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邓力群在舒兰县发动农民斗争运动

2017-01-09 11:52:1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谦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吉北地委机关设在舒兰县城西边的白旗屯。邓力群住进了日本人留下的几间房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见到了吉北军分区司令贺庆积、副司令张广才和政治部主任阎建寅。邓力群负责舒兰县的群众工作。从1946年2月底开始,做了2个多月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在白旗屯、溪河屯和法特屯做农民工作。

  邓力群深入舒兰县基层工作。就是深入农村基层,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做周密的调查。在初步了解情况以后,采取走屯串户的办法,根据事前制定的调查纲目,没到一屯,结合访贫问苦,召集雇贫农开调查会,与农民开展讨论,还单独找农民谈话,从中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然后发动群众进行反奸清算、减租减息。为了推进工作,扩大影响,还召开过全区的积极分子工作会和几个屯的联合斗争会。

  1946年3月,邓力群领导群众进行了“谁养活谁”算剥削帐的教育,使清算斗争有效地开展起来。

  邓力群最重要的是组织了与凤凰山道士的打斗争。溪河屯南面,有一座海拔300多米的凤凰山,山上有一座建立于明朝崇祯末年的道观。主持道观的道士占有的土地非常多,周围几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他的。道士对农民的欺压、剥削非常严重。道士遭受斗争,难于立足,后来那个道士逃跑了,邓力群动员农民上山,清算了道士的罪恶。

  1946年5月,在减租减息斗争中,结合锄奸反霸的斗争,镇压了封建反动势力,从而提高了群众的觉悟,推动了阶级斗争的发展。

  邓力群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邓力群在做农民工作过程中,充满了革命热情,心甘情愿地当农民的学生,在和农民接触中,无论是开会、谈话,都用同志式的态度对待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农民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三个屯子中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大部分是贫雇农,邓力群同他们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邓力群进一步体会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立巩固根据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邓力群得到农民的暗中保护。1946年3月中旬的一天,在溪河镇下乡做群众工作的邓力群,恰遇东北民主联军八团在舒兰县东边剿匪,有个土匪头子网罗了在墩化、蛟河、五常的千余名匪徒,妄图从舒兰的白旗区霍家渡口过松花江奔长春投向国民党。邓力群做群众工作的关屯村,正好在土匪逃往长春的路边上。尽管吉北地委派了姓姚的保安团参谋长率一个班的武装力量保护邓力群。但武器破旧,人员素质较低,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土匪在关屯村停留或住下,邓力群生命安全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当天夜晚,关屯村农民中的积极分子,主要是翻身得解放的贫雇农,知恩图报,吃水不忘挖井人,轮流为邓力群站岗,担心土匪或其他坏人窜进来谋害邓力群。

  邓力群反思发动农民斗争运动的得失。1946年上半年,农民由于缺少各个方面的经验,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抱有幻想,对共产党工作队的宣传,半信半疑,加上激烈动荡的时局和舒兰境内严重的匪患,使农民对共产党心存顾虑。针对农民的思想顾虑,邓力群提出了“七不怕”的主张,即打消顾虑,放手发动群众。邓力群也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方面:一是没有把广大雇农群众的斗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没有认识到雇农的比重很大,减租减息雇农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没有及时提出适应雇农的口号。二是发展党的组织过急过快。在农民群众的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六七人。后来在长春撤退时,只有两三个表现是好的。其余几个,看到形势一变,有的同姓姚的保安团参谋长一起叛变投敌了,有的消极动摇了跑掉了。在严格地考察发展党员上做得不到位。发展党员注重了数量忽视了质量。教训深刻。为邓力群后来起草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积累了一手素材。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