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郭松民:民族企业应成为民族自信的支柱——参加蒙牛自由行开放日札记

2012-10-29 09:00:0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松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民族企业应成为民族自信的支柱

  ——参加蒙牛自由行开放日札记

 ★郭松民

  今天,一个暖洋洋的秋日,我参加了第三期蒙牛自由开放日活动,来到了蒙牛乳业位于北京通州的生产基地。在和蒙牛一位工作人员交谈时,我意外发现,媒体对包括在内蒙牛的民族品牌无休无止的妖魔化,已经影响到她作为一个蒙牛人的自豪感。她说,现在她有时候遇到生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蒙牛人了。

  我对她说,其实你真的不必这样,蒙牛真没那么坏,只是媒体把它说的很不堪。中国的媒体,尤其是财经类媒体,对中国的企业不友好是一贯的。这些媒体最讨厌的是国企,其次蒙牛这样已经具有品牌效应、取得不俗成就、从事实业的民族企业,它们最喜欢的是外企,其次是温州那些搞金融投机的吴英式企业。

  当然,我绝不是说企业不能批评,也绝不是说蒙牛这样的民族企业就白璧无瑕。批评是绝对必要的,不批评,企业就不能进步。但批评有两种,一种批评是与人为善的,就事论事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变得更好;还一种批评可以说是心怀恶意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否定企业存在的合理性,更准确地说,这不是批评,而更像是一种舆论围剿。

  目前的情况是,外国企业经常能够享受第一种待遇,甚至比第一种待遇还要高(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十一长假没涨价,就获得不少媒体肉麻的吹捧,但蒙牛黄金周降价促销,媒体却连提都懒得提),而中国的国企、民企却常常只能享受第二种待遇。

  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看来,除了商业竞争的因素之外,主要和知识精英自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失败主义情绪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长期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80年代国门一开,中国的知识精英面对西方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社会,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立刻陷入了深深的自卑感,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西方-中国”,“西方=蓝色文明=一切完美”,“中国=黄色文明=一切皆错”。

  本来,80年代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是情有可原的。不过随着对西方真相的进一步廓清,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知识精英应该不断反思、纠正自己的偏见。但遗憾的是,中国知识精英的主流,不仅拒绝反思,反而把这种偏见发展成恶性的逆向种族主义,进而发展成对本民族一切光荣与成就的仇恨。这里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对这些精英来说,如果承认像蒙牛这样的民族企业可以比外企做的更好,那“中国永远劣于西方”的结论又如何能够自圆其说呢?

  目前这些精英现在大体在40~60岁之间,是媒体的中坚力量。正是这些精英,掌控着中国的主流媒体、大学讲坛,扮演着公知、“意见领袖”的角色,左右着舆论的走向。他们长期控制话语权的结果,使消费者也被洗脑——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恐惧是盲目的,对外国品牌的乳制品的信任也是盲目的。

  民族企业面对这样的舆论环境,往往也很为难。比如蒙牛的工作人员,在向参与开放日的各界人士介绍时,总是特别强调“这套设备是德国生产的”、“那套设备来自法国”,并介绍说蒙牛产品的质量管理得到欧洲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乳品企业,来自丹麦的“爱氏晨曦”的参与等,这其实无非是在迎合人们心中“西方优于中国”的思维定势,想让人们相信蒙牛产品的质量,但殊不知这样的表述,反而强化了“西方优于中国”的思维定势,而这正是蒙牛等民族企业被媒体围剿的原因。

  争夺话语权是一个长期的斗争。在根本改变中国舆论界自我殖民化的大格局之前,蒙牛这样的民族企业动辄得咎,被舆论反复围剿的局面也是很难改变的,但这并不是说民族企业就完全无所作为了。在我看来,民族企业可以做的至少有三点:一曰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民族企业自身的信誉负责;二曰自信,不管媒体如何妖魔化,要坚信自己不会比任何西方企业差;三曰自强,民族企业要通过把自己做优做大做强,使自己成为民族自信心的来源和支柱。我深信,民族企业的春天将和民族企业舆论环境的春天一起到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