目组请他来分享青春体验,对我等有什么教育意义呢?觉得自己穷是活该因为吃不了苦?还是明星也不容易我们要多理解他们?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广大青少年渐渐追随于丧文化的原因啊!

  所以说啊,好的宣传不是你说的有多么朗朗上口,而是符合于生活实际的。是本来群众的生活土壤里就能诞生这些东西,然后你拿出来提炼一下去宣传,而不是你凭空造出来一个楼阁,逼着广大群众去坚守,用自己的思想假装成是群众的思想。

  这样的正文化……

  所以,观众最后在这里收获了什么呢?看上去是各有所得,渴望得到安慰的人在节目中学会了接受自己的平凡,因为“内心的充盈比财富和房子更重要。”对成功仍有期待的人在这里收获屡败屡战的动力,因为“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可见这样的鸡汤文学是完全不需要考虑具体事实到底如何的,只要抽象抽象再抽象就万事大吉了。它不能改变现实,只能充当一款现实的避难所,让人们把平庸、失败种种都归结在自己的身上,放弃了对社会大环境的反思、也不敢直面惨淡的现实。

  不得不说,身边有越来越少的青年人还愿意去相信这种“一厢情愿”式鸡汤了,他们宁可去看肤浅的、专为搞笑而生的综艺,也不愿意去碰一些以“人生哲学”为标签的节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些更加浅薄的、一堆明星打打闹闹的综艺是不是反而会显得坦诚呢,虽然偶尔也会强行通过后期制作贩卖一点情怀,但其实大多数是明明白白告诉观众:我这里没有人生的经验让你学习,我本来就不是什么清流。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