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邓力群徒步奔赴东北参加基层政权建设

2017-01-03 11:56:3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谦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经过延安整风的精神洗礼和党性锻炼,像邓力群这样的知识分子干部,都愿意到基层去锻炼,到群众中去做实际工作,真是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参加东北的基层政权建设。

  1945年10月24日到1946年2月中旬,邓力群率领十一二个人的小分队,从延安徒步出发,奔赴东北。一路马不停蹄,一路风雨兼程。经过了陕西、山西、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历时近4个月。最后到达吉林省吉北地区工委所在地舒兰县。

  邓力群一行,最初一天只能走四五十里,最多走五六十里,后来可以达到120至130里。行军路上都有兵站,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下来,各地兵站负责邓力群一行的吃住。

  邓力群一行赠送衣物温暖晋西北群众。邓力群对晋西北群众的贫困状况深感震撼、痛心不已。渡过黄河进入晋西北后,因为近距离地接触了晋西北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邓力群的心情有了难言的苦涩。晋西北的自然条件非常差,很多地方严重缺水,吃水的水井有几十米深。在兵站住下来之后,喝水、洗漱都要摇轱辘打水,要十几分钟才能摇上来一桶水。而在那些最贫穷的地方,很多农民处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境地。最典型的现象是,有的农民家里有两个妇女,仅有一条裤子,只能轮换着穿。一个人穿着裤子出门,另一个出不了门,就只好批着破棉被盘腿坐在炕上。当时晋西北的农民,如果能够吃到荞面,就算是最好的饭食了。晋西北农民的严重贫困状况、农村的破败衰落萧条,国家和人民的深重苦难,使邓力群在震撼之余,也受到了深刻的国情教育。

  邓力群一行亲身体验到了晋西北贫苦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状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也有了更深的切身认识。邓力群深深懂得,深深认识到,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些生活在极端艰难困苦中的老百姓,舍生取义,拼死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在危难之中的不屈精神,正是由他们继承的、延续的。尽管天气凉了,邓力群一行把并不宽裕的衣服送给晋西北贫穷的老百姓。凡是看到没衣服穿的老百姓,就你一件、我一件拿出来送给他们。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的骨肉联系、鱼水深情。

  邓力群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投降了,但对共产党人来说,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摆脱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黑暗和愚昧,建设一个新世界,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落后和苦难,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将是艰难而漫长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邓力群一行在岢岚、五寨两县之间通过日军封锁线。地方工作同志已经做好了精心的准备,但是邓力群心里非常紧张。经过浑源,一直到了丰镇。在丰镇听到了久违的火车汽笛声,从丰镇坐上了解放区军民缴获的闷罐子的火车,顺利进入张家口。

  他乡遇故音。邓力群一行在张家口短暂休整,有关部门安排了聆听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姚依林对过往干部所做的形势报告会。会场上姚依林与邓力群匆忙之中寒暄几句。姚依林当面询问邓力群有什么困难,需要帮什么忙。姚依林看他们穿得单薄,又快到冬天了,就给邓力群小分队每人发了一套棉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邓力群行走在奔赴东北的路上。

  邓力群离开张家口后,乘坐火车到达怀来县,接着继续步行,一直徒步来到承德。在承德换了介绍信后,又乘坐火车抵达朝阳,进入了辽宁境内。

  1945年年底,邓力群一行到了辽西地区著名的“边里第一镇”新立屯(今属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此时,邓力群他们离开延安已经两个多月了,大部分同志已经疲惫不堪,准备在这里休整几天,过完1946年新年再出发。

  邓力群在新立屯碰到了中央党校五班的同学李剑白,李剑白刚好带着抗大总校的一队人马来到了新立屯。延安时期的熟人带着同一目标在路上偶遇,机缘巧合,见面非常高兴愉快,相谈甚欢。

  当天晚上,突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国民党军队已经到达锦州,并将从锦州继续向新立屯方向进犯,命令所有住在新立屯的人员连夜出发。还增加了一项新任务,命令要求邓力群一行照顾刘亚雄、区梦觉和妇联的几个女同志。由于两匹马在承德上交了。没有运输工具。只找到两头毛驴,让刘亚雄、区梦觉大姐骑上。军情紧急,又是急行军,所有同志除了身上穿的衣物以外,全部轻装,能丢的就全丢了。只每个人背上了自己的被褥。邓力群出发以后,开始时没有什么感觉,后来感觉背包越来越沉,特别是休息时,背包往地上一放,人都站不住的样子。一个晚上几十里走下来,人的重心都变了。在邓力群的一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背包袱”是什么味道。那时,邓力群背上背的全部财产家当也不过十几斤。

  随后,邓力群一行辗转到达沈阳背部、辽河右岸的法库。法库是各级干部来东北的必经之地,也是辽西省委机关所在地。陶铸时任辽西省委书记。在陶铸的再三恳求下,邓力群小分队中许立群、刘明夫廖时光夫妇、临时插队的上海地下党夏娘娘的女儿、周恩来1937年4月劳山遇险时的警卫员留在了法库。

  邓力群一行离开法库时,还剩下6个人。继续往东前进。第一站到了梅河口。梅河口地处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结合部,是长白山的重要门户。邓力群得到确切消息,东北局已经于1945年11月23日从沈阳撤离迁往本溪,而东北局组织部设在梅河口偏东方向20公里的海龙。邓力群一行又坐汽车前往海龙镇。在海龙住了下来。东北局组织部长由林枫兼任。林枫还兼任中共吉辽省委书记。吉辽省委副书记是张启龙(其曾担任延安马列学院总支委员会书记)。

  邓力群辗转抵达吉北地委机关所在地舒兰县。林枫同志准备让邓力群负责筹办东北大学。校址设在哈尔滨。邓力群向有关干部反复强调,不愿意留在机关,坚决要求到基层的农民中去做群众工作。最后东北局组织部满足了邓力群的要求,决定把邓力群分配到东满根据地。东满主要包括辽吉和延吉地区。邓力群一行拿着组织部的介绍信,从海龙出发赶往磐石。到中共吉辽省委副书记张启龙那里报到。见面后,张启龙诚恳地欢迎延安马列学院的老同事邓力群,把邓力群分配到吉北地委去当宣传部长。邓力群留在磐石过了春节。在磐石同吉北地委班子主要领导见面后,就坐着胶轮马车,从磐石出发,经过吉林的外围,到了乌拉街,最后到了吉北地委机关所在地舒兰县。邓力群负责舒兰县的群众工作也是农民工作。

  张闻天非常希望在延安和他一道工作的同志到东北以后,仍能同他一起工作,可是事与愿违,原来在张闻天身边工作的干部,到东北后一个都没能回到他那里,只有张闻天在延安时的警卫员和公务员回到了他身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抢占东北,党中央连续决定调派包括张闻天在内的10名中央委员(含4名中央政治局委员)、10名候补中央委员,率领从中央和各战略区抽调的2万多名干部(包括用于建立100个团的各级干部)和11万人的部队奔赴东北。

  像邓力群这样许许多多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披星戴月,一路风尘,出生入死,转战各个根据地,各个战场。他们清正廉洁地只有一床被子打捆的背包。革命意志耸立云天,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他们必将谱写东北黑土地上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历史篇章,必将创造穷苦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的人间奇迹。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