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在中国的留学生“接受共产主义教育”?
“我们反对不以事实为根据、带有讽刺和挑衅的报道!”4月1日,印尼《共和日报》(Republika)发布“印尼在华留学生接受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实报道后,受到了印尼在华团体的齐声反对。
在印尼,共产主义等话题仍是一个禁忌。因此,印尼《共和日报》日前一篇关于“印尼在华留学生接受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报道引发了轩然大波。随后,印尼驻华大使馆、“伊斯兰教士联合会”(PCINU)、在华留学生团体等对这篇不实报道齐声反驳。
《共和日报》报道称,印尼穆罕马迪亚梭罗大学(UMS)校长苏菲安·阿尼斯今年3月31日在该校一次学术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部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0位印尼大学校长到中国考察期间,一位中国大学校长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苏菲安·阿尼斯认为,在中国留学的印尼学生“也一定接受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教育”。
广州印尼学生会主席Respati Anintyo对于上述报道表示,这不是真的,“外国留学生不需要参加这些课程,但他们很欢迎留学生选修一些介绍中国地理和文化知识的课程”。
另一名来自中山大学的印尼留学生也附和道,事实上,学校的选课系统把外国留学生自动划入了新的选课系统中,只需选择介绍中国类的相关课程。
Anintyo补充道,印尼学生会正在就上述报道起草一份反对声明,因为这样报道会引起不安。同时,他非常乐意与大家公开讨论印尼在华留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
伊斯兰教士联合会表示,这篇报道使很多印尼在华留学生受到影响,这是不以事实为根据,带有讽刺和挑衅的报道。
同时,印尼科技、研究及高等教育部长默罕默德·纳西尔(Mohanmad Nasir)也对上述报道评论称,印尼在华留学生接受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课程并不是什么问题。
他认为,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或是社会主义,都是需要学习的科学。
但是,纳西尔也表示,如果印尼海外留学生想要学习,那就去学吧。然而,他们必须坚持“建国五项原则”(Pancasila)作为意识形态。
建国五项原则:信仰最高真主;正义和文明的人道主义;印度尼西亚的团结统一;在代议制和协商的明智思想指导下的民主;为全体印度尼西亚人民实现社会正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不实报道中提及“中国”时还用侮辱性的“支那”一词。
“在华印尼学生协会”对《共和日报》在提到中国时使用“支那”表示遗憾,因为印尼2014年第12号总统令已经规定用“中国”代替“支那”。
观察者网梳理发现,《共和日报》是印尼前总统哈比比(印尼文 : Bacharuddin Jusuf Habibe)所创建的“印尼穆斯林知识分子协会”(Indonesian Association of Muslim Intellectuals)于1992年创办的。
哈比比和苏哈托关系十分亲密,是苏哈托挑选的副总统。
近年来,该报刊登了多篇针对共产主义的文章:
日前,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前10位生源国依次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和老挝。
观察者网曾报道,对于许多印尼年轻人来说,中国印尼之间复杂的历史恩怨和现实的梦想成为他们追梦最大的矛盾。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印尼600万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中4.2万人选择出国留学。印尼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地曾是澳大利亚。但是从2010年开始,来中国留学的印尼人数每年以10%的高速在增长。
香港《南华早报》3月31日发文称,尽管越来越多的印尼学生赴中国留学,但这在该国仍是个新的现象。但如今的印尼学生都出生在苏哈托政权结束后,受反华情绪影响较少。
许多印尼学生在讨论为什么选择来中国读书的时候,都表示中国代表着未来,而不是一个活在印尼老一辈记忆中的国家。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给留学生找“学伴”,山东大学又火了
- 成人教育不为野鸡大学背锅
- 教育部打造“金课” 到明年将有3000门精品网络课程
- 福州公安:他是学生 以批评教育为主
- 苗凤军:替课替考念成生意经,高校教育值得深思
- 尿布、塑料瓶...印尼把200多吨垃圾退回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