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何新:读《心经》札记——重要语词略注

2011-08-25 17:36:32  来源: 作者博客   作者:何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何新 读《心经》札记——重要语词略注  

读《心经》

(2009年)

不增不减如其来,亦在亦迁随化开。

浮世徒惊锡杖响,大千明月照楼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何新按】

盖人类之精神现象历经五个阶段,即:巫、信、智、理、魔。

巫即巫术,信即信仰,智即知智,理即理序,魔即魔境。

石器时代之多神教及万物有灵论是巫术阶段。一神教之中世纪是信仰(宗教)阶段。启蒙时代是知智阶段。20世纪之科学体系是理序阶段。科学以理性秩序为根本,声称“知识就是力量”,欲以理序“改造自然”,“重建宇宙”。然而其结果是自然生态及地球环境之巨大破坏。当今人类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于是人类方知,科学并不能穷究或者创建宇宙以及万物之理序。未知现象、未知自然对人类之反制反而愈来愈强大。故21世纪之人类精神正回归于无法之法的魔境阶段。所谓“UFO”一类未知灵界的各国政府档案公布,即是明证也。

古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性胜乎人性,宇宙胜乎人类。故歌德《浮士德》中预言,历史终以魔境胜乎人性及智性、理序而告终。

老子云:绝圣去智。不弃智理,则不能通乎魔意,这正是理性主义之所局限也!一叹!

 (2011年3月记于日本海大海啸之后)

-------------------------------------------------------------------------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
观自在菩萨,源自梵语avalokite-svara,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娑伐罗”(svara)意思为“自在”,“存在”,哲学意义则可释为“自由”。avalokitesvara,此词梵文的本意是:“观看(世相)的得自在者”,故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菩萨”。

佛学者谓:avalokita-svara 由两个梵文合成即:avalokita﹢isvara。avalokita 意即“观看”、“照见”,“观照”、“审视”。“i?vara”“,意思为“声音”。
故Avalokita-svara可意译为“观音”。

在早期的佛经中,梵语“Avalokita(e)—?vara”,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竺法护和尚译为“光世音菩萨”,南北朝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菩萨”。有人认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当中有个“世”字,为了避讳,故唐人将“观世音菩萨”改称为“观音菩萨”。但清凉澄观法师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观自在”与“观世音”两种不同的名称。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Avalokita-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证实了他的说法。
鸠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所见的应该就是这个版本。因此,观音菩萨并非是因为避讳而出现的名称。根据宋代玄应的说法,这是来自于古印度不同地区方言所导致的异名。

【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其显意是指观世音菩萨名;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自在。
【观】接受,观照。
【世音】(宇宙信息)。
【自在】自然而在的,以及自在,自然与自由。

【菩萨】
 (1)是bodhisattvaa“菩萨摩诃萨”的音译,本意为“觉有情”、“导众生”的大士。
 (2)菩萨,菩提萨埵(梵文: bodhisattva)之略称,过去曾译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
Bodhi(菩提)意为“觉悟”,satto 或 sattva 意为“有情”,译成汉语的意思为“觉有情”——有情,即情感、情欲、感情。觉有情,倒装语,即得解脱于情欲者,得从情欲中解脱者。
【摩诃】意为“大”。
【萨】为“萨埵”的略音,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引导救度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

 [对观音菩萨的译法历史上曾经有一段公案。观音菩萨的语源一是“阿婆卢吉低菩萨”(avalokite-svara),一是“阿缚卢枳低-湿伐逻菩萨“,湿伐罗(svarai)的意思是世音、声音。1927年新疆出土古抄本中,发现Avalokite-svarai-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
鸠摩罗什(Kumarajiva)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据svarai-svara译为观世音(世界之音)菩萨。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三中则以为此译不妥,谓阿缚卢枳多 (avalokite) 当译为“观”(观照),伊湿伐罗( isvara) 则应译为“自在”,即观自在菩萨。玄奘曰:“……即缚卢枳多译曰观,使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大唐西域记》)。]


【诸菩萨】大乘佛教认为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去法性恒生身。
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为去法性恒生者。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住寂。

大乘佛教认为,人人都是菩萨——从初发心(初信位的菩萨)到觉有情,到绝断情根,到圆满成佛(大觉大智者),总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菩萨五十二位。
南传佛教认为,菩萨是在佛法失传之后,在未来成佛、重新开启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传经典提到的菩萨只有两位,即成佛前的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菩萨。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义的菩萨也包括了一切发愿在未来成为佛陀圣弟子的修行者,即声闻菩萨。菩萨的主要修行内容就是十度波罗密。
又有认为,菩萨是佛的协侍(助手),每位佛有两位协侍菩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两位协侍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
现在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协侍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华严三圣);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的协侍为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药师三尊)。

【菩萨异名】
大乘佛教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如观世音菩萨,过去佛号正法明如来,他们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现菩萨形象,重入世间教化救援。
佛经中菩萨的异名还有:开士、大士、尊人、圣士、超士、无上、自在、勇健、大道心成众生、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等。

【观世音菩萨】
在小乘和密宗中,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同时祂也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观世音菩萨是东亚民间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萨,在各种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佛经说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广大,世间众生无论遭遇何种灾难,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故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普救众生的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声音”的菩萨,出自《妙法莲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另一重意思则出自《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以听音方法契入法性,证得耳根圆通,修成正果。
 
【观音菩萨具三相】         
  观世音菩萨或有说为男相者。
  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是具三相合一之神。

【观世音菩萨是湿婆神的佛教变身】
观世音菩萨实际是古印度教中湿婆之神的佛教转型。
svarai乃娑伐罗菩萨(svarai-svara),是婆罗门教的湿婆神 Siva(创造与毁灭之神) 的变身。
印度教认为湿婆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被称为大母之神。婆罗门教及印度教(湿婆派)信徒,均奉湿婆为宇宙之最高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认为湿婆是宇宙的创造者。

在小乘及大乘佛教的一些教义中,湿婆神被视为位居十地(最高界菩萨)法云地的圣者。
佛教文献称湿婆为大自在天(Mahe?vara,摩醯首罗),住色界(现象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是密教护法神之中的大黑天(Mahākāla,摩诃迦罗)。
湿婆神体系三相神,住在冈仁波齐圣山(喜马拉雅山)。法器是三叉戟Trishula,配偶是雪山神女,坐骑白公牛南迪(转型为白象)。

观世音菩萨信仰在七世纪传入西藏,在藏传佛教中叫做“Chenrezig”,以四臂观音的法相为主,达赖喇嘛被认为是其化身。
宋朝以前,观世音菩萨为男性形象,《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悲华经》则称善男子,因为诸佛菩萨本无男女之相,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本愿中有随愿因缘化身救度的誓愿,所以大众依愿可化为女性形象,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来感化救度众生。

【其他传说】
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中的大菩萨,如《无量寿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净土中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于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咰,他出家之后,即号“观世音”;在久远的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他将候补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据《悲华经》卷二记载,观世音本名不煦,是无量劫前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因为其在宝藏佛前发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没有人可去请求保护,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那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则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
宝藏佛即为祂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此说菩萨因地具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不空三藏所译《大方广曼殊室利经》又说,观世音菩萨将以“平等光明普照如来”的名号成佛,但在此经中并未提及他与阿弥陀佛的关系。
而在其他经典上说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曾经是他的弟子。由于他的大悲愿力及所发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因祂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故在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汉地传说】
慈航真人: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朝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至道,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妙音神女:
据李善注引道教《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妙音。年至四岁仍不言,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妙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妙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妙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却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影而去。
送子观音: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祈求观音大士,“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善男信女至诚皆有感应。故许多不孕妇女,皆向观音菩萨求祷,希望能有子嗣。而庙宇也以观音菩萨怀抱幼童作为造像,是为送子观音。
鱼篮观音:
宋朝,蔡襄贬为泉州太守。当时泉州洛阳江,时常有人渡江溺毙,蔡襄不忍,于是发愿兴建万安桥(洛阳桥),观音菩萨化身为一位手提鱼篮的美丽少女,向公众筹募建桥经费,该化身被称为“鱼篮观音”。
妈祖——马祖(马郎妇观音):
《佛祖统纪》记载,唐宪宗时陕右男子性喜骑射,嗜杀无度。一日市街上,忽然出现一名绝世美女,公开演讲,要求众人信仰佛教,戒除杀生。并且发下豪语,愿嫁给三日之内熟背《妙法莲华经》的男子。众人闻说,皆返家背经,惟法华一书,卷帙浩繁,人皆苦之。有一马姓少年博闻强记,三日不寐,遂能背诵此经,娶得美女返家,但回家成婚时,美女已经病死。马郎甚哀而殓之。启棺时,美女遗体不见,只留下一张观音菩萨之画像。人称美女为观音菩萨化身,是谓“马郎妇观音”。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体行,实践也,行求也。
深,深刻、深入也。
句义:观照自由的大士,以智慧求超越解脱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彻悟人的一切感知、意志、追求、欲念都是空幻。

【五蕴】
五蕴,佛经又称”五阴“,五觉也。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根境,指人对现象的五官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蕴,古汉语当读为觉或欲、欲求、欲念之欲。泛指五种知觉。
佛学认为人由五蕴而知觉世界。人有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于中起苦乐想,名为五受阴,又名五蕴。
”入静反照,照见五蕴净(空),清净本能,觅之了不可得,故曰照见五蕴皆空。“

【色】
色彩,幻色,色觉。
佛学所言之色,相当于kant(康德)哲学所言之”现象“。
五蕴所言色,指视觉。
“受”,受觉,是对世界的体觉感受。

“想”,想念,是对外界的思考。

“行”,行为,作为,动作。

“识”,古音“识”读为志:1)识为知,知。2)为志,意志。

【空】
空幻。空不是无,不是绝对的虚无,空是“零”。0是一个数,但是非限量的数,绝对大(至大)也绝对小(至小)。
空是存在,虚无体的存在。人的主观世界,感、知、行、志,本体都为空幻。

【度一切苦厄】

度,超度,即超越。苦厄,苦恶、苦难。

【舍利子】
舍利(梵文 sarira,拼音:Shèlì),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
舍利子汉语音译为“设利罗“。
有二义:
1)舍利子,本意宝石。释迦牟尼死后火花化身为舍利子,五色如宝石体。。
2)舍利子即“舍利弗”,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的音译。另译为鶖鹭子。号称“智慧第一”。
      《阿含经》喻示: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弟子均提沙弥,如 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 !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 ”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 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色者,四大及四大所造身是名色。此身由众缘合聚,饮食长养,终归败坏,永弃丘冢间。故是无常,常有生老病死忧患。此无常之色,非我亦非我所,属众因缘,不可久保,譬如朝露,又如聚沫,须臾变灭,色性实不可得,可说即是空,空者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亦如是.。无明至老死,此是十二因缘。苦集灭道是四谛。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十八界。“

龙树《中论》第一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是诸法空相】
法,是佛学中重要概念,有多义:
1)存在之本体,万物皆可言法。

2)轨持[Dharma],法则。
”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俱舍论光记》) 

佛教的法是一种意译。法在古汉语中指一种规则,佛教的法也从规则中引申出来。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轨谓规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就是说法是一种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规范人对其产生认识。并且是一种保持性,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特征。如“水”有其各种特征,人根据其特征而认识它。

 
3)《俱舍论》称“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这是传统的解释,意即存在体即为法。

4)由于大小乘及派别的不同,其对法以及诸名的定义、分类也不同。
归纳之,关于法,通常分为”三科“,即把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十八界“。

【十二处】
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亦即六种感觉器官及其相对的客观对象。

【十八界】
即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三科是大小乘都承认的分类。三科对于法的分类,要求佛教徒从这三方面来观察人和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目的是破除“我执”的谬见,认识“无我”之境。


【有为法与无为法】
《俱舍论》 中把宇宙间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分为两大类:
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有为法;
非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无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无为法。
有为法,包括色法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有法四十六种,心不相应法十四种。

无为法三种,分别是:虚空无为(认识真理犹如虚空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择灭无为(通过智慧的拣择力,断灭烦恼而悟得的精神现象或境界)、非择灭无为(非通过智慧的拣择力,而因缺乏条件致使不生的精神现象或境界)三种。


【有为法四十六种】
分为六品:
一为遍大地法:普遍都有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受、想、思、触(感触)、欲(欲望)、慧(智慧)、念(记忆)、作意(意愿)、胜解(以为)、三摩地(三昧),计十种。
二为大善地法:善的精神现象。有信、勤(努力)、舍(精神放松)、惭(惭愧,对自己而言)、愧(惭愧,对别人而言)、无贪、无瞋、不害(不杀、非暴力)、轻安(心情舒适)、不放逸(不断努力)十种。
三为大烦恼地法:较大烦恼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无明(无知)、放逸、懈怠、不信、昏沈(昏沉)、掉举(心不平静)六种。
四为大不善地法:不善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无惭、无愧两种。
五为小烦恼地法:一般烦恼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忿(怒)、覆(掩饰错误)、悭、嫉、恼(狠戾)、害、恨、谄、诳憍(骄傲)十种。
六为不定地法:不定的精神现象或境界。有恶作、睡眠、寻(寻求)、伺(深度的或细心的贪求)、贪、瞋、慢、疑八种。

【心不相应法】
与色、心皆不相应的,即既非精神又非物质的现象。有得(成就)、非得、同分(众生各各自我类似的一些活动)、无想果、无想定(不去思想外界,使心不动)、灭尽定(用尽力量,使思想不活动)、命根(生命的器官)、生、住(阶段性的停止)、异(变化)、灭、名身(音节合成的概念)、句身(句子的合集)、文身(字母的合集)十四种。



【熊十力对法的释义】
  熊十力早年师从欧阳竟无(欧阳渐)入南京支那内学院研读大乘佛学。在《佛家名相通释》中有如下定义:
  法字义,略当于中文物字之意。
        中文物字,乃至普遍之公名。一切物质现象或一切事情,通名为物。即凡心中想象之境,亦得云物。物字亦恒与事字连用,而曰物事或事物。物字所指目者,尤不止于现象界而已。乃至现象之体原,即凡云为万化所资始,如所谓道或诚者,亦得以物字而指目之。如老子云:“道之为物。”中庸云:“其为物不贰。”皆以物字指目实体也。故中文物字,为至大无外之公名。佛书中法字与物字意义相近,亦即至大无外之公名。如根尘曰色法,了别等等作用曰心法。又万法之实体,即所谓真如者,亦名无为法。
  


【眼耳鼻舌身意 】

此谓“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

此谓“六尘”。

【 佛学诸家对法的释义】
实际上,在佛教文献中,法的含义多种多样,用法及其内涵极其复杂。例如:
1、真理、法则、规范。见《法华经·方便品》、《维摩经》等。
2、正当的事情(非指善行)。见《出曜经·无放逸品》。
3、指作为理法的缘起。见《中阿含经》卷七。
4、教导、佛陀的教导、佛法。见《维摩经》、《义足经》、《出曜经·无放逸品》、《有部律破僧事》、《法华经》、《中论》、《百五十赞》等。
5、三宝之一。见《中阿含经》卷十一。
6、具体的戒律,学处。见《游行经》和《大般涅盘经》。
7、指十二部经 。见《般泥洹经》。
8、本性。见《中论》。
9、型。见《维摩经》。
10、意之对象,六境之一。见《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维摩经》等。
11、存在、对象。见《维摩经》、《辨中边论》、《庄严经论》、《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
12、用文字表达的意思。
13、心的活动,心的功能。
14、实体。
15、三身之一的法身。见《唯识三十颂》。
16、与主语相对之述语。见《正理门论》。
17、相当于中国因明中的义、后陈、差别、能别。见《因明大疏》。
18、密教中的祈祷、修法。见《百五十赞》、《观音经》、《华严经》、《灌顶经》等。(高杨 元湛)
  《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瑜伽师地论-略录名数》六百六十法 和上文五位七十五法类似,《俱舍论》的作者世亲,回向大乘佛教以后,根据他所学的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略录名数部分将六百六十种法简单得归纳出一百种,造论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论》]

《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苦集灭道 】

苦集灭道,亦名四谛,四圣缔。传说佛第一次说法所说的四件大事。
谛谓根本。真实不虚。《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轮。”圣缔,如来亲证。
四谛者,佛说法入旨开智之四端也。

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

苦缔:佛说法,第一缔人生皆苦。

”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
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
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缔:第二缔,生离聚散。集,会合,相聚、团圆。
佛经说:”世有八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盛阴苦。于苦中作乐想,是四倒见,有为之法,实如梦幻泡影。“
佛言:”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灭谛:死亡,消灭。

道缔:即言语教示缔。

苦为生老病死,集为生离死别,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生死,道为言语迷障。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

如《涅盘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盘,若专修四谛以求涅盘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无智亦无得】
  得,当读为呆。

【波罗密多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用双行,浑融归一。动静言谈,句句平等,一体同观,名曰密多。


【菩提萨陲 】
菩萨,梵语菩提萨陲,即梵文 Bodhi--sattva,意为“唤觉有情”。Bodhi(唤觉,菩提),Sattva(有情,众生)。
根据佛经意,凡是修行者,人人都是Bodhi--sattva。

【涅槃】
出自梵语,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
词源学方面,巴利文 Nibbāna是源自动词 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语义是出脱,指灵魂脱离肉身束缚而进入超越物质世界的灵境,从而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脱离烦恼,达到所谓“离恨天”。


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对涅槃给出四个解释:“槃名为趣(去),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出处】
       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奥义书》思潮就已经在使用了。
  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原先涅槃系指回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对涅槃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
        佛教所谓大涅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磐。”
     佛教大小乘对涅磐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磐;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磐。
  《肇论》: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磐,是为有余涅磐;
  《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磐,是为无余涅磐。
  《楞伽经》说:由 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 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
  
【三世诸佛】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千佛。
    更有穷劫佛,数量不可穷,不可说,全部放下,不去管他。但去静坐,坐定再观过去现在未来,皆同一体,于此顿悟,三世自空。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贤劫】
 (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
     《大悲经》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
       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
      《悲华经》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
       《行宗记》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此即佛经所云三世诸佛也。

【诸佛世界】
         佛教本来只尊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大乘”兴起,佛的教义开始演变,“佛”的身份不被“释迦”独有。于是,出现了“释迦佛”作为应身,与其法身、报身同尊的三身佛;有将过去、现在和将来接班人串为一线的竖三世佛;有按空间区域承包管辖范围的横三世佛;密宗系统还按东南西北中确立了正方佛。

     “佛”的队伍因“佛理”的流衍,各宗派的解释而发展,组成了这一佛国第一阶层。次于“佛集团”的第二阶层佛国高神就是“菩萨”了。
     “菩萨”的队伍很庞大,著名的有“文殊、普贤、地藏和观世音”“四大菩萨”,还有“大势至、弥勒、金刚手、虚空藏、除盖障”等等。
     菩萨之下,就是“罗汉”集团。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修证的第三等果位。而在小乘佛教里,就以罗汉为修行第一果位了。大乘对罗汉指明的任务是在世间流通佛法。
最早有四大罗汉,他们是接受释牟尼亲自托附的遗命,为佛教弘法而住世不涅磐,这四位罗汉就是著名的佛的因弟子,大迦叶比丘;啦比丘,宾头卢比丘,罗目侯罗比丘。后来,逐渐形成十六、十八乃至五百、八百罗汉。

     佛门神祗的生成,大致有如下主要原因:
①历史上确有其人,经过大乘神化异化:如佛祖释迦牟尼,他的弟子后来也都被尊奉为神,如“十大佛弟子”,第一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后来形成了五百罗汉,等等。
②吸收其他神话传说中的神祗为佛教神祗,这在护法神队伍中最多,天龙八部和二十诸天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古印度神话中吸收过来的。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的许多神话传说也在佛教中被收罗安排重新改造获得了新的解释。
③佛教在流传中还大量吸收地方神话,只要地方神不自称比佛高,都可以与佛门神连通,纳入下级层次。如:道教的什么大帝都被安排为佛门护法了。

      佛教诸神的队伍随着民间对佛教的日益功利化、实用化的要求而发展壮大。
     佛教就从自称的无神的宗教,在实际的演化流布中,在获取民间信众的现实欲求中,由不具神性的教主释迦牟尼开始,逐步发展成了多“佛”、多“菩萨”、多“鬼神”的“多神”崇拜。

【菩提萨埵】
  了得人生空曰菩提,了得万法空曰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般若波罗密多六个字在前面已作讲解。佛家认为: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般若。般若通透,大光明藏,有六神通应现种种相,引导群棕同达彼岸。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用双行,浑融归一。动静言谈,句句平等,一体同观,名曰密多。“
  
【心无挂碍】
  悟得真空妙理,无挂无碍。
      心同虚空界,无是无非。外清净,内清净,内外空,未有天地先有空。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此心即宙心,故无挂碍。

  无挂碍即得到清静之体,无去无来,无变无异。
  
【无有恐怖】
  悟得性空,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不受明暗之拘,无挂碍,有何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究是打坐入静,反究此身。本无四大,只一冷光团。众生妄认四大,不能解脱。竟,尽也。究尽之义,全身放下,知见无见,咫尺之间,不睹人颜,故曰涅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昧)-三菩提: 梵文Anuttara samyak-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可译为“无上正遍知”
 《法华玄赞》经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支那)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教理性的最高境界: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智度论》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华严》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发此心者,须识其体。体有二种,一曰当体,二曰所依体。其当体者,所谓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种心,乃是当体。所依体者,自性清净圆明妙心,为所依体。性自具足,号如来藏。”

【揭谛】
 出自梵语羯谛摩诃。上古汉音 khrads tieg ma ka,源自梵文罗马字Gate Maha。罗马字GATE,梵语是“去,超越”的意思。


【波罗-僧-揭谛 】
  僧:佛语有三义:
1)僧家(伽)梵文 Samgha
2)和合
3)清净
《智度论》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大乘义章》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
《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菩提-娑婆诃】
   “揭谛,揭谛”:第一个‘揭谛’是超越分别我执,第二个‘揭谛’是超越分别法执。

   “波罗揭谛”是超越俱生我执。

   “波罗僧揭谛”是超脱俱生法执。

    “菩提Bodhi”是觉悟,“梭哈svāhā”是指“自觉”同时“觉他”,觉行圆满。

【英译1】Gone, gone,Gone beyond,Gone completely beyond,Praise to awakening.[去吧、去吧,超越,完全超越,以赞美那觉悟吧。]
【英译2】go, go, go beyond, go thoroughly beyond, and establish yourself in enlightenment.(去啊,去啊,去啊,完全超越,使自己觉悟)

 揭缔,GATE MAHA的意思就是“超越一切”。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