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物演通论》批判
作为民哲的同道之人,笔者是十分不愿意批判他的学说的,而是希望看到所有民哲都和王东岳一样能够成功,能够被世人认可,这样他们的心血才不会白费。然而事实很可能绝大部分民哲终其一生都将默默无闻,他们创建的学说也不会得到认可。
但是现今受到一位王东岳哲学的信奉者的邀请,希望我能够指出王东岳哲学中的一些漏洞,并且还赠送了我王老的两本著作——《物演通论》和《知鱼之乐》,所以也只好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正如我以前在兴华论坛上与何新先生的一些信徒辩论,何老所说,笔墨官司有胜于无,真理越辩越明,只要不上升到动刀动枪的地步就行。
王东岳《物演通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存在度与递弱代偿。
何谓存在度?王老给出的定义是,“存在效价的度量概念。它是一个自变量,总体上呈衰微趋势。”而关于“存在效价”,王老又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的效力、存在的力度或存在物的持恒稳定状态。……由于存在效价总不免于趋向于衰减,由此引入了“递弱”概念。”
何谓递弱代偿?就是越原始越简单的事物其存在度越高,越后衍越复杂的事物其存在度越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事物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
我们知道,微观世界既有寿命长达十的正三十几次秒的物质,又有短至十的负三十几次秒的物质。按照王东岳对存在度、存在效价的定义——“持恒稳定状态”,显然十的正三十几次秒的物质是存在度极高的,相反,十的负三十几次秒的物质的存在度是极低的。
这样王东岳理论的第一个破绽就出来了,并不是越低级的事物存在度越高,越高级的事物存在度越低。事情的真相是,低级事物既有存在度极高的物质,又有存在度极低的物质。高级事物同样如此,只是差距没那么大。
另外,根据王东岳的观点,十的负三十几秒的物质由于存在度低,所以更需要以代偿的方式“求存”,以保存自己。然而事实是,更高级的事物通常是由那些较“持恒稳定”的低级事物构建的,因为这样更易让高级事物也“持恒稳定”。
那么低级事物构建成高级事物是王东岳所说的,为了“求存”而“代偿”的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力的吸引作用。力的吸引让低级事物相互聚合而构建成高级事物,从宏观上看就是事物的“自组织”或“进化”现象。目前科学发现的力有四种: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主要作用于质子、中子及其以下层面,电磁力主要作用于原子、分子以及宏观世界,万有引力最弱,但作用距离更远,主要在宇观世界起较大作用。
因此王东岳的理论从科学上讲是不成立的,是胡说乱编。
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有一种熵定律与进化论相结合的味道,事物的总发展趋势是递弱——熵增,但是为了“求存”而不断“代偿”——进化。
但事实上,熵定律与进化论是两种不对等的理论,熵定律目前看来更是一种普适性定律,而进化论只是太阳照耀下地球表面上的生物学原理。即,太阳不断的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负熵——能量,从而让地球上的生命呈现负熵运动——进化,但从更大的层面——太阳系来看,依然是熵增的。
与熵定律相对等的是我前面说的四种力的作用,尤其是万有引力这种长距力。熵定律是没有考虑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因素的定律,如果考虑这个因素,宇宙总的是熵增还是熵减,或是达成一种平衡还难说。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如果暗物质、暗能量达到一定程度,物质之间的引力会逆转大爆炸的趋势的。
王东岳的理论在目前的中国流行,与中国人普遍缺乏西方哲学的熏陶有关。西方哲学的早年也喜欢思考本体论问题,但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之后,开始转向思考认识论问题。我们只有搞清楚了人类的认知方法、原理、能力和范围等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弄清楚本体论问题。正因为对认识论问题的思考,才让他们发展出了形式逻辑(演绎法)和观察实验方法(归纳法),才发展出了科学。
自科学出现之后,本体论问题主要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如果现今还在用哲学的方法研究这类问题就太低级、太小儿科了。中国人由于普遍缺乏西方哲学的这种认识论转向,因此普遍还喜欢思考这类本体论问题,也喜欢接受这类哲学,而不知这一思维早已淘汰。
笔者早年也很喜欢思考这类本体论问题,但自从受到西方哲学的这种认识论转向熏陶后,很少再思考这类问题。现今再看以前写的本体论方面的文章,感到它与现代科学的研究相比太小儿科了,因此我后来清除了这方面的所有文章,而只保留了认识论方面的文章,并将其命名为《人类认知原理》。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体侧”和“客体侧”(附评议)
- 批判《后浪》的青年,真的能代表新一代青年吗?
- 同人重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杨百胜:《童大焕:宪政本质及路径:谁最需要宪政?》一文的阶级分析与批判
- 许光伟:劳动过程与商品拜物教批判——兼析恩格斯对《资本论》方法贡献的性质
- 杨斌荐评:这篇吓唬中国政府和民众不敢反击美国的文章值得批判!
- 答后浪:为何在青年节放弃批判
- 郝贵生:列宁批判“运动就是一切”及其现实意义
- 社会主义批判的若干问题(中)
- 杨百胜:小批奇文《批判方方的闹剧是极左思潮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