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李光彩: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讲述她的故事  

2017-04-14 15:56:20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李光彩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她,曾经担任毛泽东主席机要员长达17年之久,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有着17年轰轰烈烈的历史。(相关链接:谢静宜其人其事及其他)

  她,曾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小谢”,曾是中国历史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女性之一。

  她,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处书记,是“文革”期间重要的“封疆大吏”。

  ……

  她就是谢静宜,一个曾为人们熟悉后来渐渐淡忘的名字,一个曾经风风火火而今却过着清雅淡泊生活的人。

  2008年3月27日,我有幸作为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拜访了这位赋闲在家的老人。昔日风华正茂的“小谢”,而今已过古稀之年。从外表上看,她瘦削、苍白,额头上也刻上了些许皱纹;穿着朴素,经常与中式便服相伴,颜色也是再平淡不过的,俨然一幅当代“隐士”的风格。

  走进谢静宜家的客厅,我发现她的家里除了沙发、茶几和书柜等几样简单的摆设之外,别无长物。倒是东西两侧壁上的布置格外吸引人的视线:一侧挂着由著名书法家为她书写的毛泽东《七律·长征》;一侧是毛泽东70年代会见外宾时的巨幅照片。简单而又生动的摆设,首先使我这个毛泽东特型演员感受到的是,这位曾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老人,对毛泽东的无限崇敬和深沉怀念。

  谢静宜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这些年她的生命多次出现危机。为了战胜病魔,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每天遵循着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10点睡觉,早晨 6点多钟起床,中午适当休息一会。她平时不爱抛头露面,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而看书、晒太阳和散步构成了她每天的主要活动。但她得知我来了,极少接受外界采访的她顿时有些兴奋,热情地把我迎进客厅,还亲自给我剥橘子,与我亲切交谈。她的言行举止,让我深深感受到她对我这样一位青年学生的关爱和期望。从我8点钟到达她的家里,一直到11点多,这位有重病在身的古稀老人,与我一谈居然就是三个多小时。在谈话中,她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游目骋怀,时而闭目沉思,给我讲述当年的故事……

  毛泽东曾打算为她写诗,竟被她婉拒

  1959年,谢静宜担任了毛泽东的机要员,此后跟随毛泽东走遍大江南北。在1970—1976年间,她主要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并兼任北京市委的重要领导职务。这时的她,接近高层政治核心,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政治人物。由于她工作认真负责,办事能力强,为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完成了大量复杂艰巨的工作,再加上她平易近人,团结同事,善于处理各种问题,因而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和信任,成为毛泽东身边的得力助手。

  “小谢”本人和家庭,也经常受到毛泽东的关心。谢静宜有个独生儿子,取名苏引。儿子出生前,夫妇俩曾请毛泽东为孩子取名。百忙之中的毛泽东了解到谢静宜是春天怀孕,就幽默地说:“那就叫苏春雷好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平日里经常赞扬“小谢”的为人处事,并高度肯定其工作成绩的毛泽东,曾向谢静宜提出特地为她作一首诗。在常人看来,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和伟大领袖主动提出为她作诗,这是何等荣幸和荣耀的事情,但是让人万万意想不到的是,主席的这个提议竟被她委婉拒绝了!她告诉我,当时主要是考虑到主席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如果出于一己之私利同意这个提议,会花费他太多时间,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这是她所不愿意的。

  就这样,一个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伟人诗句里、使自己名垂后世千载难逢的机会被谢静宜“错过”了。她还以诙谐的口吻说到,今天想来,还真有点儿后悔,没让毛主席把这首诗写下来……

  虽然谢静宜的名字没能出现在主席的诗句里,但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的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理解,也同样极大地影响了谢静宜的为人处事,成为谢静宜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摘自《党史文苑》2009年第4期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