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旅游

转战陕北一行游: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上)

2019-10-16 15:45:23  来源: 红色纪年   作者:星火旅游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47年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毛主席带领党中央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整整一年零五天,毛主席始终驻留陕北与敌人角力、周旋,曾多次遇险,几度与敌人擦肩而过,都未曾渡过黄河离开陕北,最终兑现了毛主席当初“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豪迈誓言。

  10月7-11日,星火转战陕北旅行团踏上了曾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征程!

  在撤离延安之前,毛主席做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说:“敌人要来了,我们准备给他打扫房子,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来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他就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的切掉它,要告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第一站:小河村。1947年6月16日,党中央由靖边县天赐湾转移到靖边县小河村,在这里停留了45天。7月21日至23日,在小河村农家院子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小河会议。会议依据一年来的战况和各战场的形势,着重讨论了战略进攻的部署和解放区土地改革、财政金融工作等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计划用五年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解决同蒋介石斗争的问题。

  “我们失去延安虽然有某些损失,但中外人民和民主人民,不会因为退出延安对我丧失信心,而我若能将胡敌大部分吸引在陕甘宁边区而加以打击、消灭,正便利于其他解放区打击和消灭敌人恢复失地。”主席之镇定、豁达、境界之高远,真叫人佩服!

  在小河村,毛主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用陕北和山东,吸引和牢牢拖住蒋介石的部队,然后以陈赓、陈粟、刘邓三路大军直插中原,开始外线作战,变被动为主动。转战陕北,有利的呼应和指导了全国一盘棋的解放战争局势发展,堪称神来之笔!

  当年召开小河会议的茅棚复原,情景复原!借以缅怀伟人,缅怀毛泽东思想。

  陕北的黄土高坡,千沟万壑,在小河村所在的山沟沟里,十分的闭塞。方圆都被黄土丘壑所包围,百米之外就是山外,正是这样的地理地貌,造成了掩护中央进行转战调敌的有利地理条件!当年毛主席告诉贺龙李景泉,彭德怀,习仲勋:中央帅数百人在陕北不动,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

  第二站:波浪谷。陕北不光有红色的历史,更有红色的地貌。红砂岩地貌形成的拨浪谷。这里四面环山,龙洲盆地苍山环抱,绿水索绕,这里方圆百公里被奇异的红砂岩地貌所覆盖,是近年发现的一处集摄影、探险、旅游的绝佳胜地。

  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幽默风趣,豁达乐观的呼噜老师,在绝壁上蹒跚而上,被我抓了个现行!

  然而,我们看到的还不是全部,这次一号景区封闭施工,否则我们就能看到下图所示的波浪谷啦!

  附加第三站:边塞无名古城。回靖边的路上,在龙洲镇附近发现一片古城遗址,夯土墙长有四五百米,围成了一个土城。旁边找不到标志,大家都在推测这是个什么古城遗址。并表示就是要现在看,等以后开发出来了,跟别人讲我早都去过了,那是倍有面儿的事情!

  邯郸的呼噜老师和哈尔滨的张老师,正在探讨这个神秘古城的种种可能。

  古城之外,有一座新建的寺庙,紧邻夯土墙而建。在古城夯土墙的豁口处观察寻证。

  后来我们乘车继续前行没多久就发现,这里有碑文介绍,此处是明城墙。一路西行,明长城的夯土墙就随我们起起伏伏在这曾经的边塞之地,给与我们边塞的风光,也给予我们边塞诗人的心境。

  第四站:大夏王城统万城。靖边县统万城遗址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 一座都城遗址,屹立在毛乌素沙漠已近1600年历史,保存相当完整。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2012年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天气晴朗的时候,统万城是白色的。因为是用三合土修砌而成,不光坚固异常,而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示出异于周边的白色。据说当时的工匠施工要求十分的严格,若锥可入墙一寸,工匠就要被杀头。它是匈奴人的王城,前后用了四百年,如此风格的古城墙,在我们国家数量众多的古城中,实在少见!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位于无定河台地之上。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部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夯土台基。根据 航空影像 分析,仍可看出城西北角的护城河及城内开渠引水的痕迹 。

  统万城的古老和匈奴特色,令我们团友们遐想纷纷。比如这城墙是如何建成的,哪里是皇宫,匈奴人用什么文字,匈奴人现在去到了哪里等等。讲解员通俗的讲解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车上之后,傅老师给我们普及了很多历史知识。团友真是藏龙卧虎,让我们在感叹知识渊博的同时,让我们对西方的古代历史产生了考证的兴趣,也让我们对我们自己老祖宗的历史更加热爱。

  第五站: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

  进入景区,才发现惊喜,这里的石壁上到处都是开凿的佛阁,想不到在这深沟峡谷里,竟如此的别有洞天,如同到了敦煌莫高窟一般。

  红石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榆溪河水流湍急,两岸林木青翠,有“万里长城第一胜景”之称。

  在红石峡,我们意外的发现了 红石峡会议遗址。1929年4、5月间,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榆林红石峡翠然阁天门与地门之间的洞穴内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贾拓夫等10多人。会议重点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问题,确定武装斗争可以有白色的(白军工作)、灰色的(土匪工作)、红色的(公开组织革命军队)三种形式。会议还决定加强对灾民斗争的领导,推动分粮、吃大户等运动。会议还决定刘志丹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

  红石峡两壁中间的就是榆林人的母亲河——榆溪河,从东西两壁间穿过,雄浑壮阔。榆溪河是陕北最大河流无定河的上游支流,注入无定河后,它将流经米脂、绥德两县,然后注入黄河,然后经过关中,走过中原,最后注入大海。

  红石峡两壁陡峭,需要扶着铁索栏杆,侧身才能容一人通行。还有高低错落的佛洞,叫人处处有别开生面之感。

  第六战:镇北台。镇北台是长城现存最大的烽火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登台可俯瞰榆林城和红石峡水库,景色壮观。天气晴朗的还可以看到六个烽火台的遗址。

  镇北台下是一处边境贸易城。在明代这是大明同北元进行边境贸易的地方。据明史讲,因为北元人出了通商之外,常常抢掠边地的汉人,所以延绥巡抚才修建镇北台和这座边境贸易城,同北元通商,同时也防范和监视北元,实有镇北之效。

  威武雄壮的镇北台!看呐!这就是古代大明的边塞!

  同行的有位杨老师,十分善与摄影和拍摄视频,为大家抓拍了好些特写。

  一位老公安,一个有趣爱喝酒的广东老表。嘿呀嘿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拍照风格。

  有的人在看风景,而自己变成别相机里的风景。

  呼噜专注起来,就变了个样子,有点儿教授的范儿......

  一位对历史和考古研究十分在行的傅老师,指点东西给大家看。

  给被人抓拍的人,一定比被拍到的人更欢乐。

  从撤离延安开始,到1948年3月23日于吴堡县的川口村东渡黄河,共计行程2000余里,途经榆林8县33个村。在转战期间,毛主席运筹帷幄,以最小的流动司令部,指挥了全国各大战场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有力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础。转战陕北是毛主席率领下的一次“小长征”,充分显示了一代伟人的韬略和智慧。

  转战陕北之旅在过往三次陕北之行的基础上,优化行程,减少重复冗杂的红色纪念馆,突出重点纪念点的同时,融入了陕北地方特色的风景和人文景观,给团友们以丰富而深入的转战陕北认知和旅行体验。期待下一次,继续与您同行!

  未完待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