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王成」是谁?

2021-12-28 18:17:21  来源: 百家号   作者:冬鸣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男欢女爱的婉约凄迷,作家尽可能遣尽自身潜能,将情节编排得淋漓尽致。但钢铁和鲜血飞溅的战争毕竟又有别于此,任何虚构都会令人发笑。譬如,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中的主角志愿军排长严伟才,其原型系68军的杨育才;譬如,电影《奇袭》中我志愿军派出一支小分队,炸毁大桥切断美军退路的情节,也是缘于原四野老部队的经典战例。

  1964年面世的电影《英雄儿女》,几代人对片中情节可以说耳熟能详。影片中,王成连续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拉响爆破筒,与蜂拥而至的侵略军同归于尽的壮举,令人热血沸腾。那么,王成的原型又是谁?原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张振川向记者进行了披露。

  巴金笔下的《团圆》,为《英雄儿女》搭好框架

  志愿军65军曾召开了庆功大会,我国著名作家、音乐家巴金、王莘、胡可、徐光耀等参加了大会。会后作家、音乐家巴金、王莘、胡可等同志到582团采访。

  志愿军65军反击作战胜利后,赵先友烈士的师政委陈亚夫升任军政治部主任,专向第二次赴朝采访巴金等作家介绍了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两位烈士的事迹。后巴金同志多次到张振川团队采访,并了解英雄事迹。张振川除介绍全团指战员英勇杀敌的战况外,还把赵先友烈士视死如归的情景说给巴金。作家激动不已,随后又亲赴赵先友生前所在的6连采访。当时任师文化科科长后任该团政治处主任的王文清,也接待了巴金并介绍了情况。张振川刻意强调,巴金曾到很多部队进行采访,之后才写出小说《团圆》。

  至于谁最接近银幕中的“王成”,影片导演武兆堤已辞世,拥有解释权的只能是原作者巴金。

  1991年夏,65集团军为了宣扬英雄事迹,发扬英雄传统,决定在赵先友烈士所在团的营区为烈士建立雕像,约请巴金和张振川分别题词、撰写碑文。旋即,部队派人前往石家庄叩开老团长的家门,责无旁贷的张振川欣然挥就800字的碑文,但听到求他引见巴金老人时,却感到为难。从战场上与巴金匆匆话别后,长达40余年再无来往,张振川担心年逾九旬的作家忘记当年20多岁的小团长,就想到了老领导、原总后副政委李真将军。

  14岁就扔下放牛鞭参加红军的李真将军,在朝鲜战场曾任63军188师政委,1960年在65军任军政委,后任总后副政委,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的将军健在时,记者曾到将军官邸拜望。

  拿到李真将军和张振川将军引荐信的团政治处副主任戴秀斌,当即赴上海落实“题词”。上海文联接待人员得知戴秀斌的来意,便将他介绍给巴金的女儿《收获》杂志副主编李小林,她说:“父亲快90岁啦,身体不好正在住院,而且手有点发抖,写的不一定流畅,往碑上刻怕不好看。我先跟父亲商量一下,再答复你们。”翌日,李小林告诉戴秀斌,父亲看了你们转来的信很高兴,听说你们来更加高兴,说还能回忆起你们部队的番号,也记得李真政委和张振川团长。他还说,我到过你们部队和朝鲜战场许多部队,英雄们的事迹使我感动,我写了几篇真人真事的散文,以后又集中概括了许多英雄形象,才有了《团圆》里的王成。最后,李小林将写有“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巴金,1991年8月20日”的题词交给了戴秀斌。

  翌年8月,在以出产熏肉制品而闻名的赵先友生前所在团驻地,烈士雕像隆重揭幕。张振川老人向所有来宾陈述了40年前“67高地”火光冲天的一幕……

  “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赵先友:“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时任志愿军团长兼政委的张振川,在回忆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时说:1952年秋,“联合国军”无理要求我军撤出三八线以南15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了教训他们以取得谈判桌上的主动,中朝联合司令部发出在战场上反击的命令。我65军在板门店谈判帐篷以南5公里的地方,向敌人据守的“红山包”和“67高地”发动了反击战。副指导员赵先友所在的194师582团2营6连参加了战斗,5连占领“67高地”后,把打击敌人反扑的任务交给了6连。

  10月3日,副连长和指导员负伤撤下后,副指导员赵先友到阵地上继续指挥。敌人疯狂向6连守卫的67高地反扑3昼夜,6连则利用简易工事连续打退敌人17次进攻,组织反冲峰2次,歼敌562人。到第三天,敌人又集中了一个营的兵力,在8架飞机、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掩护下,分五路以集团冲锋的队形,涌向67高地。战斗到仅剩赵先友和刘顺武时,面对蜂涌而来的敌人,赵先友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敌人已冲上我阵地,要求团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炮!” 后来情况危急,他不顾自己5处负伤双目失明,仍由通讯员刘顺武搀扶着与敌人顽强地战斗。

  敌人在坦克和喷火坦克掩护下冲上我军阵地,在用大量飞机轮番轰炸,并以炮火和喷火坦克喷得我阵地一片火海。战斗到被敌人包围时,赵先有用嘶哑却坚定的声音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张振川团长说:在团观察所看到,赵先友、刘顺武与敌人拼杀的身影,后来响起一阵手榴弹声枪声,马上阵地就沉寂下来。仗已打红了眼,6连在阵地上的战士已全部壮烈牺牲。我问过二营长王守忠情况,又和炮兵团指挥员和坦克团冯团长简短商量后,立即定下反击决心并报赵文进师长批准。反击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分两路进攻并最终夺回阵地。

  当我方反击部队占领阵地后,发现赵先友烈士和从贵州刚参军的通讯员刘顺武已牺牲,刘顺武仍紧紧握着冲锋枪。而他们面前则躺着十几具敌人的尸体。那次战斗结束,赵先友被志愿军总部批准为特等功臣,6连荣立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顽强,守若泰山的钢铁连”,十九兵团还给刘顺武等八位战士记一等功。

  赵先友的家事身后事/特功六连“新兵”赵绪文、赵新民

  乐亭县庄头东村靠近滦河口也靠近李大钊故乡大黑坨村,1947年10月,18岁的支前模范和民兵队长赵先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解放全中国”的滚滚铁流中。陈连华与赵先友幼时便共同玩耍,直至长大成人步入洞房,眼下腹部刚刚隆起,丈夫却要离家远行,她内心并不情愿。但深明大义的陈连华还是含泪送走了丈夫。参军后,在枪林弹雨里穿行,赵先友参加过滦东、新保安、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很快被提升为班长、排长、团掌旗员。因表现机智勇敢、英勇善战,曾三次立功。1949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模范党员。在开赴安东途中,故乡庄头距离京山线上的昌黎站仅几十公里,赵先友竟然不知道自己有了儿子,不知道儿子已能满街乱窜,直到喊出最后一声“开炮打吧”!

  赵先友牺牲后,年仅23岁的陈连华经不住炸雷轰顶般的打击,当即精神失常。当地政府将陈连华送往保定治疗,虽有医生悉心救治,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儿子赵绪文就留在了年逾古稀的奶奶身边。两年后陈连华出人意料地康复,便继续照养孩子赡养婆婆。1970年,年轻的赵绪文辞去税收员的好差事,来到父亲生前所在的连队。此后,赵绪文不仅入党提干,还被石家庄陆军学院挖走,成为授业解惑的教官。现在,转业回乡的他又成为一名检察官。而孙子赵新民也步父亲后尘,从北京军区射击队来到爷爷生前所在的特功6连,连年立功受奖后又被保送到军校,毕业后继续留在连队,担任少尉排长。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苍翠欲滴的青松下,烈士排列齐整地长眠于此。赵先友烈士的墓碑,矗立在纪念碑左侧第一个墓区内,前边紧邻的便是家喻户晓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陈连华曾由孙子搀扶,从乐亭来这里向丈夫说说家事。

  他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烈士纪念馆里,摆放着他放大了的照片。1954年,县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在他的故居门前挂上了“功勋卓著”牌匾,还赠与“人民功勋”的锦旗。老师长赵文进离开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岗位,老团长张振川解甲归家后,相约结伴来到乐亭,向“王成式”的部下缓缓地行了军礼,并到医院看望了正在住院的英雄妻子陈连华。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