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随军撤退的榆树中心县委副书记邓力群

2017-01-03 11:56:58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谦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46年4月18日,驻长春的苏联红军撤退后,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长春,东北局迁到长春。同时,苏军撤出了吉林,中共吉辽省委迁到吉林市办公。4月19日,东北局发出“五条指示”:为了能迅速地深入地发动群众,同时解决干部缺乏的困难,除了个别地区外,地委、军分区一级一律取消。在省委与县委中间可设立中心县委,协助省委领导附近县委的工作。同时各级特别是县级党政军民机关,必须短小精干,留极少数干部主持即可,绝大部分人员应分散下乡或到工厂中去发动群众。

  1946年4月底,吉北地委撤销。省委决定建立榆树中心县委。5月初,邓力群到榆树中心县委工作。邓力群在榆树中心县委组建初期,担任中心县委宣传部长,过了一段时间提拔为榆树中心县委副书记。榆树中心县委分工安排邓力群到五棵树区去工作。此前,五棵树区已经建立了区政府、区中队和区工作队。东北民主联军的吕正操、张秀山等率部先撤到五棵树区。部队准备在松花江江北设防,成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参加的成员只有榆树县和扶余两县的领导干部。邓力群代表榆树中心县委去双城县参加了一次战地动员会,主持会议的是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谭政。

  革命低潮时期群众的冷淡和逃跑。四平战略转移后,东北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很多,榆树县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北民主联军正在经榆树县陆续后撤,邓力群和警卫员张有祥两个人骑着马往榆树北面的双城县后撤。凡是经过的村子,每个村子都有人站岗放哨,看到有穿军衣的一来,一声呼啸,人就跑光了。村里的青壮年都跑掉了,牲口和大车也都赶走了,只剩下老弱病残。邓力群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难过极了。东北地区一些没有觉醒的群众,对国民党政府抱有不实际的幻想和根深缔固的正统观念,对共产党了解不多。不少人认为租地交租金是天经地义的。农民仇恨地主阶级,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但又普遍存在着怕变天的思想,不敢起来斗争。群众还没有从亲身体验中辨别出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残酷的现实下的确是这么一种情况。当时,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部队,在东北老百姓中的影响还很小。共产党要在东北稳住脚跟,必须努力做争取群众的工作,迅速发动广大群众,建立广大的农村根据地,否则,会由于没有群众支持,站不住脚,陷入不利局面。在从榆树县去双城县的路上,邓力群痛苦地感受到,没有群众的支持,离开了人民群众,党的各项工作就会是死水一滩,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随军撤退的邓力群。驻扎在榆树县的部队是六纵16师,六纵副司令是杨国夫,副政委是邓力群在中央党校五班的刘其仁。部队吸取在辽宁撤退时的惨痛教训,要求地方干部随军撤退,避免被敌人杀害。榆树县委指示邓力群带领五棵树区的干部、地方武装区中队,同六纵一起撤退。经过动员,同邓力群一起撤离的区政府工作人员一共有四五十人。

  随军撤退暴露出五棵树区干部、工作队员的革命坚定性。在向双城撤退过程中,由于平时政治工作薄弱,五棵树区的干部、工作队员有开小差的,区中队的干部、战士也有开小差的。当时区中队战士一共有三十多人,和邓力群一起撤离的战士有二十来人,而且是在没有战争,没有敌情的情况下,一个晚上走下来,区中队的战士就一个都不剩了。他们就是害怕革命战争,没有起来英勇斗争的勇气,还不懂得为谁打仗为谁革命的道理,溜走时都找个理由,比如说我去小便,就再也不回来了。他们临走时,没有一个人携枪逃走,把枪放在撤退队伍的大车上。在共产党军队暂时失利的背景下,他们处于观望状态,见风使舵,左右摇摆,不愿意拿着枪杆子和共产党一同奋勇作战。最后留下的还有二十多人,邓力群率领二十多人撤退到三岔河,然后又走了一天,到达双城县。刚在双城住下来,就得到上级通知,敌人没有跟进追来,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派部队驻守松花江江防,命令随军撤退的地方干部回原地继续开展工作。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