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揭秘沈从文建国后不写文章的原因

2022-04-27 11:27:0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时代尖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坊间盛传“沈从文建国后不写文章”,有人说源于他不懂政治,有人说源于“政治高压”,还有人归罪于郭沫若的批判。其实,即便建国后有所谓的“政治高压”,仍出现了《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岩》《创业史》《艳阳天》《青春之歌》《万山红遍》《苦菜花》等不少红色经典作品,可惜由于政治原因,这些作品后来被刻意边缘化了,这说明,所谓“政治高压”不该是沈从文停笔的主因。那他为何要停笔呢?主要原因是其作品观点错误甚至反动,建国前就屡遭左翼批判。

  如1939年3月,他在昆明《今日评论》发文《一般或特殊》,认为作家的特殊性工作和比一般化的战争宣传更重要,被视为“与抗战无关”论,受到左翼作家批判。

  1940年5月5日,在昆明《中央日报》发文《文运的重建》,反对文学“与商业资本溶合为一”和“与政治溶合为一”,以后在其它文章和讲演中又多次重申这一主张,被左翼作家视为“反对作家从政论”,受到激烈批评。

  1946年11月,在《大公报•星期文艺》发表回顾自己文学道路的长文《向现实学习》,文中把国共内战双方都比作“玩火”“用武力推销主义”,再次受到激烈批评。

  1947年5月,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发表论文《五四》,反对“用集团屠杀方式”打内战,主张“用爱与合作来代替仇恨”,受到批判。

  1948年3月,在香港出版的《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上受到左翼作家猛烈批判,除被《略评沈从文的(熊公馆)》说成是“地主阶级的弄臣”等之外,还被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斥为“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作家;因沈从文只写湘西沅水流域船上的水手、吊脚楼的妓女、乡下的小田主等小人物和一些地方军阀、文人,冯乃超批判他“为封建地主阶级唱赞歌”。

  由于屡遭郭沫若、冯乃超等左翼作家批判,1949年1月,北京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斥反动文艺》的大字报,教学楼挂出“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的大幅标语。

  沈从文闻讯后惊恐不已、精神错乱,有时站在窗前望着胡同里来往的人群,会紧张地说:“他们抓我来了!”他在给黄永玉写信说道:“北京傅作义都已成瓮中之鳖。长安街大树均已锯去以利飞机起落。城,三四日可下,根据过往恩怨,我准备含笑上绞架……”。1949年3月28日,沈从文用剃刀自杀,幸被长子发现,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但其后又因精神问题转入精神病院疗养,直到7月份才逐渐好转。

  可见,沈从文长期在国统区生活,接受的是“三民主义”教育,很少受到马列主义熏陶,同时为迎合国统区部分人“色情、猎奇、变态、低俗”的文化取向,其作品多描写土匪、游侠、童养媳、妓女、寡妇、蛊婆、巫婆、落洞少女、癫子、恋尸者等人物,存在“漠视文学的政治性,空谈自由和爱,漂白国民党,描写性爱、嘲弄革命者”等问题,无形中充当了国民党的御用文人或同路人,必然受到左翼作家猛烈批判,加上他性格脆弱、胆小怕事、患得患失,害怕革命胜利后受到惩处,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患上精神病,建国后已很难继续写作,改行实属必然。

  沈从文改行后,1949年8月,其人事关系由北京大学转到历史博物馆;1950年2—12月参加中央革命大学研究班学习,对解放前的政治思想和文学道路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后来据此写成《我的学习》发表在沪、港两地的《大公报》上;1953年9、10月间,在《新建设》与《新观察》杂志上分别发表文物专论《中国织金锦绣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古代陶瓷》,从此,在报刊上多发表文物研究方面的文章;1960年7月,仍以作家身份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

  可见,沈从文建国后并未停笔,只不过将重点放在文物研究上,而且由于所写文章专业性太强,影响较小,导致许多人误认为“沈从文建国后不写文章”,实际上,他不仅没有停笔,而且在文物研究方面写了很多文章,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2-4-2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