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孔庆东荐文:读后感的一种范文

2017-12-06 20:30:18  来源: 孔庆东的博客   作者:载楹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读后感的一种范文

东博书院人民研究生      载楹

  一、 读《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选自《汉书·食货志》,是晁错所作的一篇政论散文,全文1016个字。

  经过数十年的时间,至汉文帝时,汉朝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商人重利盘剥,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的现象比较普遍,以致朝廷粮食储备不足,直接威胁到汉朝统治的根基。晁错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公元前168年他给文帝上了一个奏疏,提出“贵粟”的主张。

  本文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引古论今,今昔对比。为何现在的条件远胜于古之圣王时而积蓄却赶不上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地有余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以此为基础,步步推论,得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的结论。第二部分,将“珠玉金银”与“粟米布帛”相对比,得出“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第三部分,将“农人”与“商贾”相对比,指出农民“勤苦”而商贾“富厚”的事实,以及商人兼并农人而农人流离失所的原因,并进而将朝廷与世俗相对比,得出“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的结论。前三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使民务农”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即“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其中,“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圣王既可以亲自耕田、织布给老百姓吃穿,但只能惠及少数人,也可以不耕田、不织布,充分利用权力,为老百姓开辟增加物质财富的途径,能让更多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所以为政者制定出良好的政策,更能造福老百姓。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两千年前说的话仿佛是在描述当下的社会现状。如今,不知有多少农民为了生存,早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了,他们背井离乡涌入城市,默默奉献却像蝼蚁般卑贱的活着。农村人口稀少,田地荒芜,而城市人口密集,资源过度集中。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破坏了。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世上的问题千千万万,什么问题最重要?吃饭穿衣最重要,其次才是其他问题。中国的文字是很有道理的,“饭”字缺了食就剩下了“反”字。如果老百姓没有饭吃,就要起来造反。民以食为天。人民有饭吃、有衣穿,事情就好办了。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无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粮食都是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物资,是国家的根本所在。毛泽东说:“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如今,全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种粮成本高而收入少,我们又过分重视电子产品而忽视了粮食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必将岌岌可危。如果我们仍能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方针,粮食生产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早已不是问题了。

  另外,本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描写农民与商人的的生活状况。农民苦、农民累、农民负担真重,而商人——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商人一旦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会怎么样呢?“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商人有钱就会想要有权!“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所以“士农工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读罢通篇,本文围绕“贵粟”这一中心观点,通过反复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其实,贵粟就是要重视粮食,就是要重视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是比其他生产还要费力的事情,粮食问题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晁错提出“贵粟”的主张,在任何时候都有着积极意义,我们都不能不重视粮食供给和农业生产。

  二、 读《狱中上梁王书》

  《狱中上梁王书》选自《汉书·邹阳传》,是邹阳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1378个字。

  汉景帝时,梁孝王有嗣位之意,大臣袁盎等人反对景帝立梁孝王为嗣,梁孝王与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欲刺杀袁盎,邹阳极力劝阻。羊胜等人嫉妒邹阳,乘机向梁孝王进谗言。梁孝王因此恼怒,将邹阳下狱,要杀掉他。于是,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

  邹阳因受人馋毁而被下狱,为希望梁孝王能信任忠信之人,远离馋毁之词,同时也为自诉冤屈,他以“忠信”为切入点,就自己“忠而获罪,信而见疑”展开论述。

  其中,邹阳感叹道:为什么连天地都能为之变异的忠信之人仍不能取信于君主呢?其原因之一在于君臣彼此不相知,馋毁之词乘虚而入,借机离间君臣。邹阳表示君臣要“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或者“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人与人之间尚且如此,何况国与国之间呢?如今,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然要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打交道,彼此了解和信任则是促进合作的前提,否则,一个微不足道的流言就有可能动摇彼此的关系。其原因之二在于君主偏听偏信,即“偏听生奸,独任成乱。”邹阳表示君主要公正地听取意见,全面地观察事情,即“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兼听则明;否则,偏信则暗。

  最后,邹阳说:“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邹阳宁愿默默死去,也不愿和阿谀谄媚之人同流合污以求宠幸,没有丝毫的乞怜之相。如今的知识分子是否还具有这种宁折不弯、决不屈服的高尚节操呢?

  读罢通篇,大量引用历史典故,大量运用比喻,多处采用对偶句式,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本文始于“忠信”,止于“忠信”,邹阳“忠而获罪,信而见疑”,但还是坚持相信“忠无不报,信不见疑”。人活于世,免不了遭人嫉妒,被流言中伤,但“忠信”二字始终不能丢弃,否则,老百姓又何必拜关公呢!

  三、 读《上书谏猎》

  《上书谏猎》选自《汉书·司马相如传》,是司马相如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291个字。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跟随武帝到长杨宫打猎。当时,武帝喜好亲自射杀熊和野猪,驰马追逐野兽,司马相如因此上书加以劝谏。

  历史上大凡开创鼎盛之世的人都有一股霸气。汉武帝喜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不仅仅是个人身体强壮和精神抖擞的表现,更是西汉王朝强盛的象征。毛泽东喜欢“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晚年多次畅游长江。考虑到安全原因,当时再三劝阻。可他没有接受这种善意的劝阻,更何况游长江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意义重大。所以,作为国家领导人,他们已经以身许国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包括个人爱好等等,都跟国家的兴衰胜败相联系。

  读罢通篇,司马相如以关心汉武帝安危为出发点,委婉劝阻打猎,而没有歌功颂德,也算难能可贵。

  四、 读《答苏武书》

  《答苏武书》选自《文选》,是李陵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1302个字。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至汉昭帝时,苏武获释返汉,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回书苏武,以明心迹。

  因为不同的原因,苏武和李陵都被留居匈奴十余年。苏武持节不屈,誓不投降,苦忍十九年,荣归故国。而李陵被迫投降,忍辱苟活,无颜再见故国之人。两相比较,究竟是否归汉,李陵的内心是矛盾的、痛苦的。

  “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李陵被俘除了寡不敌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军中出了叛徒,投降匈奴,出卖情报。在汉武帝等人看来,李陵投降匈奴就是背叛汉朝。当痛恨叛徒的人被认为是叛徒时,李陵的心犹如一片死水。汉武帝不听忠言,听信馋语,夷其三族。李陵力图“报恩于国主”,未曾想“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他不得不顶着叛变的罪名,承受辱骂和指责。

  世人对苏武多加赞颂,对李陵则褒贬不一,其原因在于“气节”二字。其实,这是一个“投降还是不投降”的问题。苏武持节不屈,誓不投降;李陵则比较复杂,他投降匈奴是有具体原因,况且他又没有做出危害汉朝的事情,“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所以不能简单地就认为李陵“变节”了。自古以来,对于叛徒的痛恨永远要胜过敌人。我们不能以叛徒的名义诬陷他人,一定要调查确认无误再予以惩治,否则,就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读罢通篇,本文绝大多数是四字句,也有六字句,简洁明了,充分表现了李陵难返故国而产生种种痛苦的心情。其中,关于李陵身处胡地而思恋故国以及战况激烈的描写最为精彩。总之,于李陵而言,“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乃是一代名将的无奈和悲哀!

  五、 读《尚德缓刑书》

  《尚德缓刑书》选自《汉书·路温舒传》,是路温舒所作的一篇政论散文,全文861个字。

  自汉武帝以来,大肆重用酷吏,法令日益烦苛,冤狱四起,人人自危。汉宣帝即位之初,路温舒上书劝谏宣帝,主张“尚德缓刑”。

  文章第一部分,以史鉴今,说明道理,层层铺垫,步步蓄势,希望汉宣帝即位之初应该“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其中,“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礼崩乐坏,孔孟老庄等圣哲相继出现;中华民族命运最为黑暗沉重之岁月,鲁迅、毛泽东等人应运而生。我们期盼圣贤的出现,似乎又不期盼圣贤的出现。因为圣贤为救民于水火而生,而世道混乱才可能产生圣贤。这种矛盾的态度正好昭示了我们身处乱世还是治世。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纵观历史发展轨迹,无不是按照“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的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历经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实现伟大复兴。正所谓“天下大势,治乱相替而已。”

  文章第二部分,首先指出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治狱之吏”,至今尚存。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痛斥酷吏。

  其中,“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好一个“自安之道在人之死”!冤假错案的大量出现,除了跟“治狱之吏”追求政绩有关之外,还跟政策或制度的引导有重大关系。毛泽东说:“杀头不能像割韭菜那样,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杀了革命的同志,那就是犯罪的行为。大家要切记这一点,要慎重处理。”在历次运动中,毛泽东又多次重申“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政策,避免了给党带来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否则,千万的人头就可能滚滚落地了。

  文章第三部分,路温舒提议要“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在此,他明确了治国主张。

  读罢通篇,本文重点讲述了司法领域的种种弊端,深刻揭露了治狱之吏的危害。对于冤狱的构成及其分析最为精彩,仿佛隔着文字也能闻到严刑苛法下的浓浓血腥味。路温舒的解决办法绝不仅仅是加强法治建设,他主张“尚德缓刑”,即提倡德治,慎用刑罚,也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相结合,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