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从粟裕三上淮安看其德才兼备

2019-01-31 10:31:3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何苏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初期,即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7月,粟裕曾三度从苏中前线赶赴当时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所在地淮安,商讨重大事项。从粟裕三上淮安,我们清晰而明显地看到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德才兼备的高尚品德,它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去学习、去弘扬、去传承和光大。

  一上淮安真诚“相让司令”,看粟裕高尚品德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任务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决定撤出苏南、浙江等8个解放区的党政机关和部队;以新四军江南主力部队转移到江北作为让步条件,期望换得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和民主。

  10月1日,时为苏浙军区司令员的粟裕,发表热情洋溢的《江南新四军北移告别民众书》,说明江南新四军北移“这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一个极大的让步,但共产党为了制止敌伪和反动派的阴谋,为了避免内战,实现全国和平团结,就不能不忍痛这样做” 。同时他表示:“我们这番暂时和你们告别,在离你们不远的江北就有很多强大的解放区,我们将全心全力地支持你们,你们决不孤立!”粟裕亲自组织指挥苏浙军区所属部队和地方干部6.5万余人分批渡江北上,回到了苏中。

  苏中区党政军在黄桥召开盛大的欢迎会,粟裕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阐述了撤出江南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号召军民一手拿枪,一手生产,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民主,敦促蒋介石实现“和平建国”的诺言,警惕内战突然爆发。

  中共中央华中局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我党任务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战略决策,要求在原华中地区组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并提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领导成员名单,于10月6日报到中共中央。这个方案认为:“江北苏皖地区必须尽力坚持控制,对国顽进犯必须采打击和歼灭方针。因此,提议粟裕留下帮助谭(震林)、邓(子恢)”;“华中分局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任常委”; 苏皖军区“粟裕任司令员”。

  10月8日,中共中央电复华中局“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员”。 后来,又决定由刚从延安返回华中的张鼎丞任副司令员。

  此时,粟裕刚刚到达长江北岸,不知道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上述决定。

  10月中旬,粟裕率领苏浙军区领导机关转移到东台(海安以北一带)后,便接到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通知,要他参加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的组建工作。他立即从东台赶赴淮安,参加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的组建工作。10月14日,在华中局,粟裕看到了中共中央任命他为苏皖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的电报。当即向华中局负责同志建议,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但华中局不同意。10月15日,他直接发电报给中共中央:

  “昨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曾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复在中央直接领导之下,功绩卓著,且对于执行党的政策与掌握全局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求华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孚众望以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短短两百余字的电报,凝聚着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但中央并没有采纳粟裕的这一建议,仍然坚持由粟裕任司令。

  中共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建立在对粟裕的深刻了解基础之上的。中共中央和华中局都认为,由粟裕担任司令员是适当的。

  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复华中局上报的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新的组织方案时,仍然坚持原来的决定:“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织华中{分}局常委,以邓为书记兼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谭为副书记兼副政委。组织苏皖军区,粟、谭到前方工作,指挥野战军,邓、张留方工作”。

  10月27日,华中局发出关于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组成的通知,根据中共中央的批复,再次宣布苏皖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当日深夜,粟裕向中共中央发出了请求改任副职的第二次建议电。重申15日电报的理由。最后恳切地说:“为慎重并更有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毛泽东接到电报后,大为感慨,认为粟裕不只是一种谦虚,而是出于对革命全局利益的考虑,是他大公无私高尚品德的集中表现(包括他以后的再让司令)。遂于10月29日电示华中局:“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而在组建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时,粟裕对原苏浙军区政治部主任钟期光说:要确定一条原则:凡是一师和苏浙军区的干部,原则上都担任副职,正职由四师和其他各师干部担任。由我做起,由你做起。当时,华中军区组建主要以新四军一师、四师为主,还有二师、三师、七师北上后留下的干部。如何安排各方面的干部,把领导班子配备好确实是一大难题。正是因为粟裕坚持以革命利益为重、以团结为重、以他人为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与兄弟部队的关系,让自己部队的正职干部改任副职,把正职让给兄弟部队的干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了个好头;而且他善于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他了解自己的部属,下属们也理解他的意图,大家不但没有怨言,而且习以为常从心底里赞同他的决定,从而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了。

  二上淮安力争“内线作战”,看粟裕雄才大略

  1946年6月22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关于全局破裂后太行、山东两区战略计划,致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陈毅、舒同的电文中要求:“粟谭主力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你们作战”。 6月24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对南线作战的补充指示,起草给陈毅、舒同,并告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的电文中要求:“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占领蚌浦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 6月2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关于华中主力出击淮南津浦线,致华中分局电文中要求:“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15个团)位于三分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7月10日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待命攻击”;“你们一切听陈舒指挥”。

  上述三份电文充分表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已拟定了“外线出击”的方针;并明确要求粟谭率主力(不少于15个团)离开苏中根据地,西去津浦线外线作战。为此,6月27日,张鼎丞、邓子恢关于向淮南津浦线出击的兵力问题,致粟裕、谭震林并报陈毅及中共中央电:“中央26日电,我们认为完全正确,如此可以错乱顽之整个部署,完全打破其打通津浦企图,可与二师配合,可能时尚可夺取徐州、蚌埠,创造向大别山挺进之前途。在目前华中顽军达二十师之众,与之决战亦不利,结果只能相持,而消耗自己,因此我们同意中央此种计划,华中任务执行我们意见:以八纵据守高、兴,以七纵、十纵守东台、如皋线,必要时让出如皋只保东台以牵制顽军。另以五旅3个团,六纵6个团,淮南5个团,九纵抽两个团,共16个团担任淮南任务,是否妥当,望粟谭考虑决定。如照此计划执行则华中九分区必须立即成立,以便如皋失守后通、如、海、启地区能够坚持。此事望粟丕与管吉商定之。谭已于今早出发到军长处。”

  同日,华东局、陈毅致华中分局、华中军区电,指示:“苏中地区可留一个纵队担任坚持和钳制,你们应集中陶、王两纵,五旅及谢纵在六合、天长之间整训”, 准备担负淮南、津浦路蚌浦段作战务。同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致陈毅并报中共中央电,建议华中部队留苏中作战,叶飞、赖传珠纵队及第四、第九旅南下。

  同日,粟裕在海安接到上述电文后,即发出致“山野”、 中央军委和华中军区电,提出自己的建议:“(一)中央26日电和华东局27日电敬悉。中央作战方针完全正确。惟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及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因此,特作以下二个建议:(1)将五旅调往淮南,连同淮南独立旅及十八团并路西部队共约8个团,如必要时可从九纵抽调3个团至淮南(共11个团)参战。山东既有主力至七分区,则九纵愈可以南下,苏中主力则以扬(州)、泰(州)为进攻目标,以箝制顽军西移。(2)如第一方案不成,则谢(十)纵队必须留苏中,协同七纵队,方能守住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否则对华中影响甚大。俟苏中顽军西调后,再适时抽调谢纵队西去三分区参战。但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对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一、六师及七纵指战员都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二)如立即执行第二方案,在7月10日以前无法完成新的攻击准备,最快须迟至7月20日到新地区集中完毕。(三)我明晨召集各纵、师首长传达中央方针,明午后由海安出发回淮安面商。上述意见,请军部即派专人送新安镇转呈军长。”

  6月28日,粟裕召开华野各师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讨论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指示。各部队首长一致要求,首先在苏中打一个胜仗。会后,粟裕立即从海安赶赴淮安,请华中分局讨论决定。同时,粟裕要求华野指挥机关做好到淮南作战的准备,突击翻印淮南、淮北地图。

  6月29日傍晚(酉时),经华中分局讨论,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一致同意华野主力仍留在苏中作战;并联名发出报中共中央并陈毅、舒同电:“中央6月26日战略方针完全正确,陈所示华中以主力转至淮南作战一节,根据此间实情特呈述如下:甲、山东主力转至淮北后,其粮草必由华中供给,仅淮北粮草甚难长期支持,必须由淮海至盐阜补助方可;乙、华中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仗粮食须由苏中供给,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仅138万人口),交通不便;丙、苏中公粮收入占全华中二分之一,人口亦占五分之一(共900万人口),对支持今后长期战争有极大作用;丁、苏中当面共有顽军9个师(旅),我军主力亦集中于苏中,如即向淮南转移,不仅7月10日难于到达(须迟圣7月20日),且将使苏中有迅速被顽攻占之极大可能。因陶纵、七纵全部及庄蒋之两个旅,六纵之一个旅,均系苏中部队编成,致苏中地武已很弱,难于担任箝制任务。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苏中大部为水网,如被顽占据不易夺回),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为此我们建议:在作战第一阶段中,王陶两纵仍位于苏中解决当地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箝制敌人,使顽无法西调,至山东及刘邓主力完成第一阶段进行第二阶段时,我们再以王陶两纵加入(8月中旬)蚌浦段作战,但在第一阶段时,我们可以四旅(以九纵对调)、五旅配合,及淮南独立旅担任蚌浦段之破击,阻止浦口敌人北进,以配合山东主力于淮北作战,即或调五军进至蚌埠而在徐州顽军北进及刘邓切断开徐段,以及淮南9个团阻止顽军情况下,我们此种部署对徐蚌段作战无大影响,是否有当请立电示。”

  6月3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连续起草两封电报,一份复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电:“29日电悉。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一份致陈毅、舒同电:“华中29日18时电,主力留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为钳制方向,以九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理由,你们觉得如何?盼告。”

  7月1日,“山野”致华中野战军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电:“现蒋军被各方面所迫,大战不立即爆发,但蚕食与边区突进仍会不断发生,同意王陶纵队留苏中地区待机,但五旅应开至六合、天长间整训,华中在淮南组织9个团的部署,望立即准备就绪为要。”

  7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和华中分局电:“据华中电,刘汝明、曹福林部队传出消息,该两军将由考城、东明开济宁;据剑英电,7月1日收到国方备忘录,限我军30日13时退出东明及至考城之走廊,否则一切后果由我负责;据恩来7月2日电,现在形势边打边谈,打又为主;据刘邓电,顽方准备以三十一集团进攻焦作,以四十四集团进攻冀南;据陈电,济南、潍县两顽正攻胶济路,等语。似此,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果如此,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对顽军可能大举进攻情形,望提高注意。”

  7月10日,华中野战军情报部门截获国民党军作战命令,得知国民党军将在三四天内向苏中地区进攻,首先四路进攻黄桥、如皋等地,得手后会攻海安。粟裕立即在海安主持华中野战军作战会议,决定先机制敌,发起苏中战役,第一仗在苏中前部地区作战,以整编第八十三师为首歼目标,到敌人进攻的出发地泰兴、宣家堡去打。在兵力部署上,以12个团对敌人2个团,形成6比1的优势。粟裕在参战部队营以上干部大会上发表讲话,并要科、团以上干部上台同大家见面,以建立适应打大仗需要的指挥关系。同日24时,以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联名发出《关于攻击泰兴、宣家堡之敌的作战命令》。虽然,此时谭震林不在海安华中野战军指挥部。

  7月11日,粟裕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山野”并华中军区电,报告宣(家堡)泰(兴)战斗部署。

  7月13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张云逸、黎玉、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电:“(一)陈张黎11日24时电判断及部署均正确,对桂顽进攻淮北,应有反击准备,但鲁南大军仍不宜此时南下,以免陷于被动地位;(二)刘邓所部亦在现地整训待机,不要轻动;(三)宁周7月12日称: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边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四)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利,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五)山东对胶济方面休整待机力戒浪战之部署,亦是正确的;(六)一切作长期打算,争取最后胜利。”

  粟裕将军没有辜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殷切期望,面对四倍于我的蒋军,充分运用苏中根据地的优势,与敌展开了一场谋略竞赛。从7月13日至8月31日止,以3万多人对付蒋军12万余人,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3万余人的记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粉碎了蒋介石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的美梦,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的奇迹。

  此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继续调整原定的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确定所有解放军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阶段均以内线作战为主。

  1947年9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指出:第一年作战“奠定了我军歼灭全部敌军、争取最后胜利的基础”。第一年作战的胜利,是因为“我军正确地采取战略上的内线作战方针”。

  三上淮安力求“智撤海安”,看粟裕党性原则

  粟裕出奇制胜首战宣泰,又声西击东再战如南,歼敌两万多。使自认速战速决稳操胜券的蒋介石大为震惊,急令他的参谋总长陈诚亲临苏中督战。陈诚急忙在南通召开紧急作战会议,下令第二梯队6个旅10余万人渡江北进,部署集中10万余兵力向我华中野战军的大本营海安进攻。

  蒋介石及其手下将领对此次发动全面内战进攻苏北,也是把攻占海安作为第一步作战的重要目标。他们认为:海安是构成西至扬泰 、东达海边的封锁线,以巩固苏中南部占领区,打通苏中通向淮北的门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华中野战军势在必争。故而依恃其优势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法企图一举攻占海安,歼灭我华中野战军主力,进而配合其北线的部队会攻两淮,实现其“解决苏北” 的战略决策。为防止被各个击破,采取锥形攻势,在不足30里,纵深10余里的战场上,密集部署进攻梯队,正面向海安强力推进。

  面对强敌压境,粟裕沉着应战。他认真分析敌我态势,站在战略家的高度权衡利弊得失,认为一切要作长期打算,当前的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有生力量的消长而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与失,关键是如何保存有生力量,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现在敌人以六个旅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狭小正面向我海安进攻,如我固守海安,在海安与敌人决战,正中敌人的毒计。因为敌人有强大的第二梯队,我军与之决战,势必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即使暂时坚守住了,敌人仍可继续调集兵力,保持其进攻的态势;战争如果不顺利,到时仍然要撤出来,那时就很被动了。为此,他提出了先以小部队实行运动防御作战,杀伤和消耗敌人,并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必要时适时撤出海安,给予敌人以我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错觉,使敌人重新骄傲起来,以期造成有利于我歼敌的战机的作战方案。

  当时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的其他领导同志都在淮安,只有粟裕一人在300多里外的海安前线。他本着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他一方面部署以七纵担任海安运动防御战的任务,一、六两师集结于海安东北地区休整待机;一方面决定立即只身日夜兼程返回淮安,直陈自己的决策,请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领导同志集体讨论决定。

  7月28日,粟裕由海安出发去淮安,请华中分局常委讨论决定是否主动放弃海安。这是粟裕第二次为重大事项由海安出发去淮安。

  7月30日,华中分局常委会议讨论同意粟裕提出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适时主动撤离,创造新的战机的作战方案,上报中共中央、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很快就被批准。8月1日上午,粟裕又迅速返回到海安前线。作为一个战区指挥员,为了一次战役的决策,在极其艰苦环境中日夜兼程跋涉600多里,两次去请求华中分局集体讨论决定,这在古今中外战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7月3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关于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致张鼎丞、邓子恢、粟裕电:“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补充休息恢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有利于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此次粟部歼敌二万,打得很好,今后作战亦不要过于性急,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对付恶劣环境之精神与组织准备。”

  8月1日午时,粟裕发出关于保卫海安战况及建议淮南主力东移致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并中共中央请示电:“张邓谭并中央:(一)进攻海安之敌约六个师(旅)之众(计四十九师之九十九旅、一0五旅、六十五师之一六0旅及一八七旅,二十一师之新七旅,八十三师之六十三旅及二十五师之一四八旅)。自艳(29日)午迄今被我七纵阻止于陈坊头、韩家桥、祖师庙之线,以上仍由我控制。由西南进攻之敌,则仍被阻于曲塘西及西南地区,曲塘仍为我控制。(二)根据近来战斗,我仅以少数兵力(不足两个团)阻止强大敌人之进攻,顽军伤亡消耗均甚大,其战斗勇气极差。我们正计划于阵地前求歼灭其一部。如我能增加一个旅至四个团之生力军,则进攻之敌不仅可以击溃,甚至可歼灭大部,如此,则苏中战局可能改观。因此,建议速将五旅及特务团以最迅速方法运送至高邮南部,以便协同十纵向扬泰线出击,至少应使十纵全部3日内能向扬泰线出击(我已令十纵集结两个团于樊川待命),以配合一、六师包围泰州(约有敌四至五个营),以便调转进攻海安之敌于运动中歼灭之。(三)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依目前华中兵力,实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现天长、盱眙既失,五旅等部留淮南已无大作用。因此建议将淮南主力东移苏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是否有当,请示复。”

  8月2日,粟裕关于放弃海安、寻机歼敌的请示致电中共中央并陈毅、宋时轮、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一)由如皋进攻海安之敌,计有一0五旅、一六0旅、一八七旅、新七旅及七十九旅,共5个旅(师),另有交通警察两个总队,共约4万余。然战斗正面总共只有十余华里,且以海安至如皋河左翼依托(河东无敌),使我无法突击,该敌均已逼近海安镇郊。另有泰州及其东南向海安进攻之六十三旅(师)及一四八旅(师)之大部,三日已攻占曲塘,刻已逼近海安西20里之胡家集。(二)顽军士气虽不高,但兵力雄厚,炮火猛烈,在5天阻击战中敌方伤亡虽重,但我军弹药消耗亦大,长此消耗下去对我不利。且部队新兵尚未补充,俘虏亦尚未巩固,而今天海安外围之战斗中有解四军两个连叛变投放,对我七纵守备颇有影响。如此以一、六师部队接替海安守备,以待五旅之增援,则起码尚需一周时间,如此徒增消耗,不利并将作决斗。因此,我们决定即于明晨拂晓放弃海安,将主力主动向富安及其东北地区转移,以待今后情况之变化。但同时由七(纵)、六师各派两个营挺入敌后,加强游击活动,以协助地武游击战。(三)敌占海安后有两个可能,一为巩固海(安)泰(州)以南,一为乘北上进攻东台。我除开展敌后游击阻敌向北发展外,并准备在东台东南地区与敌决战。因此,五旅及特务团仍应迅速开东台集中,同时已令十纵加强邵伯、高邮、兴化等地之防务,以防扬泰敌人乘机沿运河线向北挺进。(四)以上妥否,请即示复。”

  7月29日上午9时,国民党军在6架P51型战斗机掩护下,全线向海安发起轮番进攻。我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用3000多兵力英勇抗击5万多蒋军,在敌我兵力极为悬殊的艰险形势下,作风顽强,指挥灵活,激战至8月3日夜23时,仅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杀伤敌人3000多人,创造了敌我伤亡15:1的新纪录!仅7月31日夜,对敌人的巧妙袭扰,就使敌军消耗了炮弹万余发。达到预定作战目的后,悄然撤离。

  粟裕仅以少量兵力抗击敌人的疯狂进攻与敌人斗智斗勇,“用尽各种欺诈手段来欺骗敌人、麻痹敌人”。果如粟裕所料,华中野战军撤出海安后,国民党军得意忘形,各部纷纷报捷,总计歼灭华中野战军人数竟达两三万人。并使敌第一绥靖区司令部错误地判断:“苏北共军已经一败涂地,主力第一师、第六师下海北逃”。这为后来夺取战争主动权,奇袭李堡一天不到歼敌1个半旅9000多人创造了极好的战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市烈士陵园管理处

  联系电话:   1891285612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