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你以为我吐槽的只是一场春晚?

2017-01-31 16:42:50  来源: 北语新新青年   作者:新新青年写作组
点击:    评论: (查看)

  看了这几年的春晚,相信大家都得出了几个结论:

  虽然春晚不好玩,但是我们没办法呀!发了一堆馒头作为年终奖的卢瑟们只能窝在家守着电子产品过年;

  虽然春晚不好玩,但是吐槽春晚成了春节的标配呀!不吐槽春晚都感觉没了话题~

  虽然人家春晚导演给自己打了100分,虽然网络上的水军们开始叫嚣“这届人民太难伺候,太挑剔”,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错就错在太拿自己当人民了呀~

  (评分来自与今年春晚难分伯仲的上届春晚の导演!)

  (唔~~政策太好,人民觉悟太差)

  但,小新还是想说一句:

  同样的,如果人民都不喜闻乐见可你非要怪大家众口难调:

  小新在除夕夜陪着家人坚持着看了几个节目,原谅我们一家人都没能坚持到最后(看到计生委硬性植入二孩政策的时候我们的尴尬癌都犯了);从昨天开始,微博和微信上反思春晚的文章纷纷见光死,小新本想闷声发大财,但本着对台下未能发声的普罗大众负责的态度,小新斗胆来吐槽一下春晚。

  春晚可谓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全国各地的劳动群众排排坐吃果果,但是能否达到宣传的效果就是另一回事了。 能不能深入人心,就看节目所反映的有多少是符合社会现实,但是如果本来现实不是那个样子,你偏要描绘成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样的话观众只有一句“妈卖批”送给节目组了。

  一  轻歌曼舞观众“醉”,粉饰太平几时休

  几年春晚节目看下来啊,对每年千篇一律的灯光,造型,场景布置也是不能不心生厌倦。

  每年晚会的歌舞都少不了呼呼啦啦的红色绿色的海洋,似乎对于春晚来说,花花绿绿,载歌载舞即是喜庆与热闹。但是这荧屏上的热闹,很难不给人一种脱离现实感。夸张深情的主持人,热闹不息的歌舞,大家忙着看起来快乐,忙着欢庆,不亦乐乎。一场盛宴,极力在塑造一种和人民剩余364天的生活所不具备的氛围,它怎么能让观众真正有代入感呢?电视里的面孔都在欢笑,似乎这喜庆劲儿也能传递给现实中的人以力量。但是节目结束,我们的生活依然照旧。

  且不说春晚整体一贯的粉饰太平、脱离群众的基调,如今是即便是最无害而不惹非议的歌舞也让人不得不批评两句了。毫无创新而又强颜欢笑,可以说是对它们最精准的概括。一阵红红绿绿过后,却再难留下经典。

  而且,小新不能不吐槽,春晚开场的儿童歌舞——《金鸡报晓》完美地诠释了春晚导演是如何理解儿童的智力和审美的,我们都是从儿童时代过来的人,大家扪心自问,自己小时候,可曾喜欢这种闹哄哄的表演?别看舞台上热闹非凡,演员都在卖力表演,那么多黄色的小鸡道具也恐怕花费不菲,但是这些仿佛都在宣告一个事实:你们做儿童节目,根本就没有用心。

  小新想起了北京皮村工友之家的打工春晚,大家可以去腾讯视频搜索来看,打工春晚和央视不同在哪里呢?首先是人咯,演员们的身份不同是肯定的,其次受关注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打工春晚除了结尾的大合唱,表演者几乎都是特写。而春晚给人感觉是,人被淹没在歌舞升平的万象之中,该成为主角的人反而成了点缀,不被关注,只剩下一种虚无。

 

  二、新二十四孝图与新贞节牌坊

  小品《好女婿半个儿》苦情戏的外壳恰好包着儒家思想那部分糟粕。看人物设定,老丈人蛮不讲理自负颠倒是非还有点刻薄,小舅子虚荣没担当不“孝顺”,在这种基础上,女婿的地位境遇作为观众都替他憋屈,当然,没必要,因为编剧这样做完全是为烘托出女婿的好:即便……即便……他仍然孝顺宽厚看轻钱财,不忤逆长辈有担当,总之如此难得的中国好女婿。编剧竟然还恩赐了一个happy ending,典型的灰姑娘架构。

  情节狗血也就算了,表达出来的观念也不敢苟同。

  其一,过年非得大包小包。这其实是中国老传统了,跟发红包一样,虽然也只是一种形式,但有其朴素恒久的意义,其存在无可非议。但小品(通过老丈人)强烈表达出来的没礼品就得遭嫌恶的含义却很要批判。从初衷来看,过年送带大包小包本就应该是主动的,目的朴素的,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更重要的是从现实来看,过年送礼愈来愈变得复杂,因为人情交往愈加形式化,其实质不过就是经济利益,所以春晚不应该如此糊涂地解答这个问题,强化这种不正常的趋势。

  其二、如此如此的女婿叫作好。看女婿的表现:对待老丈人像供奉祖师爷,要铁观音动用人际关系铸铁观音,还有打电话时表现出来的耗子对猫的畏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低下可怜。孝顺没错,尊重长辈没错,但并不存在潜在的等级关系呀,凭什么女婿要极力讨好?女婿真心能够这样心平气和也就罢了,只是这到底太反人类太畸形。我不禁想起了郭巨埋儿,这个小品所赞美的恐怕是新时代的郭巨埋儿吧?

  至于《真情永驻》这个小品所表现的男女关系,小新只能表示无语了。所有你在平时习以为常的“男人赚钱养家,女人貌美如花”、“男人负责刷卡,女人需要男人陪”等等刻板的性别分工都被这个小品强化了一遍。底下观众还总是在关键时刻叫好,小新在电视前默默地感受着我党在社会主义开创和建设时期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怎样一步步滑落入封建的深渊的。

  (再放一遍这张民政局的宣传画,我兔威武~)

  三、无中生有的底层生活,你们宣传要负责任的!

  第一个小品《大城小爱》,最后那个对蜘蛛人竖起的大拇指是专业来打脸的吗?不知道北京能不能找到一个给高层作业工人保证好安全措施的工地,能不能找到一个给建筑工人买好保险的建筑公司,各个高层建筑下面因为安全保障缺失,埋葬着多少农民工的血汗和白骨,你在这里跟我说蜘蛛人的工作很安全?生活很幸福?还有结尾那句震撼人心的“我的大北京!”

  请这二位台上台下都脱离群众的演员注意了,你们没有资格替劳动者代言,大北京的美好从来都不属于底层的打工者,属于他们的只有北四村拥挤的住房、一身的工伤疾病和拥挤的硬座车厢。

  还有作为春晚分会场之一的大凉山:这还是我所认识的那个凉山吗?什么时候这么富裕了?这是对那篇“最悲伤的作文”的一个有力反驳吗?可常熟的来自大凉山的童工你又要怎么去解释呢?他们如果在看现场的载歌载舞,不知会作何感想。幸好看不到,因为他们的家里,很可能就根本就没有电视。即使有电视,恐怕他们此时也会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黑作坊里麻木地活动着,哪里有这个条件看电视。

  四 被缺失的·被扭曲的·被溢美的

  想起八年抗战刚刚改成十四年抗战的官方大背景下,春晚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主要宣传口想不如此都难,人们也都习惯了在主持人巴拉巴拉背词的时候安安静静地去听,而不是抱怨假大空和无聊。春晚中所宣扬的“爱国情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表面上也在提醒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路,可是结果呢,只是让我们对伟大的祖国充满信心,不要去对政府“吹毛求疵”而是一起去骂与我国有争端的国家。如果说春晚展示一下国家的强大没有什么,那我想说一下似乎不相干的另一件事:帖子被删,公众号被封。为什么在舞台上有那么多的自信,一到私下里你就不是你了呢?难道在私下里的国家不是真正自信吗?

  而且,还有一个被许多观众诟病的笑点问题。就是笑点低俗,以人的相貌、身高等身体缺陷为笑点,这个已经被好多人批过了,可春晚却没有改进的意思。为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多其他的笑点根本就不被允许。比如近来好多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很少有涉及政治、政府官员的,而涉及政治的又只是在唱赞歌。今年的《新虎口遐想》中的“苍蝇老虎一起打”,就是一个很突兀的一个笑点,唱赞歌的气息太重。好的政绩不是不可以说,但是当你看到整场春晚,每一年的春晚,都是在唱赞歌,却没有真正讽刺时政的,也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历年春晚有很多有深意的堪称经典的节目,比如牛群的《领导,冒号》。有的讽刺时政,讽刺社会问题,我们看到社会的弊病。今年姜昆的这个相声也有讽刺现实,讽刺社会。他讽刺的是不救人反而先拍照,发朋友圈。乍一看确实反映了现实,讽刺了社会。可是仔细想想,这不是在讽刺老百姓吗?这个能力很值得炫耀和自豪吗?这个讽刺有多大意义呢?有一定意义,但比不上讽刺时政更有深度和价值。

  五、一场颜值即正义的精英式狂欢

  例如,开场歌舞《美丽中国年》除了欢乐颂五美和tfboys撑场面之外几乎不会留给人任何印象,老旧俗套的歌曲,夸张的神情唱腔,清一色红火的衣着,在无形中拉低歌舞设计的水平。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现实导致了春晚追求的东西也必将是越来越商业化的。不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别管节目有多少内涵,只要花天价出场费请明星过来卖脸卖肉卖腐,吸引眼球的目的就达到了。崇拜颜值、外在是一个什么值得炫耀的价值观呢?

  小新的一个朋友说:“当年的央视春晚总是能让我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能使我真正地感动,让我在结束的时候恋恋不舍,使我即使错过也要补回,重复地看好几遍也不为过。如今我却再也找不回那样的感觉,只觉得多了好些华丽的装束,少了许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想完整地看一遍都觉得太委屈自己。”

  刚刚结束的2017年央视春晚,很多人如果不是冲着诸多明星去的话,也许根本不会对其予以关注。不免令我这个不追星的人吐槽这种不专业:在这样一个重大时刻,这样一个重量级的舞台上,请个大明星来就是完成任务了,总让人感觉太敷衍。除此以外,这样做又有“一白遮百丑”之嫌,全民春晚的演员都是明星在表演了,占最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在舞台上是全部缺席的,这明明就是精英的联欢嘛!精英的联欢能反映出工农生活的现状才怪,观众们恐怕真的以为这舞台上的歌舞升平就是全中国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拥有的幸福生活吧!

  (人民日报下面网友的评论真相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