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抗美援朝老战士孙德山和他的“村中博物馆”

2017-06-07 17:47:0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李宝连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孙德山,16岁参军成为东北军区警卫二连的一名战士,隔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战斗2年零9个月,1953年停战后,又执行命令在朝鲜帮助建设了两年后才回国,至今每每回忆起战争的残酷,孙德山都会掉下泪来。他是“愚公”,为了信仰、为了战友,他投入全部心血自建抗美援朝教育展馆。每月1200元的补助金,孙德山悉数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去,为了尽快凑够修缮博物馆的钱,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挥动着16磅重的铁锤,将建筑工地上丢弃的建筑垃圾敲碎外壳,砸出水泥包裹的钢筋,卖掉钢筋以筹措资金。

  

  我是辽宁沈阳一所高校的一名老师,在得知抗美援朝老战士孙德山投入全部心血,自建“革命历史及抗美援朝爱国教育展馆”的事迹后,我领着我的学生和我的辅导员赴沈阳市高坎镇拜访了这位87岁的孙德山老人。

  我们参观了孙德山老人的“村中博物馆”,听老人讲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重温了抗美援朝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博物馆甚是简陋,其实是在砖泥院墙上搭了木头钉成的顶棚架子,再往上面盖了塑料布和瓦片;墙的四周贴满了有关抗美援朝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几乎都是杂志和报纸上裁下来的剪报,或者是用A4纸打印的复印件;墙边摆放着许多或铜或瓷的人物塑像,几十个整齐排列的展柜中摆放了战时的衣物、有关抗美援朝的书籍和玻璃纪念牌,还有孙德山根据自己的回忆请画家还原的战争场景图。也许这些远远达不到博物馆藏品的标准,但老人将这些精心搜集的物件视若珍宝,每一件都是他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安慰。

  

  

  孙德山老人说,我没有钱但我只要活着就会坚持下去,为了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让娃娃们懂得爱国。我深感震撼,相比孙老,我们太渺小了。英雄虽迟暮,但风姿依当年,向老兵致敬。

  我决定聘孙老为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村中博物馆挂牌成为我们的教育实践基地。我们也开始募捐,并组织学生到孙老这儿志愿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下文字来自腾讯大辽网)

  连孙德山自己都说,他好像和这个村子有些格格不入。

  沈阳市浑南区高坎镇旧站村。村民们家的院子里有鸡鸭猪狗和推车水井,唯独86岁的孙德山家,院子里有座“博物馆”。

  三月的清晨,村里靠天吃饭的男女老少们满心欢喜地期盼着春雨,孙德山却愁得几晚没有睡好觉,犯了眼疾。天蒙蒙亮,他在红砖和黄泥砌成的院墙上竖了把木梯,顺着快要倒塌的弧度攀爬上去,将铺在木架子上漏缝的塑料布理了又理。“博物馆里都是我对牺牲战友们的念想啊,要是被雨淋了……”他抹了抹一直流泪的浑浊左眼,没有说下去。

  “名人”和他的“博物馆”

  孙德山在当地算得上是个名人。进村儿一打听,几乎所有人都能准确地指出他的住处:“看见没,那个竖着红旗的就是。”红旗下方,是孙德山自己拉起的条幅:“革命历史及抗美援朝爱国教育展馆”。

  说是博物馆,其实就是在砖泥院墙上搭了木头钉成的顶棚架子,再往上面盖了塑料布和瓦片。要是算上还没布置好的“储备地”,孙德山的博物馆大约能有400平米。低矮昏暗的棚内精心布置了小彩旗和红灯笼,简陋却整洁。尽管得知有人要来参观,孙德山早早便生起了墙边的炉火,但整个馆内还是冷得刺骨,北风从墙缝处丝丝灌进。

  墙的四周贴满了有关抗美援朝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几乎都是杂志和报纸上裁下来的剪报,或者是用A4纸打印的复印件;墙边摆放着许多或铜或瓷的人物塑像,几十个整齐排列的展柜中摆放了战时的衣物、有关抗美援朝的书籍和玻璃纪念牌,还有孙德山根据自己的回忆请画家还原的战争场景图。也许这些远远达不到博物馆藏品的标准,但老人将这些精心搜集的物件视若珍宝,每一件都是他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安慰。

  86岁的孙德山站在自己亲手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场馆中挺直了身板,身边仿佛是67年前的枪弹和炮火。

  不是疯狂,是使命

  1949年初,16岁的孙德山不顾家人反对自愿参军,成为东北军区警卫二连的一名战士,隔年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参加战斗2年零9个月,1953年停战后,又执行命令在朝鲜帮助建设了两年后才回国。

  至今每每回忆起战争的残酷,孙德山都会掉下泪来。“那都是比亲兄弟还亲的战友啊,十七八岁的年纪,前一秒还一起走着,下一秒就在你面前血肉模糊。”孙德山说:“我命大啊。我从没想过能活着回来。”六十多年过去了,他仍旧会梦到连天的战火和牺牲的兄弟。“活着”竟然成为了这位老兵余生的包袱。

  如果不是七年前的血气上涌,孙德山如今也许会带着这份包袱平淡地生活。那天,孙德山出门时,照常穿着那件胸前别着满满勋章的军装。有个年轻人指着勋章问他:“呦,这是在哪买的?”一句话击碎了他几十年来的骄傲与信仰。这是老人和战友们用活生生的血肉换来的荣誉,他绝对不能容忍被忽视和调侃。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老人一提起来,还是会气到脖子上的青筋暴起。“现在的年轻人把什么都忘啦。为了我牺牲的战友们,我必须得做点什么,这样在底下见了他们我才能心安。”那时起,孙德山萌生了要开办一个抗美援朝博物馆的念头。

  这么想着,他就这么干了。

  拼命的“愚公”,急迫的梦想

  办博物馆是件大事,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老头在说痴话。孙德山没说什么,埋头像愚公一样一干就是七年,还真叫他把博物馆像那么回事儿似的建了起来。

  每月1200元的补助金,孙德山悉数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去。和老伴住着的仅8平米的小屋内,多进来一个人就连转身都难,各种物件“破到扔到外面都没人捡”。墙边堆着老人自己种的玉米磨成的面,还有白菜、萝卜和土豆。这是他和老伴的口粮。

  博物馆棚顶的木料和塑料布,都是孙德山拾荒得来的,再一点点拼凑订好,亲手架起来。为了尽快凑够修缮博物馆的钱,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挥动着16磅重的铁锤,将建筑工地上丢弃的建筑垃圾敲碎外壳,砸出水泥包裹的钢筋。天不亮就出发,饿了就吃两口随身装着的窝头,一直干到天黑看不清为止。像这样一天砸出的钢筋,可以卖上几十元钱。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得把这件事儿办好了,让年轻人们记住这段历史,我的战友们才没白白牺牲,我才能安心地闭上眼睛。”

  孙德山现在最迫切的愿望,是把博物馆里贴在墙上的纸质资料都能压上一层塑封膜。这样即使风吹雨淋也不会浇坏掉。他设想过,等博物馆盖好了,里面能有一个小小的会客厅,“来的人能在里面暖暖和和地说说话”。

  “我真的有些干不动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了。”孙德山用劲儿抹了抹眼睛,嘴唇哆嗦着,最终还是沉默了。屋顶上铺着的塑料布被风吹出哗啦啦的声响,并没有给老人一个答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